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四十二章 培养日奸,匍匐跪拜!

朱标笑笑。

“蓝玉和大哥沐英都是久经战阵的善战之士,或许,他们比不上老四那么优秀,可老话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他对提升太子卫率素质信心很足。

从今天在御书房,蓝玉、沐英听闻这个消息时,表现的惊讶可知。

这个距离,一定是一支军队素质巨大的分水岭。

海防士卒,老四接触时间很短,就能凭借战争中树立起的个人人格魅力。

以及驾驭人心手段。

短短时间内,让士族对他言听计从。

从御书房回到东宫后。

出于学习探究目的,他让蓝玉、沐英根据信报内容,全面复盘老四守闽县,也弄明,老四如何做到这一点。

首先,纵横草原凯旋不能忽略。

军人最信服有能力的将领,这方面,老四毋庸置疑。

其次,赏罚分明。

海防兵奉调回防闽县第一天,老四就因军纪问题,砍了一个把总脑袋,海防士卒所有人都明白,在老四麾下,规矩二字何等重要。

守城期间,又发生了一些其他事情。

比如,老四把青皮无赖推到最前线,此举,对于那些青皮无赖而言,太残忍,老四眼中,根本就没把这些人当人。

只是用来消耗的。

可在海防将士眼中,老四此举,是在乎兄弟们的性命。

战争中,老四又身先士卒,西门兵力不断支援南北两门时,海盗之子陈寿率领二十几名铁甲士,登上城头。

老四以一人之力,杀得二十几名铁甲士落荒而逃。

就连陈寿都差点命丧城头。

悍勇让士卒敬服。

……

就这样,闽县看似摇摇欲坠,可在老四指挥下,将士们最后竟然奇迹般发现,守住了!

敬服已经达到了十分高的高度。

蓝玉甚至扬言,此时,老四答应倭寇出城野战。

海防将士甚至都没有感到害怕。

因为经历守城之后,海防将士对老四已经有了盲目信任。

所以,当老四与将士们一起站在第一线时,站在第一排的火铳手,虽然恐慌,但老四站在那里,予以的勇气,基本还能帮士卒克制恐惧。

蓝玉最后总结时,感慨:经此战,闽县海防士卒,对燕王已经不是盲目信服,而是狂热!

这种极具个人特色的带兵方式,用沐英大哥的话说,别人学不来。

他们虽然做不到老四这种,极具个人特色和人格魅力的带兵方式。

但勤能补拙。

太子卫率一年达不到五十步内再射击的精锐程度。

可以用两年。

令行禁止,慢慢的,士卒总能养成习惯。

老四那本兵法操典的本质目的之一,也就在于此。

将很多需要‘悟’的兵法,条例化,可以直接照搬条例,反复训练。

呼!

王美人顿时松了口气,‘等朱四郎带兵再回金陵时,太子卫率肯定也不差!’

这个小叔子,给人的压力太大了。

总觉得,他要这么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取代太子爷。

还是快点出海,离开大明吧。

想到这里,随即笑道:“太子爷,燕王将来出海,征讨四海,肯定需要港口码头补给,尤其是对付倭寇,如果需要的话,臣妾母国可以提供便利,济州岛就是个不错的地方,臣妾记得,以前元朝水军就曾在这里驻扎……”

只要朱四郎愿意离开大明。

不威胁太子爷地位。

割让母国一点土地,她根本不在乎。

反正,济州以前也不是高丽的。

是耽罗国国土。

只是后来才被他们高丽吞并罢了。

朱四郎这种人,招惹不起,最好的办法,还是备下一份厚礼,让其离开。

朱标并不知王美人内心想什么,不由诧异,伸手捏捏王美人脸颊,“孤替老四谢谢你……”

美人若非完全心向大明,怎么可能提出这种提议。

……

于此同时。

胡惟庸秘密乘坐李善长的马车,出现在吕府外。

马车停下。

李善长拧眉看着胡惟庸,“你怎么突然重视起吕本了?和我说说,你到底想干什么?”

以前,胡惟庸心高气傲,极其瞧不上,凭太子上位,到处以太子岳父自居的吕本。

此番,听闻吕本回朝给皇孙朱允炆过满一岁生辰,竟然提出去拜会?

“恩师,见了吕本后,伱就全都明白了。”

朱四郎让他落得如此屈辱下场。

以为,自己不争储夺嫡,离开大明,就能安稳?

老朱家不乱,他也要让老朱家乱!

李善长目视胡惟庸唇角、眉眼浮现的渗人冷笑,不由皱眉。

……

谁都不知,这一夜,胡惟庸在吕府和李善长谈了什么。

锦衣卫只知胡惟庸、李善长作客吕府。

朱元璋收到消息,也没当回事。

今晚,这样的消息,太多太多了。

朱棣福建大捷传回后,整个金陵权贵都在走动议论。

就连耿瑄听闻消息后,都第一时间溜出府,跑去江宁给春晓送消息,以此留个好印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以至于耿家发觉后,教训耿瑄,闹得鸡飞狗跳。

……

金陵如何。

朱棣并不知晓。

梁道明、叶文举交代出一份福建地方豪强名单后,礼送二人离开。

俞靖折返,又给他带回大量俘虏。

……

总之,忙了数日后。

才总算消停。

这一日。

县府书房。

朱棣坐在主位,徐辉祖、俞靖、蒋进忠、沈至等人分坐两侧。

朱棣拿起一份折子,“辉祖,你是闽县地方官,这份述功折,以你的名义报送朝廷,其中,给将士们请功之类,我都帮你写好了,你看看有什么要增补,自己增补……”

徐辉祖笑着起身接过折子,“姐夫要是待在闽县就好了,我就省心很多……”

他可不是说客气话。

说实话。

主政闽县,还是福建数一数二的富裕大县。

百姓十万。

姐夫马上要走了,而他就要以闽县县令身份主政闽县。

心里突然十分紧张。

朱棣含笑瞪了眼,“海盗首领们供述的闽县地方豪强名单,已经给你了,怎么处置,你自己决定,有这份名单,再加此番大胜,你这个县令很稳,只要你不胡搞,推行乡土村社,已经没有阻力了。”

话罢,就不理徐辉祖。

转向俞靖。

俞靖顿时挺胸坐直。

这回,他是真佩服的五体投地。

对未来建设大海军也更加有信心了。

没想到,回来提及摒弃水军、水师,更名海军时,殿下直接同意了。

遇到知音了!

朱棣知道这家伙这几天,拼命在他面前卖好。

一个俞靖。

一个沈至。

一个回来后,就暗戳戳跑到他身边,提议要搞大海军。

一个暗戳戳搞大海贸,昨晚,还给他送了一份设想书,恨不得马上就搞。

朱棣笑着瞪视,“你想更名海军我同意,大海军设想也会搞,但你要记住,路是一步步走的,别好高骛远……”

大家都是年轻人。

他最怕这家伙不切实际,好高骛远。

底子不扎实,搞什么大海军都是花架子。

“先从此战俘虏的海盗以及你们从鸡笼屿俘虏的,仔细甄别,选出合格的,再从海防招募一百人,从闽县地方招募一些,沈至也会从沈家,帮你招募一些他们沈家以前跑海贸的船员,先把这两百多艘战船开动起来,形成战斗力……”

……

“期间,去鸡笼屿看看,如果陈祖义放弃鸡笼屿,你们就进驻鸡笼屿,逐步探查东番岛上的居住点、部落,尽可能用友好的手段,说服对方和我们交往。”

“记住,是交往,不是统治!”

现在还没到统治的地步。

大家先交朋友。

形成经济往来。

随着他不断扩大在东番影响力,岛上各个居住点越来越依赖他时,统治力慢慢就会形成。

至于征讨使之臣服。

整个岛上人口,也不知有没有四五万。

在他眼里,这已经是他开发东番的人力了。

杀了多可惜。

开海禁后,还得想办法,偷摸摸从沿海往岛上移民。

倒不是瞒着老头子。

只是不想把事情闹得太大。

老头子肯定会睁只眼闭只眼的。

就好像建安。

其实好些农村的条件太差了。

还有少部分百姓,在大明立国后,日子经营的不善,早已沦为完全的佃农。

这部分百姓,完全可以举家送往东番嘛。

“等你什么时候收回鸡笼屿,进忠会去鸡笼屿,他管民,你管军。”

创业之初,一些规矩,他会掰扯的明明白白。

如果觉彼此无法共事,大家好聚好散。

军政分离。

往后,建设海军也一样。

他麾下,俞靖可以做海军领袖。

但绝不能像大明水师,完全被巢湖系把持。

等重心转移到鸡笼屿后,他会在鸡笼屿建设一座海军学堂。

所有的将士,都得回炉,往后所有的海军下到士卒,上到将领都得来自海军学堂。

立足大海,海军就是他的根本。

多么重视都不为过。

“是!”俞靖起身,郑重领命。

这些他不在乎。

只要殿下让他建设大海军,让他领导海军征战四海就行。

……

翌日。

闽县百姓、士绅听说朱棣要走。

早早出现在街道两侧等候。

从府衙门口,一直到东城城门,站满百姓。

“俺今天要和燕王道歉。”

“可不,要是燕王出城与倭寇野战,没有阻拦咱们,咱们可能已经被另一伙倭寇洗劫了。”

“听说燕王和徐家小公爷这回来咱们福建,是搞什么乡土村社,之前俺有些抵触,虽然现在,俺也不明白,乡土村社到底是什么,不过俺支持。”

……

嘈杂议论声中。

朱棣从府衙走出来。

站在府衙附近的,都是闽县的士绅豪富,见到朱棣出来后,纷纷跪拜行礼,“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位王爷刚来闽县,以及守城过程中,大家的确颇有怨言。

可随着整个战斗结束,大家回想整个过程,不由暗暗擦了把冷汗。

要不是这位,大伙儿恐怕已经沦为倭寇的刀下鱼肉了。

其实,人家燕王和徐小公爷,新官上任,察觉倭寇有侵犯闽县势头。

完全可以找借口,滞留不来闽县的。

到时,就凭人家的身份。

板子也落不在身上。

可这位殿下来了。

还带领闽县军民,打了场大胜仗!

甭管对方对大家态度如何。

这份担当,就值得敬佩。

出城的一路,千岁声就没有停歇。

好不容易出城和谭渊汇合后,朱棣勒马,转向徐辉祖夫妻二人,“行了,就送到这里吧。”

“年前不要忙着推动乡土村社,先熟悉闽县,过年时,早点收拾好,去建安,或者咱们一起出海,去鸡笼屿过年。”

徐辉祖笑着点头,“姐夫,要不咱们直接定在鸡笼屿吧?”

他现在都有些迫不及待。

俞靖忙保证道:“殿下,即便还有海盗占据鸡笼屿,我也保证,年前一定肃清鸡笼屿,另外,再抓紧时间,恢复部分建筑。”

朱棣看看众人。

见大家都想去鸡笼屿看看,随即答应:“行,今年咱们去鸡笼屿过年。”

……

直到朱棣一行人消失在视线中。

夫妻二人才收回视线。

李渔扭头向后看了眼,很多百姓跟着送出城,笑着感慨:“这一战打赢,姐夫可给你打下了一个好底子。”

闽县本来就富裕。

丈夫跟着姐夫,全歼倭寇大胜,闽县上上下下,对丈夫的支持度和好感都前所未有之高。

就是姐夫自己主政的建安,都没有这么高的民意。

她甚至怀疑。

姐夫当时坚持打这一仗,就有给丈夫打出一个好民意基础的目的。

“咱们可不能让阿姐和姐夫失望。”

徐辉祖笑着点头,视线再次看向朱棣离开的方向。

……

“燕王殿下……”

队伍行进中,后面突然传来声音。

朱棣等人扭头,就见五个倭寇读书人骑马靠近。

朱棣招了招手,附近亲兵这才放五人靠近。

五个倭寇读书人抵近后,坐在马背上行礼,朱棣摆了摆手,“边走边说吧。”

五个倭寇读书人,是审问俘虏时,意外发现的。

对方穿着儒衫,想不引起他注意都不行。

留下这五个倭寇,他也是有深意的。

他对倭国有些特殊想法,当然,能不能成,现在还不清楚。

管他呢。

反正就当是一步闲棋。

即便不成,五个汉话说的很溜,而且还满肚子知识的倭寇,也可以利用起来,帮着推行乡土村社。

有小心思?

杀了便是。

他还会怜悯同情几个倭寇?

小早川仲业并不知朱棣心思,恭敬道:“燕王殿下,我等在来福建前,听说燕王来福建是推行一个叫乡土村社的政策……”

跟随神田孝信到了鸡笼屿后,他们听闻此事。

不过,陈祖义对乡土村社的了解,也是一知半解。

但已经勾起了他们的好奇。

中原天朝的任何政策,都值得他们倭国研究。

何况,还是这位最优秀皇子提出来的政策。

“我等知道的不全,不知殿下能否为我等解惑?”

朱棣瞥了眼,唇角笑意一闪而逝,“这不是什么秘密,没什么不能说,等到了建安,你们身为俘虏,还得拿起锄头,帮助我建设乡土村社,做不到的,对我没用的,我会直接杀了你们……”

小早川几人脸色微微泛白。

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随后朱棣把乡土村社内容阐述给五个倭寇。

听完后,五个倭寇全都惊呆了。

朱棣瞥了眼,也不理会,和蒋进忠几人自顾自骑马走在前面。

许久后。

大野一郎率先回神,感慨道:“不愧是大明最优秀的皇子,大明也不愧是天朝上国……”

他们倭国,几百上千年,也基本没有实现类似中原这种高度统一。

而大明的治国理念,已经出现了更新的变化。

乡土村社一旦在整个大明建成。

大明皇权和以往的皇权,本质就不一样了!

小早川仲业郑重道:“咱们现在虽然是俘虏,但也是学生,去了建安后,一定要掌握乡土村社,然后带回国内,改造咱们的国家!”

大野一郎四人面面相觑。

学习自然是没问题。

可能改造他们的国家吗?

整个岛上,有一个真正能做主的国家吗?

而且,怎么改造?

土地都是大名,以及像他们这种豪强的。

难道,带着百姓造反?

……

“殿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蒋进忠说着,扭头看了眼后面凑在一起的小早川五人。

朱棣笑笑,“无妨!”

他想试着能不能培养几个日奸。

他不会穷大方。

……

福州城南门三十里外。

叶茂站在一座凉亭内张望着通往闽县的官道。

看看左右。

除了几个心腹,再无一人。

与几日前,燕王经过福州时,大小官员、士绅豪强站在身后,完全不同。

此刻,福建同僚们躲得远远的。

生怕被他牵连。

士绅豪强们,自顾不暇,惶惶不可终日,据说,都跑去建安,等着燕王折返建安后请罪。

总之,随着闽县大捷。

他身边就变得门可罗雀了。

……

嗒嗒嗒……

阵阵急促马蹄声传来。

叶茂回神时。

派出去的心腹已经翻身下马,小跑而来,“大人,王爷已经在前方十里了。”

“快!快准备!”

叶茂扭头吩咐一声。

然后走到官道中央,一咬牙,匍匐跪在路上,静静等着……

在福建的乡土村社建设不会特别细写,大概三年时间,会用两三章,抓重点描述一下。

然后就会直接跳到洪武十五年,回金陵,北征灭元这个剧情。

最后,再厚着脸皮,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喜欢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