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 第124章 标儿,看事情要站在君王的角度看

中书省。

胡惟庸和李善长相对而坐,正在讨论着修建高速公路的事项。

“恩师是想让我去向皇上,求取一道圣旨?”

胡惟庸在听到李善长的办法之后,豁然一惊。

李善长的意思很简单,修建高速公路这件事,自然是知道的人越多越好。

只有知情的人多了,那么来咨询的士绅就会越来越多。

到时候,难道还怕没有银子,来修建高速公路吗?

李善长淡定的捋了捋胡子,说道:

“此事切不可操之过急,如果你表现的十分急切,那么那些士绅反而会更加沉得住气,来索要更多的利益。”

“所以这件事,你想要占据主动,就要营造出一种人满为患的景象。”

“让所有人都知道,同时要让他们知道如果来晚了,就抢不到份额。”

“那么这些士绅,就会毫不犹豫的把家底都掏出来,给你修建高速公路。”

“高,实在是高!”

胡惟庸击掌赞道,朝李善长不住的夸赞道:

“恩师大才,实在是胜惟庸百倍,恩师就是惟庸的指路明灯。”

“如果没有恩师,那么惟庸就真的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李善长听到胡惟庸的拍马屁,面露得意之色,嘴角带笑,忍不住抚了抚胡须,继续说道:

“前几个月,应天城兴起了一种玻璃镜,能将人照的纤毫毕现,你可知道?”

胡惟庸一愣,随后好像想到了什么,肉痛的说道:

“恩师喜欢那种镜子?那惟庸稍后,就给恩师送过去一面。”

李善长看着胡惟庸这个样子,哈哈大笑起来,摇头说道:

“惟庸啊惟庸,你把老夫当成什么人了?”

“那种镜子,老夫府上早就有了,不需要你送了。”

“老夫要告诉你的是,你要学学人家是怎么卖镜子的?”

“他们那种拍卖行,老夫觉得很有意思,而且能够将物品的价值发挥出来。”

听到这里,胡惟庸彻底兴奋了,激动的说道:

“恩师的意思,咱们这个修建高速公路的占有股份,也可以拍卖?”

“价高者得,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得到修高速公路的银子,甚至还能额外得到一大笔银子,用来补贴国库。”

“好,太好了,我这就给皇上写奏折。”

李善长笑眯眯的看着胡惟庸,没有再说话。

胡惟庸则是急匆匆的回到自己上值的地方,找来笔墨纸砚,当着李善长的面,就开始龙飞凤舞的写起奏折。

等到一切都写好之后,胡惟庸却并没有直接将奏折呈给朱元璋,而是恭敬的走到了李善长的身前,将奏折伸出,说道:

“还请恩师帮惟庸署名,要不然惟庸不敢上呈。”

李善长一愣,随后哈哈大笑起来。

胡惟庸说是不敢上呈,其实是想把功劳分给李善长,毕竟这种方法都是李善长想出来的。

而且李善长还亲自教导胡惟庸这么长时间,作为胡惟庸的顶头上司,胡惟庸想让功劳给李善长。

如此也能看出胡惟庸此人的心机之深,将人情世故做到了极限。

李善长也没有墨迹,接过奏折,拿起毛笔,就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待一切都准备完毕之后,胡惟庸就拿着奏折,再次往宫中走去。

...

上书房。

朱标则是在询问朱元璋问题。

“父皇,儿臣以为今天朝会上,刘伯温说的很有道理。”

“为什么父皇,还要执意铺设高速公路呢?”

朱元璋闻言,将手中的奏折放下,看向朱标,说道:

“标儿,今天咱就教你,为君之道,千万不可跟着臣子的思路去思考。”

“咱问你,前几日你也在上沪县的港口处,看到了那条黑漆漆的高速公路,你觉得高速公路方便吗?”

“方便肯定是方便的,但是应天府和上沪县不同。”

朱标仍是满脸疑惑,说道:

“上沪县每一天都在接收大量的流民,这些流民完全可以充当建设高速公路的劳动力。”

“他们能够靠着付出劳动,从李进那里获取到一份足够养活他们的报酬。”

“但是应天府没有那么多流民,最多的还是百姓。”

“可是这些百姓都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如果调用给这些劳动力,肯定会对农事有影响的。”

朱元璋点了点头,肯定了朱标的想法,不过朱元璋却依旧说道:

“的确可能会有些影响,但是这条高速公路还是要修。”

朱标不解,父皇明明知道对百姓,会有损伤,竟然还要继续修建高速公路,难道父皇变了?

不再是那个爱民如子的皇帝了?

看着朱标疑惑的目光,朱元璋解释道:

“标儿,你看问题只看到了一层。”

“你以为咱修高速公路,就是为了给商人提供一个便利的运输环境?”

“就是为了收取过路费,填补国库?”

“这些只不过都是小事,咱之所以非要修建高速公路,是为了李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李进?”

朱标惊呼一声,皱着眉头,不明白这跟李进又有什么关系?

“李进这次展现出来的实力,实在是太过庞大,咱自从回来之后,就一直会想起那些火炮的威力。”

朱元璋目露沉思,想起当日的场景,仍觉得有些心有余悸。

“如果将应天府和松江府的高速公路修好之后,一旦上沪县发生什么意外,咱都可以迅速派兵前往。”

“绝不会给李进喘息的机会,这就是咱看重高速公路的原因。”

“这高速公路不仅能够运输货物,军队开拔更是方便至极,尤其是骑兵,可以朝发夕至。”

“只要以后在大明的各处都铺设好高速公路,咱的大军就能从应天,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能抵达大明的各个角落。”

“至此以后,还有谁敢在大明境内造反?”

朱标这才恍然大悟,朱元璋之所以要修建高速公路,就如同当年秦始皇的驰道一样,就是为了能够尽快派出军队。

转眼一想,朱标不由得佩服朱元璋的雄才大略。

只要是朱元璋坚持做的事情,他总会带着深层次的含义,最终的目标,就是为了巩固老朱家的江山,加强皇权。

不过朱标还是有些担心,忍不住问道:

“可是父皇,那些百姓如果耽误了农事,那可能一家都会被饿死的。”

朱元璋沉思片刻说道:

“大不了,咱们也和李进一样,给他们每个百姓一些补助。”

“到了农时,再让他们回去干活,这样也不会耽误太多。”

“其他的,咱们就管不了了,毕竟高速公路现在才是首当其冲的大事。”

朱标却是反问道:

“可是雇用百姓,是要很多银子的,咱们大明国库有这么多银子吗?”

“银子是胡惟庸该考虑的事情。”

朱元璋大手一挥,直接甩锅胡惟庸,说道:

“如果胡惟庸连银子的事情都解决不了,那咱还要他来干什么?”

“他既然有本事接下这个活计,那就有本事搞钱。”

“要不然还不如回家待着。”

朱标心中仍旧是放心不下,想要再说什么,一名小太监却是走了进来,说道:

“启禀皇上,中书省参政胡惟庸求见。”

朱元璋一听,乐了,对朱标说道:

“听到没,说曹操曹操到。”

“看样子,胡惟庸是想到什么好点子了。”

“去,让他进来,咱倒要听听他要说什么。”

喜欢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