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 第225章 银子不能乱挖,要不然会通货膨胀

几千名骑兵汹涌朝石见城奔来,让原本震惊的倭人全都有些畏惧,不明白大明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可是就连李进都有些纳闷,原本不是只有两项军事演习吗?

怎么又出来一项?难道是有什么意外之喜?

李进下意识的看向城下的蓝玉,但是蓝玉也是一脸懵逼,不知道什么情况?

反而是神色有些凝重的下令大明海军戒严,防止被人袭击。

好在没过多久,蓝玉就看清楚前方领兵之人,正是汤和还有太子朱标。

蓝玉赶忙让手下解除警备,省的擦枪走火,出现什么意外。

原来,朱标在下船之后,就乘坐马匹,马不停蹄的朝石见城这边赶来,想要尽快见到李进,然后去看看那个所谓的石见银山。

李进也看清了来人,心中了然,这就是徐达昨日所说的援军。

不过汤和是援军将领,那么老黄的儿子,那就是特使了。

不得不说,老黄一家的确是勋戚显贵,居然能得朱元璋如此赏识。

李进知道了前因后果,自然也就没有心情再和田上次郎虚与委蛇下去,直接说道:

“这是我们大明的精锐骑兵,田上君不必惊慌。”

“既然如今的军演已经结束,田上君就尽快回返吧,我们皇帝陛下还在等着贵天皇的答复。”

“希望咱们下一次见面,仍旧还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要知道我们大明对待朋友,就好似春天一般温暖,但是对于敌人,我们就会像是冬天一般寒冷。”

“田上君也不希望吃上我们大明火铳的枪子吧?”

李进带着半微笑半威胁的话,让田上次郎汗流浃背,连连点头承诺,绝不敢成为大明的敌人。

见状,李进心满意足的放过了田上次郎,让他先回去劝说醍醐天皇,至于醍醐天皇到底会不会答应,李进却是并不担心。

毕竟如今刀子在李进手中,即便醍醐天皇不答应,还有一个备胎足利家。

自己手中可是还有两名足利家的家臣握在手中,想要联络足利家,简直是易如反掌。

等到田上次郎离开之后,李进就走下城墙,迈步来到了蓝玉面前,此时汤和和朱标已经下马,相互之间兴奋的交谈着。

“诸位从大明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李进来到几人面前,直接开口道: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移步城主府,咱们再好好交谈?”

“正有此意。”

朱标眸中精光闪烁,而后说道:

“永昌侯,身后的这些骑兵请帮忙妥善安顿好。”

“港口处还是有七千士卒,也请永昌候帮忙安顿。”

“殿...特使放心,此事交给我就行。”

蓝玉拍了拍胸脯,一口应下。

随后朱标和汤和跟着李进,缓缓朝城中的城主府走去。

汤和再次见到李进,只觉得李进好似变得更加精瘦干练,气质也越发的锋锐,好似一把完全出鞘的长刀,锐不可当。

看样子这些时日,李进在军中打磨的时间比较长,要不然不会有如此浓郁的兵锋之气。

怪不得李进能出海干出好大一番事业,汤和心中暗暗想到,此人虽然年轻,但是却不容小窥。

朱标见到李进则是显得十分高兴,在朱标心中,李进一直都是一个能臣干将。

不仅能治民,还能治军,实在是不可多得文武全才。

所有朱标从来都不惮于表达对李进的欣赏,周围的人基本上也全都知道。

不仅仅是朱元璋,就连马皇后以及一些朱标的近臣都能从朱标口中,竟然提到李进。

如今在异国他乡见到李进,朱标心中有许多的疑惑,想要请教李进。

不过在路上不是说话的时候,朱标只能憋在肚子里,等到城主府,再行询问。

三人随即交谈,很快就从城门口来到了石见城的城主府。

徐达则是早就在门口等候,看样子有人提前通知了徐达。

“见过钦差大人。”

徐达微微躬身,表达对朱标的尊重。

朱标则是赶忙上前,扶起徐达,而后感慨的说道:

“远渡重洋,征剿倭岛,征服石见城,魏国公实乃劳苦功高。”

“不敢。”

徐达微微拱手。

等到走进城主府,来到客厅,朱标则从袖筒中拿出一张圣旨,大声说道:

“李进,徐达听旨。”

李进和徐达精神一振,而后赶忙拜下领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倭岛不服王化,派遣武士冒充倭寇,侵略我大明。”

“今徐李二人,亲帅海军征伐不服,大胜倭贼,实慰朕心。”

“即刻增加徐达魏国公食邑一千户,晋李进为松江府知府。”

“望尔等同心协力,再接再厉,不负朕望,钦此!”

徐达一脸平静,毕竟他的爵位早就已经达到顶峰。

魏国公,已经是封无可封,增加些食邑也不过是锦上添花。

但是李进却不一样,熬了这么多年,终于从上沪县县令变成了松江府知府。这可是飞上枝头变凤凰。

县令不过是区区七品,见谁都要点头哈腰。

而知府则是正四品大员,可谓是位高权重。

更重要的是,上沪县发展已经饱和,如今松江府都成为自己的管辖区域,那自己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力开发松江府了。

二人接过圣旨之后,分宾主而坐,开始谈起了正事。

“这次皇上让我前来,主要是为了两件事。”

朱标理所应当的坐在诸位,说起了此行的目的所在。

“第一件事,自然就是确认石见银山是否真有这么大的储量。”

“我从工部借来了三百名经验丰富的探查矿工,他们绝对可以将这座巨大的银矿,查清储量。”

话音刚落,李进和徐达都点了点头,此事无可厚非,毕竟石见银山牵涉重大。

朱元璋再小心谨慎,也不为过。

“此事理所应当,待会我就带你们前往石见银山,好好探查一下银矿储量。”

朱标见李进如此,微微颔首,然后徐徐说起了第二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皇上认为每月只开采十万两白银,实在太少。”

“想要将产量扩充到三十万两白银,因此特地命我前来,询问李大人的想法。”

“三十万两?”

李进眉头直接皱起,而一旁的汤和却是满眼放光的看向李进。

若是真的一个月产量三十万两白银,那么他汤和就能分到三万两一个月。

以大明如今的物价,那真的是每天大鱼大肉,锦衣玉食都花不完。

更重要的是,即便是每个月三十万白银的产量,这座银矿也能挖掘两百年。

想想都让汤和兴奋不已。

但是李进下一句,却让汤和如坠冰窟:

“我觉得不行,三十万两白银的月产出,可能会将大明的物价抬升。”

“这对于百姓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反而会是异常灾难。”

听闻此言,不仅是汤和,就连朱标还有徐达都有些震惊,不明所以的看向徐达:

“此话何解?”

李进有些为难,这涉及到经济学,对于现在的他们,有些难以解释。

不过李进思忖片刻,决定举个简单的例子,给几人好好讲解讲解。

毕竟此时的银子就是后世的货币,货币超发的结果,只要是正常人都知道,会造成货币贬值,而后物价飙升,这对于大明百姓来说,绝对是灭顶之灾。

喜欢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