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 第五百四十一章 于少保告御状!

“心无私欲,何惧之有!”

铁铉、马全听闻身后少年读书人的话,不由转头。

二人脸上神情各不相同。

马全撇了撇嘴,暗暗嘲弄一句:果然是些热血愣头青。

他年轻时,何尝不是如此。

何尝没有这种想法。

可真正历经科举重重险阻,从独木桥,杀出重围,步入官场,才会发现当初年少时、年轻时说过的那些话,多么令人面皮赤红滚烫。

圣人所教的大道理,尽是一些屁话。

他入官途的第一节课,印象十分深刻。

当时大明刚刚立国。

陛下严于律己,同时,对官员管束的十分严格。

他被启用。

担任地方县丞。

当时的大明,历经战乱,可谓是百废待兴,无数因战乱产生的饥民嗷嗷待哺。

大地满目疮痍。

可他所在的县城,最先恢复过来的竟然是青楼勾栏场所。

知府大人,打着视察县府的名义,黄土铺街,净水洒道,鸣锣响鼓来到县城。

当时,尚且年轻的他,还以为,知府大人带来了钱粮,带来了迅速恢复地方的良方妙药。

颇为激动。

还是当时的老县令。

也算是他入官场第一位师傅,笑着对他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还是太年轻了。

当晚,他就明白老县令这句话的意思了。

当天。

他作陪,亲眼目睹了,知府、县令,两个年逾六旬,胡须都白了,也不知,能不能立起来的老东西。

没有去视察嗷嗷待哺的饥民。

说了通毫无营养的官话套话后。

晚上就钻到了那等最先恢复的风月场所。

搂着几个十四五岁的妙龄少女,上下其手。

而这些女子。

可都是那些活不下去的灾民,卖到这些风月场所的。

那一晚,他十分不适,看着两个胡须花白的老家伙,乱啃胡说,恶心的想吐。

也就是在这种想要呕吐的不适中。

他终于明白了为官之道。

无外乎钻营、表演罢了。

瞧,他现在都做到了从三品的封疆大吏。

两个女儿,还都高嫁,一个成了太孙侧妃,另一个也不差,做了另一位皇孙的正妃。

这个叫于谦的年轻人,入官场后,终究也会遇到他所遇到的事情,做出他所做出的改变。

马全被于谦一句话,短暂勾起年轻时的思绪后,就转头移开视线,不做关注。

铁铉倒有几分欣赏看着于谦。

冲于谦招了招手。

在于谦快步走到身后半步行礼时,笑问:“我等臣子,如何能做到心中无私,陛下可是我们的君父,心存君父,岂能无私,你真做到了心中无私,是否又有对君父不忠之嫌。”

此刻,已经来到车厢门口。

于谦停下脚步。

等铁铉、马全相继入内,快步跟上,同时说道:“学生认为,历朝历代,臣子对君父的忠,被曲解了,被理解错了……”

于谦说着,忽然顿住。

因为,进入车厢内。

他忽然察觉,有数十道目光盯着他。

有男有女。

想来是燕王的家眷。

那些成年的男女,应该是燕王的学生吧。

于谦不失礼貌的扫了眼东旭、春晓等人,眼底闪过一抹羡慕之色。

他倒不是羡慕,土桥村出身的这些比他年长的新一代青年们,能有机缘和燕王产生联系。

而是羡慕他们,能得到燕王的教导。

燕王的两个理念、两个主张,他无数次学习过。

燕华那些悄悄流传回来的文章,小册子,他也无数次,悄悄誊抄研读过。

尤其是燕王着述的人民经济、精英经济、垄断性精英经济的小册子。

誊抄本已经被他翻阅的磨出了毛边。

而他所珍惜的文章、誊抄本。

以及随时请教燕王的机会。

杨东旭、夏原吉等人,却能轻而易举的得到。

如何让人不羡慕。

于谦短暂失神。

回神后,冲徐妙云的位置,郑重作揖,“拜见王妃。”

这位王妃也值得他尊敬。

大明的百姓,都津津乐道燕王对这位王妃的疼爱。

精英们,都在笑话燕王太宠着惯着这位王妃,英雄气短。

可他却并不这么认为。

每一个雄主背后,必然有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若是这位燕王妃,真是那种不识宠,不识惯的女子。

燕华如今,断然不可能如此政通人和,蒸蒸日上。

一国之王妃。

那是母仪天下的表率!

“不必拘礼。”徐妙云柔和笑笑,指了指前面一节车厢,“王爷在车厢内等着你们。”

于谦五人作揖后,跟着铁铉、马全进入朱棣所在的办公车厢内。

马全要关门时。

站在车窗前。

看着外面,沿铁路线,密密麻麻窝棚内,冒出的脏兮兮脑袋,以及一张张呆滞麻木面孔的朱棣,开口:“不要关了,开着让祈婳、东旭、原吉他们也听听,朝廷这边读书人的想法。”马全立刻收手。

于谦五人,好奇看着,窗户前,朱棣雄壮的身影。

朱棣片刻后才转身,扫了眼五个选出来的读书人代表。

其他四人,明显十分紧张,低着头,根本不敢直视他。

倒是其中一个,年龄最小的,大约十四五岁的少年读书人,竟然用好奇、审视的目光,打量观察他。

“娘亲,这个小瘦子可真胆大,竟然敢这么打量阿爹,即便是叶叔叔、蒋叔叔他们现在在阿爹面前,都不敢……”

祈婳透过开着的门,好奇看着前面的车厢,凑到徐妙云身边小声嘀咕。

话未说完。

就被徐妙云嗔目瞪视,吓得忙捂住嘴。

车厢内。

短暂寂静,压抑后。

随着朱棣唇角浮现笑容刹那,气氛顿时蔚然一松。

朱棣看着五个读书人要行礼,指了指摆放在两侧的沙发,“都坐,不必拘礼。”

话罢,自顾自的走到桌案后。

拿起桌案小泥炉上,咕咕沸腾的小水壶。

……

铁铉给于谦等人使了个眼色。

于谦五人坐下后。

屏息看着朱棣站在桌案后面,摆弄茶叶茶具,一套行云流水的茶道技艺。

瞧得其他四个读书人,不由出神。

于谦则微微皱眉。

朱棣别看低着头,其实一直在暗暗旁观几个读书人。

洗茶结束,斟满几只茶杯后。

抬头,“铁大人,你来打个下手,把这几杯茶,给大家分分。”

“能喝到王爷亲自泡的茶,不虚此行啊。”铁铉起身,打趣笑着,很快将几杯茶,分发到众人手中。

朱棣看着铁铉,含笑摇头:“以前只听人说,伱铁铉是个强项令,这么多年不见,看来这性子倒是变得圆润了,不错,为官做人,守住底线,守住原则,再稍稍点缀一点圆润,才能在官场做成事,才能把人生过的如意一点。”

铁铉捧着茶杯,含笑点头。

余光看向依旧皱眉的于谦。

不由无奈摇头。

其实他很清楚。

这位王爷肯定起了爱才之心。

对象吗,就是此刻,听闻王爷这番话,眉头皱的更紧的少年读书人。

可惜,少年还太年轻,不能明白王爷这番话的深意。

他也是,这些年,去了福建后,通过福建,看这位王爷昔日如何治理福建。

在福建,‘近距离’了解这位,在海外如何建设燕华,才慢慢有所改变。

朱棣忽然抬头,“你叫于谦对吧?”

刚才这小子,对妙云行礼时,他听到的。

“学生于谦……”

于谦忙把茶杯放在旁侧宽大的扶手上,要起身时,朱棣压了压手,“坐着说就行了。”

“我看你一直皱着眉,怎么,不认同我说的话?”

其他四人,纷纷担忧看向于谦。

朱棣瞧见四人表现后,不由点点头。

往后不好说。

但现在,这四个年轻人的心性不错。

于谦此刻也十分紧张,下意识又双手捧起茶杯,深吸一口气,鼓足勇气看向朱棣,“学生到没有不认同,只是……只是……”

“只是,王爷初次给学生的印象,与学生想象中有些不同。”

“喔?”朱棣笑笑,来了兴趣,“如何不同,随意说,我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辈。”

话中,朱棣坐下,身子微微后仰,靠着圈椅,饶有兴趣看着于谦。

“未见王爷前,学生对王爷的所有想象,都来自于,王爷做的事情。”

他是通过燕王做过的事情,在心中,在脑海中,描绘了一副燕王的印象图。

“以前,学生认为,王爷是一个在吃穿用度,起居行止,不甚讲究,是一个,与百姓没有区别,却又心怀天下,且极具大智慧。”

“见面后,王爷身上有许多东西,与学生所想象差不多,不过,刚才王爷那种繁复的泡茶之道,好看是好看,却多了一丝贵气,与学生想象中,能和百姓打成一片的形象不符。”

“王爷所说的,坚守底线,坚守原则,多一丝圆润点缀的做人为官之道,又与学生想象中,王爷眼里不揉沙子,在燕华严厉整顿官场官僚风气不符……”

哈哈……

朱棣顿时仰头大笑。

外面。

徐妙云莞尔一笑。

祈婳一群孩子,则目瞪口呆看着于谦。

马全错愕看着于谦。

他没想到,于谦竟敢在这位面前,如此‘口无遮拦’。

当年,风月场所那夜,他身为县丞,都不敢对县尊、知府这般说话。

朱棣笑过后,看向于谦,指了指面前有些繁复的茶具,“能不能与百姓打成一片,体恤百姓,并不在这些东西上,就好像,我们要和百姓走到一起去,是不是就一定要,学着百姓,把自己弄得脏兮兮才行呢?”

话中,朱棣指了指于谦身后,窗外。

于谦扭头看了眼。

窗外窝棚区内。

一张张脏兮兮,呆滞麻木的面庞。

就听朱棣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样做,的确能让百姓迅速和我们打成一片,但这是文明向愚昧屈服,我们和百姓走到一起,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给百姓带去改变,带去更好的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如果我们只是装扮的脏兮兮,和百姓走到一起,除了能邀买到人心,又能改变得了什么?”

“我曾被贬为庶人,有过几年农村经历,当时,村里的水渠,每到春季,自家只清理自家的一段,公共部分,必须全村人,家家户户出人,大家才会清理,我当时年轻,别的没有,一把子力气还有,干完我自己农田所属的一段水渠后,我就一个人去清理公渠,村中叔伯婶子们看到了,全都参与了进来,这也为土桥村乡土村社打下了契机……”

……

“那个时候,在村里,我总要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把家里收拾的干干净净,当时我们家妙云还没去,你们知不知道,就因为我这点表现,村中有适龄待嫁的婶子,都想把闺女嫁给我,要知道,我当时对外宣称,可是一个孤儿,没有亲戚,没有父母、兄弟姐妹可以帮衬我,这种没有亲友帮衬的人,在村里,可不吃香,可就因为我,把自己收拾的干净利落,非但没有被排斥,还有很多人,想要我当女婿呢!”

……

“娘,是不是真的?”祈婳、金豆子几人,八卦看着徐妙云。

徐妙云莞尔一笑。

美眸含笑,看着朱棣。

思绪情不自禁,飘回了当初在村里的时光。

只听,里面朱棣继续说着。

“做人为官,圆润一些,不是要咱们丢掉底线、丢掉原则,而是为了更好的把事情办好,把生活过好。”

“试想一下,我在燕华以铁血手腕整顿官僚风气,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日常与官员,与百姓的接触中,我再板着一副脸,无论大事小事,都一副按规矩办事,下面的官员,岂不人人战战兢兢?”

“如此,谁还敢作为?”

“官场也是如此,在原则上,我们不可妥协让步,但在与同僚日常相处之间,不妨圆润一点,少一点棱角和刺。”

……

他是真不希望,这棵好苗子。

再步历史后尘。

于谦沉默许久,起身,郑重拜道:“学生受教了。”

朱棣压了压手,等于谦落座后,笑问:“刚才你们说什么,我隐约听到一点,又听的不太清楚。”

铁铉看向于谦。

他现在也十分欣赏这个少年读书人。

把刚才的事情重复一遍后。

朱棣笑看于谦,“我也很想听听你的回答,你继续说说,只要你这个问题,能让我满意,接下来,你们的请求,只要我力所能及,都可以答应!”

于谦顿时精神一振。

喝了口茶,把茶杯放在旁边,“铁大人问学生,无私,岂不是心中没有君父,岂不是对君父不忠。”

“学生认为,历朝历代,关于对君父之忠的理解,错了!”

“身为臣子,如果只是出于考量君父的感受、利益而忠心,这是不对的,最多只能算是小忠,小道!”

“学生认为,君父是一国之主,是万民表率,是民心拥立起来的具象化表现,为官者,对君父忠,首先要把万民装在心中,从万民的情感、利益出发,忠于君父,才是大忠,才是煌煌大道!”

……

外面。

东旭、原吉等人,听的连连点头。

金豆子小声嘀咕,“这家伙留在大明,一直坚持这套,保管一个官路曲折,命运多舛!”

徐妙云被气笑,又好气又好笑瞪了眼金豆子。

她都不知道,怀孕期间,到底出了什么偏差。

金豆子,打小就长了一张毒舌!

于谦看着朱棣连连点头,忙起身,郑重作揖,“请王爷带我等去金陵,告御状!”

噗通!

于谦跪下。

噗!

马全正在喝茶,听到这话,一口茶瞬间全都喷出来。

紧张看向朱棣。

他治下的读书人,要去金陵告御状。

这不是要了他老命嘛!

王爷应该不会答应吧。

毕竟,王爷要是掺和进来,等于是王爷打太子爷的脸!

他都怀疑,这群年轻读书人,是不是被保守派撺掇起来的!

毕竟,一旦燕王掺和此事,无异于,会让燕王和太子的关系更加恶劣。

而陛下眼看着就不行了。

太子大权在握,本就猜忌燕王。

这个时候,燕王回来,本就危险,若是再掺和此事。

太子心中那点兄弟情义,还能剩下多少?兄弟情义削减,天平另一端,压制甚至铲除燕王的分量不变,天平也会倾斜。

燕王金陵之行,只会更加凶险。

若是再加上隧道爆炸,本就会紧张的局势。

可谓火上浇油。

燕王应该不会答应吧?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本章完

喜欢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