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东晋唐王 > 第五百五十七章 通政司

东晋唐王 第五百五十七章 通政司

作者:无语道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0:17 来源:书海阁

前后赵两朝,对于佛道之事都格外的痴迷,所以,在他们占据中原关中之时,这两者的势力得到了大幅的发展。本来这也没有什么,关键就在于说,身为宗门中人可以免税名征,同时还有大量的土地及财富赏赐。所以,本来在前后赵统治之下生活艰困的百姓们,自然是有大量的人加入到其中去了。

这其中真心向道者少,大多都只是借一个身份栖身而已。这么多年过去,在这些寺院道观之中究竟有多少的人口,也是一个未知之数了。

以今日大唐之疆土,如果将世家大族,寺院道观中的隐蔽人口都给发掘出来的话,粗略的估计之下,应该会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当得到大量的人口之后,很多的事情也就好解决了。比如说赋税,因为基数大的原因,所以反而是可以再减少一些,每一个人身上的担子就会更轻。

而对于征发民力,修建各种公共工程,尤其是军队来说,都将得到很大的缓解。

如果说境内的土地不足的话,恐怕李信也不会去做这件事情了。终究,你把这些人找出来,却又无法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话,那简直是在给自己找麻烦。

刚好,如今大唐境内还有许多的地方土地荒芜,就是缺少了人力而已。因此,将这些人口给挖掘出来,是正逢其时的事情。

当然,如果是之前李信要做这件事情的话,虽然也可以,但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容易就是了。毕竟,刚刚有一批世家大族因为参加叛乱,所以灰飞烟灭了。

在这样关键的时刻之下,哪一个世家大族敢不要命的跳出来和李信唱反调呢。

这就是李信召集众人前来议事的原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最大可能的将境内隐藏的人口给发掘出来。

当然,这并不是粗暴的直接过去,将这些人给全部带走。而是要制定一套合适的策略与政策出来,从而是长久的施行下去。

“殿下,土断之事牵连重大,咱们务必要小心行~事才行。否则的话,一个不慎之下,极有可能造成境内的动荡!”户部尚书徐夫子提醒道。

“本王明白!但这件事情已经是到了非做不可的地步了!毕竟,这一次的事情你们也都看到了。如果不将这些隐蔽人口给找出来的话,不知道还会有多少的人借此发展势力,图谋不轨!”李信点了点头,淡淡的说道。

发掘人口除了能够为自己增强民力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那就是可以借此来削弱各个世家大族的势力。

毕竟,他们如果没有了这些与他们绑在一起的佃户与部曲之后,即便是想要反抗朝廷也不太可能了。

“殿下英明,这一次闹事的便是这些人,正应当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兵部尚书田何对于此事是一百个赞同。

“话虽如此,但毕竟事关重要,咱们还是要从长计议的比较好一些!”王猛沉吟了一下,说道。

“今日将大家召集来,便是为了此事!咱们好好商议一下,如何才能够最大程度的在境内平稳进行此事!”李信看了众人一眼,缓缓说道。

听到这话,大家不由的小声讨论了起来。在这之前,他们还没有考虑过这种事情呢,所以,一时间也没有一个定论。

好在,这种事情在晋武帝太康五年,以及十几年前的晋成帝咸和、咸康年间都进行过,也算是有例可循了。

“若要土断的话,太康年间与咸康年间皆有此例,咱们倒不如效仿之!”礼部尚书薛瓒想了一下,提议道。

“此事颇有不妥,终究,那虽然也是土断之事,但与咱们此时的情况还是有不少差别。如果全盘照搬的话,恐怕不合适!”都察御史周方摇了摇头,对此有些反对。

“不错,在这件事情上面,咱们可以学习一下先例,但却不能够完全照抄。太康与咸康两次土断之事,本王亦了解过,颇不认同。因为他们土断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搜刮人口而已,却并没有对那些世家大族做出任何的限制,反而是大大的加大了他们的特权。如此一来,这样的土断对咱们来说也就失去了任何的意义了!”李信听到这里,便开口说道。

无论是晋武帝也好,还是晋成帝也罢,他们在进行土断之时可没有想过要去削弱世家大族的力量,反而是给了更多的好处来拉拢他们。他们土断的目的,只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剥削基础而已。

在这一点上,李信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增加人口,从而是为国家增加收入,再从而是使得国家有钱加大公共设施的建设,同时也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力量。

这样一来,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循环,使得百姓们能够享受到大唐发展与壮大带来的好处。反过头来,又让这些百姓们更加的拥护大唐朝廷,巩固国家的基石,正是相辅相成之策。

“若是如此的话,咱们便要详细的商议一番了。此时事起仓猝,恐怕一时间难以拿下定案来!”徐夫子想了一下后,有些为难的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在这件事情上面,他们户部毫无疑问是主导部门,所以,其他人都可以不太关注此事,唯独他不行。

“便是要如此!今日召集你们来,主要还是为了定下一个大致的方向,大家按照这个方向去办,并不是要你们立刻便拿出详细方案来。在这件事情上面,户部牵头制定措施,刑部要着手制定相关的律法,将此事给定制下来。兵部要做好相应的防范,以防那些世家大族怨恨之下狗急跳墙。吏部要注意各地的动向,尤其是对于那些执行不力,或者是在中间和稀泥甚至是站在世家大族一边的官员,要坚决处理掉。礼部要做好宣传之事,让百姓们都站在咱们这一边,支持咱们进行此事!工部也要配合好,尤其是那些手中掌握有生产技术,可能会对某此行业造成冲击的世家大族,务必先做好准备!”李信微微颔首,对众人说道。

“是,臣等谨记!”这就算是定下调子了,众人连忙是起身行礼道。

“在这件事情正式执行之前,此事绝对不可以泄漏出半句去,以免引起民间的恐慌。等到咱们将正式的方案定下来了之后,再来施行吧!”李信想了一下后,又对众人叮嘱道。

正所谓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君,有些事情,保密还是非常重要的。

“臣等绝不敢泄漏半句!”众人应道。

“对了,有件事情差点忘记了!这一次各地叛乱发生,倒是给本王提了一个醒。过往之时,咱们太过于重视外界,以致于忽略了对于境内的掌握。如果不是因为上天庇佑,事情先被得知的话,恐怕事情很难收场了。本王决定,自今日起,再设一个通政司,由原职方司副主事常山任主事之职,专责对境内各地的民情掌握之事!”会议将要结束,李信忽然间对众人说道。

听到这话,王猛等人不由的都愣了一下,随即便反应过来这通政司是干什么的了。

“殿下,此举是否有些太过严厉?”王猛沉吟了一下之后,斟酌着说道。

说是太严厉,其实他的意思是指李信这样的做法,有一些监视境内百姓以及官员们的嫌疑。如果换到后世的说法的话,也就是特务政治的说法了。

假如王猛也是从后世穿越而来的话,他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毕竟,无论是明朝的锦衣卫,还是清明的粘杆处,其实都是这样的组织。只不过,这些机构都是臭名远扬,因为他们的职能有些太大了。

否则的话,像是锦衣卫这个机构,本来并不算是坏事。毕竟,无论是明成祖远征漠北,还是朝廷平定各地的叛乱,锦衣卫的探子可都是出了大力的。

李信一听这话,便知道他的顾虑了。便说道:“景略之意本王明白。不过,这通政司只有检举之权,并没有执法之权。而且,他们所注意的,便是如同此次高士昆这样勾结外敌,欲要谋反的人。总之,通政司存在的目的,便是防患于未然,将一切可能的危机都给事先抹杀掉。”

听到他这么说,王猛他们总算是松了口气。如果仅仅只有检举之权的话,那倒没有太过担心的。而且,事实上也必须要有一个这样的机构来负责监察境内。

说起来,无论秦汉之时皆有这样的机构在,只不过名字不一样而已。更多的时候,都不会堂而皇之的出现在大家面前,像李信这样直接摆在台面上。

从此以后,整个大唐的情报系统便会分成两个部分了。一个是屠七的职方司,专职对外情报之事。另外的一个,便是常山所领导的通政司,专门负责监视境内各方势力派来的细作,以及那些不安好心的人。

会议至此结束,大家急急忙忙的赶回到自己的部门之中,开始准备起这土断之事的方案来。

喜欢东晋唐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东晋唐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