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唐奴牙郎 > 第672章 土地改革

大唐奴牙郎 第672章 土地改革

作者:夜尽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5:03 来源:书海阁

宫宴结束,周钧在范吉年的陪同下,没有返回禁苑,而是去了皇宫南边的泉湖。

泉湖旁修建了一座小院,院中的摆设,倘若仔细观看,就能发现,与灞川别苑中周钧曾经住过的小院一模一样。

进入小院的天井,周钧抬头看了眼高悬在夜空中的明月,口中说道:“孔中丞来了之后,让他直接去栒房见我。”

范吉年点头称是。

入了栒房,周钧屏退宫婢和内侍,自己斟了一杯热茶,看着窗外稀稀落落的雪花,有些发愣。

不多时,门外传来脚步,范吉年来报,说是孔中丞来了。

周钧:“让他进来。”

孔攸进了栒房,躬身行礼道:“陛下。”

周钧:“坐下吧。”

孔攸依言斜坐。

周钧:“你可还记得,在灞川别苑时,朕曾经与你交谈,天下终将大乱,拯救天下黎民百姓,功在千秋?”

孔攸:“微臣记得。”

周钧:“你可还记得,在博陵城中的古祠,朕曾经对你说过,帝国即便再强盛,只要出一位昏君,那么前人们的努力,就会彻底白费……想要让国家长治久安,还权于民,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孔攸:“记得。”

周钧轻叹道:“十多年过去了,努力到了今天,朕想要做的事情,终于走完了第一步。”

孔攸抬起头来,见周钧用手指向龙袍,心中顿时明白,后者所说的第一步,便是登基称帝。

周钧:“这第一步,走的艰难,但终究还是走了出来。可是,如果以为接下来的路,便是通畅无阻,那便是犯了大错……之后前行的难度,会一步更比一步难。”

孔攸:“主家大业,微臣虽然愚钝,但甘愿舍命相陪。”

周钧:“明天是元月二日,中书省会向全国发布《束地法》,这便是我要走出的第二步。”

孔攸:“陛下口中的《束地法》,可是之前的清查土地,再收归皇室所有?”

周钧:“不仅如此,如果归总来说,《束地法》便是土地改革。”

孔攸:“土地改革?”

周钧:“明日你便知晓。”

元正日过后,北唐诸多州县之中,有文吏在大街小巷张贴公告,上面写着《束地法》的全文。

整条法令归总起来,便是以下几条。

一、摊丁入亩,永不加税。

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全国清查土地,再将无主、调拨、营田,统一归为国家管理。

三、收归上来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所有权归皇室所有,使用权可由私人采用。

四、土地按照用途进行性质划分,百姓住家所使用的土地,是为住宅用地;营商的土地,是为商业用地;耕种粮食的土地,是为耕田。不同性质的土地,禁止肆意变更用途。

五、耕者有其田,但凡流民、农人、佃户,按照家中劳力的多少,可以去官府免费申请获得耕田的使用权。耕田使用权与使用人进行捆绑,一旦出现使用人被雇佣或是转包的情况,耕田由官府自动收回。

六、百姓名下的私田,但凡拥有正式地契,官府以三倍以上的市价,进行赎买。

《束地法》的问世,代表着北唐的土地改革,正式拉开了序幕。

摊丁入亩、永不加赋,大大减轻了百姓的税赋压力,使得百姓战后的休养生息,变得更加有效和快速。

至于土地清查、土地收储、土地用途划分和两权分离,则是从根本上打击了封建王朝的土地兼并,使得生产资料中最重要的一环——土地,开始走向国有化。

剩下的耕者有其田,以及私田赎买,是战后稳定工作的展开,从另一个侧面上来看,这两个举措,也将最广大社会底层人民的利益,与北唐皇室联系在了一起。

当然,《束地法》作为北唐土地改革的首次变法,与后世的土地政策相比,其实并不彻底。

一个是土地收归皇室所有,这给未来的变动,造成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另一个是,北唐官府清查土地,仅仅只是完成了全国六成左右的土地收储,尚有大量的土地,被官府以外的主体所占据。比如藩镇名下的屯田和军功田,再比如佛寺和道观名下的教田等等。

当然,土地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这两个问题,只能留待以后,再行解决。

对于整个天下而言,北唐《束地法》如同一声平地炸雷,震惊了所有人。

那些无地可依的流民和贫户,将此法当做救命的稻草。

成千上万的穷苦人,在元月刚刚结束的时候,就涌入州县官府,要求从官家手中获得土地的使用权。

州县官府根据朝廷的命令,不仅向这些农户提供土地用契,更向他们发放了种子、农具等物。

对于那些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来说,新元二年的变化,使得他们看到了活命的希望。

而对于天下阀贵而言,《束地法》如同一块火红的烙铁,令人望之不寒而栗。

周钧对于宗室和门阀的做法,天下阀贵有目共睹,如今这位皇帝,又将土地无偿供给平民。这背后的心思,门阀中的那些聪明人,大概都能想出个答案。

《束地法》传入南唐建康城之后,在朝会之上,皇帝李豫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这本法令摔在了案台上,沉声问道:“周钧这是打算做什么?”

南唐文武面面相觑,有人鼓起勇气,站出来说道:“此乃强盗行径,凉城这是打算从显门那里夺取土地,再拨给贱户乱民,以此法来收买人心,巩固统治。”

李豫恼怒道:“周钧在长安将宗室和门阀黜为官奴婢,又在凉城屠尽五千人,我大唐的大好河山,就这般败在了那篡权的奴牙郎手中!”

见皇帝发怒,无人敢在这个时候,上前去说话。

唯有在前列的谋臣李泌,扫动拂尘,站出来说道:“陛下息怒,周钧此法虽然笼络了人心,但也失去了人心。天下名门得知这条法令之后,必定会疏远凉城,认为其为祸端,这样一来,却是对我们有利。”

李豫听见李泌的发言,脸色稍好一些,这才不再提及此事。

朝会结束,李豫将李泌喊进政事堂,忧心忡忡的对后者说道:“北唐一日强盛过一日,就连安守忠那样的劲敌,也被北唐轻松击败,朕忧虑天下恐就此落入贼手。”

李泌:“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北唐虽然强盛,但四面环敌,却又不自知,陛下无需过分担忧。”

李豫压低声音问道:“朝廷花了大价钱,从吐蕃人那里买来了火炮和火药,朕让你和将作监试着分析和还原,可有结果了?”

提起此事,李泌皱眉说道:“那名为虎蹲炮的火炮,我倒是找匠作制造了出来。只是我们造出来的火炮,并不经用,打个几次就会炸膛。”

李豫:“那火药呢?”

李泌:“火药又名为火丹,在道家的丹书之中,早已有之。比如《诸家冲品丹法》的卷五,丹经内伏硫黄法就将硝石、硫黄、木炭三物混合,制成火丹。只不过,过去没有哪个道家丹士,想过要将此物作为武器。还有,这三物的配比也是个麻烦,还需要不断的尝试。”

李豫:“如果搞清楚了火药的配方,南唐是否可以生产战时使用的火药?”

李泌先是点头,接着摇头。

李豫:“这是何意?”

李泌:“火药三物中,有一样事物最难寻得,就是焰硝。汉代时的方士,就开始在全国各地寻找焰硝矿,其中盛产硝石的矿地,在大唐境内,总共有两处,一处是在莱州,另一处是在汉中。”

(其实,新疆吐鲁番地区才是我国最大的硝石矿,不过唐朝人还不知晓。)

李豫有些傻眼:“江南没有硝石矿?”

李泌:“硝石大多产自西北,江南很少见到硝石矿。所以,南唐想要制得硝石,只有两个法子,一个是在牲畜马牛的厩舍附近扫硝,但是此法见效小,而且只在秋天才有产出,另一个是向他国购买硝石。”

李豫:“买硝石?谁会卖给我们硝石?”

李泌:“汉中以东,乃是安庆绪治下的土地……”

李豫一愣:“向燕国买硝石?!”

喜欢大唐奴牙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唐奴牙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