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五百四十章 于谦于少保拦路!

“马大人当真不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朱棣手指轻轻敲击着沙发红木色的扶手,眼睛灼灼盯着马全。

马全心头倏然一紧。

却面露几分为难,一脸‘坦然真诚’道:“王爷,下官确实不清楚,只知道,胡相……不,是胡惟庸和吕本,秘密组建了这个组织,似乎专门用来对付王爷,有着十分严密的准入制度,下官充其量,只能算是脱离了外围身份,进入了他们的考察序列,什么时候真正能进入核心序列,下官也没有把握。”

“毕竟,下官的身份复杂,虽说是保守派,可又同时是太孙侧妃,和允炆殿下正妃之父,下官琢磨,胡惟庸、吕本没有对下官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绝不会让下官进入他们的核心。”

朱棣将视线收回,点点头。

沉默片刻,摆手道:“此番,有劳马大人亲自陪同本王北上,也希望马大人记住,本王与你今天这番谈话。”

“是是是!”马全连忙应喏。

他敢忘记吗?

除非想让马家夷族。

同时,也知道,谈话结束了,该离开了。

可有件事,令他十分纳闷。

这位既然已经从他口中得知,胡惟庸、吕本组建了一个专门针对其的势力。

为何没有提及,让他争取进入核心层?

他还等这位主动开口呢。

马全瞧着朱棣没有开口之意,只能小心试探道:“王爷,要不要下官想办法,混入这个组织的核心层?”

朱棣随意瞟了眼,“量力而为吧。”

只是量力而为?

马全十分失落,不过没有表露出来,作揖后,转身走出车厢。

站在车厢连接处。

透过车厢门的玻璃,看着外面,疾驰后掠的沿途风景,紧拧眉头。

某刻,唇角浮现笑意,腹语暗道:“虽然没能让这位主动开口,要求我想办法进入倒燕联盟内部,此番因祸得福,收获也十分大。”

可不嘛!

别管以往多么敌视这位。

可他,以及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位的确有王者风范。

说话向来是一口唾沫一颗钉。

既然这位承诺,太孙和自家闺女所出的孩子,将来能在商洲得到一块膏腴之地,并且得到燕华的工业支持。

那就绝对错不了。

只要他好好做事,老老实实辅佐太孙,别有不该有的妄想,太孙继位后,这些都会有的。

‘人生如戏,全靠钻营啊!’

马全思考间,不由沾沾自喜分神。

其实,他就是倒燕联盟的核心层。

虽说,吕本、胡惟庸有很多事情瞒着他,但他也知道倒燕联盟不少秘密。

那么,他为何提醒这位,胡惟庸、吕本组建了这样一个针对这位的组织,却没有提倒燕联盟。

没说他已经是核心层呢?

首先,现在直接告诉这位,他已经是核心层,岂不是告诉这位,在此之前,他多么痛恨这位?

傻子才会这样做。

其实,要说恨。

有些,但绝没到咬牙切齿,恨不得不死不休的地步。

如果有一天革新势大,他这个‘坚定保守派’一定会毫不犹豫倒戈相向。

相较于失去一些利益,哪怕是很大一部分,保全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他装出对这位的痛恨,更多是做给保守派看的。

作为一个有些能力,但并不出众的官员来说,想谋求更大的权力,更高的位置。

必然要钻营站队。

否则,他两个女儿怎么可能高嫁!

他又怎么可能,成为从三品封疆大吏?

革新派那是打冲锋的。

太容易断送身家性命,古往今来的革新派,大多没有好下场。

商鞅、王安石之类比比皆是。

作为一个惯于钻营的人,他肯定不会傻乎乎的当个革新者。

只能选保守。

想要在保守中脱颖而出,那就要投保守派所好。

尤其是,一些关键人物所好。

比如胡惟庸。

胡惟庸虽然被赶出朝堂,可这人的门生故吏很多,胡惟庸对其门生故吏说句话,就有很多人支持他。

吕本更不用说了。

常遇春走的早。

吕本虽然只是太子侧妃之父,可一直充当着太子岳父的角色。

对太子影响力不小。

和东宫近侍属官,有不俗交情,能影响太子的决策。

当初,太子要为太孙择一个,能代表保守派的侧妃时,他闺女能进入太子的视线,并最终成为太孙侧妃。

吕本就发挥了很大影响力。

其次,没有直接告诉这位,他已经是倒燕联盟核心成员。

就是想着留个铺垫。

等他‘今后’进入倒燕联盟,能为这位监视倒燕联盟时,岂不是一桩大功劳!?

只是,也不知,这位燕王到底怎么想的。

竟然没有主动提出此事。

逼得他自己提出来。

这位也只是轻描淡写一句,量力而为。

“哎,或许这就是有真本事人的底气吧。”马全叹了口气,轻声自言自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没能力,能力不够的人,钻营人情世故。

有能力的人,根本不屑于此。

就好比这位王爷。

世间,大多数所谓的精英,其实也都是他这种,有点能力,但这点能力,不足以让他们,凭借能力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所以,大家都必须去钻营。

比谁更会钻营。

久而久之,人情世故、钻营也就成了一种带有褒义色彩的能力。

……

马全短暂惋惜失落后,很快脸上又浮现笑容,浅笑低语:“整体来说,此番算是因祸得福,这次谈话是成功的。”

……

嗒嗒嗒……

有节奏的碰撞声传入车厢内。

朱棣站在车窗前,看着外面。

某刻,收回视线,冷笑自言:“典型的投机分子!”

话中,摇了摇头。

马全并不是一个坚定保守派。

这就是一个善于投机钻营的政客!

“倒是可以利用一下。”

朱棣走回桌案后面,铺开一张纸,提笔,用行草在纸面上,龙飞凤舞写下几个字:核心、外围、考察……

放下笔后。

看着写下的几个词。

片刻后,笑了,“想不到,因为我的出现,竟然迫使,这个时代就出现了这种秘密组织。”

马全说的话,他并没完全相信。

就如,马全说其尚未成为核心成员,这一点就有待调查。

但核心、外围、考察这些他是相信的。

如果没有这些事情。

马全不可能如此不假思考说出来。

从这几个词。

他就能知道,这个针对他的势力,有着一套十分完善且严密的制度。

燕华的官场,就有一套类似的制度。

普通官员,在中枢眼中,只是政策的执行者。

属于官场的外围。

一旦在一定年龄,升任县民政官,就会进入中枢的考察序列。

称之为序列官员。

升任郡民政官,重要性又增加了一些,在内阁称之为梯队官员。

再往上。

一旦升任行省级民政官。

那就属于核心梯队。

这类官员被称为储备阁员,有极大机会,入阁担任阁臣。

没想到,吕本、胡惟庸为了对付他,也搞出了一种类似的严密制度。

这也就怪不得,父皇的锦衣卫,都没有察觉了。

若非此番隧道爆炸,马全被铁铉强硬胁迫陪同回金陵。

若非他直接向马全表明,大明的皇位,除了雄英,谁敢取而代之,他就敢打回中原,将其拉下皇位。

若非马全本质上,就是一个投机分子。

若非这三个条件,阴差阳错的凑在一起,他也不可能发现这个针对他的严密组织。

“有点意思……”

“大哥啊……”

一声叹息后,列车继续在轰隆声中,向金陵进发。

在江浙沿途车站加水加煤期间。

朱棣注意到,这个昔日,大明最富裕的行省。

如今,税赋翻了一倍,按理说,蛋糕做的更大的行省,百姓身上,却丝毫没有看到富裕。

相反,他在铁路沿线,看到了许许多多,沿着铁路线,私搭乱建的那种,低矮的三角形窝棚。

脏乱差的窝棚区内。

当列车驶过时。

明显营养不良的七八岁孩子,黑漆漆的,光着上身,站在窝棚前,目光呆滞,羡慕看着列车从面前经过。

这些孩子都有一个特征。

明显营养不良。

可肚子却圆滚滚。

他知道原因。

吃观音土,或者狗尾巴草这类不宜消化,排便困难的草籽造成的。

……

祈婳、金豆子几个孩子,站在窗前,看着途经一个更大,望不到边际的窝棚区内,目光呆滞羡慕看着列车的孩子们。

祈婳扭头,看向朱棣,不忍道:“阿爹,咱们停下来,帮帮他们好嘛?”

众人回神,齐齐看向祈婳。

朱棣笑问:“你想怎么帮?”

“阿爹,我想把我攒的钱拿出来,咱们换成粮食,发放给这些百姓好嘛?”

“阿爹,还有我!”金豆子举手,又语气弱弱道:“不过,我没攒下多少钱,拢共也就五十多个银币,十个金币。”

“四舅,我也愿意。”

……

其他几个孩子,纷纷开口。

朱棣笑笑,揉了揉祈婳小脑袋,“你们真想帮的话,可以把这些钱,交给马大人,等马大人折返后,让他帮忙把伱们捐赠的这笔钱,换成粮食,发放给百姓,咱们要赶着回金陵。”

而且,他们也不适合做这件事。

本就被大哥所猜忌。

若是再停下来,接济这里的难民,非得被人扣上一顶邀买人心的帽子。

不过,孩子们的善良,也值得肯定。

也要予以支持。

东旭看向马全,“马大人,江浙省内,类似这样的贫民有多少,马大人有具体的数据吗?如果有,抵达金陵后,我们可以联络在金陵的燕华海商,以我们本人的名义,从燕京购买一批粮食,用于赈济这些灾民。”师傅的担忧小师弟或许不清楚。

但他们这些年长的都知道。

以他们个人名义来操作这件事,影响性就在可控的范围内。

马全不由尴尬,支支吾吾道:“这些年,江浙地区畜力农机具普及广泛,这类失去佃租机会的农民很多,虽然当初有百万江浙百姓迁民燕华,可……”

可实在太杯水车薪了。

江浙本来就是一个士绅力量十分强大的行省。

大明立国之初。

江浙就有五成土地,被士绅、商人掌控。

其实,这也是陛下立国之后,对江浙苛以重赋的原因。

主要目的,其实并不是因为当初江浙百姓,跟随张士诚,报复江浙百姓。

实则,是为了压制江浙的士绅势力。

削弱士绅家族的财富。

可就如同隋炀帝打压门阀一般。

精英们,总能把负担转移到百姓身上。

最终,精英们受到三分伤害。

百姓就得承接七分!

大明立国初年。

给百姓重分土地。

这些完全依附士绅的佃户,并不愿意变成自耕农。

因为,当时做个自耕农,还不如给地主老爷耕种舒服。

当时,谁也想不到,后来会出现乡土村社。

更不会想到,畜力农机具的发展,让他们彻底失去了生存的机会。

士绅拥有五成土地!

依附这些土地的佃户何其多?

百万迁民。

对于江浙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作为地方布政使,他当然想把这些不稳定因素,沉重包袱,一股脑甩给燕华。

毕竟,这么一群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百姓,饿的眼睛绿油油,随意一点火星,就可能燃起熊熊烈火。

到时候,挨板子,吃瓜落的还是他这个布政使。

可太子不愿意啊!

保守派不愿意啊!

但他也没办法,解决数百万人的吃饭问题。

他虽是布政使。

可他一不敢让那些士绅,停止驱赶佃户。

二不敢命令那些工商业主扩招,或者搞雇工身股制。

毕竟,这些工商业主背后站着的,可都是金陵权贵!

要不是太孙通过闺女警告,不准他吃干股。

或许,他也是这些工商业主的幕后支持者呢!

这种情况,让他怎么办?

凉拌呗!

只能咬牙从地方府库,每年拿出一点,救济一下。

搞一点以工代赈的营生。

剩下的,这数百万难民,自己挖点野菜,刨一点观音土,在铁路沿线这种,朝廷土地上,搭建一些建议窝棚,勉强活着吧。

除此之外,他什么也做不了。

他要是有解决办法。

他早解决了。

倒不是他想做青天大老爷。

而是,若能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一大政绩,能向太子报捷。

能拿到一张通往内阁的门票!

……

祈婳听马全诉苦,不由皱眉,语气不善道:“你们这是不作为,在我们燕华,你们这种官,早被砍脑袋了!”

朱棣瞪视而来。

祈婳压下怒火,询问:“马大人,如果我们捐赠,你能确保,捐赠的粮食不被贪污吗?”

马全骤然抬头,郑重道:“郡主,别的不敢保证,此事,下官敢用项上人头保证!这关乎下官的官帽子,谁敢打这批捐赠粮食的主意,下官就让他人头落地!”

祈婳唇角抽抽。

‘大哥侧妃的父亲,倒是个真小人。’

嗞!

就在此时,列车突然猛地颠簸,急刹车。

所有人脸色瞬变。

下意识,想到了,几天前的隧道爆炸。

东旭几人更是率先拉上窗帘,抢占各个靠近窗口的位置,把朱棣、徐妙云围在中间。

马全瞧着这一幕,不由啧啧称奇感慨。

片刻后。

车门打开。

一名从车头下来的列车员,小跑蹬车,“王爷,前面有一群年轻读书人,挡住了去路,要求见王爷!”

朱棣不由微微皱眉。

撩起车帘,透过车窗,看到了前面铁道上,一群身穿儒衫的读书人。

其中还有个别读书人。

穿着类似燕华的学生装。

“燕王!”

“我们要见燕王!”

“堂堂燕王,难道连我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都不敢见吗?”

……

嘈杂的喊声,也从前面传来。

朱棣看向马全。

马全脸色变变,忙摆手:“王爷,下官也不知情。”

话中,马全急的额头冒出冷汗。

心中对这群读书人开始骂娘。

别说这位怀疑了。

他都怀疑,是不是金陵那些人,为这位王爷准备的第二次下马威。

朱棣也怀疑,这是又一次下马威。

略作沉吟,看向马全和铁铉,“有劳两位布政使,下去和这些读书人沟通,让他们派出代表,来车上。”

外面大约有数百,近千读书人。

肯定不能让这些读书人全都上车。

话罢,朱棣起身,往为他提供的那节办公车厢走去。

片刻后。

五名年轻人,跟在铁铉二人身后,往火车方向走来。

其中一个年轻人,低声询问,身边另一个十四五岁,镇定自若的少年:“于谦,怕不怕?你说,燕王能答应咱们的要求吗?”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喜欢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