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 第226章 异族乃是畜生蛮夷,畏威而不怀德

李进见三人疑惑的目光,轻声开始解释起来。

“咱们大明,现在一两银子能买一石粮食。”

“随着大量银子的涌入,市场上的白银迅速增加,老百姓有了钱,自然就想要买更多的粮食。”

“可粮食本来就只有这么多,买的人多了,粮食必然就会涨价。”

“粮价是一切物价的基础,如果粮食涨价,布匹以及其他东西都要统统涨价。”

“这就会导致物价上涨,银子贬值,这样对我们大明百姓,实在不是什么好迹象。”

李进的话通俗易懂,让朱标和徐达不禁陷入沉思。

不得不说,李进说的话很有道理,但是朱标却不打算就这样算了。

反而询问道:

“既然这样,可有办法解决?”

“石见银山的银矿储量整整八亿两,若是每年只开采一百万两,需要足足开采八百年。”

“这实在是杯水车薪。”

“能不能每年多开采一些,然后对百姓的生活,也不造成那么大的影响?”

在朱标看来,这么多银子,放在这里如果不能用,岂不是浪费?

既然开采出来,容易造成物价上涨,那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所谓的物价上涨?

一旁的汤和听到朱标的话后,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毕竟汤和到现在才知道,石见银山的储量居然如此庞大。

而李进在听到朱标的话后,沉思良久,缓缓说出了一个想法:

“办法倒不是没有,只是这个办法却是十分的繁琐。”

“若是不想造成物价上涨,就要搞大基建,还要搞大掠夺。”

“如此方能减缓物价上涨的速度。”

“大基建?大掠夺?”

朱标眉头微皱,轻声呢喃道:

“不知是何意?”

“大基建,其实很简单。”

李进缓缓说出了后世华夏减少通胀的办法,给朱标还有徐达解释道:

“就是用这些银子,去进行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

“比如说,道路,水利,还有房子,城墙以及其他的一些基础设施。”

“大明地大物博,这些基础设施的修建,足以进行很多年。”

“而修建这些设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不仅能让大明各地的交通更加方便,修建水利,还能提高大明农作物的产量。”

“如此一来,不出十年,大明的各项物资都能得到充足的发展。”

“百姓也因为参与大基建,变得手中富裕起来,农民可以生产出更多的粮食。”

“这样,即便是物价稍许上涨,百姓也能接受。”

朱标听到李进的解释,眼眸一亮,击掌赞道:

“好。”

“那大掠夺呢?”

“大掠夺更是简单。”

李进嘴角卷起一抹残忍的冷笑,说道:

“既然粮价是一切物价的标准,咱们只需要控制粮价不上涨即可。”

“而价格无外乎有三种情况,供不应求,则粮价上涨。”

“供大于求,则粮价下跌。”

“供求平衡,则粮价平稳,不涨不跌。”

“未来一段时间,大明百姓安定,皇上又是千古圣君,自然能保证政治清明,则必然会迎来大明盛世。”

“到时候大明人口上涨,对粮食的需求则会大幅上涨。”

“再加上挖掘银矿,造成市场上的银子急剧增加,则粮价上涨的趋势,好似是势不可当。”

“但是咱们可以从咱们大明国外的一些小国里面,寻找粮食供应地。”

“去掠夺这些小国内的粮食,来供养咱们大明的百姓,以此来降低粮价。”

“如此一来,则我大明粮价保持平衡,那么物价自然不会上涨。”

“百姓手中的余钱越来越多,则我大明的商业也将迅速发展,百姓们买到的粮食越多,生孩子的**也将越来越强。”

“到了那时,大明人口迅速增长,甚至能超越汉唐,成为华夏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过亿万的王朝。”

李进给朱标画的饼,让朱标只感觉热血沸腾。

远迈汉唐,这才是大明朱元璋父子心心念念的盛世。

听到李进规划的蓝图,朱标甚至感觉自己身子有些微微颤抖。

等了好一会,等到朱标冷静下来后,却是觉得有些不对劲,轻声问道:

“咱们要去其他的国家进行掠夺,这...是不是不太好?”

这一刻,朱标想起在船上思考的那个问题。

道义与侵略之间,自己又该如何去选择?

现在不正是询问这个问题的最好时机?

而李进在听到朱标的问话后,却是哈哈大笑,说道:

“自古以来,我华夏以上朝自居,儒家文化更是讲究礼义仁智信。”

“对待我们大明百姓,这些自然没有问题,但是在国与国的交往之中,这种想法又是何其愚蠢?”

“汉武曾经说过,异族乃是畜生蛮夷,畏威而不怀德。”

“既然其他族类都是异族,对于我大明来说这些异族小国,根本就是一些蛮夷罢了。”“儒家的传统思想教育世人,我们华夏乃是天朝上邦,对待周围小国,应该友善,用仁义感化他们,此乃王道。”

“可在我看来,实在是可笑。”

“王道是对我们大明百姓的,而不是对待这些异族蛮夷的。”

“在我看来,对待这些异族就应该使用霸道。”

“恃强凌弱肯定是不对,但是那要看对象,如今我大明泱泱大国,强大无比。”

“自然要压榨周围小国的生存空间,让他们对我们大明俯首称臣,可是这些还不够。”

“俯首称臣不过是名义上的,我们大明不仅仅要表面上的利益,还要一些实际性的利益,来削弱敌国,同时增强我们大明自身的实力。”

“我们要掠夺这些国家一切有价值的物资,这种免费的物资,很有可能就是我们大明百姓最需要的物资。”

“作为大明的统治者,不应该去考虑异国的百姓过得如何,而是应该想尽办法改善大明百姓的生活。”

“侵略他国要背负骂名,就如现在的倭岛一样,但是却能给大明造福。”

“那我李进情愿背负一世之骂名,也要让大明子孙万代享福。”

李进脸上大义凛然,只看得朱标有些热泪盈眶。

这才是大明的忠臣,直臣,能臣,大明的中流砥柱。

如果朝中都是像李进这样的大臣,何愁大明不能崛起?

徐达和汤和看向李进的目光,也是略显复杂。

他们都是跟着朱元璋的老兄弟,对于朱元璋的性格,二人自然是了解的最为清楚。

在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两人也是尽量深居简出。

对于他们来说,如今已经是富贵一世,只需要老老实实的度过剩下这半辈子,就足够了。

至于大明百姓,自然有大明皇帝朱元璋来操心。

可是现在李进的话语,不禁让他们想起他们年轻时候的理想,心中难免有些悸动。

可是让他们如李进这般决绝,他们自然是做不到的,正因为做不到,看到这样的人,才会让他们情不自禁肃然起敬。

“好!!李大人大义!!!”

朱标直接拍案而起,心中对于那个问题再无疑问。

李进不过是一个七品县令,就能有如此大义,他作为大明太子,自然不能落于李进之后。

“咳咳。”

看到朱标和李进这两个年轻人,都有些热血上头,徐达不禁轻声咳嗽两声,说道:

“李大人,你还是先带特使前往石见银山去看看。”

“等到探明储量,再商讨接下来的事情。”

喜欢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