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599章 内部反对势力很多

大明小公爷 第599章 内部反对势力很多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朱棣上台后,李芳远任命河仑、李詹为贺登基使,前往南京向朱棣表示祝贺,同时向礼部申请更换爵命印章。

为了贺朱棣登基,李芳远还写了一首比较肉麻的诗,送给朱棣,“紫凤衔书下九霄,遐陬喜气动民谣。久潜龙虎声相应,未戮鲸鲵气尚骄。万里江山归正统,百年人物见清朝。天教老眼观新化,白发那堪不肯饶。”

朱棣看到李芳远如此"识时通变",龙颜大悦,遂派都指挥使高得、左通政赵居任千万朝鲜册封李芳远,于是李芳远第二次被明朝册封为朝鲜国王,也算是当时的奇景了。

洪武年间,朱元璋赏赐的乐器和祭服,都是按照给高丽王的规制制造的,但现在三韩地区已经改朝换代了,新朝新气象,再用高丽朝的乐器和祭服,就不合时宜了,只能打着年久损弊的旗号,请明廷重新赏赐了。

“许大人,事情办得可顺利?”李云睿抬头看了看许应,说道。

许应赶紧点了点头,说道,“蒙天朝皇帝隆恩,非常顺利!”

“那就好,那就好!”李云睿听了之后,点点头,然后冲李桑海招了招手。

李桑海赶紧抱着一个盒子,跑到了三人面前,放了下来,然后打开盒子后,退了下去。

“许大人,这是一面昊天明光镜,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望笑纳!”李云睿指着盒子里的镜子,说道。

许应看着镜子,眼睛瞪得溜圆。昊天明光镜,许应听说过。

去年万寿圣节后,李云睿跟日本使节肥富做了一笔生意,卖了一批玻璃佛像和昊天明光镜,之后又拍卖了一批昊天明光镜。

当时,朝鲜派来个朱棣贺寿的特使,也在拍卖现场,看到过昊天明光镜。回到朝鲜后,特使将昊天明光镜吹嘘成天下有、地下无的珍宝,让很多人心向往之,许应也是其中之一。

今天看到真真实实的昊天明光镜,透过镜子,看到纤毫毕现的影子,许应激动万分,一时间嘴里蹦出“康桑哈密达……”之类的韩语来,听得李云睿有些想打人。

些许平复了一下心情,许应对李云睿说道,“小公爷赠送如此贵重的宝物,下臣实在是受之有愧!”

“许大人客气,一点心意而已!”李云睿淡淡的笑了笑。

现在除了李云睿身边的几个人之外,其他所有人都认为昊天明光镜价值连城,连吴氏、袁氏都蒙在鼓里呢。

总之,在穆斯塔法把阿拉伯、欧罗巴这些地方的钱,挣回来之前,李云睿是不打算将镜子普及。

可以这么说,昊天明光镜是李云睿出海赚钱最大的依仗。

李云睿也想把各类机床推往别的国家,但这东西推出去之后,大明在科技上,就不一定能形成代差了,到时候被别的国家反超,那就有些得不偿失了。

有了李云睿的重礼,宴席间的气氛就活跃了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云睿放下筷子,看了看许应,说道,“许大人这次请我来,不知道有何贵干?”

许应听李云睿这样问,也放下了手中的筷子,看了看郭珍,脸色有些为难,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李云睿见状,笑了笑,对许应说道,“许大人,郭佥事乃是自己人,没什么可以避讳的……”

许应一听这话,瞬间明了,点了点头,于是压低了声音,说道,“小公爷,前些日子,有两位大明的商人来到下国,找到孝宁大君,声言小公爷可以卖武器给我们朝鲜,孝宁大君将商人引荐给我家王上。我来之前,我家王上让我跟小公爷接洽一下。小公爷,不知道此事是否是真的?”

孝宁大君李补乃是李芳远的次子。

“此事千真万确!”李云睿点了点头,小声说道,“许大人,你家王上对此有意?”

见李云睿这么大方的承认了,许应有些诧异,他本来以为李云睿会扭捏一番,毕竟,贩卖武器是抄家灭门的买卖……

许应哪里知道,李云睿是奉旨卖武器?

“小公爷不是在诳下臣吧?”许应怔了半晌,开口说道。

“许大人,我可是个实诚人,从来不打诳语!前两个月,我刚刚卖给鞑靼太保阿鲁台一千套骑兵装备!”李云睿淡淡一笑,说道,“听说阿鲁台拿着这一千套装备,觉得自己实力很强了,就跟鞑靼鬼力赤可汗开始抢起了地盘,现在草原上啥打得不可开交……”

鞑靼内乱,身为鞑靼邻居的朝鲜肯定一清二楚。但阿鲁台和鬼力赤为什么打起来,他们还真不清楚,反正现在鞑靼现在乱的一批。现在听李云睿这么一说,许应倒是有些明白草原为何这么乱了。

李云睿看到许应脸色变幻莫测,也没有开口催促,他打这波广告就是让许应相信。

毕竟口说无凭,要给客户一点能看得见的东西。

许应低头思索了片刻,抬头看了看李云睿,又看了看郭珍,小声说道,“不知道小公爷能卖什么样的武器?”

“不知道贵国王上,需要武器干什么用?”李云睿没有回答许应,反而开口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许应看了看李云睿,皱了皱眉头,快速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朝鲜新立,王上登基后,内部反对势力很多……”

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朝鲜王朝的开国君主李成桂废掉高丽国王王禺,自立为王,改国号为朝鲜,定都汉城。

李成桂是元朝斡东千户所千户兼达鲁花赤李子春的嫡长子,蒙元被朱元璋赶回漠北之后,李子春带着李成桂投靠了高丽的恭愍王,后来与元朝、红巾军、倭寇、女真等势力作战,战功显赫,不断获得提拔。

对,你没看错,李成桂还跟红巾军对战过,元至正二十二年,四万红巾军渡过鸭绿江、攻入高丽境内,攻破静州、铁州、麟州,进而攻入西京,将高丽的大半国土蹂躏了个遍。当时高丽上将军李芳实带领二十万大军救援西京,李成桂带领两千人攻入西京的东大门,率先登城,一战成名。

随着战功的增加,李成桂的职位也在不断升高,与之同时升高的还有李成桂的野心,他与郑道传、赵浚、尹绍宗等新兴士大夫势力联手,抵制高丽王室和权门世族的旧势力。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在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七,丙申日,在儿子李芳远的策划下,右侍中裴克廉、判三司事赵浚、奉化郡忠义君郑道传、同知密直司事南訚等亲信劝李成桂进王位,五十八岁的李成桂,在开京寿昌宫即国王位。

李成桂建国后,就确立了对明事大的基本国策,几番派使臣到大明解释为何要取代高丽,朱元璋则表示“果能顺天意合人心,以妥东夷之民,不生边衅,则使命往来,实彼国之福也。文书到日,国更何号,星驰来报”,算是默认了李氏取代高丽王氏的这件事。

看到朱元璋询问国号,李成桂立即遣使上表:"窃念小邦王氏之裔瑶,昏迷不道,自底于亡,一国臣民推戴臣权监国事。惊惶战栗,措躬无地间,钦蒙圣慈许臣权知国事,仍问国号,臣与国人感喜尤切。臣窃思惟,有国立号诚非小臣所敢擅便。谨将‘朝鲜’箕子所建古国名、‘和宁’李成桂诞生之地等号闻达天聪,伏望取自圣裁。"

朱元璋看了李成桂的上表后,即可答复:"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