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东晋唐王 > 第二百九十八章 法不容情

东晋唐王 第二百九十八章 法不容情

作者:无语道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0:17 来源:书海阁

见到李信已经是打定了主意,两人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办学校的事情也就此决定了下来。“还有,凡是入学的学生,其在学校之中的生活费用,皆由官府承担。将办学成绩也算入对每一个地方官的考核之中,学校办得好,人才出得多的地方,地方官将会受到奖励。反之,对于办学之事无理阻挠,打压人才的人,将会受到处罚!”想了一下之后,李信又说道。

普通人之所以无法入学,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其实还是在于他们家中太过穷困了。所以,根本无法支撑入学所需要的那些东西。

李信想要搞的,其实还是后世的那套义务教育制度。相对而言的话,越是到了后面,学生越少,所以说,真正的支出其实还不算太大。主要人数最多的,还是乡学及县学这一块而已。

徐夫子心中默默盘算了一下之后,脸色不由的又黑了几分,但他也没有办法反驳。毕竟,他当初不也是一个教书的先生么,这办学之事,对他来说还是有着一种莫名的情感的。

“若是依大将军如此设想,只怕不出两年,咱们治下便有大把人才可用了!”薛瓒高兴的说道。如果这件事情真的办成了的话,那他这个第一任的礼部尚书,只怕也是会在历史上留下一个大大的好名啊!

“前期可能会艰难一点,但必须要坚持下去。兴建学校的事情,先从关中抓起,看看效果再说,这件事情你亲自去抓!另外,各郡县之中要专门设立掌管教育的官员,负责管理学校教育之事!”点了点头,李信随即又吩咐道。

“下官明白了,回去之后,一定尽快拿出章程来!下官已经决定亲自赶往关中各县去督促这件事情!”薛瓒考虑了一下之后,对李信说道。

“那样最好!凡事亲历亲为的话,自然是最能够发现其中问题的!对了,关于典籍书本之事,选好之后先报我知晓!”对于他的这个想法,李信是非常赞同的。不过,想到教材的问题,他又特意叮嘱道。

学校的事情决定了下来,李信又觉得轻松了不少,毕竟,这些都是事关长远之事。一旦是决定下来之后,很长的时间之内,不用太过于去关注了,但其影响力,却是深远而长久的。

“来人,去将刑部尚书与左右侍郎给请过来吧!”休息了一下之后,李信又对门外的卫兵吩咐道。

很快,梁平老、刘易和朱彤从外面赶了过来。一如之前其他人一样,行礼之后坐在下方等待问话。

“梁尚书,律法制定之事,如今进行得如何了?”看了三人一眼,李信问道。

“回禀大将军,如今时日尚短,再加上人手短缺,所以,虽然有前朝之法可以参考,但事情终究还是太繁杂,以致于到现在还刚刚起步而已。”听到问话,梁平老连忙起身,有些惶恐的答道。

“律法之事,关乎百姓生活,更是关乎性命之事,必须慎重而行。时间慢一点也可以,但必须得条理清楚,合乎道理才行。万不可为了加快速度,将律法之事形同儿戏,以致于出现错漏!”对于这个回答,李信倒是没有责难他们,毕竟,这种事情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他只是叮嘱了一下而已。

“大将军教诲,下官谨记在心,一定不敢有任何的疏忽!”见到李信没有怪罪自己,梁平老三人不由的松了口气。

“嗯,但凡是法律定下之后,务必三审,底下的吏员官佐查一遍,你们两个侍郎查一遍,最后由梁尚书定稿!对了,一些律法,你们可以将之拿到民间去,好好的听一下百姓们的意思。尤其是那些与他们相关的事情,他们才知道怎么样才最合理!”点了点头,李信又说道。

也就是这个时代的现实情况不一样,要不然的话,倒是可以办个公听会,好好的听一下底下百姓的意见。这样的话,许多的律法倒是可以最大程度上的贴近现实情况了。

“这个......是不是有点太繁琐了,再说,百姓多不识字,粗鄙不堪!如要与他们讨论这些律法之事,怕是难度太大!”对于他的这个提议,在场三人都有些为难,右侍郎朱彤便迟疑道。

“难度是肯定有的,但这终究是事关百姓生活的大事,如果他们这些身在其中的人都不能知道的话,那就有些不合适了。重要的是,民间是什么情况,你们终究不是那么清楚的。前朝的律法,到现在已经是过去这么多年了,有一些条文已经不合时宜,也需要改变才行!”听到这话,李信不由的摇了摇头,淡淡的说道。

“是,下官等一定去征询百姓的意见,做好这件事情!”听他这样说,三人觉得也颇有道理,所以,最终还是答应了。

“除此之外,将你们叫来,乃是有几点要交待的!律法这个东西,不能宽己律人!必须要一视同仁才行!第一,凡是所订的法律,在我华山军治下之地,不论汉胡外夷,皆需遵守!一旦犯法的话,不论其是何人,不论其来自何地,皆同等治罪!”说完之后,李信顿了一下,正色道。他想的是其实是胡汉同治的政策,而不是像之前汉赵、苻秦与现在的慕容氏一样,将胡汉分治。

胡汉分治的政策,看起来好像是将胡汉之间给分隔开了,会让双方之间少一些矛盾。但实际上,这种刻意的安排,只会加重双方之间的裂痕与仇视。

以李信的设想来看,他现在的地盘上胡汉都有很多。而想要打造一个相对和谐的社会出来,自然不能搞胡汉分治这一套。

对大家一视同仁,让大家都感觉到身为华山军子民,并没有什么差别,无论胡汉,才会归心。

这对于团结境内的一切力量,让所有的百姓能够为华山军所用,让他们支持华山军,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这是自然,大将军此言乃是正理。若此法真能贯彻执行,境内百姓,无分胡汉,皆得感谢大将军之恩!”听到这一条,三人都是没有任何意见!尤其是梁平老,他本来便是氐族人,此时听到这一条,当真是感慨莫名。

没有办法,这么多年以来,整个天下大乱,虽然说是割据势力逐鹿天下所致。但其中多少都夹杂着一些各族之间的仇恨在,而且,这种仇恨又被各方势力所利用与放大。

最后,才导致了现在这种各族之间几乎是势如水火的情形。如果不是因为形势纷乱,大家都将这个东西当成一种手段的话,只怕各族之间还不至于如此仇视。

李信可不希望自己的治下也变成这个样子,万一有一天自己出了什么事情,突然间挂掉了的话,他可不希望华山军如历史上的苻秦一样,很快便土崩瓦解了。

“这第二点,法律一旦定出来了,上到将校百官,下到黎民百姓,都必须遵守才行。所谓法不容情,法律虽然不外乎人情,但人情必须在法之内,不能在法之外!尤其是对于那些贪官污吏,必须严惩,一旦发现一个,绝不放过!”

“是,下官等谨记在心!”三人心中莫名的一震,立刻便应道。

“第三~点,你们刑部对于各地的重要案件,必须要担起复核之责,尤其是一些很大案件,关乎人命的,更得如此。但凡是有经典案例,一律记录在案,每隔一定时间,要组织各郡县之中的相关人员进行教习。尤其是对于那些办案能力强的人,你们要予以重用!”

“下官明白,日后必定慎重行~事!”

“再有一点,这律法之事,终归是时移事亦移,你们要经常关注各地情况。如果说有法律已经不合时宜的话,便要进行更改才是!但有一点,绝不可因人设事,此条必须谨记!再者,前朝以及汉赵苻秦等留下的律法,其中多有严刑峻法,诸如此类,将之酌情废去才行!”

“是,下官等谨遵大将军之命!”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李信都有些口干了,喝了一口茶水之后,仔细回想了一下,应该基本上都说到了。

不过,他也怕自己有遗漏,所以,又说道:“这四点,基本上是我所想的关于律法之事的建议,你们回去之后传达清楚。另外,日后修订律法之时,若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者说是不妥之处,可以随时向我禀报!”

“大将军所想,已经十分周全了。下官等,一时间也想不到可补全之处。”听到这话,三人不由的在心中苦笑,拱手道。

“嗯,既然这样的话,那就下去忙吧!”点了点头,李信将三人打发下去。

如此一来的话,整个六部的事情,他基本上都已经是过问了一遍了。自己能够想到的事情,基本上都已经是交待了下去,至于效果如何,那还真不是自己能够掌控的。

“唉,这样做事也真累啊!天天都要动脑子,还真不如在战场之上厮杀一番来得痛快!”伸了个懒腰,李信不由的感叹道。

喜欢东晋唐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东晋唐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