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四百一十章 这个数字连朕都不敢相信呢

独治大明 第四百一十章 这个数字连朕都不敢相信呢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7:41:21 来源:书海阁

此话一出,瞬间蕴含无数信息扑面而来,隐隐有着一股阴谋的味道。

如果东方道的天机预言准确的话,只要朱佑樘废掉皇后常有容而册封张玉娇,那么便能够延续一世。

只是现在张玉娇被杀,那么便断绝朱佑樘延续一世的可能性,而兴王将会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皇位继承人。

正是如此,在张玉娇死讯传来的时候,兴王自然而然成为第一嫌疑人,而朱佑樘的处境会变得糟糕起来。

朱佑樘顿时感到怒火直涌心头,便是冷冷地道:“这还是朕的皇宫吗?”

由于跟文官集团不对付,而今亦是收拾武勋集团,甚至外戚等勋贵群体的利益都触碰,所有十分注重个人安全。

虽然早期为了扮演蠢太子的角色而没有轻举妄动,但这些年早已经将整个皇宫都清洗了一遍又一遍。

即便是周太皇太后,亦不过能够动用几名心腹太监和宫女,其他的人员早已经成为自己掌握中一员。

只是现在淑妃张玉娇之死,不仅是自己堂堂的妃子遭到不测,而且这个皇宫似乎并没有自己所想象的那般固若金汤。

“陛下,龙体要紧,请息怒!”刘瑾等人感受到朱佑樘的怒气,当即便齐刷刷地跪下来道。

朱佑樘知道无能狂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当即便冷静下来:“覃从贵,此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给朕细细道来!”

韩幼英虽然知道这位昔日的太子妃已经失宠,但得知堂堂的淑妃莫名其妙去世,亦是好奇地望向了覃从贵。

张玉娇今日因父亲张峦的生辰而请旨前去贺寿,所以一大早便前去张府,但在回到承禧宫的时候突然间吃东西暴毙。

皇宫突然间出了惊天大案,北京城亦是遭到人为制造恐慌。

“据小道消息,朝廷要叫停通州粮仓给京城输粮了!”

“通州粮仓关系国家稳定,所以不许皇家米行从通州仓运粮了!”

“家里有粮心里才能不慌!别愣着了,赶紧到皇家米行抢粮吧!”

……

随着朝廷叫停通州仓给北京城输粮的消息传播开来,大量的百姓又涌向皇家米行,让皇家米行面临很大的压力。

好在皇家米行的碾米厂招聘足够的人员,现在正在疯狂地碾米,倒没有一下子被这个购买潮冲击倒下。

“大家放一百个心,皇家米行的米粮保管够,朝廷亦没有叫停通州仓!如果家里的米粮还能吃半个月,本掌柜建议还是迟点再来,这米粮放家里久亦容易生虫!”面对受到蛊惑前来抢米的百姓钱掌柜亦是认真地劝阻道。

张英刚好前来送布,亦是站出来安抚道:“皇家米行何时失信,现在米粮一直从通州仓送来,到现在都没有停止。即便有奸臣站出来阻止,咱们的皇帝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皇帝,他连河南百万灾民都安置得好好的,咱们是天子脚下的子民,哪可能会忍心让我们吃价格贵十几倍的大米呢?”

或许钱掌柜和张英将心比心,或许是已经慢慢冷静下来,亦或许是对弘治皇帝的信任,最终绝大多数百姓默默地离开了。

随着销售的压力消退,皇家米行亦是慢慢回归到正轨,门口不再排着长龙,让真正有需要的百姓第一时间吃到了平价米。

当然,这里存在着一个隐忧,一旦京城百姓不能吃通州米,那么他们确实要面对襄城侯那帮人高出十几倍的大米。

外面的恐慌情绪得到缓解,但皇宫中正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氛围。

“陛下,臣已经查实,淑贵妃所食的糕点有砒霜,淑贵妃是因砒霜中毒而死的!”李番检查后,便给出十分肯定的答案道。

郭镛算是大内总管般的存在,看到那盒糕点笃定地道:“陛下,这盒糕点并非宫庭之物,这是从宫外带回来的!”

朱佑樘得知事情的始末,当即寒着脸表态道:“不管查到谁的身上,朕都绝不姑息,给朕进行彻查!”

虽然他一点都不爱淑妃,但淑妃终究是自己的妃子,更是天机中明确能够替自己传承后代的女人。

现在淑妃突然被人毒杀,不论是为了自己的脸面,还是为了惩罚这个想要断自己后代的人,自己都有足够的理由让他下地狱。

“奴婢遵旨!”覃从贵得到朱佑樘的指示,亦是郑重地表态道。

夜已深,今晚的乾清宫的动静比较大。

朱佑樘原本今晚计划是翻皇后的牌子,只是在用晚膳的时候,却还是鬼使神差般伸手选了藩金的牌子。

虽然他不相信常皇后是幕后主使,常皇后早前的态度应该不是对自己的试探,但常皇后终究还是一个潜在的得益者。

朱佑樘知道不该怀疑知书达理的常皇后,但身为这个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便注定任何事情都要多留一个心眼。

毕竟多留一个心眼的皇帝,通常都会活得更久,亦可能会更加的滋润。

“陛下,你今晚好厉害!”

藩金铃的脚裸上的金铃铛已经更大,所以每次都伴随着一声声的脆响,反倒是激发了朱佑樘更强的征服**。朱佑樘原本存在着一点私心,希望常皇后给自己生下嫡长子,从而避免潜在的皇位纷争,但现在已经无所谓了。

如今嘉靖已经不存在了,连同正德都不会再出现,大明的气运彻底被自己改变。藩金铃、青月、韩幼英、苏允儿、林琪琪、杨紫苏、伊克锡等女人都可以,只会给自己诞下继承人即可。

最终,在一种无比的愉悦中,他将全部希望给了藩金铃。

藩金铃深知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只是她的性子比较单纯,没有其他人那么多的奢望。

作为一个宫女,而今得到了嫔的册封,已经让她无比的满足,所以从来都没有刻意去思考儿子的事情。

她此刻无比的快乐,知道自己再度成功刺激朱佑樘的疯狂。虽然她早已经是溃不成军,但很快便爬向朱佑樘,幸福地依偎在朱佑樘的身侧。

仿佛是朱佑樘肚子里的蛔虫般,却是轻声地说道:“陛下,皇后姐姐不是那种人,她比臣妾更加希望陛下有后!”

“别瞎猜!朕相信她,只是这个事情是冲着朕而来,朕现在需要冷静面对这个事情!”朱佑樘轻搂着这个体贴的美人儿,亦是说出自己的心里所想。

藩金铃轻轻地点头,而后却是狡黠地道:“青月的月信来了,所以臣妾今晚给你叫来了一个新伙伴,让你好好放松放松!”

朱佑樘完全不记得青月的月信日期,只是看到从珠帘外面走进来一个窈窕的美人,不由得大感意外。

只是似乎又在情理之中,在这么多嫔妃中,虽然藩金铃是最能玩花样的那个,但北妃伊克锡才是真正蒙古上的野马洒脱。

次日,逢八早朝。

朱佑樘坐上龙辇的时候,很清晰地感觉到两条腿的那股舒畅感,发现有些事情亦得克制一下,不管当时是多么的诱人。

只是回味昨晚的场景,发现藩金铃和北妃伊克锡的配合确实是有意思,而伊克锡似乎挺喜欢这种游戏。

“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由于现在是一个月三次的早朝,所以文武百官几乎都不会缺席,按时来到了奉天门前广场,面对出现的朱佑樘行跪拜之礼。

朱佑樘坐在龙椅之上,居高临下俯视自己的臣子,现在并不反感早朝。

虽然早朝仍旧是流于形式的会议,但自己偶尔出现在文武百官面前,这有利于激发他们体内的忠心因子。

人都是如此,虽然对看不见的帝王充满敬意,但对看得见的皇帝会有更强的亲切感,亦会激发他们的那份从骨子里的那份忠心。

各个衙门陆续奏事,只是早朝亦是一些人挑事的最重要途径,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

户科都给事中林元甫出列,直接将矛头指向了朱佑樘:“陛下,通州仓乃大明稳定之根本,亦是九边将士食米之依!今陛下因皇家米行缺米从通州仓拨付米粮……如此公私不分必酿造大错,北方乱则天下乱,恳请陛下即刻停止皇店私调通州仓!”

由于皇家米行得到通州粮仓的支持,现在皇家米行再度成为京城百姓食米的最重要渠道,亦让京城其他米行压根卖不出米粮。

襄城侯李瑾那帮人在吃了一顿酒后,而今的日子简直像是度日如年,每天睁开眼睛只希望一切都是一场梦。

现在他们不仅面临囤米计划破产的压力,而且还得承受储存大米的成本,再不出现转机便是真的扛不住了。

正是如此,他们需要阻止皇家米行从通州仓调粮,这样他们才能扭转败局。

咦?

吏部尚书李裕等人看到这位户科都给事中跳出来,不由得上下审视这个明显抱着其他目的的科道言官。

林元甫是福建莆田人,一个出人才的人杰地灵之所,于成化十一年高中进士,因谏止汪直和王越复起而扬名,今累迁为户科都给事中。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这个颇有清名的科道言官,最终还是受到利益集团的驱使。

“恳请陛下即刻停止皇店私调通州仓!”林元甫的话音刚落,又有几个科道言官即刻进行附和。

襄城侯李瑾站在武勋的行列,很是满意自己所导演的一切,显得似笑非笑地望向奉天门前的朱佑樘。

虽然朱佑樘动用通州仓确实能够瞬间安抚全城百姓的恐慌情绪,但通州仓终究是大明的稳定北方的粮仓,亦不能由你朱佑樘随意“私用”。

若不是朱佑樘这些年斩杀太多的官员和权贵,加上现在的清流都是软蛋,这种明显不合规矩的做法必定遭到文武百官的强烈反对。

现在林元甫将这个事情捅出来,你总得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反对的声音必定会越来越大,而自己所率领的武勋集团亦会站出来反对。

“林元甫,你可知通州城的存粮多少?”朱佑樘虽然已经猜到今日早朝会是这种状况,但还是十分失望地询问道。

林元甫其实是刚从礼科都给事中平调过来不久,但还是做了一些功课道:“先帝驾崩之时,通州粮仓存粮大概两千二百万石!”工部尚书贾俊等官员突然想到成化帝,亦是不由得暗自点头。

虽然宪宗独宠万贵妃让人诟病,开设西厂更是让文官集团恨得咬牙切齿,但确确实实给朱佑樘留下了一大笔财富。

“朕问你现如今通州粮仓存粮多少!”朱佑樘凝视着这个福建中年人,便进行强调道。

林元甫求助般地望了望左右,最后只好硬着头皮道:“现在通州粮仓的存粮数目应该跟先帝驾崩之时差不多少吧!”

咦?

工部尚书贾俊等官员突然发现他们自己亦是不知晓,便纷纷扭头望向户部官员队伍,寻找掌管通州仓的户部右侍郎吴裕。

吴裕宛如老僧入定般,却是没有理会周围的目光。

“吴裕!”朱佑樘的身子往后靠了一下,便是淡淡地道。

户部右侍郎吴裕当即恭敬地站出来,嘴角微微上扬地汇报道:“回禀陛下,今通州粮仓存粮共计三千七百万石!”

“啊?多少?”

“三……三千七百万石?”

“这……怎么可能这么多存粮?”

……

此话一出,别说是挑事的林元甫等人,哪怕中立的官员都无比震惊地望向吴裕。

虽然不少官员结合这些年的财政情况,却是知道朝廷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所以通州粮仓的粮食亦有所增加,但完全想不到会增长这么多。

林元甫的嘴巴张得大大的,而后进行质疑道:“吴侍郎,此事不是儿戏,休要在这里虚报数目!”

倒不怪他怀疑,毕竟这个数字已经超过在场所有人的认知。

“林科长,在陛下面前,谁敢冒杀头之罪欺瞒陛下?通州粮仓的支取账册在此,不信你大可上前一翻!”吴裕白了林元甫一眼,然后从袖中取出账本道。

他确实不是虚报数目,而是通州城现在货真价实的存粮。

通州城的粮仓原本就被成化帝打了一个好底子,而朱佑樘登基后,不仅持续改善财政情况,而且十分注重北方的粮食安全。

在恢复开中法后,九边的粮食紧张情况得到了有效的缓解,九边的粮仓不再依赖于通州粮仓,而是通过中盐的方式得到了足够的粮食。

加上九边跟蒙古的关系得到改善,双方的战事明显减少。由于从贸易中得到了大量的羊肉,导致粮食的负担越来越小,如今九边的将士连兵饷都改为特别受蒙古欢迎的布票。

在大明粮税方面,虽然最初仅是湖广试行清丈田亩,但各地很多良善之家亦是已经开始主动足额向朝廷缴税。

随着今年全国清丈田亩实行,大明的粮税得到了迅猛的增长,而全国各地的粮食被运送到通州总仓。

特别刁民册起到了十分有效的震慑作用,很多大户之家不想因避税而断了自己子孙的前程,当即便纷纷配合并进行补缴粮税。

另外前年朝廷推出奢靡税,大明向大量的富人群体进行征税,而富人有缴纳银两的,但亦有不少缴纳粮食的京城权贵,而这些京城权贵缴纳的粮食都送到了通州粮仓。

通州粮仓的开支方面,虽然因山东受蝗灾而需要调动一批通州粮仓进行赈灾,但需要进行支出的地方反而越来越少。

像山西地区,由于官府征收的粮税越来越充足,不仅不需要依靠通州粮仓,甚至还有足够的税粮可以拨付九边。

正是如此,通州的粮仓这些年是进多出少,在大家都以为通州粮仓不可轻动的固定思维下,殊不知通州粮仓的存粮已经达到惊人的三千七百万石。

北京城的米价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缺口,未尝不是由于京城大量的粮食通过奢侈税等形式流入了通州仓,这样导致社会面的粮食减少所致。

襄城侯李瑾等人只是简单地看到京城的米粮紧张,却是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原因,便倾家荡产般募集资金囤米谋利。

如果成化帝时期二千二百万存粮可以稳定北方,那么现在多出足足一千五百万石存粮,拿出来一点拨付皇家米行又谈何危及大明王朝的生死存亡呢?

现在通州粮仓的存粮别说供应小小的京城,哪怕供应整个北方地区,亦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底气。

“原来我们已经这般富有了啊?”

“这些年咱们可是一直在清除蛀虫啊!”

“何止是清除蛀虫,咱们亦是恩泽万民,还让百姓少缴了多少税!”

“现在通州粮仓有这么多粮,而今有人想要囤积居奇,本官是第一个不答应!”

……

工部尚书贾俊等官员得知实情,显得后知后觉般地表态,对通州粮仓给皇家米行供应米粮已经没有任何的异议。

任谁都知晓,若是通州粮仓的粮食紧张确实不宜调动,但现在不用来化解京城粮食紧张要等着发霉吗?

朱佑樘知道是该给一些人吃苦头了,便将目光落到始作俑者的林元甫道:“林科长,你现在怎么说?”本章完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独治大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