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唐奴牙郎 > 第732章 凤翔关伏击战

大唐奴牙郎 第732章 凤翔关伏击战

作者:夜尽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4:45:03 来源:书海阁

长安城西,吐蕃中军大营。

看着帐中跪着的凤翔关败将,桑赤若一脸吃惊的问道:“郭子仪来了泾州?”

那名来自凤翔关的败将,把额头点在地上,颤声道:“泾州许多人,都亲眼见到了郭子仪,他还带来了十几万大军,还……还有许多火器!”

桑赤若仅仅只是略微思考,便开口喝道:“把他给我拖下去砍了!”

那败将闻言,吓得魂不附体,开口就是求饶。

左右吐蕃武士将其架起,又拉到了帐外。

伴随着一声惨叫,帐外重新归于沉寂。

桑赤若笑着对帐中的人们说道:“郭子仪在江城与南唐作战,怎么可能会出现在泾州?多半就是守将无能,被唐人钻了空子,这才引得大败。”

帐中的吐蕃将领们纷纷点头。

吐蕃军队外出打仗,不像唐军那般,有着完整的军典和战史的组织架构。

打赢的时候,吐蕃将领常常会说,我打败了十倍、甚至百倍于己的敌军;而打输的时候,吐蕃人又会说,敌军的将领乃是名将,人数是我军的十倍甚至是百倍。

为了争取功劳和推卸责任,诸如此类的诓骗,在吐蕃军中屡见不鲜。

所以,帐中的吐蕃将领,大多都是以为,泾州有唐民叛乱,顶多里面还夹杂了一些唐军之前的败兵,吐蕃守将扎苛旺堆轻敌,这才吃了败仗。

而这些逃回中军的败将,为了推卸责任,就说是郭子仪亲临。

桑赤若说道:“眼下长安之战打的艰难,而西边的泾州,是我军北向的重镇,凤翔关更是易守难攻的要冲,倘若落入敌手,对日后的战事非常不利。”

此时,吐蕃次相敦仁增突然跳了出来:“大论,我愿意领兵,去收复凤翔关。”

听到这里,帐中的其他人,顿时也反应了过来。

长安之战不过才开打两日,吐蕃军已经死伤惨重。

谁也没有想到,长安城中居然会有如此之多的火器。

攻城时,长安守军的火药桶,就如同下雨一般向下落,往往一个千人队,仅仅不到一刻钟,就会消耗殆尽。

然而,吐蕃军的战士,都是按照部族征募来的。

这就意味着,哪一个部族负责攻城,哪一个部族就会死伤惨重。

所以,次相敦仁增主动跳出来,要求承担平叛的任务,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保存自己部族的兵力。

想通这些,一众吐蕃将领,纷纷向桑赤若主动请缨,要求协助平叛。

每个人都想借着这个理由,远离绞肉机一般的长安战场,为各自的部族留存人丁。

很快,为了决定谁去西边,帐中开始出现了争吵,很快又升级成了动手。

桑赤若喝止了帐中的争斗,思考之后,还是将平叛的任务,交给了敦仁增和其他一些身份显赫的吐蕃贵族。

原因无他,桑赤若身为吐蕃大论,需要靠着这些显赫家族的支持,才能维持自己在吐蕃国中的地位。

借着平叛,卖给这些家族一个人情,让他们能够保存实力,对于桑赤若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最终,敦仁增和一众吐蕃贵族,率领三万大军,离开了长安战场,开始向西边的凤翔关行去。

对于发生在泾州的这场『叛乱』,身为主将的敦仁增,虽然听人读过战报,但认定泾州的周边,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唐军。

原因很简单。

长安向附近州县求援的信使,吐蕃军也截下来不少。

然而,开战至今,除了潼关有唐军前来支援长安,其他州县都是装聋作哑,根本毫无动静。

曾经和唐军作战过的桑赤若,就当众分析过唐国州县官长的心理,认定在政令不通的情况下,唐国州县各自为政,很难在长安组织起像样的反击。

所以,这般推测下来,泾州和凤翔关的失守,充其量不过是一群唐军残兵加上当地百姓,发动了一次比较成功的叛乱。

敦仁增相信,凭借着手中的三万吐蕃军队,别说是一群乱民,就算是唐军真的来了,他也能应付。

三万吐蕃军走走停停,行了两天,终于来到凤翔关东边的官道。

来到凤翔关的哨门前,敦仁增见门楼上,依然飘着吐蕃多弥翼的旌旗,心中稍安。

找来一名侍从,敦仁增说道:“告诉关所里面的人,就说是援军来了,让他们开门!”

侍从领命而去。

不多时,凤翔关的哨门慢慢打开,吐蕃大军开始通过外哨,向关内行进。

一路上走来,到处都是战斗的痕迹。

散乱的兵器、深褐色的血泊、还有不少吐蕃士兵,正在搬运着战死者的尸体。

敦仁增找到一名吐蕃士兵问了,对方答道,击败扎苛旺堆的唐军,趁夜袭击了凤翔关。

关所中的吐蕃战士悍不畏死,打退了数次敌人的进攻,在付出了惨重的损失之后,终于保住了凤翔关。

敦仁增听着一阵唏嘘。

行至关所的正门前,有凤翔关守军的吐蕃将领,站在城墙上,一边下令打开城门,一边请吐蕃援军的大将和贵族们,入城详谈军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敦仁增听到这里,本想进入关所。

有麾下的将领,突然拦住了敦仁增,又说道:“次相,有些不对劲。”

敦仁增:“不对劲?”

那名将领说道:“关所中的守军将领,不过是仆将,理应主动出来迎接您和各位贵族,哪里来的胆子,敢要求您屈尊去见他?”

敦仁增一愣,心中一个咯噔。

城头上的『吐蕃守将』,见敦仁增和一众吐蕃贵族犹豫不前,知晓计谋已经被看破,索性也不再伪装。

原本那些四处忙碌的『吐蕃守军』,突然抄起兵器,列阵向毫无防备的吐蕃援军发起了攻击。

与此同时,哨门处有爆炸声传来。

地下埋设的火药桶,被点燃后引发了大爆炸,将吐蕃军的阵型,截断成了前后两段。

就在一片混乱的时候,吐蕃贵族麾下的铁卫,迅速反应过来,原地结成阵型,护住各自部族的贵人,开始向后撤退。

吐蕃国中的显赫家族,大多都养着百人到千人不等的铁卫。

这些铁卫,都是每一个吐蕃大族,用无数心血和资源,尽心培养出来的精锐部队。

他们不用从事农活,也不用参加劳役,吃着族中最好的饭食,用着族中最好的甲胄,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锻炼武艺,承担保护家族贵人的任务。

眼下,这些吐蕃贵族的铁卫,即便遇伏,面对的又是唐军精兵,但却丝毫不落于下风。

站在城楼上负责指挥作战的郭昕,见此形状,眉头微皱,向司鼓下了一道命令。

很快,代表进攻的鼓声响起,无数手持燧发火枪的唐军,列阵而出,从侧翼包抄过来,拦住了吐蕃前军的退路。

看着不远处那些黑漆漆的圆筒形长管,吐蕃铁卫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靠近。

上百名全身制甲、身材魁梧的铁卫,挥舞着连枷和巨斧,宛如黑云一般,冲向了唐军。

片刻之后,一阵密集而又刺耳的枪响声,响彻在整个关所的上空。

上千发食指粗细的弹丸,在火光和硝烟之中,从枪管中迸射而出,宛如一阵扑面而来的暴雨,直直的射入吐蕃军中。

一名身高两米、虎背熊腰的吐蕃铁卫,被一枚弹丸击中了胸口。

这个体重接近两百斤的吐蕃铁卫,犹如被一柄巨锤打中,整个人直接向后冲飞出去,在地上滑行了好一段距离,最终才停下。

他胸口前的铠甲,已经深凹了下去。

甲胄后方的胸骨、内脏和血肉,被巨大的冲击力,摧毁的不成形状。

这个铁卫在地上挣扎了许久,到死也不明白,自己是如何倒下的。

在极度的痛苦之中,口鼻溢血的他,最终没了生息。

在此之后,唐军的火枪射击之声,一直没有停下。

吐蕃人的冲锋,一次又一次,在钢铁风暴之中,化为了乌有。

凤翔关伏击战,使得火枪第一次成为主力武器,登上了人类的战争舞台。

结果,三万吐蕃大军,仅仅支撑了半个时辰,就彻底崩溃。

喜欢大唐奴牙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唐奴牙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