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600章 李云睿还什么都敢卖啊

大明小公爷 第600章 李云睿还什么都敢卖啊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于是,"朝鲜"这一名称经过宗主国明朝批准,正式成为新王朝的国号。

不过,虽然朱元璋批准了朝鲜的国号,但始终没有认可李成桂的王位。

因此,李成桂一直用“权知朝鲜国事”的名义,请朱元璋“乞赐颁降国王诰命及朝鲜印信”,朝鲜史官对李成桂乞赐之事,在史书中的记录是"我太祖有百折不挠之毅",直到退位,李成桂都没有拿到诰命和印信。

李成桂的退位,是被自己儿子逼迫的,李成桂登基后,偏爱王后康氏所生之幼子李芳硕,立他为世子,引发元配神懿王后韩氏所生之第五子李芳远的不满。

洪武三十一年,李芳远发动"戊寅靖社",杀死了李芳硕,逼李成桂让位给二儿子李芳果,李成桂成为朝鲜的太上王。

两年后,现任朝鲜国王李芳远又发动"庚辰靖社",逼迫李芳果退位,李芳远即位,也就是现任国王。

从朝鲜立国到现在不过十三年,这十三年里,李氏杀了很多高丽王室和权门世族。

朝鲜这个国家,虽然地小人少,但王室、权门、世族之间盘根错节,错综复杂,因此结下了很多仇恨。

而朝鲜立国之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也让权门和世族,还有佛教,对李氏朝鲜恨之入骨。

高丽王朝实行土地国有,但到中期以后,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地主的农庄林立,土地被权门、豪族、寺院所霸占,农民生活困苦不堪,国家经济基础陷入危机。

而权臣和佛寺对土地的占有,使得他们可以在王廷作威作福,因为拥有大量土地,就可以影响国家财政,进而可以左右朝廷的政治决策,排斥打压异见的官员。

基于上述两点弊端,李成桂上台后,宣布将佛寺、权门、豪族的土地收归国有,“焚公私田籍于市街,大火数日不灭”,然后恢复土地国有制度,重新丈量土地,将土地分配给农民。

这一举措无疑将原来的权门和世族、佛教得罪了个遍,人家几代、十几代人攒下来的家底,就一朝化为乌有,谁会甘心?

除此之外,李芳远上台后,废除高丽的私兵制,实行了府兵制,集全国兵权于中央,这就是断了权门、豪族拥兵的权力……

李成桂断了人家的财路,李芳远断了人家的兵权,高丽王朝的王室、权门、世族、佛教几大势力,反对李氏王朝的起义此起彼伏。

而李芳远的上台,是通过两次血腥的政变,杀得朝鲜新贵血流满地,支持李成桂的人,不是丢脑袋、就是发配流放;支持李芳远的势力,也没捞着好处。

因此,现在的朝鲜境内,无论是旧朝的老牌势力,还是新朝的新贵们,都在蠢蠢欲动,想要干掉李芳远。

为了震慑这些反对势力,李芳远召集京都内衣冠子弟,设立了"鹰扬卫"和"别侍卫",准备从大明购买一批武器,装备鹰扬卫和别侍卫。

听了许应的介绍,李云睿点了点头,这需求杠杠的……

“不知道贵国王上准备买些什么武器?”李云睿想了想,问道,“步兵武器?骑兵武器?战车?甲胄?近战武器?还是远程武器?”

“可以选吗?”许应听了李云睿给出的选项,顿时惊呆了……

在许应的概念里,李云睿卖的武器应该是贪墨的,既然是贪墨,就只能贪了什么兵器,卖什么兵器。

李云睿现在居然给出了这么多的选项,着实让许应有些出乎意料。

“许大人,实话跟你说,我父亲曹国公原本是朝廷高官,与很多卫所的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关系很好,因此我有很多门路!”李云睿笑了笑,说道,“当然,前提是价格你要出得起。你应该知道,要搞出这些兵器来,方方面面的人都要打点。打个比方,我表叔所在的锦衣卫,就有监督军队官员的责任,为了保密,我们必须买通锦衣卫指挥使,让他把这些消息截下来,以防备皇帝知道这些信息;还有武器的运输,一路上要过很多关卡,为了瞒过去,我要花钱从兵部买运送兵器的通关文书……”

许应没想到李云睿居然这么“实诚”,把他如何“作案”的细节都说了出来,着实让许应觉得李云睿非常“坦诚”。

只不过,一旁的郭珍听了李云睿的话后,忍不住有些想笑,但看到李云睿在瞪着自己,只能忍了下来。

今天,郭珍是大开眼界,对李云睿张嘴就说瞎话的本事,那佩服的是五体投地,自愧弗如。

“小公爷,我家王上新建的鹰扬卫和别侍卫只是为了拱卫京城和王宫的安危,因此大多是步兵……”许应想了想之后,开口说道。

许应接到的李芳远的旨意是能买什么就买什么,能买多少就买多少,李芳远没有给许应列出具体的明细来,许应只能自作主张了。

听了许应的话,李云睿双目微闭,想了想,说道,“不知道你家王上的鹰扬卫和别侍卫有多少人?”

“鹰扬卫和别侍卫每卫三千人,总共六千人!”许应赶紧回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六千人啊……”李云睿嘴里念叨着,心中开始盘算起来,良久之后,抬头看了看许应,说道,“许大人,如果你只要刀枪、弓箭的话,六千人的量,我倒是可以给你配齐了,只不过防护甲具,可能有些不够,目前我手里还有一千套棉甲复合甲,再凑凑皮甲和铁甲,最多能提供三千套……”

许应听了李云睿的话之后,差点炸裂了,李云睿还什么都敢卖啊!

防护甲具,一般士兵是穿不起的,甲胄都是精兵才配使用的防护用具。

普通士兵大多用木质盾牌作为防护,自古有“持盾者为卒”的说法,如果不理解的话,火烧藤甲兵可以搜一下;稍微好一点用皮甲,以生牛皮、犀牛皮为主,造价低廉、质地坚韧、易于加工。

汉朝时,铁开始普及了,就有了铁甲、明光铠、锁子甲,当然这些盔甲大多是精兵强将才有的,但铁器防护再怎么牛叉,改变不了一个缺点,那就是重。

为了减重,唐宋朝时出现过一种纸甲,“以无性极柔之纸,加工锤软,厚叠三寸,方寸四钉,如遇水雨浸湿,铳箭难透”,但因为难以长久保存,很快被淘汰。

到了元朝,棉花普及了,出现了棉甲,棉甲具有质轻保暖、性价比高、厚度够、阻力大的特点,成为了军队的首选。如果对此不相信的,可以找一件五、六十年代的军大衣,拿刀砍一下试试。要知道,军大衣不仅仅是用来御寒的,还是一件简易防弹衣……

明朝之后,棉甲开始在普通士卒中普及。但就是棉甲也分等级,有纯棉甲和棉铁组合甲。

纯棉甲就是棉花加布料,每件大概20斤重,这种棉甲就相当于士兵过冬的棉衣,打仗时穿着就行了,大都是镇守各地的卫所士兵使用。

棉铁复合甲有暗甲和明甲两种,暗甲内衬泡钉或者锁子甲,明甲则以棉甲为胆,内缀铁片,外敷铁网,相当于凯夫拉防弹衣外插陶瓷插板,这种复合甲只有九大塞王的边军才能穿戴。

在大明,皮甲和铁甲只有京卫中的侍卫上直亲军才能使用。

侍卫上直亲军,又名亲军上十二卫,是朱元璋建立的,分别是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前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