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三百八十八章 粮与霸权

独治大明 第三百八十八章 粮与霸权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7:41:21 来源:书海阁

作为一个华夏热血男儿,自然是要敢想敢做,调动辽东和东北的边军挥师南下便可以血洗整个朝鲜。

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那就需要深谋远虑,不仅要能够时时刻刻掌控全局,而且要让华夏的利益最大化。

虽然朝鲜一直默默师承华夏,但地处三面环海的半岛之中,其实是一个并不富裕的半岛国家,情况比当年的安南不见得好多少。

据数据统计,这个时期可用于耕种的土地面积连一成都不到,粮食的产量仅仅只能自足。

且不论现在这个封建时代,哪怕后世处在新世纪的北朝鲜,因平安北道的洪灾,仅仅十年的时间里,死掉的国民便高达几百万人。

由于朝鲜半岛的气候复杂,自然灾害要远高于平原地区的平均值,而比自然灾害更严重的是人灾。

一旦大明对朝鲜发动战争,大明如果战败自然不用提,但如果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捷,那么耕种的男丁将会大大减少,朝鲜的粮食产量自然要大幅减少。

若是这一场战事过后,朝鲜这个国家因自然灾害或**出现饥荒,大明到时要不要从东北运粮前去朝鲜救济灾民呢?

若是坐视不理,朝鲜的地方势力必定趁机鼓动造反,而大明的统治亦很难持续,很容易陷入当年安南的困局。

原本大明王朝占领安南是一个不错的棋,但奈何那里的产出实在太低,而文官集团竟然还想着仁治,结果每年都要侵占大明财政一大笔财政支出。

在这个时代,最大的成本其实还不是粮食本身,而是那高昂的运输成本。哪怕京杭大运河的粮食运输损耗亦要八成以上,当年大明将粮食送到安南的损耗只会更高。

大明王朝若是对受灾的朝鲜进行拯救,且不说很容易陷入当年安南的困局,而且北方的粮食尚不能自足,若要供应朝鲜的粮食其实要从南方运来。

另外,不论是当年的安南,还是现在即将要面临的朝鲜,同样需要派遣大明军队在那里长期驻扎,而军队自然需要军费和军粮。

东暖阁的灯火正在滋滋地燃烧着,放在墙边冰糟的冰块正在慢慢消融,这里的气温显得十分的合适。

“战后如何才能合理地从朝鲜民众身上搞粮?”

朱佑樘并不打算知难而退,而是默默地写下吞并朝鲜所要面临的核心问题。

明朝一直打着礼仪之邦的旗号,若占据朝鲜采用残酷的方式压榨百姓获得粮食等资源,那么对自身的声誉造成太大的损伤。

只是在朝鲜推行以三十税一的仁政,新政府压根得到不了多少粮食,最终会重回安南的那一条老路。

“战后驻军的粮食需求是多少?朝鲜灾情的预备粮要准备多少?”

朱佑樘打算好好计算这一笔经济账,便开始提前着手核算开支,同时深刻地知晓粮食对国家的重要性。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晓,最早的霸权并不是日不落英格兰帝国,而是更早投身于海洋的斗牛士西班牙,甚至将跟他划线瓜分世界的葡萄牙吞并了。

只是西班牙所处的伊比利亚半岛的土地贫瘠,多山而干燥,国内的粮食一直不足,依靠法国和西西里的进口。

偏偏地,西班牙的地主阶层看到国际呢绒业的巨大商机后,开启了“羊吃人”运动,践踏破坏平地的可耕地。

欧洲因小冰河期气温下降,致使整个欧洲地区的粮食歉收,而依仗粮食进口的西班牙首当其冲,底层大量的百姓被活活饿死,而粮食价钱自然飞涨。

尽管西班牙王室拥有大量的金银,但粮食需要依靠法国的进口,而自己的百姓只能挺而走险才能生存,最终这个海上霸主成为欧洲其他列强的盘中餐。

大明虽然拥有比西班牙要强百倍的条件,但还得以西班牙为鉴,不能因占据朝鲜而使大明的粮食体系崩坏。

自登基以来,他其实一直以来不主张扩张。

倒不是他真不想让大明成为世界霸主,而是不希望用百姓辛辛苦苦种的粮食消耗在扩张战争中,更不能坐视遭受洪灾和蝗灾的百姓饿死。

正是如此,血洗朝鲜并不是不在于朝鲜那纸糊的十万军队,而是该如何妥善地解决所需要面对的粮食问题。

“时机尚未成熟,那就让他们先乱起来吧!”

朱佑樘意识到挥师南下血洗朝鲜并不是最佳方案,当即意识到需要采用阴谋诡计,当即喃喃自语道。

针对朝鲜,其实亦可以借鉴早前蒙古的方法。

虽然以大明现在的强大,确实可以不计成本地灭杀蒙古,但却可以采用更加巧妙的解决方式来解决问题。

自从上次暗杀达延汗后,而今蒙古各个部落已经处于四分五裂的边缘,已经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正是如此,虽然挥师南下血洗朝鲜很爽,但朱佑樘却是打算采用更加巧妙的方案。

牛蒙蒙一直站在灯下等待吩咐,只是这里的冰槽过于舒服,加上夜渐深,便忍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傀儡……政权?”

朱佑樘认真思考着最佳的解决方案,便在纸上试着写下了四个字,心里慢慢有了大致的想法和方案。

既然直接征讨不是最好的方案,但而今大明跟朝鲜往来频繁,特别东海总督徐世英在朝鲜早已经打造了亲明派,那么事情可以更为巧妙一些。

如果到时真玩砸了,以大明屯积在东北屯积的军队,只要自己一声令下,便可以直接将汉城夷为平地。

朝鲜是一个重文轻武的国家,而军队早已经腐化,以大明现在的军事实力吞下小小的朝鲜可谓是易如反掌。

朱佑樘的目光落到粮食两个字上,却是知晓这才是农耕时代的良方,显得若有所思地扭头望向东边。

若刘璋顺利从南美带回宝种,届时整个大明能养活的人口不再是八千万人,而是足足四亿人,完全可以将朝鲜纳入自己版图而没有后续的危害。

以大明的生产技术,不仅可以轻轻松松消化整个朝鲜,甚至可以将大明的版图直接向四面八方进行扩张了。

只是这一刻,他心里却是涌起一股不安,总感觉事情恐怕这般顺利。

夜已深,一只蝗虫很神奇地来到乾清宫的庭院中,正当蝗虫还想往深处探索,结果打了一个激灵,显得警惕地望向突然出现的花猫。

乾清宫深处,这里二层某个房间弥漫着冰凉的气息。

在一番**后,朱佑樘搂着温润如玉的美人,只是望着天花板却是黯然轻叹。

即便他再如何挣扎,对这些女人用尽浑身解数,虽然确实很爽,但事情仍旧还是没有任何的转机。

又是半年的时间过后,皇后和嫔妃的肚子仍旧没有动静,别说帝国的继承人,却是连一个女儿都没有。

若不是前世的教育一直强调要相信科学,而今他都忍不住效仿某位皇帝呆在西苑炼丹,借助上苍的力量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干脆修得长生之躯。

藩金铃从满足状态中归来,身子紧紧地依偎在朱佑樘的身旁,只是在听到朱佑樘叹息的时候,眼睛不过闪过一抹愧意。

虽然她亦是十分的努力,不管是因为自己深受着这位帝王,还是为了将来能够有所依靠,亦是尝试过种种的姿势。

只是上苍仿佛真的给她施了法般,不管她再如何地卖力,却是一直无法让她得偿所愿,肚子至今都没有动静。

藩金铃知道身旁的帝王主动肩负着天下苍生,而今子嗣对他十分重要,便是温柔地扒在朱佑樘的胸前道:“陛下!”

“你又想要了?”朱佑樘听到这个充满感情的声音,却是误会地道。

藩金铃心里微微一动,但还是轻声解释:“臣妾想跟你说正事呢?陛下,您要不要信那个道士一回?”

虽然她亦是一度不相信那所谓的天机,但是从春节到如今,眨眼间已经半年过去了,而她们终究还是败了。

“这话不该出自你的口,皇后对你们几个都不薄!”朱佑樘的眉头蹙起,显得有所不满地训斥道。

藩金铃知道皇帝和皇后的感慨,却是认真地劝道:“陛下,其实你这种拖着,皇后心里其实亦是不好受!而且她……”

“她什么?”朱佑樘疑惑地追问。

藩金铃望着朱佑樘的眼睛,却是十分坦诚地道:“她私底下已经找到我们几个,想要我们帮着一起劝您将她贬为贵妃,说是为了您能有子嗣!”

“你就不要参与进来了!朕意已决,绝不废后!”朱佑樘亦是不得不面临可能绝嗣的问题,但仍旧不打算妥协地道。

藩金铃知道身边的男人很是负责,还是忍不住轻声道:“陛下,你这种坚持的话,皇后心里恐怕会一直不好受的,亦会觉得是她自己耽搁了帝国,还不如将她贬为贵妃更心安!”

“再等一年吧!若是实在不行的话,朕在皇室中找几个继子,挑一个最像朕的!”朱佑樘知道藩金铃说得对,却是提出自己的方案道。

原本他还坚信人定胜天,特别历史早已经证明自己身体根本不存在生育的问题,跟越多的女人纠缠得到后代的概率便会越高。

只是现在种种的迹象表明,一些事情还真的不受人的意志所掌握,而自己坚持拥立常皇后将可能直接导致绝世。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仍旧不打算废后。

按着东方道所窥得的天机,加上自己对前世知晓原先历史的走向,即便改立张玉娇为皇后,其实是饮鸩止渴,甚至结果还会更加糟糕。

如果后面的正德仍旧还得落水而死,自己又有什么道理废这个劲?不说自己仍旧无法摆脱绝后的命运,而且堂堂的正统一脉竟然连继嗣者都没有,甚至给自己所打造的王朝仍旧带来不稳定的因素。

正是如此,他倒不如从皇室子弟选一个人以过继子的身份成为当朝太子,继承自己的皇统确保王朝能够安稳地完成权力交替。

藩金铃微微一愣,旋即认真地求证道:“陛下,你这样做,恐怕皇后更自责的!”“朕会亲自跟她解释!你别光想着做说客,说到底还是你不敢卖力,继续!”朱佑樘知道是得找个机会好好跟皇后说清楚,却是伸手强硬地将藩金铃的头往上按了下去。

藩金铃原本还要解释什么,却是仅仅传来呜呜的声音。

还真不是她不想诞下皇子,其实她做梦都想。这半年以来,她跟皇后那帮女人打听各种民间生育的方子,但至今仍旧没能得偿所愿。

这一夜乾清宫的金铃声不断,只是透着一股哀伤。

世间便是如此的无奈,明明是百年难得一见的雄才大略帝王,明明坐拥六宫粉黛,结果愣是没有子嗣。

有关子嗣的事情终究还是要被丢到了一边,由于蝗灾已经扩散到北直隶,让这一场灾害瞬间变得更加严重了。

虽然北直隶在这些年开拓了大量的田地,但北京城的人口有增无减,粮食一直需要南方帮助填补。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情,必定让粮食减产,而京城的米价自然是水涨船高。

只是事情很神奇,而今的七月并不在收成时节,甚至五月还是丰收的季节,但京城的米商竟然趁机囤积居奇。

“前些天还是一斤二十文呢!”

“四十文钱?你怎么还不去抢?”

“蝗虫啃的是皮毛,你们这是要啃人血肉啊!”

……

平时米价一斤仅仅二十文钱,结果现在米价竟然足足翻了一倍,却是让前来买米的百姓无法接受了。

“你们还真别嫌贵!现在咱们的粮店存粮已经被人订走了大半,你们想买就快买,明日未必买得着了。”米店的掌柜心情极好,显得洋洋得意地道。

这……

刚刚还想要闹事的百姓听到这番话,却是想到无米下炊的下场,却是突然扑向那边的小二,却是大声地道:“给我五十斤!”。

虽然他们很恨这帮奸商,更恨后面准备收割他们的商帮,但却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按着以往的经验,只能趁着米价还处在一个能接受的价格范围内,多给自己一家囤点粮。

稍晚时分,一个灯火通明的宅子内,这里显得莺声燕语。

一帮吃得膘肥体壮的米商却是高举起酒杯,却是自信满满地道:“不出一个月,咱们一起让高价米价涨十倍!”

事情似乎受到他们所掌控一般,京杭大运河原本是南粮北上的最佳通道,结果运河受治理黄河的影响,竟然无法通航北上。本章完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独治大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