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靖明 > 第330章 大战将起(为白银盟主黑夜0522加更)

靖明 第330章 大战将起(为白银盟主黑夜0522加更)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8:41:32 来源:书海阁

谈不成,就能先打击一下俺答的威望。

等到打赢了汉人,那也是大汗帮土默特部找回颜面。

但是汉人的朝廷是不是真的有了那么大的隐忧,他还需要回到汗庭,与大汗其他的博额巫觋商议,并且占卜一下吉凶,再通过札答之法呼风唤雨、祈祷一个更有利于骑兵南征作战的天气。

此时,不论是俺答那边还是博迪这边,他们通过以往私市、逃边投效汉人、弥勒白莲教众等各种各样的途径,也在尽量收集着情报。

而北京城里,夏日里的朝廷仍旧不断酝酿着惊雷。

一个国务大臣及一个礼部尚书致仕带来的连锁反应很多,蓟州镇换将同样如此。

四川左布政使张璧升任山东总督,毛伯温巡抚辽东,广东税课司掌司翟銮升任浙江左布政使,浙江左布政使孙修调任织造局总裁,戚景通调任广西总兵官,霍韬升任山东右布政使,方献夫升任四川右布政使……

在刚刚担任吏部尚书的张孚敬的推动下,在新法真正推行到边镇以外诸省、将要在秋天正式向士绅富户按照重新清丈好的田土和人丁黄册征收粮赋的前夕,大明因为石珤和礼部尚书的致仕从上往下在进行一次规模不小的官员调整。

与此同时,已经改为一年一次的各省乡试秋闱也已经在筹备之中,礼部尚书严嵩要安排着由礼部出题、派出主考的事宜。

这意味着,如今的这一轮调整,许多地方上因为整治胥吏和官员调整所空缺出来的不少七**品官位也将翘首以待,看今年新考中举人的有没有愿意就此出仕的,或者绝望了的秀才愿意“屈尊”从九品做起。

徐九思这个举人出身的官员中了制科、升任正五品的工部营缮清吏司郎中,专督工部采买的工程项目,这已经是非进士出身火速升官的榜样。

随着皇帝到了及冠之年,大明的新血一代正在翻涌,而陆续凋零的老臣呢?似乎正隐约站在两端。

一端是皇帝,另一端,是费宏、杨一清、杨廷和。

唐顺之又挨弹劾了——这次弹劾他的,是兵科总给事张经,弹他收受贿银却私赠俞大猷练兵。就算没有私用,难道就不是收受贿赂了吗?

靖边伯喜提袭爵降等的惩罚——还没结婚的他,那没出生的儿子将暂时从乡爵起步。

但唐顺之本人如今的官位毕竟没受损。

俞大猷同样不好过,大同西路分守参将刘铠同样弹劾他待士卒严苛,擅自募训新兵,粮饷区别对待,以致朔州卫及大同西路边军怨言不断。

皇帝给的反应是——专设朔州守御千户所,俞大猷官品不变,官职成了单独的游击将军,他那直接受郭勋管辖的守御千户所却实则满额两个千户。

更重磅的,却是杨廷和弹劾夏言,弹他于南京京察后仍旧纵容南京都察院诸御史大肆弹劾南京诸衙官员,不利于团结稳定。

但夏言倒好,喜提浙江总督——给杨廷和一个面子,南京需要开始稳下来了,但夏言去浙江总督显然是委以重任,宁波的市舶司重开了,海禁开了个口子呢。

皇帝给了杨廷和一个面子,但被弹劾的人虽然官品没变,但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如何能与浙江总督相提并论?

一定不能忘记,夏言才是新帝登基后第一个擢升的人啊——当时一道建言献策擢升为兵科总给事、协助重设三大营有功的夏言。

虽然如今的夏言只能跟在严嵩的屁股后面去接手浙江,但他必定是铆着一股劲把浙江的事办好,期待三年后再叙功回京。下一步,就是真正常驻京城的参策了。

其他的事情也许还有一层迷雾,但这些正式的调任信息做不得假。

丰州滩上,俺答气炸了:博迪居然玩了这一手,还把谈判失败、大明皇帝羞辱大汗的原因归结于土默特部去年大败、今年被烧荒。

察哈尔那边的汗庭里,博迪正和他信赖的臣子们分析着各方面的信息。

这其中,也有像石天爵一样投效或者早就归化的北方汉人。

“这《明报》,极为厉害!”有识货的,“过去,天子虽尊,却也要士绅辅佐治理天下。功过臧否,皆出于士绅口笔。如今这《明报》呢?明报行,还有其他那些大明皇帝设的企业,主要是皇帝和勋戚在打理,替皇帝说话!”

博迪微微点头,看着手上的那几张纸。

“大同总兵是武定侯,蓟州总兵是抚宁侯,宣府总兵是皇帝新授镇朔将军印的傅铎。除了傅铎,大同和蓟州都是新换将领。刚刚赴任,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

“那个年轻皇帝在用这《明报》上的文章使大明百姓想起国仇家恨,认同皇帝想要北征的意图。”必勒格也说道,“但那个张子麟,他所传达的意思是,其实他们的国务殿上有人是想谈好互市条款的。他们的皇帝,是故意派那个礼部尚书来传达羞辱言语。大汗,听了那样的话,我怎么可能还留在那里与他们商谈?”

博迪沉着脸:老子比你大,但比你幼稚吗?还器量狭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从细作传回来的消息来看,这一次坐上那些好位置的,几乎全都是他们皇帝登基后提拔的新人。其中最显眼的,那个靖边伯和武状元都被弹劾了,两个都遭受了惩罚,但都仍然留在大同,做皇帝安排他们做的事。这是去年一起建议皇帝北征的两人!”

你一言我一语之间,博迪只问:“若大战一起,南人君臣之间,边军与后方之间,在粮饷转运、行军调派上,出问题的把握究竟有多大?”

“不论如何,俺答必须要倾全力取胜了,否则他败了一场就被南人皇帝如此轻视的名声将会传遍整个草原!右翼的济农和俺答两兄弟,最多只能去攻打大同或者西面。永谢布如今还不算与俺答一条心,我中央万户既可以与他们一起攻打宣府,也可以攻打蓟州。大汗,关键是花当的态度。”

“……花当。”博迪咬了咬牙,“这只左右摇摆的老狐狸,若是汗庭大军南下,他只怕会先跟南人再谈增加贡额。那家伙,还有汉人皇帝封的官呢!”

花当,朵颜的主人,曾被他的爷爷达延汗打得臣服了,却又倚仗达延汗对南人的威胁屡屡从大明前一个皇帝那里获得好处的家伙。

“大汗,南人的皇帝太骄傲。他说不再像过去一样称贡就给赐,花当一定早就心怀不满。就算他想左右两边都讨好处,也只会像十二年前一样,先打南人,再和南人谈。当年他儿子杀了南人一个参将,南人当时那个兵部尚书王琼不是说一定要他儿子偿命吗?结果呢,他儿子作为使者去了,不仅没死,还带回了那么多称贡给赐的货物!”

“大汗,这绝对是难逢的良机!不用管宣府,只要趁那个新将领在蓟州还没站稳脚跟,集永谢布、察哈尔、朵颜大军攻破古北口,就能再次逼迫南人了。谈好在古北口互市,接下来,只用让南人在大同那边常年与俺答两兄弟较劲。”

“我为宗主,若无法约束右翼,互市必停。”

必勒格眼中精芒一闪:“那便是俺答破坏整个草原的利益了!”

博迪只觉得眼前的图景渐渐清晰,终于两眼越来越亮:“伱可愿去一趟,见见花当?”

“大汗放心!”

“时间紧迫,快到冬天了!”博迪热血澎湃,“最好是等到南人收粮食的季节!要打仗,他们会不要命地催促交粮。最好,让他们同时面对内部的叛乱!”

大明的叛乱会不会有,他还不知道。

但是在嘉靖六年的中秋节,魏彬从广东送了一个重磅的消息到北京。

三个多月前,交趾国刚刚封的安兴王再进一步,接受了交趾黎朝黎恭皇的禅位,成立莫朝,改元明德,黎恭皇被废为泰王。

消息传到京城时,黎恭皇与太后郑氏鸾已经一起“自杀”。

“魏彬没有仓促禀报,皇明记与外厂已经再三确认,此事属实。”朱厚熜沉声说道,“如今,没听闻有哪个黎朝宗室站出来。但想必很快,莫登庸就会遣使前来。使者到时,大明必须是新胜北虏!”

“……陛下,朵颜三卫,还是安抚一下为好。花当控弦过万,若当真攻破蓟州又或劫掠辽东,大大不妙。”

北虏已经有中计的征兆,但杨一清肩负重任,患得患失起来。

“听说博迪遣使,他不也派了孙子过来吗?墙头草,谁赢他帮谁。坐山观虎斗,若两军皆疲,才是他出手的好时机。”朱厚熜冷笑一声,“杨总参不必过于忧虑。朕把朱麒调来,他名为总兵,却只督帅在广西剿匪多年的一营亲兵。湖广平叛也只复了世券,仍要降等。但朕有功便赏,此战是可封国公之战,朱麒如何做?李全礼如何做?”

这场在养心殿临时召开的会议,参与的只有费宏与六个国务大臣,另外则是杨一清、崔元、顾仕隆、王守仁。

朱厚熜站了起来,严肃地说道:“众卿,大明最重要的半年要来了。谋算如此之久,边患重压下,新法能否如实推行,边镇能否打出一个革弊时间,就靠众卿齐心协力了。此战大胜,君臣一同献捷太庙!”

……

来到朔州的半年,俞大猷是个破坏者。

他坏了规矩,不招家丁,却由于郭勋的保护和皇帝的偏袒得以募新兵,还有唐顺之和俞大猷两人用收贿赂买来的粮食。

他不克扣月粮,不发银子,就发本色粮食,他武状元的名头确实吸引了不少远近慕名而来的青壮。

他操练兵卒用的新法子,练着古怪的战阵。不仅如此,他那守御千户所里还有郭勋直接调过来的古怪兵器。

朔州卫屯田那一块的利益,俞大猷是不管了。

可这大同西路的许多边将和官员,也都知道了皇帝其实在惦记着边镇屯田的问题。要不然,唐顺之一开始为什么会和王宪同样有着兼理粮饷的差使?

可大同毕竟没有面临什么惩治,只有“各打三十大板”,收受贿赂和行贿的两边都受了罚。

唐顺之和俞大猷是削权,其他人是罚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相比之下,唐顺之和俞大猷受的惩罚还重一些,看上去是皇帝在朝臣担忧边镇不稳的情况下多让了一些步。

可是他们两人还在宣大,而先有李瑾烧荒,后有皇帝点火——草原上四处传的消息也传回到了大同,陛下说草原上的大汗幼稚、器量狭小。

大战还未正式来临,但边将读得懂气氛,因此个个紧张无比、心里骂娘。

当真打起来了,他们是大明边将!就算投敌,难道能在虏酋底下好过?相反,人家杀过来时,可不会管往日里大家其实还有私市的默契——反正换了谁做边将,大抵也都会通过私市牟利。

现在皇帝心里惦记着他们往日里的“罪过”,只是先罚了些俸。

刘铠已经骂了俞大猷很多遍,但也只能时不时问问西路墩哨军军的将官安星奎:“有没有动静?”

“行粮啊!行粮!刘参将,如今省不得了!”安星奎只知道张口要粮。

刘铠心里再次骂骂咧咧:“不会短!这次不对劲,非常不对劲!王督**揽粮饷事之后,大同那边不知道哪里来那么多银两!皇明记的粮行,那镇国将军朱俊梁出面,各卫今年的收成被他买走了足足六成,转手又从王督台那里赚了一大笔银子!王家、马家……他们也不知为何都肯卖出来。”

“……大概是浙江市舶司的下海行商资格,他们得了一些允诺。”

“总之,王督台手里还有不知道多大一笔银子!那唐顺之到宣大都走了一圈,其实便是在筹粮!别看他们互相弹劾,实际上是一伙的!”刘铠心惊胆颤,“陛下何以羞辱那虏酋?真的是大战将起了!能不能早点侦知敌情,全靠你了,安兄弟!”

“……打什么打?万一打输了怎么办?”安星奎哭丧着脸。

“打输了,大明大乱!”刘铠再次回忆起去年缩在井坪城堡里的恐惧,“俺答被气得不行,这次不会留手的!打输了,你我恐怕命丧于此!就算侥幸不死,恐怕也有天子之怒!”

“那……怎么办?降?”

“老子能降吗?”刘铠气得咧牙,“老子去年也去合围了!他妈的,恐怕只有打赢这一场,陛下才会赏我们一个新功赎旧罪!”

“……这是诸边大战啊!能打赢吗?”

刘铠无法回答他,俞大猷却能回答他练的新兵。

“一定能打赢!”他再次重复,“此阵,越勇越强!蒙兄弟们不弃,每个阵中的刀手或多或少都有数年功夫在身,只要沙场上不心怯,战阵回旋不停,鞑子攻不破!我将旗在此,必以命卫之!再练,夜里吃肉!”

“好!”

后面的营房里,赵本学看着远处一个个的小圈子,俞大猷在操练唐顺之所创的鸳鸯阵。合三人之力,已经依据将要面对的虏骑做了一些改进。长枪不易迎接虏骑的冲击,武定侯私人出钱加采的陌刀、大盾和点刺用的长戟都来了。

如若是野战,数人一圈,将是陌刀手在刀牌手的护卫下,转动着斩马,随后戟手再收割落马之敌。

赵本学不知道这草草操练了数月的新兵将能不能建功,但是多年不曾见到的大战终于是要来了。

他的目光看向北方,深沉而期待。

大半生隐士生涯,还是不曾压下心底的热血。

现在,他只是在时刻留意着边墙墩台,什么时候会燃起烽烟。

九月二十一,大同镇左副总兵李瑾从夜里拍床而起,然后便是张狂地哈哈大笑。

“天助我也!竟是不甘至此,要自阳和关攻来?俺答失智!”

他满眼都是嗜血,看着此刻仍未筑成的宣宁五堡以北,那边墙墩台上燃起的烽火。

此火一路向东,燃向京城的方向。

本章完

喜欢靖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靖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