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四十八章 发展!

雍鸣抿了抿唇,抬头,看着朱棣、徐妙云,“阿爹、娘亲,孩儿能和你们一起去吗?”

“去干吗?”朱棣笑问。

雍鸣矜持的翻了翻白眼。

这不是明知故问嘛!

可谁让阿爹是父亲,他是儿子呢。

“孩儿知道阿爹和娘亲是尽孝,孩儿也想去。”

“娘亲,还有我!”小祈婳躲在雍鸣背后,探出小脑袋请求。

朱棣、徐妙云看着两个小家伙,相视一笑,转身往前走同时,没好气道:“跟上,也不见你们给我和你娘亲洗一次脚!”

雍鸣、祈婳听闻朱棣同意,牵着手,一蹦一跳,高高兴兴跟上去。

听闻后半句,两小家伙相互对视,小声嘀咕:“金豆子都被丢给乌云姑姑了,我们就是想,有娘亲,也轮不到我们啊。”

……

朱棣听着身后,两小东西窃窃私语的内容,含笑扭头,看向徐妙云。

徐妙云耳尖都红了,煞是好看。

察觉朱棣视线,俏脸红彤彤,‘恼羞成怒’瞪视,仿佛在警告:伱敢和两个小东西一唱一和,我就……我就……

朱棣笑着摇摇头,略微加快脚步。

砰砰砰……

来到朱元璋、马秀英的屋外。

小祈婳蹦蹦跳跳抢先敲门:“皇祖父、皇祖母,阿爹娘亲带着我和阿哥来看你们了,快开门啦……”

吱呀!

门打开。

采绿开门瞬间,看到朱棣、徐妙云手中各端着一个洗脚的木盆,不由微微愣怔。

“师傅、师娘……”

“师姐,祖父、祖母呢?”小祈婳迫不及待往门内探头。

哈哈……

爽朗笑声传来。

朱元璋、马秀英刚好从内殿走出,看到小祈婳的小脑袋,朱元璋爽朗笑着招手:“来,咱大孙女,快进来!”

小祈婳一溜烟钻了进去。

朱棣一只手端着盆子,一只手拍了拍采绿发顶,低声道:“回家好好和家里人住一晚,马车已经在王府外面等着了,东旭他们也都在外面等着你了,今天这里有师傅和师娘。”

采绿大眼睛瞬间红红,“师傅……”

带着鼻音的哽咽声响起。

朱棣瞪眼。

这个大眼姑娘才强忍住眼泪,笑着点点头。

目视采绿离开后。

朱棣、徐妙云夫妇二人带着雍鸣走了进去。

朱元璋牵着小祈婳的手,站在靠近内殿的门口,见到朱棣、徐妙云手中的盆子时,唇角笑意一闪而逝,旋即板着脸,“你们这是干什么?”

马秀英无奈翻眼,这个死鸭子嘴硬的男人!这会儿竟然矫情起来了!

朱棣翻了翻白眼,一边往里走,一边说道:“父皇,你就别端着了,你一直不是和母后念叨着,想让我给你洗一次脚嘛……”

朱元璋唇角抽抽。

感情是应付差事!

不是发自真心啊!

气呼呼走到外殿桌边的凳子坐下,摆了摆手,“谁说的?秀英,咱和你说过这种话?你不要毁谤咱!老四,你回去吧,咱身边这么多人伺候,还用得着你?”

“娘,既然我爹他不愿意洗,孩儿和妙云给娘洗,以前孩儿出门在外,娘都要给孩儿做一身衣服,往后,孩儿恐怕不能在娘膝前尽孝,就让孩儿和妙云给娘,再洗一次脚吧。”

朱棣说着,含笑冲马秀英挤眉弄眼。

徐妙云忍笑低头。

马秀英笑着瞪了眼,瞥了眼余光不停往这边瞟,明显坐不住,却死要面子的朱元璋。

含笑应道:“好。”

话罢,率先转身,牵着小祈婳的手,回寝殿。

徐妙云抬头,用唇语询问:“真不管父皇了?”

朱棣笑笑,径直走入寝殿。

朱元璋看着小夫妻两,真不管他了,顿时瞪大眼。

小雍鸣欲言又止看去时,朱元璋瞬间扭头,不让小雍鸣看到自己的真实情绪。

哎……

小雍鸣看着朱元璋,一副小大人模样摇了摇头,皇祖父太要面子这个问题,总是让自己吃亏。

他也有些同病相怜,羡慕阿爹。

瞧瞧皇祖母多配合阿爹。

他可以肯定。

将来他若像阿爹这样,故意气皇祖父,气阿爹。

娘亲肯定不会像皇祖母配合阿爹,配合他。

大概率,他敢气阿爹,都不用阿爹动手,娘亲就会先教训他。

朱元璋余光看着雍鸣摇头叹息也走了,唇角狠狠抽抽。

就……都不管他了?

寝殿内。

马秀英坐在榻边,徐妙云帮马秀英脱着靴子,朱棣把盆子放在地上,蹑手蹑脚,悄悄观察朱元璋。

老头子抽抽嘴,挑挑眉,烦躁的挠痒痒,实在是太逗人了。

小祈婳站在朱棣前面,也学着朱棣的模样,探脖子观察,抬头轻声道:“阿爹,真不管皇祖父了?”

朱棣低头,给站在一旁的雍鸣使了个眼色,“臭小子,该怎么做,还要我教你?”

雍鸣笑笑,拉住小祈婳的手,就往外跑。

来到朱元璋身边,拉着朱元璋的手,“皇祖父,你那么疼孙儿,孙儿以后不能在你面前经常尽孝,就给孙儿一个机会吧。”“皇祖父,还有小祈婳!”

朱元璋看着两小家伙,满脸遮掩不住的笑意。

往里面瞥了眼,起身同时,大声道:“好,咱是给咱孙儿孙女面子!”

朱棣偷偷瞧着朱元璋被两小家伙拉着从外殿走进来,忙快步来到榻边,挽袖子,试水温,装的似模像样。

以至于,朱元璋进来,就看到,儿媳妙云丫头已经开始给秀英洗脚。

混账老四!

正在另一个盆子前蹲着准备。

“皇祖父,快点,不然水要凉了。”小祈婳拉着朱元璋,来到榻边,让朱元璋和马秀英并排坐在榻边。

然后蹲在徐妙云身边,一起给马秀英洗脚,抬头,漂亮乌黑的大眼睛,看着马秀英,“皇祖母,小祈婳捏的舒服吗?”

“舒服!”

马秀英难以掩饰心中的高兴,笑着抚摸小祈婳发顶。

小祈婳高高兴兴低头,认认真真给马秀英按摩。

朱棣和小雍鸣父子二人,帮朱元璋脱了靴子和布袜后,父子二人就开始认认真真给朱元璋烫脚按摩。

一时间。

寝殿内,格外安静温馨。

马秀英、朱元璋看着两大两小,默默帮他们洗脚。

欣慰、高兴之余。

相互对视,才发现,对方的眼睛都红了。

马秀英默默吸气,悄悄擦了擦眼睛。

重八故意挑刺,老四故意不顺着重八。

这对活宝父子,其实都是用自己的方式,化解离别的情绪。

朱元璋看着一双大手,一双小手给他洗脚,抬手,用衣袖胡乱擦了擦眼睛,强忍难受,询问:“给朝廷的高炉、立式脚踏机床、以及随行的技术指导人员,都准备好了?”

“嗯。”

朱棣低着头,认真给朱元璋洗脚,轻嗯一声道:“三套高炉,按照朝廷要求,其中两套一吨高炉,一套两吨高炉……已经全部打包装船,技术指导人员,也已经准备就绪,随时都能动身。”

“等你设想的竞技比赛举办时,咱和你娘要是还活着,记得邀请我们。”

“嗯,父皇和母后,肯定能活一百岁!孩儿的鸡笼屿造船厂、联合宜兰富贾豪强投资建设的造船厂,正在攻关研究更适合乘坐,更舒适的特种轮船,到时候,父皇、母后来,肯定也不用遭罪。”

……

“听采绿说,这次俞靖随你回来后,就要带着一批人,乘坐你海军中,最大的那艘期间出海,向南边的大海更深处探索?”

“嗯,海军现在能驰骋四海,全凭技术优势,以及将士们的努力,不像陆军,海军还没有培养出,属于海军的军魂兵魄,儿臣想让俞靖带着一批经验最好的年轻人,出去闯闯,锻炼,寻找属于他们海军军魂的同时,看看广邈的深蓝大海深处,还有什么。”

……

很快,马秀英也被朱元璋、朱棣父子一问一答吸引。

时不时询问一两个问题。

许久后。

朱元璋抬起脚,“别洗了,你们一大一小父子两,到底是尽孝心呢,还是故意折腾咱,脚都快被你们搓的秃噜皮了。”

朱棣低头笑着,给朱元璋擦脚。

朱元璋伸手,拉着雍鸣、祈婳站起来,看着两小家伙。

老四和妙云教的好啊!

往后如何不清楚。

至少现在,他这孙儿孙女很优秀。

“皇祖父和皇祖母明天就要走了,别哭,哭什么,又不是见不到我们了,想我们就多回来看看……”

朱元璋说着,看两个小家伙眼睛红了,伸手疼爱的摸着两小家伙小脸,“小的时候,父母在你们眼中,就是无所不能的,随着你们长大,会有自己的想法,你们的能力也会增加,甚至会超过你们的父母,这个时候,你爹、你娘说的一些话,或许在你们看来,是腐朽的,你们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要因此而嫌弃他们,无论如何,他们都是疼爱你们的,有时候,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了,他们会在心里觉得对不起你们,可他们不会说出来……”

朱棣低着头,鼻尖不由有些发酸。

马秀英把头撇到一边,强忍着难受。

重八是在教导雍鸣和祈婳。

可同时,也是给老四道歉。

终于把心中对老四的愧疚,用这种方式说出来了。

“皇祖父,我们记住了!”

……

这一夜,朱元璋、马秀英和朱棣一家四口说了很多话。

很晚,朱棣、徐妙云才带着雍鸣、祈婳离开。

朱元璋站在门口,目视一家四口,掌着灯笼,消失在视线中。

抬手擦了擦眼角,扭头,冲马秀英笑道:“咱们要努力活着,至少要再活五年,老四说,他五年就能把东番、吕宋建设好,到时候,咱们再来看看,再来看看,咱走的也放心!”

那份协约上。

关于维持商贸现状,标儿坚持只签十年。

其实他懂。

十年后。

如果双方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标儿肯定为了维护大明利益,及自身利益,对老四发起或是政治,或是军事上的进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相信标儿肯定不会置老四于死地。

最多就是站在君王的角度,削弱老四。

可战争一旦开始,想收住,就很难。

尤其是大明境内,标儿身边,围绕着一群想把老四置于死地的人。

若是老四的燕藩能在此期间发展成功。

那么,他就能放心了。

老四只要发展起来,依着老四的文治武功,肯定会十分顽强。

所以,他一定还要来看看。

再看一眼,他就算是走了,也放心了。

……

翌日。

鸡笼屿码头人山人海。

禁军已经完成登船。

朱棣和朱标说完话后,来到朱樉、朱棡一群兄弟面前,笑道:“二哥、三哥,拜托你们替我在父皇、母后膝前尽孝……”

一群兄弟不由眼睛发酸。

四哥不能再经常回大明,他们当然知道了。

朱樉没好气抬手在朱棣肩头锤了一下,和朱棡一左一右揽住朱棣肩膀,没好气道:“我们只能尽我们的孝心,你的,你自己尽!”

“老四,你要是敢就这么一走了之,等你立国称王,三哥再来你燕藩,三哥非揍你不可!”

“四哥,你必须经常回来,怕什么!走到哪里,你都是父皇的儿子!我倒看看,哪个混蛋敢对四哥无礼!”

……

一群皇子们带着情绪的声音,引得不远处的百官纷纷侧目。

朱棣瞪了眼嚷嚷最凶的老十三:“胡说八道什么!”

这个老十三,本来和他是连襟,将来有可能因为这层关系被特别针对,这会儿还乱发情绪。

一句话,把几个年轻弟弟的激动情绪压住后,朱棣忙转移话题,“再过一两个月,中央吕宋地区应该就稳定了,到时候,我会抽调三个训练团,派遣他们回大明,帮助你们训练藩王卫,火铳和火炮也会在这期间,陆陆续续给你们送去。”

……

片刻后。

朱樉拍了拍朱棣肩膀,“好,不着急,你一定要先把你这摊子稳定好,去和妙云小妹,给父皇、母后磕个头吧。”

朱棣点点头,往朱元璋、马秀英的方向走去。

徐妙云正在和太子妃常氏、秦王妃观音奴、晋王妃谢氏一群妯娌说话,见朱棣去找朱元璋、马秀英,也忙结束谈话。

带着孩子们走了过去。

一家五口刚准备下跪时。

就被朱元璋、马秀英扶住,朱元璋瞪了眼朱棣,“留着以后再磕,尽快选好迁民办事处的人员,父皇给你安排,迁民办事处的办公房舍这些你不用考虑,父皇回去就派李善长帮你在沿海行省选址……”

朱棣含笑点头。

父皇让李善长办这件事,肯定能办好。

又说了好一会儿。

朱元璋强忍着结束谈话,“好了,时间不早了,我们也该走了。”

话罢,骤然转身,就往朱棣送他那艘改装后的大船走去。

马秀英仔细看着朱棣一家五口,似乎深怕忘了,然后转身登船。

朱标走到朱棣面前,拍了拍朱棣肩膀,点点头,牵着朱允炆上船。

朱樉、朱棡、太子妃、观音奴……

众人纷纷打招呼后,陆陆续续登船。

蓝玉走到朱棣面前,看着朱棣,笑道:“临别前,咱叫你一声朱老四……”

朱棣不由笑了。

“以前敌视你的时候,私下里叫你朱四郎,后来,私下里,开始称呼你朱老四……”

说着,蓝玉忽然不说了。

只是郑重作揖一拜,转身大踏步离开。

朱老四于他有再造之恩。

要不是朱老四,恐怕他现在,要么成了冯胜,已经化作一堆白骨。

要么变成胡惟庸。

被赶出朝堂。

方孝孺留在最后,走到朱棣面前,郑重一拜,“王爷于中原万民有擎天之恩,王爷也为如何治理天下,提出了一条,先贤从未想出的道路,下官坚信,无论这条路,在中原能否践行成功,都将深刻影响,往后数千年,普普通通的百姓,下官祝王爷借四海之风,扶摇直上,也期待在中原,能听到更多有关王爷在四海之上的传说,以及新风尚!”

朱棣看着方孝孺。

这家伙,历史上被‘他’夷十族。

往后如何,说不好。

但他的确没想过,彼此间,竟然还能有这样一种惺惺相惜。

笑道:“你方希直这些年通过深入农村变了很多,临别前,我想送你一句话,读书,尽信书不如不读书,希望你方希直,能成为中原革新之中流砥柱,造福万民,为万民敬仰,流芳百世!”

方孝孺抬头,含笑点头,“王爷对希直期许,希直记下了,也一定会往这方面努力。”

再次一拜,方孝孺转身离开。

……

哼!

百官所在大船上,吕本看着方孝孺和朱棣笑谈,微微冷哼,低语:“这个方希直走的太快、太偏了!”

……

御船。

徐宪昌来到朱元璋身边,低语询问:“陛下,是否出发?”

他的舰队护送陛下、太子北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同时,按照王爷的要求,护卫舰队回到大明后,就要把五十艘战船移交大明水师。

同时,他们要留在大明水师,帮忙培训大明水师。

然后乘坐转运俘虏的战船、商船返回鸡笼屿。

朱元璋看着朱棣一家五口的方向,点头,“出发吧。”

呜呜呜……

徐宪昌领命离开不久后。

号角声接连响起。

风帆缓缓升起。

五十艘战船组成的护卫舰队,缓缓往海湾外驶去。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送别的百姓山呼万岁。

朱棣和徐妙云冲着御船招手。

“皇祖父!皇祖母!”小祈婳跑向码头边缘,冲着御船大喊。

……

御船上。

朱允炆站在船尾,抓着栏杆,看着大喊的小祈婳,唇角不由露出笑容。

这个疯丫头,特别受皇祖父喜爱又如何。

往后她就不能经常见到皇祖父了!

时间久了,皇祖父的喜爱,必然会变淡!

就当朱允炆高兴之际。

看到鸡笼屿深处,滚滚冲天而起的浓烟,笑容渐渐消失。

那里,给他的冲击、震动太大了。

直到现在,他都清晰记得。

‘那又如何,现在父亲也有这些技术了,胡惟庸和外公他们都说,大明有无穷尽的人力物力,只要得到这些技术,很快就会彻底超越四叔的燕藩,将来我再来燕藩,不但是皇子,而且还是各项技术都超越燕藩的大明皇子!’

……

朱元璋走了。

鸡笼屿渐渐平稳下来。

数日后。

朱棣再次动身前往吕宋的前一天。

包含朱棣旗舰,以及五艘新造,畜力动力,中等战船也准备出发。

由俞靖率领海军中,最为勇敢的一批,想要去冒险的将士,以及,王靳宓为首,几名朱棣的学生。

朱棣、徐妙云亲自来送行。

旗舰上。

朱棣看着俞靖,笑问:“真不怕?”

俞靖含笑摇头,“末将知道王爷的用意,咱们燕藩海军想要成为一支,真正的蓝水海军,就不能只局限于南海这个洗脚盆内,必须走出去,在蓝水深处,迎接风浪,在风浪中,磨练我们的意志,塑造我们的军魂兵魄,所有选择远航的兄弟们,都不怕……”

……

朱棣拍了拍俞靖肩膀,叮嘱道:“这的确是我的用意,但我不是让你们不珍惜性命,这一次,我给你们定个目标,就当是一次远航适应训练,尽最大努力,但不要逞强,如果两个月内,发现不了岛屿陆地,无法得到淡水食物补充,就北返回来……”

此番,俞靖这个探险队。

带了四个月的生活所需。

淡水、各种腌制的菜品,还有用蜜蜡密封,装在大缸内的水果罐头、药品……

两个月之内,如果找不到补给,就必须北返。

“记住,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尤其是这种探索,当你们两个月后,找到陆地岛屿,得到补充,再出发时,船上的补给,一定要足够你们返回这个补给点。”

……

“王爷教诲,末将谨记于心!”

……

最后,朱棣来到几个孩子们面前。

伸手揉了揉几个小家伙小脑袋,“害怕吗,害怕就说出来,不要担心丢面子,师傅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做过很多丢脸的事情,还被你们师公,脱了裤子,光着腚揍呢!”

这几个孩子,以靳宓为首,都是所有孩子中最调皮捣蛋的。

好动。

他支持他们。

可真到节骨眼儿时。

他希望孩子们说一句害怕,不想去了。

那样,他会马上带孩子们下船!

让他们做点更安全的事情。

他朱棣,堂堂燕藩之主,关照一下自己的弟子,给自己弟子一点偏爱的权力,还是有的。

可孩子们不提出来。

如果他强行阻拦,和父皇给他强行规划人生,有什么区别?

王靳宓为首几个孩子摇头,“师傅,我们不怕,我们想出去闯一闯。”

朱棣无奈叹了口气,强装高兴道:“好!师傅支持你们,也以你们的勇敢为荣,但临行前,师傅在啰嗦一些,一定要记住,勇敢可以,这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但绝不能逞强!蛮干!蛮勇!”

“师傅,我们会牢牢记在心里的。”

……

这一日,朱棣送一批勇敢的海军将士,和自己的几名优秀学生。

踏上了一段未知的征程。

……

洪武十九年末。

历经两年时间。

动用将近两千船次。

北征俘虏,及其家人,数十万人,全部迁徙燕藩治下东番及吕宋地区。

……

洪武二十年开始。

经过数年培育发展,在刘伯温这位左相,殚精竭虑筹划中。

大明朝廷,终于在培养出足够多的乡土村社实干官员后,开启了轰轰烈烈,全覆盖的乡土村社进程。

同时,朱元璋下令,全面开海,彻底解除海禁!

一时间,早已按捺不住的江浙、河北、山东商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出海贸易。在此期间,朱元璋派李善长主持监督下。

与朱棣燕藩设立在沿海各行省的迁民办事处进行全面对接。

一批批已经完全丧失土地的百姓,携家带口,数十人、数百人或是搭乘频繁往来大明的海商商船。

或是朱棣来接百姓的战船、运输船,乘船出海。

漂洋过海,逐步迁居马尼拉。

……

洪武二十年年末。

金陵工业区。

坐落于武定门外,秦淮河畔。

“拜见太子!”

工业区外,吕本之子吕兆为首,一群管理工业区的官员,在朱标到来时,纷纷下跪参拜。

朱标带着朱雄英、朱允炆,蓝玉、方孝孺等人……

朱标下令官员们平身后,一群人走入工业区内。

吕兆陪在朱标身边,微微弯腰,略微带着一丝激动谄媚,笑问:“太子爷,咱们先从哪里开始参观?”

“先去看看高炉吧。”

一行人来到五座高炉前,滚滚浓烟从高炉升腾而起,朱标抬头看着两丈高的高炉。

这是一座能产生铁或水泥,两吨多的标准高炉。

还是洪武十九年。

在老四派回那批匠人指导下,建造的。

“听说老四燕藩的高炉,已经建设成,能一次产铁、产水泥十吨的高炉,咱们现在有这个技术实力吗?”

吕兆脸上笑容不由微微凝滞。

他父亲跟着太子北征失去了双腿,从此不能再为官,闲赋在家里面。

太子随圣驾返回后,开始指导建设金陵工业区。

调集了一批年轻人。

他就是其中一员。

因为在父亲和胡惟庸的指点下,以及有参观燕藩的经历,又加表现积极,很快脱颖而出。

被任命为工业区的主管官员。

官职不高。

只是个从七品。

连个上县县太爷都不如。

要不是他考不中功名,这个主管官员,他真看不上。

不过,父亲、胡惟庸他们说了。

搞好工业区,封侯拜相,都未必不可能。

而且,搞好工业区,也关乎着将来打垮朱四郎,为吕家报仇雪恨。

他在这个位置上,真的兢兢业业努力了。

可……

“怎么,还造不出来?”朱标看着支支吾吾不说话的吕兆,微微皱眉。

“太子爷,咱们没有必要追求那么大的产能,多了也卖不出去,尽浪费了……”

呵呵……

蓝玉冷笑,看向说话的官员,“浪费?我一介武夫都知道,批量生产,产量越大,成本就能压缩到越低……”

朱老四的鸡笼屿工业区,虽然也是官办。

可里面的管理层、匠人、小工都有身股。

按理说,成本应该很高吧。

可近几年。

朱老四鸡笼屿生产的铁,一船一船往大明输送。

满足大明境内,轰轰烈烈乡土村社推动中,对铁的需求。

朱老四燕藩的铁,包含了原料费、人工费,海运费,即便如此,价格竟然都能和大明的售卖价格齐平!

他甚至怀疑。

这个价格,朱老四的利润还有很大。

之所以和大明的价格齐平。

其实是不想和朝廷太过竞争,给朝廷的这几座高炉留条活路!

从这里,足可以看出。

朱老四的十吨高炉,批量冶炼生产的成本肯定很低!

一群负责工业区的官员,被蓝玉怼的,一时鸦雀无声。

朱标失望的看了看这群人。

老四燕藩到底什么情况,暂时还不清楚。

但根据大明的统计。

大明民间生铁消耗量,一半份额被老四燕藩占领!

这还没算。

老四为老二、老三他们藩王卫提供火炮、火铳用铁量。

“说说你们遇到的技术难点吧。”

话罢,朱标看了眼吕兆,要不是吕兆忙的都瘦了一圈,并且他派纪纲,让锦衣卫秘密调查,确定吕兆领导下的工业区官员,没有贪腐现象。

他真的压不住火气了。

“太子,主要是铁皮,十吨高炉,用建造两吨高炉的窄铁皮,高温情况下,强度不够,我们增加了铆钉,可依旧不行,最多烧制三四十炉,就会出现鼓胀、裂痕等情况……”

“我们猜测,燕藩已经掌握了,制造更大铁皮的技术!”

……

为什么燕藩能突破这项技术。

而且,老四的燕藩,不止突破这一项技术。

早些时候,提供给老二、老三的火炮是铜炮。

可等到今年年底,据说,给老五送回来的火炮,已经是分量和铜炮差不多,射程与铜炮相似的铁炮了!

据锦衣卫汇报。

老四燕藩的匠人,掌握了小规模冶炼‘钢’的技术。

钢是什么,他不清楚。

但据说,这种被老四燕藩,称之为钢的铁,不用锻造,可以直接用来铸炮、铸火铳用的铁棍。

为什么,老四燕藩技术突破这么快。

大明这边,却这么慢?

……

今天的细纲又没有写完,接下来的五年、十年不会过分详细写。

不会让大家感觉水,今天晚了十分钟。

抱歉抱歉……

本章完

喜欢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