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四百八十五章 帝王的宝藏和暗涌的伯府

独治大明 第四百八十五章 帝王的宝藏和暗涌的伯府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7:41:21 来源:书海阁

养心殿,气氛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外界对军机处的解读是皇帝的帝王权术,通过内阁和军机处两方力量相互制衡,令皇帝的权力最大化。

朱佑樘其实没有这种想法,且不说现在一切权力都落在自己手里,成立军机处的意图仅仅是希望国家能够制定更加严谨的军事战略。

在敲定不将战事延伸到满都海那里,仅仅清剿亦不剌因部的目标后,军机处的三人亦是陆续进行表达各自的看法。

靖国公赵承庆是一个谨慎的人,指着满都海的西蒙古地盘:“陛下,满都海跟亦不剌因即便交恶,出兵恐怕亦不会用全力,大概只是做做样子!”

朱佑樘端起刚刚送过来的茶盏,显得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张永深知人心隔肚皮,亦是表达自己的看法:“夜部的情报虽然证实亦不剌因早有自立为汗的野心,但亦不能完全断定满都海跟亦不剌因已经交恶,稳妥起见不宜倚重满都海!”

“咱们大明围剿亦不剌因,自然不应该指望满都海,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只是她亦不太可能因图谋汗位的亦不剌因跟大明公开交恶,此次她如果屯兵于西,便可减轻我们大明征讨的压力,咱们只需要顾及其他三个方向即可!”王越更显老谋深算,亦是发表自己的观点道。

朱佑樘轻呷了一口茶水,显得欣慰地望了一眼王越。

虽然王越下江南的整体表现不如尹直,但在军事造诣上,却已经是冠绝整个大明。

靖国公赵承庆看到大家的看法基本一致,便将目光落到东边道:“朵颜三卫和海西四部近年来一直很听话,此次是该他们有所表现的时候了!凭着他们的实力,虽然不能完成清剿亦不剌因部的任务,但亦能帮我们对亦不剌因部的东面施予压力。”

随着大明王朝有效的外交政策,亦不剌因其实就是一个孤立的匪首,大明王朝拥有绝对的实力击败于他。

不论是亦不剌因部的东面,亦或者是亦不剌因部的西面,其实都是大明王朝的盟友。

“咱们大明北边兵强马壮,若是纠结各方力量自然可轻松击败亦不剌因,但咱们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这北面需要着重考虑!”王越的眉头微微蹙起,却是伸手指向漠北道。

张永的目光跟随着落向北面,亦是深以为然地点头:“蒙古大草原过于辽阔,一旦亦不剌因部打定主意北迁,咱们的大军不好深入漠北!当年太宗坐拥雄师百万,虽挥师五次征讨漠北,然效果并不甚理想,反倒耗费了太多的国帑!”

大明王朝的整体战力一直都在蒙古之上,只是打仗从来都不是单纯战力的比拼,而是各种战术的灵活运用。

蒙古人在偷师《孙子兵法》后,亦是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运用到极限。

他们利用自己的机动力能够,在大草原不断创造出以多打少的局部战场,一旦明军大部队过来便开跑。

朱棣时期的大明军队可谓冠绝天下,只是头三次北征还能有成果,后面两次人家压根不跟明军正面进行碰撞。

大明即便增加兵力打算以十倍围之,但人家是闻风而逃。

行军打仗需要的是精粮,特别提升马匹的运动量,吃的精粮更是成年男子的十天量,出动一次便是一次巨大的损耗。

正是如此,他们固然可以效仿朱棣那般出动几十万大军征讨亦不剌因部,但不得不考虑亦不剌因部打定主意举部北迁的糟糕情况。

一旦人家北迁了,不说根本无法完成歼灭目标,亦会白白浪费一笔天文数字的粮食,而这会成为大明的财政负担。

朱佑樘并不希望此次仅仅是一个找回场子的复仇,捏着茶盖轻泼着滚烫的茶水道:“北面自然要防,甚至可以考虑他们会这样做!朕成立军机处,此次将你们叫过去,除了跟你们相商征讨亦不剌因部的方略,亦是希望你们军机处能够打响第一炮!”顿了顿,便将目光落到张永身上:“张永,朝野对你的非议最大,所以朕希望你能在这一战好好表现!”

问题永远不可能避免,现在自然还得着手于解决,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始终是人。

朱佑樘深知自己知识的局限性,只是自己是大明的皇帝,天下的人材皆为自己所用,所以问题自然是要交由军机处去想办法了。

大明现在最大的依仗是国库充足,不仅培养出能征善战的军事人才,而且已经拥有出关作战的能力。

只要他们的战术运用得当,凭着大明王朝如今的军事实力,却未尝不能全歼亦不剌因部,从而大大削减蒙古的整体实力。

虽然他现在娶了北妃,跟北妃还有了孩子,但满都海都不可能放弃图谋中原,自己又怎么可能真放弃蒙古的版图呢?

正是如此,他这个皇帝只需要决策正确,而想办法的事情可以移交给新成立的军机处。

“奴婢定不负陛下所望!”张永想到自己进入军机处所遭遇的非议,亦是郑重地表态道。王越和赵承庆亦是想到了自己的责任,作为军机处的第一届成员,他们亦是有义务向世人证明自己的军事能力。

在这种探讨的氛围中,征讨亦不剌因部的方略一点点敲定,在真正制定战略环节的时候,无关紧要的宫女被勒令离开。

西苑门外,常经所统领的金吾卫正在尽忠职守地戒卫,哪怕一只麻雀飞进来都十分警惕。他们的存在,宛如给这座皇家园林加了一道坚固的屏障。

一阵春风吹过,太液池的水泛起一片涟漪,这方天地充满着大自然的气息,而东岸金碧辉煌的宫殿早已经融为一体。

在夕阳染红的养心殿内,朱佑樘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有力:“既然如此,那么此次的行动便称之为牧羊计划!”

他的话语在空气中回荡,仿佛每一字每一句都承载着国家的命运。

“陛下圣明!”王越三人感受到皇帝的野心,当即便是拱手道。

他们亦是感受到作为军机处成员的压力,跟仅仅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内阁不同,而今他们不仅肩负着国家的安防,同时还要制定严谨的扩张计划和军事行动。

靖国公赵承庆在离开养心殿后,并没有返回军机处,而是直接离开了西苑。

当天傍晚,他便策马离开了北京城。

军机大臣不仅需要拥有参与军事决策的能力,而且还需要上阵指挥,而他们将是大明王朝版图扩张的最强助推器。

张永亦是回到了驻扎在北京城北面的神盾营中,亦是拿着皇帝的手令命令军队开拔。

三月的京城,迎来一个春雨绵绵的时节。

不仅整个北直隶,乃至整个大明,此时呈现着一幅幅春耕的忙碌景象。

如今黄河得到有效的治理,各地官府都拥有更充足的水利工程预算,虽然大明无法避免自然灾害,但亦是最大限度地推动农业发展。

尽管宝种已经从美洲大陆带了回来,但如今主要种植于皇庄中,想要推广到整个大明王朝还需要数年的时间。

只是大明的金融和税收体系得到了改善,百姓的税负明显减轻,加上海上贸易带动手工业的发展,整个社会都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经过几日的春雨后,京城亦是迎来了一个春光明媚的好天气。

夕阳西下,整个西苑笼罩在一片金色的余晖之中。天边,那一片火红的霞光如同燃烧的烈焰,绚烂而热烈。

在这霞光的映照下,太液池的湖面仿佛被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金色,波光粼粼,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此刻的西苑,仿佛变成了一幅流动的画卷,那夕阳、霞光、湖水、柳树、山峦、殿宇、楼阁……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身穿龙袍的朱佑樘在结束一天的忙碌后,通常都会前来听潮阁那边钓鱼,只是今日却是乘坐龙辇来到太液池的北边。

太液池终究是一个八百亩水域的天然湖泊,偏偏还被圈入皇家园林中,所以这座湖其实已经演变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大自然小系统,成为很多小动物的天堂。

这里隐匿着一条不起眼的小水沟,它并不宽广,是太液池众多水系中细微的一支,却自有一番幽静与韵味。

沟水清澈见底,缓缓流淌,发出细微的潺潺声,偶尔有几只小鱼或蜻蜓掠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水沟两旁,正生长一些刚刚钻出地面不久的杂草,但一些新洞和出现的新鲜泥土证明洞中内有乾坤。

“陛下,奴婢都已经准备好了!”韩牛先一步到达这里,显得十分兴奋地道。

皇宫的太监鲜有怀恩那种官宦子弟,基本都是贫苦出身,所以他们对大自然有一种透着骨子里的向往。

在很多人看来探索这座太液池是不务正业,但在他们的眼里,却是一件又一件值得回味无穷的事情。

朱佑樘亲自卷起袖子,亦是来到了一个新洞前,然后将准备好的小铁钓伸出洞中,铁钓已经放上半截胖肥的蚯蚓。

这个时代的生物更具攻击性,就在诱饵刚刚送进洞口的瞬间,里面的生物便已经猛地一口咬了上来。

朱佑樘当即被吓了一跳,然后感受到来自洞里的一股拉力。

“陛下,它上钓了!”刘瑾等太监蹲在旁边看着洞口,顿时比朱佑樘还兴奋地欢呼道。

自从尼龙鱼线得到运用后,朱佑樘渐渐看不上听潮阁那边的小白条、鲤鱼和鲤鱼,却是转移到北面的水域中挑战草鱼,还有夜间总扑通水面的不明大鱼。

这片八百亩水域已经渔禁一百多年,不知孕育了多少神秘的大鱼,甚至还匿隐后世都已经绝迹的珍稀鱼类。

朱佑樘将阵地转移到北面的钓鱼亭,结果前些天在这里垂钓的时候,有太监突然惊慌地发现一条蛇,但事实证明是个美丽的误会。

黄鳝跟蛇原本不像,但随着黄鳝体型慢慢变大,特别几十年的大黄鳝足以让人望而生畏,自然容易被误认为是蛇。

朱佑樘虽然喜欢钓鱼,但对钓黄鳝同样热衷,甚至前世有过徒手抓黄鳝的战绩,所以今天亦是将主意打到了黄鳝身上,决定搞一条黄鳝王来补一补身子。自从北妃的身孕得到太医的确认后,那帮女人显得更加的卖劲了,甚至皇后常有容都想要再接再厉多要几个孩子。

朱佑樘此时感受到黄鳝的力度,浑身分泌肾上腺素疯狂上涌。

虽然他现在什么都不缺,但太液池像是一座潜力无穷的宝藏般,此时明显感受钓黄鳝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朱佑樘知道任何事情都讲究技巧,却是并没有急于发力,而是保持跟处于发力状态的黄鳝处于僵持状态。

直到感受到黄鳝力竭,这才慢慢地将黄鳝钓出来。

黄鳝的下颌已经被铁钩子牢牢钓住,随着金黄的身子从洞中一点点被扯出,这条肥大的黄鳝慢慢暴露身形。

它的身体十分修长,足足三四斤重的模样,色泽金黄,在夕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宛如一条水中蛟龙。

如此重量的黄鳝放到后世绝对是可遇而不可求之物,但现在仅仅是第一个洞,便能够收获到如此的巨物。

不得不承认,这时代的鱼类资源太好了,这座太液池孕育一百多年的资源简直像是一座无穷的宝藏。

“陛下,缸在这里!”刘瑾献宝般,将一个青花瓷缸送上。

朱佑樘熟练地用中指缠住黄鳝王,在解开那个鱼钩后,这才将这条黄鳝王小心翼翼地放了进里面。

当看着金灿灿的黄鳝被困在缸中,脸上亦是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只是他们并不知晓,就在他们在抓黄鳝的时候,离他们不足两丈远的小沙滩中,不断地冒出五厘米见方的泡泡。

离他们十丈之外,一个黑乎乎的家伙浮出水面,突然一个下沉,顿时又是一个拍水的声响,溅起了一道水花。

八百亩的水域,封闭一百多年的皇家园林,似乎有着更多的秘密等待挖掘。

夜幕低垂,月色如银。

新土伯府,这是一座坐落在京城黄金地段的上好宅子,而今被弘治皇帝赐予携带宝种归来的刘璋。

刘璋像往常那般跟妻儿吃过晚饭后,便是回到自己的书房。

其实他能够感受到妻儿如今的快乐心情,自他携带宝种归来,不仅以丈夫和父亲的身份平安归来,而且给这个家庭带回了莫大的荣耀。

特别自己的儿子,虽然原本已经进入国子监深造,但他压根不是科举的料子,结果现在成为了新土伯世子。

至于自己的妻子亦是成为了伯夫人,不仅说话的声音明显大了许多,而且主动前来相交的诰命夫人更是多了起来。

刘璋端坐在府邸的书房内,烛光随着窗户吹出来的风摇曳,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投在斑驳的墙壁上。

仿佛了下了某个决心一般,他从书架取出一个空白的奏疏,而后坐在书桌前进行了书写,而他的决定注定造成朝野轰动。

因为他这位厥功甚伟的新晋新土伯,既然决定辞去农业部左侍郎一职,放弃这个让人梦寐以求的高官职位。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宁静,紧接着是花瓶落地的声响。

刘璋眉头一皱,刚要抬头准备呵斥自家夫人养的猫,却发现从窗户翻进来的竟然是一个黑衣人。

却见黑衣人已经朝自己冲了过来,一道寒光从眼前闪过,直逼他的咽喉而来,这是想要直取自己的性命。

只是他此次回到大明以来,别说跟人结怨,他连红脸的人都没有。自己历尽万险归来,真要不明不白死在这里了吗?本章完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独治大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