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48章 卖主声名臭万年

大明小公爷 第48章 卖主声名臭万年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我今天到仪凤门外送人,回程时听护卫们说,狮子山上有个文会,就上来看看,看一下我大明文化鼎盛的盛况。”李景隆自然也知道,自己来这里不伦不类,但没办法,李云睿给他安排的任务,今天是最好的时机。

仪凤门是南京十三座城门之一,取自“有凤来仪”,就在狮子山下,紧邻长江,是北上、西行的必经之地,所以李景隆选了这个借口,并不算突兀——恰巧路过而已,不存在刻意安排。

听了李景隆的解释,解缙和胡广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曹国公李景隆到来的消息,将文会推向了小**。

有些人开始搜肠刮肚,想做出一篇好词或者一首好诗,期望在曹国公李景隆面前露个脸。如果能获得大明朝臣之首的赏识,进入仕途后,或许会走得顺利一些。

也有些人听到李景隆的名字后,眼神中露出鄙视,堂堂的草包将军,谁人不知,哪个不晓?他们心中泛起了疑问,这位武略不行,仗打得一塌糊涂的大草包,跑到文会来干吗?来写诗作文吗?他会吗?

此时,李景隆、解缙和胡广三人简单聊了几句,就示意解缙继续给众位文人、士子评价文章、诗词,时不时也插上几句自己的意见。

突然间,李景隆在士子送来的诗词中,发现了一个人名,他的眼皮跳了起来。顺手抄起了这个人写得一首诗,兀自念了起来,“片片飞花逐水流,伤春何处最多愁。红妆独倚阑干立,望尽征帆不下楼。不错,这首诗还算不错,是我今天看了这么多诗词中,最满意的一首了。解学士、胡侍读,两位觉得如何?”

李景隆的突然出手,让解缙和胡广两人一愣,一时间不明白李景隆意欲何为?看着李景隆的目光真诚,解缙将诗拿了过去,快速看了一下,开口说道,“这首诗堪得上一个佳字,一个逐字……”

解缙对这首诗的点评,李景隆是一点都没有听进去,他的内心现在无比的震惊,今天他除了要当文豪外,还负有一个艰巨的使命——结识前来参加科举的士子,李云睿给了他三个人名,让他无论如何示好、结识这三个人。

三人中,其中一个人,就是这首诗的作者——曾啓。还有两人是一对兄弟,一个叫周述,一个叫周孟简。

李景隆不知道李云睿是从哪里知道这三个人的名字的,但他看了这首诗之后,发现儿子看人的眼光真准,曾啓的才气还真不俗。剩下两个人,不知道他们的才情如何?

李云睿给李景隆这三个人名字,是永乐朝首个的状元、榜眼和探花。他之所以能记住这三个人名,是因为这几个人的花边故事。

曾啓,号称酒缸,属于海量的那种,喝酒能无中指喝,一直喝,曾经和外邦友人喝酒,喝了三天三夜,把所有人喝趴下了之后,自己面色如常。

至于周述二人,则是有一段让榜眼的戏,本来朱棣点了周孟简为榜样,周述为探花。但在大殿之上,周孟简以周述是兄长为由,坚决把榜眼让给了周述。

就是因为这些小故事,李云睿才记住这些人。虽然这三个人,在历史上名声一般,但给李景隆当当助攻,还是可以的。

“听到了吗?曹国公开口夸人了,不知道是哪位才子的大作?”离解缙三人很近的一个才子,轻声问道。

“是吗?哪首诗?”旁边的人有些羡慕,恨不得是自己写得。

“算了吧!他一个败军之将、卖主求荣之辈,有什么资格来评判我等士子的文字?不怕污了我等的名声吗?”另一个人则正义凛然地说道,他已经听到了李景隆念得诗,不是他的。

“嘘,禁声!兄台,曹国公乃是朝臣之首,你这样说是自招灾祸啊!”有人拉了他一下。

“吾有何惧?似这等不忠不义之人,不过是沐猴而冠罢了!”正义凛然之人,说这话时,声音略带颤抖,似乎有些强撑。

几个人在小声议论,并没有引起别人的注意。

而李景隆此时找到了周述和周孟简二人的诗词,随便找了个理由,夸赞一番。因为三人都是江西人,李景隆顺嘴说了一句“此乃江西三才子,前途不可限量”。

被夸赞的人,自然是心中欢喜,曾啓三人连连谦虚,表示国公谬赞了。

被夸赞的开心了,那些没被夸赞的人,肯定就有不开心的。

“国公大人,在下河北士子宋文成,有首诗想请国公品评一番。”就在这时,有个人站了出来,看上去剑眉星目、一表人才。

宋文成是河北人,当年李景隆带领50万朝廷大军,在白沟河跟朱棣大战,大败!败兵四散而逃,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几十万大军溃败的场面,可想而知河北百姓遭受了什么样的灾难!轻则钱财被抢,重则人身受伤,更有甚者,家破人亡。宋文成的亲朋好友,包括他自己,也是深受其害。

这些罪名,都被堆到了李景隆身上,毕竟他是50万大军的指挥者。再加上李景隆后来打开金川门,当起了带路党,有亏忠义,因此河北人对李景隆的观感极差。李景隆此时正在思忖,找什么机会显摆一下。看到有人站了出来,要向自己请教,有心答应,但看到对方面色还不善,心道这人好像是来找茬的,就有点心怯,不想搭理他。

“在下读书,最敬重岳武穆,最痛恨秦桧,刚才看到小吃摊上,有油炸桧,福至心灵,做了一首诗,特请国公大人品评一下。”说完,宋文成冷笑一声,开始吟诵起来,“走狗带路只为钱,求荣变节愧祖先,至今犹有愧秦姓,卖主声名臭万年。”

宋文成刚开口说话,说出秦桧时,就有友人在后面拉他。

秦桧,历史上的大奸臣,谁人不知、哪个不晓?诬陷忠良,割地纳贡的败类。

这是在指桑骂槐,这是在含沙射影。

李景隆兵败白沟河后,在朱棣兵临南京城时,屈膝投降,是典型的没有气节,见风使舵,是卑鄙小人。文人最看重风骨,好吧,是嘴里最看重风骨,喜欢又当又立。

宋文成一首诗,隐隐讽刺了李景隆,即解了自己心头之恨,又能让参与诗会的众多士子,看到他不畏强权的风骨,有助于他在士林的名声,属于典型的借力打力。

在场的士子,都是各地经过乡试的举人,不说才华出众,也都是一时之选,一听宋文成的诗,就明白他在暗讽李景隆。

【作者题外话】:萌新作者,求收藏、推荐、银票以及评论。感谢各位大佬支持!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