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东晋唐王 > 第五百五十六章 土断

东晋唐王 第五百五十六章 土断

作者:无语道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0:17 来源:书海阁

十月初,李信召集了六部重臣以及都察院官员们商议大事。这一次会议的主题,便是为了土断之事。

所谓土断,在魏晋南北朝之时其实进行过多次,但最有影响的还没有出现过。

其大致上的意思,其实就是整理土地以及调整行政区划的问题。而通过这样的做法,能够达到厘清境内田亩,清点人口,使得国力增强的目的。

而之所以会进行这件事情,也和现实的情况有关。

长久以来,天下大乱之后,由于时代更迭以及各方势力你争我夺的缘故,所以,几乎整个天下的区域划分都变得混乱了起来。

别的都不提,比如说是同一个地方,在不同的势力占据之时都可能是叫不同的名字。这样一来的话,便会导致版图地理的变化混乱不堪,使得朝廷无法真正的掌握到这些地方。

而且,由于在称呼上面的不确定,大家都各叫各的。老人们叫的是过往的名字,而年青一些的人则可能只记得近些年来的命名。再加上侨治郡县等等设置,十分的混乱。

如此一来,使得很多的事情上,明明说的是一个地方,但记载的却并不是同一个名字。

这也是为什么大混乱的时候,历史典籍对于该时期的记载,总会变得混乱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记录的人本身都搞不清楚这里面的真实情况,所以才会加上了许多的揣测。

对于一个要不断变得强大的国家而言,这种官方的统一之事,必须是得去做的。先做到政府上面的统一,而后再让民间都慢慢的归一到一起。最终,让官方的称呼进入到天下各地,形成正式定名。

再加上过往之时的一些区域划分,也都不是很合理。经过了这么些年之后,由于战乱的原因,有不少本来繁华的州县,早就已经是变得凋敝起来。而有一些本来没有什么人烟的地方,却刚好相反。

所以,改变一下州县的设置,该合并的合并,该增加的增加。让整个行政的划分变得合理起来,对于朝廷的管理来说也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情。

当然,这些都算是次要的事情,真正关键之事,还在于说是对人口的掌握。

汉魏以来的土地兼并问题,一直都很严重。尤其是到魏晋时期,因为开始实行了九品中正制这种制度,使得出身门第开始变得格外的重要。因此,许多的大地主世族阶级便诞生了。

像是天下有名的王氏、谢氏、桓氏、庾氏等等家族,其实都是其中的一员。他们不但是占据着膏腴之地,而且还利用自己在朝廷中为官的优势,为自己捞取更多的好处。

而朝廷为了拉拢这些人,让他们能够更加的支持自己,便不得不给了他们许多的特权。而这其中,荫客便是其中之一。

所谓的荫客,其实并不单单只其子孙可以因为亲朋为官而直接进入朝廷体制之中。同时也是指这些世家大族可以因为自己的权势,获得一定免去赋税杂役的名额。

此时的普通人除了要纳税之外,还要服从各种征发,最明显的便是兵役了。但如果你家有一个人为官的话,那么,这个官员的名下便允许有一定数量的人可以不用纳税,也不用服役。

如此一来,对于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普通百姓们来说,想要逃避特征发与纳税,就有了一条新的出路了。那就是投靠这些世家大族,将自己的田地投献给他们,将自己的名籍挂在他们的名下。

于是,本来应该要纳税与服役的人,一下子就可以摆脱向朝廷的这种义务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说他们就此就逍遥轻松,可以自由自在的过日子了。

因为这相当于是将自己卖给了世家大族,自己的田产归于大族的同时,自己的人身自由也相当于是和他们绑定了。百姓是不用向朝廷尽义务了,但是却得向这些世家大族尽义务。

这些人有些成为了世家大族的私兵或部曲,有些则成为了他们的佃农或者是仆婢,为他们劳作。在将大量的收成上交给了这些世家大族之后,剩下的便是自己的了。

这就相当于是一种转移,将本来属于整个国家的财富与人力,都分散到了这些世家大族的手中去了。

本来,正常的情况之下,一个国家的政府是从百姓手中收税,以及征发民力建设公共工程。而政府依靠的,就是从百姓手中汇集起来的这些钱财,从而是达到统一调配,各方平衡的结果。

但当这些世家大族在中间横插了一杠子之后,百姓依然还享受着这个国家的公共设施,但他们却只为这些世家大族服务。而国家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利润却是都进了那些世家大族的手中。

偏偏,政府的法令却又是优待拉拢这些世家大族,所以,不但不制止这种与政府争抢百姓的行为,还在法律上面把荫客制度确定了下来。如此一来,便使得各个世家大族接纳投献百姓成为了一件正常的事情。

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投身于世家大族之中,那么政府可以征收的税收与民力就必然会大幅减少。同样的一个国家,在消耗并不减少的情况之下,收入却大大减少了,谁都明白这会是个什么后果。而朝廷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就必然会对剩下的那些百姓更加严厉的剥削。如此一来,便会陷入到一个恶循环之中,越是人少便越是加征,越是加征便越是人少。

最后的结果,自然就是民怨沸腾,大家都揭竿而起,将这个朝廷给推翻掉了。

然而,那些在中间同时吸饱了百姓与朝廷鲜血的世家大族,却在这样的风暴之中几乎是置身事外。

因为改朝换代并不能让他们怎么样,大部分世家大族依旧是享受着新朝代带来的特权,继续从前的作恶。

如果说他们冷眼旁观王朝的覆灭,这还只是间接的话,那其中的一些人借着这种特权大肆的扩充兵力。从而变得比朝廷更加强大,反过来一举将王朝给覆灭掉,那就真的是可恶之极了。

如今的江左之地,基本上便是这个样子。朝廷的一切大权,看似掌握在司马氏的手中,其实都是在那些世家大族的手中转圈圈而已。

无论是谢氏还是王氏,又或者是如今最风光的桓氏,哪一个不是门户万千,田宅连片呢!若是这些家族愿意将自己手中的好处给让出一点点来,恐怕整个江左都要富得流油了。

自东晋立都江左之后,内乱一直不少,其根源还在于是这些世家大族争权夺利的缘故,但江左朝廷却根本就无法禁止。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东晋朝廷的根基,便是这些拥立他的世家大族。

让司马氏对这些世家大族动手,那无疑是自掘坟墓,自断根基的事情。不但是江左朝廷,其实就是燕国也是一样的情况。

这些势力与其说是国家,倒不如说是统一在世家大族共同利益上的一个团体联盟而已。

大唐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相比起燕晋来说,自然是要好得多了。这是因为从一开始的时候,华山军崛起便是由一股流民而来,其中并没有任何世家大族的力量在。

而到了后来,虽然因为地盘的扩张,对于人才的需要,慢慢的吸收了各地的一些士族望姓进入体系之中,但这些人其实并不占据主流。

看看如今大唐朝廷中真正掌握权力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跟随李信一起走过来的那些老人。

但朝廷之中没有,并不意味着世家大族的力量在大唐就不强大了。各地郡县之中,多少都存在着一些地方豪强大族,俗话说的地头蛇。

这些人因为在地方上扎根多年,颇有势力。所以,初始之时为了地方稳定,李信也没有对他们怎么样。

因此,他们这些年来过的都是和以前没有什么差别的日子,只是在权力以及任用上面受到了一定的削弱而已。但对于他们荫客的特权,其实依然存在着。

虽然因为李信执行的新政,所以,投献于世家大族的百姓减少了很多。便从前便依附于这些世家大族、地方豪强的百姓还是很多的。而他们一旦是投献之后,想要再恢复自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样,像是高士昆那些坞堡主们,根本不可能在李信严格限制了私兵之后,依然还能够发动起叛乱来。

这也就导致了,时至今日,其实还是有大量的人口和税收,都隐藏在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名下没有释放出来。

如今大唐正值发展壮大之时,最需要的便是人口资源了。单单依靠着战争从外面占据土地而获得人口,或者是单纯的依靠着流民加入,这是无法解决大问题的。

所以,境内平静之后,李信的目光自然而然的便放到了这些世家大族的身上。

不但是世家大族,还有许多的寺院道观,这些地方也一样都隐藏着大量的大口在,而且,也都是不纳税不服役的。

李信当然不会任由这些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晃荡,自己却视而不见。刚好,最近这些世家大族自己跳出来叛乱,给了他一个很好的借口。

喜欢东晋唐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东晋唐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