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 > 第304章 建立商务部?老朱人麻了

在李进的劝说下,蓝玉朱棣二人只得悻悻而归,独留朱标一人,他还想跟李进商量商量接下来的商会之事。

见二人离开,朱标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后,这才开口说话:

“如今商会已经成立将近三个月,入会的商人多达上百家,这些商人全都包含各行各业,数量也越来越多。”

“为了便于之后的管理,我想要在商会之中再分门别类的成立多个子部门,负责每一种行业的出海事宜。”

闻言,李进点点头,很是赞同的说道:

“这个想法不错,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每个行业建立元老会,作为各个行业的代表,他们可以直接向我们反应他们的诉求。”

朱标听的一脸认真,而李进也毫不吝啬的继续提供自己的想法:

“元老会的成员不用都是每个行业的顶尖商人,党同伐异,最重要的是听话。”

“只要肯听话,即便他是乞丐,我也有办法让他成为行业状元,如果不听话,就算是富可敌国,我也可以让他身无分文,流落街头。”

说到此处,李进便朝着一脸好学生听讲的朱标询问道:

“黄大人,你可知道商会的精义所在?”

被突然问到,朱标顿感惊异,当即潜心求教:

“不知,还请李大人赐教。”

“哈哈…”

李进则是笑了笑并直言道:

“赐教倒是谈不上,只不过是一点心得体会而已。”

“说到这商会的作用,咱们可以理解成,官府可以利用商会,进而再去操控商业。”

“以往的朝廷,奉行不与民争利的原则,任由商人自行买卖,野蛮生长,只有出了问题,之后,朝廷才会直接下旨抄家斩首,将商人人道毁灭。”

“但是这样做,不仅仅大错已经铸成,而且对于商业发展极其不利,所以大明建立了如此长的时间,大明的商业依旧如同一潭死水。”

想到大明朱元璋对于商人一直存在的打压手段,李进心中也是一阵微微叹息,商人逐利虽有弊端但也未尝没有好处。

“当年我在上沪县成立商会,仅仅三年的时间,在我的操纵之下,上沪县的商业开始蓬勃发展。”

“进而带动了当地老百姓的经济增长,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不是我自吹,纵观如今的大明各个省份,能单独拿出来且比的上上沪县发展的地区,目前还真没有!”

想到自己一手打造的上沪县,李进脸上带着一丝自豪与骄傲。

当然,朱标对此也是不可否认的,李进的能力确实很强,至少,在朝廷内,如此的能人异士,他还真没有见过。

李进继续说道:

“如今咱们在合浦县也成立商会,再加上开海政策的加持,这里的发展你也看到了,相信用不了多久,这里就定能成为第二个上沪县。”

朱标听后不禁惊讶出声:

“李大人的意思是,这一切都是商会的功劳?”

毕竟他可是了解的,商人对于他老爹的唯一作用就是国库没钱的时候可以拿商人进行敛财,若说真有很大的作用,他倒是不太清楚。

李进点了点头,耐心解释:

“商会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但是这部分原因不可或缺。”

“正是因为成立商会,在朝廷的背书下,商业才能快速发展,如果没有商会,即便合浦县有所发展,也不可能这么快。”

朱标若有所思,沉吟片刻又说道:

“那如果将商会的模式推广全国,也会有如此效果吗?”

李进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只是说道:

“合浦县,上沪县都有地理优势,想要达到这些地方的高度,难度肯定不小。”

“但是如果成立商会,甚至朝廷专门成立一个六部之外的部门,商务部来专门管理这些商会,我相信大明的经济发展,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这也是需要很长时间去做的!”

朱标听的很是高兴,甚至越想还越兴奋,脸上也带着少许的激动,一直沉迷在自己的思想中,甚至连招呼都没打,就转身离开了李进的屋子。

李进看着朱标的离开背影,嘴角露出了意味深长的微笑。

成立商会的确有助于商业的发展,但是这其中还缺少一个至关重要的东西,这个东西,将彻底改变大明经济的格局。

而李进给朱标说这么多废话,自然不是为了那个所谓的商务部,他的目的正是那个不可或缺的东西。

当然,至于是什么东西,朱标当然是不需要知晓的。

而另一边的朱标回去之后,越想越觉得李进说的所有话都很有道理。

朱标还觉得只要采纳李进的想法,一准能像打造上沪县那样,甚至可以将整个大明都给弃旧换新一番。

这般想罢,朱标便按捺不住躁动的心情,立刻写了一封奏疏,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

应天城,上书房。

朱元璋接到朱标的奏疏后,翻开阅览,这一看不知道,越看越心惊,他没想到李进居然对商会,有如此深的认知。待全部看过之后,朱元璋楞楞的坐在龙椅上,眼神逐渐变得幽深。

半晌过后,朱元璋便命人迫不及待的将李善长和刘伯温都给召集了过来。

很快,李善长和刘伯温匆匆赶了过来,一进殿内就看到朱元璋拿着一本奏疏正在认真的看着,一脸的苦思冥想。

李善长与刘伯温彼此相视一眼,刚准备行礼就被朱元璋抬手制止了,接着朱元璋便将一本奏疏递给了二人,并说道:

“这是标儿亲自写的奏疏,你们二人且仔细瞧瞧,有什么想法都给咱说说!”

李善长接过后打开奏疏,刘伯温也凑了过去,二人一脸认真的看着,起初表情很自然,越往下看,二人神色越是震惊。

待全部看完后,李善长率先拱手说道:

“上位,单凭李进的三言两语,臣以为,李进的这些话并不可信。”

“而且李进只是将上沪县管理的好一些罢了,但是若想以小小的上沪县去对比整个大明,这话说的属实有些夸大其词了!”

“纸上谈兵这事谁都会,但是真到实际情况后,百般困难亦会跟着出现!”

“李进毕竟只治理过一县之地,他如何能明白治理国家的难处?”

朱元璋点点头,而后看向刘伯温:

“伯温以为,这李进想法如何?”

刘伯温顿了顿,这才拱手说道:

“回皇上,臣倒是有些和李大人不同的想法。”

“李进此人能将当初破烂不堪的上沪县打造成如今的模样,就这等能力是任何人不能相比较的。”

“臣觉得李进很有才华,建立商务部想法十分奇特的,也是咱们都没有听过见过的,就比如上沪县的所见所闻一般。”

毕竟刘伯温当初可是跟着朱元璋等人一起微服私访过上沪县的臣子。

昔日上沪县的一幕幕皆呈现在了刘伯温的脑海中,那些孩子,那些百姓以及那些上沪县的商人,都是他这辈子迄今为止头一次见过的。

“能用小小的商人就将整个上沪县打造成今非昔比的模样,臣以为,李进此人有大能。”

“而他所提出的以上沪县为例子打造合浦县,甚至是打造大明各个地区,臣觉得这种想法可以去试试。”

“由小见大,臣以为可以在大明试验一番,若是真如李进所说,那咱们大明必然能够繁荣昌盛。

喜欢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让你赈灾,你往锅里掺沙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