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三百四十三章 朱元璋给的机会!日奸隐现!

朱棣骑马抵达。

一群人就看着,叶茂撅着屁股,匍匐在黄土路面上,“殿下,臣有几句肺腑之言,相与殿下单独谈谈,请殿下给臣个机会。”

蒋进忠撇了撇嘴。

殿下刚来福建时,叶茂的作态,与此时对比。

可真是令人嘘唏。

当初,他专门跑到福州,想劝说叶茂给殿下搞个隆重的来福仪式。

竟然连叶茂的面都没见上。

还是老乡呢!

朱棣看向蒋进忠,“你们先走,我与叶大人说几句话。”

众人骑马从道路两侧经过。

冷眼看着叶茂。

朱棣翻身下马,叶茂这才起身,朱棣愕然发现,叶茂竟然流泪了?

恐惧?

悔恨?

……

他猜不出。

叶茂顾不得擦拭眼角泪痕,忙做请的手势。

来到凉亭,朱棣就见桌案上摆放着几样菜肴和一壶酒。

也不推辞,直接坐下。

叶茂臀尖轻轻碰触石凳边缘,给朱棣斟酒后,又给自己斟满一杯,仰头一饮而尽,似乎鼓足了勇气,看向朱棣,“殿下,这是家父写给臣的信……”

手微微颤抖着,把老父亲写给他的信递向朱棣。

当初,觉得老父亲当了一辈子农民,没见识。

没想到,最后,想和这位殿下说话,想祈求这位放他一条生路时。

竟然还得靠老父亲的几封信。

朱棣微微皱眉,虽然不解叶茂为何把家书给他看。

可还是接过,展开信看了起来。

叶茂微微松了口气,就怕朱棣看都不看。

朱棣看信期间,叶茂开口了,“殿下恐怕早知道,臣和地方豪强走私有关系,这次倭寇海盗进攻闽县,虽然不是臣的主意,臣也未指使任何人这样做,但臣的确事先知晓,并且等着看王爷笑话……”

朱棣抬眼皮瞥了眼叶茂。

继续看叶家老爷子,写给叶茂的信。

没想到,这位元末战乱走过来,已经显贵的农民,竟然也支持乡土村社建设。

他倒不是因此而沾沾自喜。

只是觉得,叶家老爷子没忘本,很难得。

而且,连叶家老爷子这样的人都支持。

更加证明乡土村社,是可以在中原这片土壤上,广泛生存。

未来,乡土村社发展到更高级别。

促使商品越来越丰富,经济愈发活跃时,或许,部分士绅也会成为乡土村社的支持者。

这不是没有可能。

乡土村社发展到更高级别。

最终会促使民间经济这块蛋糕更大,所有人都能从中收获利益。

说到底,这世间,抛开忠贞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所有的支持和反对,都是基于利益罢了。

“殿下,臣担任布政使,主政福建这些年,除了在走私上收受士绅豪强贿赂,从未替士绅豪强欺压百姓,更未拿百姓一分一毫……”

……

“臣一直记得,元末活不下去,兄长、妹妹饿死病死的凄惨,从不敢喝百姓的血,可臣真的穷怕了……”

……

叶茂说着说着,也豁出去了,开始在朱棣面前剖析内心。

朱棣看完后,把信缓缓放在桌案上,认真倾听叶茂自我剖析,自我批判。

这种了解百官心态的机会可不多。

……

“殿下,求你给臣个机会,臣一定用实际行动,多给百姓做点实事!”叶茂说出此番目的后,起身,在石桌旁侧跪下。

朱棣盯着叶茂看了好一会儿,“你的问题,我会如实向父皇禀明……”

无论他对叶茂是什么态度。

他都不会隐瞒这种事情。

做了,就会给自己,给他们这个小家,带来很多麻烦。

叶茂浑身哆嗦。

朱棣继续说道:“不过,我也会建议父皇,给你一个机会,之所以给你一个机会,有两个原因,你父亲的深明大义,以及你虽贪污,但并未对百姓做什么丧尽天良之事……”

贪污**。

如果动真格的。

历朝历代的官员,全杀了,肯定有冤枉的。

但是排成队,隔一个杀一个,绝对有很多漏网之鱼。

叶茂的贪腐,是一种顶层贪腐,对百姓的影响很小。

其次,叶茂的贪腐来源于海禁。

此事,本身就存在政策性弊端。

还不如借此,让叶茂做点事情。

比如,全福建的乡土村社建设。

只要叶茂肯用心做,布政使的位置,以及他在建安率先带头,完全是有可能做成的。

他不会把这些想法告诉叶茂。

但给父皇的折子中会提及。

如果叶茂上请罪折,提出,希望在福建推动乡土村社将功补过。

他就会建议父皇,给叶茂一个机会。

“我只是一个县令,没有惩处你的权力,别说是你,就是福建豪强,与我也没有关系……”

对待福建地方豪强也一样。

把这些人杀了。

地方动荡。

可如果捏着这些人把柄,让他们配合搞乡土村社,配合搞身股制商业模式,好处是不是更大?若不老老实实配合,那就以海盗首领们供出的名单,选择性杀便是了。

上位者做决策,绝不因情绪影响。

一定是权衡利弊的结果。

这样做,对他更有利。

对全福建百姓也更有利。

“你自己给陛下上一道请罪折,至于怎么写,自己斟酌决定,不过,最好发自内心,我能给你这个机会,很大原因,是因你刚才对我,发自内心的自我剖析。”

话罢,朱棣不再停留,起身走出凉亭。

翻身上马,策马离开。

叶茂瘫坐地上,抬头,目视朱棣离开。

满脸懊悔。

如果,如果当初这位来福建时。

他第一时间说明自身问题,会不会更容易过关?

……

两天后。

朱棣返回建安。

“燕王回来了!”

“俺可听说,燕王这回在闽县,全歼了八千倭寇!”

“啧啧!这位殿下带兵打仗的确厉害,就是不知,当县令怎么样?”

……

随着朱棣返回,建安百姓议论纷纷。

不过,对朱棣的态度,已经悄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当夜。

一大家子人,一起热热闹闹后,随着一群皮孩子都去休息,府衙内安静下来。

房间内。

桌案旁。

灯烛摇曳。

朱棣伏案给朱元璋写奏折:……儿臣以为,似叶茂,若其能在请罪折中,深刻剖析反省,主动请求在全福建推行乡土村社,可以给其一个改过自新机会……

……

此番,儿臣缴获价值二十万两白银钱货,就不上缴父皇了,父皇应该知道,儿臣立足东番很穷,应该不会惦记儿臣这点东西,父皇应该也看不上……

噗!

某刻,身侧传来笑声时,朱棣才顿笔。

抬头,就见徐妙云不知何时站在旁边观看。

徐妙云指着后面部分,笑道:“父皇看到你后面这部分内容,一定会笑骂。”

“骂吧,反正这笔钱,我截留了。”朱棣笑着合上折子,他养活一支水军,也很费钱的。

二十万两银子,支撑不了多久。

海贸必须马上搞起来。

今天回来,还见到了抵达建安的沈旺。

沈旺告诉他,沈家已经分家。

三房的商业重心,会逐渐迁徙建安。

什么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他当即就交代沈旺父子,按照雇工身股制模式,搭建一套对外海贸班底。

徐妙云拿起折子看了前面部分,好奇问:“你说,父皇会给叶茂一个机会吗?”

这就是四郎和父皇的不同之处。

按照父皇以往风格,叶茂十有**死定了。

可四郎却愿意给叶茂一个机会。

朱棣摊手,“不知道,不过,只要叶茂真能深刻剖析,主动请求在福建推行乡土村社,我倒是希望父皇给叶茂一个机会,天下乌鸦一般黑,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试问,当今天下,哪个当官的不贪,叶茂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难不成,换个人,就能保证不贪腐?

人们痛恨官员贪污,可这个问题,几千年了,好像就找不到解决办法。

贪腐对于国家。

就好像癌症对于人体。

根治很难。

与其想着怎么根治,还不如琢磨,如何带病建康生存。

就好像流感最初致死率也十分恐怖。

可最终,流感并不影响人建康生存。

对于一个国家,探讨杜绝贪腐,还不如往这个方向探索。

叶茂如今的罪责已经被捏在父皇手里。

今后,只要叶茂不蠢,大概率,做官会兢兢业业。

若如此,是百姓之福。

若叶茂不知悔改,直接杀了便是。

左右,刀操在手中,为何不试试呢?

成则百姓受益,朝廷受益。

失败,无非就是晚点杀叶茂罢了。

“不管了,这个问题,丢给老头子决定吧。”他只是提议罢了,叶茂是死是活,他不关心,老头子想怎么处置怎么处置。

话罢,笑着把人环在怀中,余光往榻边,婴儿床内瞟了眼。

两小家伙已经睡着了。

识趣!

笑问:“这段时间,雄英他们这群皮孩子,没让你操心吧?”

徐妙云含笑抬头,“孩子们都特别懂事,听说你在闽县打倭寇海盗,还怕我担心,处处帮着我,还主动承担起打扫府宅的任务……”

……

两人聊着聊着。

徐妙云才发现,不知不觉聊到了榻上。

……

半月后。

述功折以及朱棣的信抵达金陵。

御书房。

“混球!”

朱元璋看完朱棣信最后部分内容,不由笑骂一句。

笑骂过后。

又把折子翻到前面,仔细看了起来。

初看时。

他恨不得立刻把叶茂碎尸万段!

贪腐也就罢了。

他当初让老四去福建,还想着,老四落户江宁,和叶茂也算是老乡。

叶茂会支持老四。

没想到,叶茂明知地方豪强联络倭寇海盗,竟然为了一己私利,冷眼旁观!默许纵容!可冷静后。

他又想重新看看老四的建议。

按他的性格。

叶茂必须死。

可老四的提议,也很有道理。

叶茂之父一个农民,都比叶茂有良心!

……

朱元璋反复看了几遍后,合上折子,微微后仰,闭目琢磨片刻,拿起叶茂的请罪折。

见叶茂请罪折中提及希望在福建推行乡土村社,成功后,辞官归故。

冷硬的脸色,才渐渐缓和。

提笔批示:准!咱给尔机会,将功赎罪,待福建乡土村社建成,就辞官追随朱棣吧。

发现不了还好。

发现了,他就容不下叶茂。

另外,老四身边也需要人。

老四也能控制的了叶茂这种人。

只要叶茂跟着老四,在福建把乡土村社搞好,把福建这个大明落后行省治理好,搞富裕了。

他可以给其一个机会。

啪!

朱元璋气的把朱笔扔在御案上,总觉不解恨,“读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你爹一个农民,都比你有良心!”

……

腊月。

叶茂在战战兢兢等待中,终于接到了朱元璋的批示。

看完回执批示后。

当即在书房内,冲着金陵方向,匍匐跪倒,嚎啕大哭,“臣叶茂谢陛下隆恩!臣定誓死效忠王爷!”

……

随着叶茂被朱元璋法外开恩。

提心吊胆的福建豪强,终于松了口气。

……

朱棣自从回到建安后,就拿着黄册、鱼鳞册,在蒋进忠、蒋有孝叔侄做向导带领下,深入建安农村。

具体查看建安各个农村的现状。

这么一直跑到腊月二十,才启程回建安县城。

临近天黑。

十几骑抵近县衙。

朱棣翻身下马,交代道:“大家跑了一个多月,都辛苦了,这几日,回去休息,腊月二十三,咱们动身去闽县,然后乘船去鸡笼屿过年,有想去的,都可以去。”

蒋进忠等人笑着应了一声,匆匆离开。

小早川、大野等人跟着朱棣进入县衙,就在县衙前堂停下,他们被带回建安后,就住在县衙前堂。

目睹周浪、张武拎着两袋子文卷,跟随朱棣进入后宅。

五个倭寇收回视线。

大野一郎感慨道:“没想到,一位王爷,竟能为建设大明的农村,做这么多事情。”

这段时间,他们跟在明四皇子身边,做一些杂事。

亲眼目睹,这位大明皇子,都做了些什么。

反正,他们国家,上层没有人愿意为了底层百姓做这些事情。

大家都在打仗。

都想着,占领的地盘越大,财富越多,实力越强。

就没有人在已有的土地上做文章。

试着让已有的土地疆域,变得更富有。

小早川仲业点头,“大明‘放逐’这位优秀的皇子出海,绝对是大明的损失,诸君,我们成为燕王俘虏,是我们的幸运,或许,我们改变不了我们的国家,但燕王可以帮我们!”

“嗨!”

其他三人离开后。

大野拧眉盯着小早川仲业,“小早川君,燕王帮我们?你这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小早川仲业笑笑转身离开。

倭国人靠自己。

几百上千年都没变好。

如果燕王肯善待倭国百姓,做燕王子民也没什么不好。

燕王出海发展。

他们的国家,是避不开的。

国内那些满腹私欲的家伙,能打得过燕王吗?

当然,这些话现在还不适合与大野等人说。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喜欢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