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小公爷 > 第777章 对张家的安排

大明小公爷 第777章 对张家的安排

作者:锦衣卫佥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35:58 来源:书海阁

去年年底,李云睿捐了三千万贯,徐家捐了一千万贯,朱高炽拿了一千万贯,组成了一个五千万贯的大型教育基金,用于在整个大明十三布政司推广教育。

这些钱主要用于支付教书先生的薪俸和购买相关书籍,至于校舍,由当地官府动员百姓修建。

朝廷要求每一千户人家必须配置一所蒙学院,学制四年,学龄为六到十岁,学习《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四书五经等国学、数学、音乐、美术等课程;每三千户人家,配置一所初级中学,研习各种经义文章,学习物理、化学、数学等课程。

初级中学之后,喜欢参加科举的参加科举,也可以考大明工学院和长安工学院,以及规划中北京工学院。

五千万贯中六成,约合两百万两白银用于招聘教师,年薪四十两,总共招了五万人。这点人数要是搁在后世,估计连一个二线城市的教师人数都不够,但在大明已经很多了:大明十三布政司,共有140府,193州,1138县,这样平均下来,一个县将近40名教师。

为了配合推广基础教育,李云睿拿出三百万贯,组织了五十支宣传队,将他们送到各地,走街串巷喊口号、贴标语,表演一些推广教育的节目。

【推荐下,换源app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 .huanyuanapp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教育是立国之本”之类的口号,李云睿一个都没有用,他宣传的口号都是比较功利化,比如“农村要想脱贫致富,孩子教育优先铺路”、“发家致富靠学业,光明前途靠教育”、“要想家庭日子好,孩子教育少不了”、“谁拥有了知识,谁就拥有了财富”。

这种贴近百姓生活气息的口号,才能引起老百姓的兴趣!

至于表演的节目,大都是解密道士抓鬼、油锅取物、神符显字等秘术,给百姓讲解其中原理,以增强他们想学习的**。

所有事情都在有序推进,百姓家孩子的入学人数呈几何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三百万适龄少年、儿童进入了蒙学院和初级中学。

当然,数量还在进一步增加中,根据李云睿的预测,大明6到14岁的人口,应该在一千万左右。数据是李云睿根据明朝平均年龄推算出来的。

这年头,人均寿命45岁左右,可以说,低得可怜。

李云睿不指望所有适龄少年、儿童都能上学,他觉得有六到八成的人能入学,就已经很不错了。

但对安南这个新占之地,为了达成“欲灭其国,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先灭其文化”的目的,李云睿才向三人提出了强制就学的要求。

安南旧臣听了曾啓的解释后,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普及教育已经上升到国策的位置,不是安南旧臣们所能改变的,所以他们只能接受。

对于政务所的解释,曾啓则直接给他们讲起了生意经。

曾啓告诉这些官员,为了让安南百姓富裕起立,朝廷准备大规模购买安南地区的稻米及其他交趾特产,第一年预计购买金额在一千五百万两白银,其中稻米两千万石,价格定在五钱银子一石,其余五百万两是金银器、大象、苏木、翠玉、香料、珍珠,以后每年会逐步提高采购数量。

当然,这还只是朝廷的采购而已,除此之外,民间还有会一些采购,可能也会高达千万两。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讲完了生意经,曾啓告诉安南旧臣,朝廷设置政务所的目的,就是为了采购这些物资。

安南旧臣听曾啓说了两千五百万两的数字后,惊得下巴差点掉下来,这是一年的采购量,如果十年呢,那岂不是两亿五千万两?

张辅打下安南之后,将所有的黄策鱼鳞收集起来,统计了安南的人口等数据,“安抚人民三百一十二万有奇;获蛮人二百八万七千五百有奇,粮储一千三百六十万石,象、马、牛共二十三万五千九百余只,船八千六百七十七艘,军器二百五十三万九千八百五十二件”。

整个安南才不过五百二十万人,这还包括“蛮人”,所谓蛮人,指的是不事农耕,依靠打猎生活的人。

按照这个数字算下来,平均每个人能拿五两……

心里的小算盘打完之后,安南旧臣们开始盘算起自己该如何从中谋利了,完全将来的目的给忘了。

曾啓等人打发走安南旧臣之后,请求张辅继续坐镇三个月,清剿胡朝余孽,以便他们从容布局。

张辅同意了下来,将张忠一个人打发回南京城。

张忠回来第一件事肯定找李云睿,

“估计要到六月份才能启程回京……”张忠想了想说道。

密码

李云睿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说道,“你爹这次回来,估计爵位应该往上挪一挪了,灭国之功,厉害了……”“这还要多谢李大哥从中襄助……”张忠很隐晦地说道。

“都是自己兄弟,客气啥!”李云睿摆了摆手,说道,“你这次回来,准备干点啥?”

“我父亲说,一切听凭李大哥安排!”张忠赶紧说道。

张辅之所以把张忠打发回南京城,是李云睿的安排。

为了曹国公府安全,李云睿准备打造一批等量的富豪,思来想去,除了曹国公府,李云睿选了五家,宁国长公主府、魏国公府、定国公府、成国公和新城侯府,三家老牌勋贵,三家新贵,徐家两支作为双方沟通的管道。

现在其他几家都安排好了,就剩下新城侯府没安排产业了。可以这么说,张家现在就是勋贵圈的笑话,一年除了有两张红颜会的会员卡分红,啥生意也没有。

可谓是惨惨惨!

现在大明有三十个府应开始集中搞经济建设,如果新城侯府再不行动起来,就会远远落后于其他五家。

“我手里现在有两门比较好的生意,一门是发电,一门是农用车。”李云睿想了想,说道,“发电有很多方法,现在我们这些人家,用的都是小型发电机,发出来的电也就够能照亮几十个灯泡而已,现在大明工学院的火力发电机已经研发完成了,一台设备发出来的电,可以同时照亮一万盏电灯,一天只需要三万斤煤,成本大概需要45两,平均下来一盏灯一天4.5文钱,一个月大概130文。当然一般来说,白天不会开灯,因此在白天的时候,电就可以供给各种商号,他们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这些就相当于白赚的;至于农用车,主要是用来耕地、播种、拉货,农业采用履带行进模式,可以搭配旋耕机、深松犁、播种机、割草机等多种配套农具。工作效率很高,一天六个时辰,能耕地一百五十到两百亩土地;至于载重,一次拉个万八千斤,很轻松……”

讨论群五六37四三陆七伍

听了李云睿的话,张忠倒吸一口冷气,好像两个生意听上去都很赚钱,一时之间难以决断。

思索了半晌,张忠拿不定主意,看着李云睿问道,“李大哥,你说哪门生意比较好?”

“两门生意各有优劣,搞发电是一次性投入大,享受长期收益;讲究细水长流;农用车规模不会很大,整个大明估计有个三五万辆的需求就不错了,赚得是快钱!”李云睿笑了笑说道,“我觉得你们家可以先切入农用车,用个一两年,先赚个两三百万两,积累点资金,再切入轿车和客车等乘用车市场……”

喜欢大明小公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小公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