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644章 南北之争

大明小公爷 第644章 南北之争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殿下,仇人,不一定非得与人交恶,或者发生冲突,有些时候,挡了别人的路,又或者是害别人失去了一些东西……”李云睿苦笑了一下,说道,“不过能抛出两个这么高级别的人来当替死鬼,这种实力的人或者集团,在大明屈指可数!”

“云睿,那你觉得是谁下的手?”朱云薇听了李云睿的话,皱了皱没有。

“殿下,现在不好说,京城的谣言让陛下坐蜡,他的嫌疑最大;谭深和赵曦都是武勋,淮西勋贵集团也逃脱不了嫌疑;几名皇子各有势力,为了搏陛下欢心,也有出手的可能;建文余孽对岳父恨之入骨,也在我怀疑之列!”李云睿看了看朱云薇一下,说道,“不过没有确切的证据之前,说什么都没用。”

朱云薇听了之后,点了点头,沉默不语。

从宁阳长公主府出来,李云睿和李桑海走在大街上,在梅殷落水的第三天,李云睿把石膏拆了下来,李云睿边走边看着街市上的行人。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少爷,赵王又送帖子来了,您去还是不去?”李桑海跟在李云睿身后,小声说道。

月初,赵王朱高燧来朝陛见,

“不去!”李云睿摇了摇头,说道。

“可是赵王已经下了两次帖子,不去是不是有些不好?”李桑海紧跟着问道。

“就说我忙着找岳父和准备成亲,没空……”李云睿依然坚定的摇了摇头。

朱棣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手腕最高,朱高煦性格最莽,朱高燧性子最阴,别人不知道,李云睿心里门儿清,这些都是朱高煦告诉他的。

连自家兄弟都这么评价朱高燧,李云睿可不想跟一个老阴比有什么交集。

找岳父和成亲只是借口而已。

亲,李云睿还是要成的,只不过大婚改成纳妾,因为梅殷出了事,梅瑾瑜暂时不适合出嫁。为了顾全李家的颜面,安庆长公主出面将义女詹薇,嫁给李云睿,宁阳长公主也出了一个人——秋月,两人给李云睿做妾室。

从两名公主家出来的人,身份地位肯定不能低了……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站

为此,冬雪郁闷了好几天了,幸亏李云睿指天发誓会让冬雪得到一样的身份,才让冬雪转悲为喜。

成亲的时间,就在两天后,只不过规模也缩小了很多。

李桑海听了之后,点了点头,没在说什么。

李云睿派人到镇江府搜索梅殷的消息,迅速在南京城中传开。

京城中,一座不起眼的府邸中,聚集着六个人,在低声讨论着。

“蔡兄,梅殷到底是死是活?”一个中年人对着另外一个花甲的老人,开口问道。

“顾贤弟,此事我也无法确认!”被称为蔡兄的花甲老人一脸郁郁地说道。

“前些日子,你不是说有十成的把握吗?怎么现在又无法确认了?”顾贤弟听了蔡兄的话后,有些火冒三丈,说道,“赵曦和谭深,是我们浙东士族辛辛苦苦培养了多年的棋子,就这样被你白白浪费了?”

“顾贤弟,本来我安排的很周全,特意从洪泽湖请来了一名水里的好手,谁能想到梅殷居然在水中踢中了他的要害,导致他溺水而亡……”蔡兄说道这里,叹了一口气。

从水里捞出来的尸体,被应天府带回去之后,仵作们验完尸体,得出的结论是溺水而亡,至于为何溺水没人说的清楚,最后李云睿派出了医学院的学生,对尸体进行解剖,发现某处要害已经稀碎,得出了这个结论。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但这个结论,只要很少知情人!

“梅殷这孙子,真是走了狗屎运!”旁边一人说道。

“蔡兄,现在我们该怎么应对?”顾贤弟没心情追究这些事,“总不能白白浪费了两颗棋子,一事无成吧?”

“贤弟此言差矣!其实这次我们的目的已经基本达成了……”蔡兄手捋了一下胡须,说道,“现在锦衣卫和应天府在南京城中到处抓人,不就是我们想要的吗?皇帝现在就是浑身是嘴,也摆脱不了暗杀政敌的嫌疑了!”

其他四人听了蔡兄的话,点了点头。

“我们浙东士族,乃至江南士族与皇家争了几百年,从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两个棋子而已,没了就没了,只要我们最终达成目的,这天下就还是在我们手里……”蔡兄淡淡一笑,说道,“时间在我们这一边,水滴石穿,前宋和大元不就是被我们这么慢慢拿到手的吗?”

“蔡兄说的对,当年若非爆发南北榜案,此时的朝廷应该尽入我江南士族之手……”这时,有人符合蔡兄。

在历史上江南士族可谓是个奇葩,自从衣冠南渡之后,北方大量的门阀迁入长江流域,江南开始兴盛,但之后大多政权还都在北方,他们的影响力不大。

但是从安史之乱到元朝结束,黄河流域基本上大多数时期,都处在常年战火之中,曾经孕育华夏文明的发源地,经历了“父母食其子”、“老少穷饿不能自存”的境地后,昔日荣光再难显现。江南地区迎来了发展良机,无论是粮食产出,还是人才培养,慢慢地出现了一大堆的士族。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这个士族不是两汉到隋唐的那种门阀士族。

而是隋唐之后,通过科举进入朝廷,当过官员之后,家族成了当地的名门望族,这些名门望族之间,开始慢慢联姻,攀枝错节,勾连起一个庞大的网络。这些人为了保持自己家族的繁盛,非常重视教育,都以诗书传家为传统,慢慢成了江南社会发展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股力量在五代十国时,爆发出了强大的破坏力——耽于安乐,奢靡无度,不思进取!换句话说,就是只关心自己的小日子,家国存亡之事,与我无关。

后来,黄袍加身的赵匡胤打下天下后,对此引以为戒,特意在宰相的政事堂写了一幅字:“南人不得坐吾此堂”,意思很简单,就是江南之人不能当宰辅。

自此之后,便开始了士人的南北之争,这里的南北之争,主要是中原地区的士人和江南地区的士人。

宋朝时,有几个比较着名的事件,比如有个南方籍的考生中了状元,就被寇准以“南人下国,不宜冠多士”为由给换成了北方人;还有大名鼎鼎的才子晏殊,也被寇准以南人为由,踢出了“同进士”的榜单。

南方的士人自然不能任人宰割,开启了反击。

从檀渊之盟到天书封禅,再到寇准与丁谓之争,所有的**和人士变动,都与南北士人之争脱不开关系。

为了取得更高的权力,檀渊之盟后,南方士人先是炮制了一本“天书”,借机鼓动宋真宗赵恒封禅,好面子、虚荣的宋真宗还真上了勾。对于这种以祥瑞讨好皇帝的作为,身为北方士人代表的寇准,自然是不信,极力反对耗费国力和公帑,办这种毫无意义地事,因此北方官员就被很快被排挤出中枢,南方士人则开始进入政事堂。

后来,庆历新政,范仲淹开始变法,宋仁宗不断更换政事堂的宰辅,南方士人的比重逐步上升,和北方士人平起平坐,历经百年,南方士人取得了中枢权力的主导权,也开始了大宋的朋党之争,导致国家政局混乱。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到了南宋之后,朝堂上没有了北人,朝廷变得昏庸无能、**横行,皇帝和官员只知道酒色享乐,整日荒淫无度,根本不理朝政。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