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四百五十章 锦衣卫告状,发现一块不输大明的陆地!

朱棣返回王府。

沐浴更衣后。

湿漉漉的头发,披在后背,从里面出来。

“阿爹。”小祈婳拿着一块明亮的铜镜,迫不及待跑到朱棣面前,仰头看着,“阿爹,真要把头发剪掉吗?万一没现在英俊潇洒、威武,怎么办啊?”

“要不然,先让阿哥试一试,要是不好看,阿爹就别剪了,反正阿哥喜欢读书,剪头发不好看,就让阿哥待在家里面,天天读书,不见人就好了。”

雍鸣无奈仰头。

徐妙云、乌云琪格、娜仁托娅,全都忍不住笑了。

朱棣低头,含笑看着他这个宝贝闺女。

是个小棉袄。

伸手捏了捏小祈婳脸颊,“你转头看看你阿哥现在多伤心?”

小祈婳扭头,冲雍鸣调皮吐了吐舌头。

朱棣冲徐妙云笑着点点头,走到殿门外。

蒋进忠、夏时敏、以及从宜兰召回的李琪为首燕藩官员,带着家眷全都到场了。

东旭一群孩子也都到了。

朱棣冲众人含笑点点头,在殿门外的凳子上坐下。

徐妙云拿着剪刀从殿内走出来。

来到朱棣身后。

手轻轻碰触朱棣湿漉漉的头发。

以前,她经常帮四郎洗发,说实话,真的舍不得。

可燕藩发展到这一步,需要四郎带头产生的力量,彻底破除数千年陈腐之气,形成的茧。

这个过程肯定不好受。

甚至对很多人来说,有来自灵魂的痛苦。

但眼下,不破已经不行了。

数千年的文化习俗,给后来人留下了无数智慧瑰宝,但也留下了无数沉重包袱。

这些包袱,就像一根根韧性十足的蚕丝,在这个发展的时代中,已经严重裹足制约了,时代大踏步向前发展。

四郎其实早和她讨论过这一天。

并且,她也悄悄练习剪发很久。

……

上百双眼睛注视下,徐妙云微微俯身,低语:“剪了?”

“剪!”朱棣重重点头。

视线含笑看向叫来的麾下官员。

他们看着他剪。

他们剪后,给更下面的官员看,给百姓看。

自上而下,完成这次对陈腐之茧的破茧蝶变!

徐妙云手轻轻握住朱棣的一绺头发,整理好后,将剪刀靠近。

剪刀张合瞬间。

徐妙云手微微一抖,这么多人看着,又努力保持平静,把剪下的一绺头发,放到雍鸣端着的方形盘子内。

朱棣扭头看了眼盘子中的一绺头发。

说实话,留了这么多年了,真的有些不舍。

他都如此。

对于许许多多本就出生在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剪掉头发,那种心灵上的不舍,精神上的冲击之大,可想而知。

“的确有点不舍。”朱棣冲众人笑笑,视线看向夏时敏,“夏大哥,接下来我口述,你帮我润色,写一份《告燕藩百姓书》。”

“好!”夏时敏郑重点头。

随即,东旭、原吉几人搬来桌子,找来笔墨纸砚。

众人看着。

徐妙云继续剪着。

夏时敏在桌案前坐下,朱棣口述道:“蓄养二十几年的头发,剪下的一刹那,真的有些不舍……”

……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身体的一切,都是来自于父母,我们自身对身体的伤害,父母会心疼,让父母心疼,的确是一种不孝,但我想,父母一定希望我们把日子过好……”

“当下的时代,我们的头发,已经成为制约我们在工坊更好从事劳动的障碍,不但会制约我们追求更高的生产,创造更大的价值,无法让妻儿过上更好的生活,同时,长发也会在生产劳动中,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头发搅入脚踏机床中、在高炉上作业,头发遮挡视线等等不一而足……”

……

“在将来,随着我们燕藩欣欣向荣发展,会有更多传统文化习俗,对我们更进一步,追求美好生活造成制约,这类不符合时代发展的习俗,我们可以在书本中记忆,可以通过各种各样方式去缅怀,但该放下,就应该放下。”

“放下一个个包袱,我们才能轻装上路,才能迎接更美好的未来。”

……

“孝不孝顺不看头发。”

“坚持不坚持传统,不看一两个,不符合时代发展,被我们寄存在记忆深处、书本文字中的传统表象,我们更应该抓住表象背后的核心。”

“例如,传统中蓄发代表着孝,而蓄发只是我华夏以孝为核心的表象,当时代的发展,被传统核心文化所折射出的表象所制约时,我们这群敢于率先出海,迈向深蓝的勇敢先行者,应该学会放弃表象,紧抓核心!”

……

放弃传统折射的表象,紧抓核心!

朱棣的这个论述出来后。

夏时敏的手,猛地颤抖一下,豁然抬头。

暗暗感慨,‘王爷对传统文化的理论功底很深啊!’

一般人根本说不出这句话。

当然,更看不透!

他、蒋胖子、还有中原千千万万历朝历代的读书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几千年了。

被传统的表象束缚着。

竟无一人,说出这样一句言简意赅,振聋发聩的总结!

“王爷。”夏时敏趁着朱棣停顿,开口征询道:“臣以为,王爷的这番讲话不用润色成书面语,就以这种日常大白话最好。”

有这句‘放弃传统折射的表象,紧抓核心’。

哪怕是大白话。

这篇讲话闻,都已经升华到很高的高度了。

完全可以收录于书籍中。

朱棣微微惊讶。

夏大哥这个提议,不就是白话文嘛?

朱棣含笑询问:“夏大哥,说说伱的理由?”

夏时敏起身,郑重作揖,“就如王爷所说,抓住传统的核心,对于广大的百姓而言,文字的核心是什么?是华丽押韵、晦涩不好懂的骈文?臣听了王爷的话,认为不是,臣以为,核心就是仓颉造字以来,我中原文明,不断发展中,形成的一个个字,我们只要紧抓汉字这个核心,用百姓能听懂的大白话,更符合我们现在的发展……”

王爷燕藩治下。

为了提高将士整体素质。

为了提高工坊工人的整体素质。

一直以来,都有办识字班。

未来的县学、府学、省学制度,也决定了,识字率会大幅度提升。

但专精率,不会太高。

因为燕藩制度下,有财政支出,所有人享受免费教育的,其实只有村学。

村学存在的本质意义是培养燕藩治下,其他各族群,说汉语、认汉字,最终实现语言、文字的统一罢了。

免费的村学之后,县学开始,就是有偿教学了。

虽然燕藩的县学、府学有一定程度财政拨款支持,也不像朝廷,把县学、府学当做地方盈利小金库。

但终究是有偿教学。

从县学开始,越往上花销越大。

因为教学内容设置不同,产生的成本消耗变大了。

就好比,按照他们已经做好的设计规划。

县学要让学生学习认识药草标本、要学蹴鞠、要学弓射。

而到了府学,要学骑射,以及火铳等等……

这些成本支出,会越来越高,读书人承担的成本也会变高。

同时,晋级难度也会成倍增加。

种种原因就导致了,之乎者也这类骈文,终究也不可能天下人,人人都能熟练掌握。

汉文化的核心是汉字。

不是各种形式的文章。

只要抓住汉字这个核心,即适应了广大百姓,同时也没有丢弃汉文化的传统核心。

朱棣高兴笑了,“好!就按夏大哥的建议。”

夏时敏高兴坐下,根据记忆,以及润色出来的部分,重新转述成朱棣的讲话口语。

朱棣看向蒋进忠,“进忠,那个率先剪头发的年轻人,是哪一天剪得头发?”

蒋进忠微微愣怔后,搓手讪笑,“王爷,这个日子,臣还真知道,毕竟是臣派人在背后鼓动撺掇,是今年的腊月十八。”

朱棣笑笑,随即郑重道:“那就把腊月十八,定为孝节!也可称父母节。我们为了适应发展,放弃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个孝核心折射延伸的表象,但我们不会放弃这个核心,以及核心的美德,我们把第一个为适应发展,剪掉头发的日子,定为孝节,往后,我们燕藩的子民,会牢牢记住这一天,也会对孝这个核心美德,有更深刻的了解。”

“剪发,非但不会对我们孝美德产生任何影响,相反,还更能让我们感恩,父母养育之恩的不易!”

“王爷,为什么不定在今天呢。”蒋进忠立刻谏言,“王爷作为咱们燕藩之主,而且主动带头,冲破传统枷锁之茧,孝节定在今天更合适。”

众人纷纷看着朱棣。

朱棣看着蒋进忠含笑摇头。

如今的进忠,和江宁县那个喜欢搞形式主义给上面看,爱慕虚荣的蒋胖子已经完全不同了。

是一个肯实干。

同时,也更会体恤爱护百姓的好官。

但其人性境界,到底还没有完全升华。

不是余谦、海瑞那种人。

本质上,对他的忠心,在进忠心中,占着主导位置。

所以,才想把孝节定在今天。

“进忠,孝文化核心,是普罗大众千千万万人的核心,不是我一个人的,你不觉得,我们把这个普通年轻人剪发的日子,定为孝节,更能体现,孝美德的广泛性、普适性吗?”

以今天为孝节。

的确能为他留下一段美名。

可这有什么意义?

他不在乎这些。

与有关于他的美名相比。

他更希望,通过这个节日,展现孝美德的广泛性。

蒋进忠若有所思。

片刻后,点点头,“王爷,臣明白了。”

朱棣不再说话,静静让徐妙云剪发。

时间一点点流逝。

朱棣注意到,众人眼睛全都渐渐瞪大。

短发很难看?

妙云手艺不好?把我给剪丑了?

对!

这很有可能!

某刻,徐妙云停下来,用湿毛巾,认真帮朱棣擦掉脖子上的头发碎屑,仔细端详着,笑道:“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哇哦!

惊呼声传出。

朱棣循声看去。

小祈婳黑豆豆的大眼睛,十分明亮,打量着朱棣,蹦蹦跳跳,双手举着镜子,激动道:“阿爹,快看,快看,阿爹,你剪发后,太好看了!”

众人回神,都知道朱棣宠小祈婳,忍不住笑了,却也不约而同点头。

朱棣含笑瞪了眼,接过镜子,不由愣怔……

貌似……真……挺帅的!

一身分体式新式军服,配合这一头短寸,更有精神,更有气势了!

“阿爹,你别用镜子堵住,让我再看看嘛。”小祈婳急的蹦蹦跳跳。

朱棣放下镜子,伸出另一只手,按住小棉袄。

扭头,含笑看着众人,“还行吧?”

‘何止还行,简直令人耳目一新,太靓了!’

众人笑着审视,暗暗腹语。

毛骧笑道:“王爷,今天晚上,我就让明月给我按王爷这个发型剪发,我剪发,虽说肯定不如王爷,但应该也不差。”

明月站在毛骧身边,笑着悄悄掐了毛老六一下。

哈哈……

众人顿时一阵爽朗大笑。

随后,在众人目睹下,徐妙云又给雍鸣剪发。

在小祈婳激动喊着,阿哥好帅,阿哥好帅中,众人爽朗大笑着离开。

……

书房。

众人离开后。

朱棣就来到书房。

毛骧也跟来了。

毛骧落座后,朱棣询问:“还没有俞靖他们的消息吗?”

毛骧失落摇头。

朱棣手指微微蜷曲。

俞靖的探险队已经离开一年多了。

按照道理,一直向南出发,应该早到澳洲了。

甚至,都应该返回了。

可这都一年多了,他现在有些后悔,让俞靖去探险了。

强行收敛思绪,转移话题:“给我总结说说,这一年内,大明、倭国、陈朝的事情。”

探险队的事情,他已经干预不了了。

只能看俞靖等人的造化了。

按照道理。

就凭那艘旗舰,海上的风浪应该能扛得住。

毛骧早有准备,从袖中拿出一道厚厚的总结折,递给朱棣同时,介绍道:“朝廷那边,我严格按照少爷的命令,没有派遣、发展军情司成员,所有的消息,都来自于迁民办事处,以及往来大明的海商商队……”

“去岁一年,朝廷从山西、陕西向示范区迁民七万……”

“金陵示范区的发展并不乐观,不过,收支平衡,或者略有亏损维持还没问题,随着江浙等地乡土村社渐渐建成,江浙地区的商人,开始和籍贯江浙的太子系走的很近,沈至小姑父顾学文如今在金陵十分活跃,正在寻求得到朝廷烧制水泥的技术……”

“他们想私人搞?搞雇工身股制吗?”朱棣打断毛骧的话。

毛骧摇头,“少爷,这群人怎么可能搞雇工身股制,他们是看到了水泥对农田水利以及河堤修缮中,产生的巨大价值和利益,太子系江浙籍官员,正在游说太子,放开朝廷对水泥烧制的垄断,他们的理由是,如果肯容许商人烧制水泥,一定能把成本降下来,太子似乎有些意动,想要尝试一下。”

……

朱棣微微皱眉。

摇了摇头,“看着吧,大明从事工业劳动的百姓,未来会很苦!”

怎么降成本?

没有突破冶炼规模更大的高炉技术。

商人承接烧制水泥的办法,也只有一种。

那就是拼命压榨剥削工人。

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血腥剥削,一定会在大明上演!

“咱们能把成本降下来,其实得益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技术的突破,十吨级高炉,相比一两吨的高炉,成本至少降低了三成!”

“另一方面是咱们的铁矿石,烧制水泥的各种岩石,都是通过高价的丝绸等商品,从占城、南朝换取了廉价的矿石,相当于,咱们把一部分剥削,转嫁到了占城、南朝百姓身上……”

毛骧点点头。

他当然知道了。

这就是整个燕藩集体故意的。

不光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更是为了让占城、南朝百姓对其朝廷产生排斥情绪。

这些年,这两个王朝,为了从他们这边换取满足穷奢极欲享受的东西,起先是雇佣百姓开矿。

到后来,其参与的王室、以及精英层对利润不满足。

可是压低工人的工钱。

后来更狠,直接把囚犯送去挖矿。

现在,囚犯不够,就以各种理由,按个罪名,在其国内抓青壮!

当两国有百姓起义时。

就是燕藩发兵,顺应民意,推翻两国王权统治时。

……

“我不认为,大明的商人,在掌握一两吨高炉,有利可图时,会有动力去研发更大的高炉,相较于研发的投入,通过压榨工人,降低成本,更轻松容易。”

后世不就如此吗?

只要不是生死存亡,大多数商人,都没有动力搞产业升级,技术升级。

更喜欢从雇工方面降本增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同时,他们越是压榨工人,工人的创新积极性就越差,越不可能在生产实践中,产生发明创造。”

他这边工厂的工人,为什么这么喜欢搞创新,搞研究探索。

除了他的支持。

另外就是每个工人都知道,创新让工厂的效益越好,配属他们的身股,年底分红越多。

索性,父皇已经在全面推及乡土村社了。

只要大明境内,无数个农村不乱,即便压榨剥削的狠了点,朝廷政权的稳定性,应该不会被动摇。

“倭国呢?有没有一个大体统计,今年他们自己杀了多少自己人?”

这一年,倭国的情况,他一直在关注着。

不得不说,十分尖锐。

简直已经发展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他都没想到,会如此。

倭国的精英层,不光想杀了大野五郎为首的上层。

连参与乡土村社的普通倭国百姓都不放过。

大有一副,用**消灭的方法,彻底盖上潘多拉魔盒。

“少爷,说实话,我也被倭国人的偏执吓了一跳,尤其是依附那些大名、领主的流氓武士,简直没有人性,一旦攻入大野五郎等人控制的区域,就执行刀过石、茅过草、人换种,杀光、抢光、烧光的政策,就连他们本族,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简直毫无人性可言。”

毛骧满脸感慨说着。

他还乘坐送火炮、火铳的战船去看过。

他这个昔日的锦衣卫头子,如今军情司总负责人,都被倭国那种畜生行为,搞得回来后,好长时间睡不着觉。

“大野五郎等人呢?他们的报复反应有多偏激?”朱棣好奇询问。

毛骧虽然不知朱棣为何如此一问,还是回答道:“大野五郎等人也挺狠的,一旦攻入大名的领土内,就搞株连,底层武士的亲人,一家一家,进行株连连坐……”

“仅仅一年多,咱们在倭国的军情司兄弟汇报,双方相互杀戮,再加战乱导致的饥饿,至少死了五十万人!”

朱棣眼角跳跳,暗暗松了口气。

一年多,死了五十万人!

说实话,哪怕他定下减丁百万,听到一年就这个数字,还是吓了一跳。

“大野五郎等人,已经进入一种偏激状态,如果不能纠正,继续保持这种极端偏激情况,他们成功不了,可如果他们能迅速从不成熟的偏激中纠正过来,变得成熟,若是真让他们夺取倭国政权,恐怕将来咱们想铲除他们,难度会很大!”

一个政权。

一个理想。

必然有其幼稚的不成熟期。

会犯很多错。

尤其是极度困难中,或者高歌猛进时。

一旦从错误中,及时成长成熟后,再想铲除大野五郎等人,麻烦就会很多。

很困难。

朱棣略微沉吟,吩咐道:“让咱们在大野五郎身边的军情司成员,严密紧盯大野五郎等人的思想变化。”

毛骧试探询问:“少爷,要不要让咱们的人,促使这种偏激、不成熟的幼稚一直存在,大野五郎等人的确对咱们培训的一千精锐,悄悄进行了清洗,可得益于少爷提前叮嘱我,把大量种子,安插在棚一级底层将领的位置上,这些人避开了清洗,现在已经是大野五郎集团的决策层了,利用他们,咱们可以保证,他们这种不成熟的偏激极端,一直保持下去。”

朱棣摇头,“不不不,咱们不搞这一套,其实,我倒想看看,大野五郎等人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样子,至少,现在不要有任何干涉。”

“陈朝呢?陈朝如何?”

毛骧随即笑道:“还别说,真让陈朝搞成乡土村社了,伪帝陈祖义效仿汉高祖斩白马盟约的典故,和其家臣元老,在马六甲陈朝祭天,斩白马达成盟约,用商贸垄断,加将来打出去,支持家臣元老,裂土分封,换取了家臣元老对乡土村社的支持。”

“这个陈祖义,虽然是个海盗,你还别说,有点枭雄之姿。”朱棣摇头笑笑。

吩咐:“军情司监视中,陈祖义派到吕宋,偷学咱们搞乡土村社的几波谍子不要动,让他们学,帮咱们把理念传得更远一些,或许,将来会有人,主动找咱们,让咱们去统治他们。”

毛骧闻言,不由畅想。

这不是不可能。

只要少爷燕藩坚定不移,搞好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这种人一定会出现!

……

当晚。

寝殿内。

灯烛摇曳,一切归于平静后。

朱棣含笑看着窝在他臂腕的徐妙云,故意取笑道:“小腰今晚很嚣张啊。”

噗!

徐妙云笑着把脸蒙在朱棣胸口。

同时,‘凶巴巴’张嘴,轻轻咬了一口。

好一会儿,才抬头,转身爬在朱棣身边,双手托腮,打量着朱棣,某刻,伸手,轻轻摸了摸朱棣耳鬓的短发,“哎呀,真好看,让人情不自禁……”

朱棣不由被逗笑,转身,伸手捏住徐妙云脸颊,“别惹火啊!你要清楚,我离家半年了,半年没沾荤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徐妙云俏脸瞬间红彤彤。

额头抵在朱棣肩头,捂嘴偷笑。

……

翌日。

朱棣带着一夜间,全都剪了短发的文武百官,在鸡笼屿海湾内转了一圈后。

《告燕藩百姓书》在各处张贴后。

顿时引发百姓极大热议。

“爹,王爷都带头了,王爷还把孩儿剪发那日,定为了孝节!你赔我腿!伤筋动骨一百天,老头子你可真狠!”

“这上面写的,真是王爷说的吗?”

“肯定啊!俺觉得王爷说得对,王爷都剪发了,俺今天回去后就剪!”

“放弃传统折射衍生的表象,抓住核心!振聋发聩啊!振聋发聩啊!”

……

这一天,朱棣垂范,许许多多在工厂做工,早对满头长发感到难受的百姓,率先开始剪发。

一时间,轰轰烈烈的剪发潮在鸡笼屿内率先上演,且以极短时间内,率先在整个东番扩散。

于此同时。

“燕王此番大逆不道的行为,肯定会让陛下十分不高兴!”

潜伏在东番的锦衣卫,激动秘密议论着,等待着前往大明的海船出港,迫不及待,想把这个消息,送回大明。

……

年节当天。

蔚蓝深邃,令人敬畏的大海上。

几艘战船疾驰前进。

船上的将士们,军服破破烂烂,袖子、裤腿都剪了一半,拎着水桶,认真擦拭着甲板。

俞靖的军服和将士们的一样,也剪掉了磨损坏的一截袖子和裤腿。

整个人露在外面的皮肤,晒得一片黝黑。

拿着一块罗盘和麻布从船舱内走出来。

往舰首王靳宓几个孩子的方向走去。

抵近后,站在后面低头看着。

一个小坩埚,放在火红的焦炭炉内,坩埚内,融化着什么。

“靳宓,怎么样,研究出来了吗?”

王靳宓回头,沮丧道:“俞叔,可能我们带走的火山附近的矿石不对,我驶过所有的搭配方式,始终没有冶炼出这种铁。”

话中,王靳宓摊开手掌中,一块坑坑洼洼的铁块。

俞靖拿起铁块打量着。

这是他们一路探险南下,在一个小岛的火山口附近捡到的。

这几个小家伙实验了。

这块铁,有着很不错的延展性,最难能可贵的是,这块铁的韧性竟然十分好!

绝佳的铸炮材料。

当时离开时,靳宓就在火山附近收集各种矿石,希望找到这种铁的冶炼方法。

“别气馁,等咱们返程时,经过这个小岛时,多带一些,让你们可以敞开了实验。”

因为探险途中,要多带食物和淡水。

所以此番没有带太多矿石。

返程就不必如此在意食物和淡水了。

王靳宓点点头,“俞叔,虽然没有实验出来,但我有一种猜想假设,这种铁,肯定不止是铁矿石,在火山高温灼烧之下,一定还有其他东西,融入其中,这给我提供了思路,今后我准备实验在熟铁中,加入各种矿石……”

俞靖不由笑了,摸了摸几个大小伙脑袋:“好,俞叔支持,俞叔还等你们冶炼出更好的铁,给俞叔的战船上,换上威力更大的火炮……”

“陆地!陆地!”

“好大一片陆地!”

……

就在此时,桅杆上的了望手,突然激动惊呼。

俞靖抬头了望……

长长的海岸线,出现在视线中。

海岸线之长,完全无法完全目视!

‘恐怕是一片,辽阔不输中原的陆地!’

俞靖腹语同时,激动握拳!

这一路,他们可是吃尽了苦头。

行驶途中,季风、洋流发生了变化。

导致不但风帆绝大多数时候不能使用。

畜力提供动力,还要完全逆着洋流航行。

速度慢的令人抓狂。

此番回去,用刀逼,也要让造船厂,尽快弄出动力更好的战船。

虽然吃尽苦头。

可总算让他找到一块,不输大明疆域的陆地!

这片陆地上,会有什么等着他们。

这一路,他们可是开眼界了!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喜欢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