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靖明 > 第401章 草原版本大更新

靖明 第401章 草原版本大更新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8:41:32 来源:书海阁

“草民正是马芳,参见侯爷。”

马芳双手被捆着,但很干脆地单膝跪了地。

他只知道是个侯爵,还对不上号。

郭勋热情地上前把他扶起他:“起来吧。走,陛下要见你。”

“陛……陛下要见草民?”

马芳很懵,他还以为郭勋就是来处置他的。

作为大明的侯爵,那必定是征北大军的统帅之一。马芳带了些情报过来,不论是辨明他身份真假、归顺诚心,还是向他了解北虏军情,侯爵足矣。

没想到刚一到大明的大营,皇帝竟要亲自见他。

郭勋之所以这么热情,也是因为皇帝的另眼相看。

不知为什么,他想到了皇帝当日让李全礼亲自带李源过去。

因此他先给马芳亲自松了绑,美名其曰见驾不能失仪。

至于皇帝的安全,马芳已经赤手空拳,行殿内外防备何等森严?陆炳带刀常伴在侧,他郭勋也与马芳寸步不离呢。

一路上,郭勋就先行问起马芳的经历,还有俺答那边的情报。

“当真把诸部都压服了……”郭勋看着马芳,眼里有些不确定,“你说你知道了十来个部族驻牧的草场位置?伱认得准路?”

“草民八岁就在他们那讨生活了,别的心思没有,一心磨炼弓马,留心他们的战法。”马芳很肯定地说,“虽然只是奉命讨伐一些不愿臣服的部族,但草民屡屡请战,倒是把鞑子左翼的领地都跑了一小半。”

“那你此来,是想为王师引路?”

“草民心想,再不来,以后大军之中只怕不得不与明军为敌了。草民肯杀鞑子,不肯杀明军。在鞑子那边,虏酋总说雪化之后咱们就会打过去,草民便想来效命。”

郭勋不置可否,反倒是提醒了一句:“你若只是诚心南归,就不要在陛下面前说这些,只说俺答是如何收服诸部的便好。”

“侯爷,这是为何?”马芳先问了一句,然后明白了过来,“担心草民是细作?”

“我观你谈吐胆色,知你心怀坦荡。”郭勋说出了第一印象,“然而你毕竟是从北面过来的,别指望着眼下就受重用。再说了,鞑子迁徙不定,雪一化,就不在去年秋冬的地方了。那些消息,说了也无用。”

“……草民谢侯爷提点。”马芳沉默了片刻又说道,“草民并不求受重用,愿听从差遣,干什么都行,只要能杀鞑子。”

“那便好。”

哪怕从郭勋自己看来,也不会现在就全信马芳的话,那么行殿之中其他文臣武将自然也都会这么想。

北征何等重要,万一真是俺答奸计,引明军到圈套里呢?

郭勋只不过看在皇帝另眼相看,先与马芳结个善缘。

他说的是真是假,实则并不影响现在的决策。北虏会随天时迁徙,也是事实。明军接下来要在更广阔的草原清剿北虏,皇帝所说的难题仍然存在。

明军的骑兵规模和战力,相较北虏还是差多了。只要北虏一心避战,侦骑探到明军,躲开就是。

现在明军在河套和大宁大胜,诱敌都诱不了,只能去硬找。

到了行殿之内,马芳跪拜了皇帝,果然只说了说自己的经历,然后便等皇帝发问。

朱厚熜看着虚岁十七的马芳,心里确定了就是他。

“你先说说看,去年俺答是怎么夺了大汗之位、收服其他部族的。”

马芳在那里讲,众臣听他讲一讲的耐心还是有的。

朱厚熜发了问之后,心里其实在思索别的。

他相信马芳是更熟悉草原部族的,随后还有衮必里克那边的俘虏过来。

但问题依旧存在,大明的骑兵力量不够。就算能找到对方的部族或者骑兵主力,想要击杀足够数量的鞑子,却必须等到大明机动性差得多的步卒一起。

若只是暂时赶跑,没什么意义。无法消灭有生力量,大明不可能在茫茫草原处处驻守。

但仍旧是必须有一战的。

就算朱厚熜觉得暂时就这样巩固战果就行了,北征大营里将士都蠢蠢欲动。听到了马芳口中的满受秃去劫掠女真的消息,李全礼和郭勋他们都想请战。

御驾北征,也需要主力方向上有个象征性的战果。

“也就是说,俺答的汗帐,现在在胪朐河南、肯德汗山东南面?”李全礼眼睛一亮,“俺答好大的胆子!那满受秃去劫掠女真,他竟率主力在那么远的地方。陛下,只要从捕鱼儿海那边堵过去,必有所获!”

“不可!”陈九畴立时说道,“陛下,若大军轻率北上,俺答正好率军自西往东截断王师!汗庭汗帐向来便在开平北面不远,还没到捕鱼儿海。这马芳所说之地,已经是喀尔喀驻牧地,俺答岂能在那里?此人居心叵测,陛下不可轻信!”

行殿之中顿时吵闹起来,马芳不知所措。

这胪朐河,在大明典籍里也有记载。永乐八年,朱棣就亲征到胪朐河上游,改称为饮马河。同年又一直顺河打到下游的捕鱼儿海及阔滦海子。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就是在捕鱼儿海一带灭了北元王廷的。这阔滦海子,后世叫做呼伦湖。胪朐河下游及那两个湖一带,就是呼伦贝尔大草原。

按理来说,汗庭避一避兵锋北退个三五百里,其实跑到呼伦贝尔大草原一带,是更好的。

但眼下俺答要整合蒙古诸部,把汗帐设到更靠近喀尔喀的地方,也合理。

马芳所说的地方,曾是蒙古汗国最初的中心,是成吉思汗旧称为大斡耳朵的那一片地方偏南一点。整个那一片故地位于胪朐河与斡难河之间,水源、草场都不错。而西北面,就是肯特汗山所代表的一片山地高原。

如果明军不来,俺答既能压住喀尔喀,又能控制东面辽阔的呼伦贝尔草原。如果明军来了,退入肯特汗山甚至躲到它西北面的贝加尔湖一带,明军能奈他何?

再或者到更北的斡难河中下游,那个就是朱棣足迹的最北面了——被称为杀胡原的一带。而朱棣的生命,也在那里走到了尽头。

现在朱厚熜所在的开平,与名为温度尔汗的俺答汗庭现驻地之间,已是逾一千里的直线距离。和他的前锋警戒骑兵所在的哈剌莽来、也就是大明典籍记载中的广武镇,也有六七百里。

朱厚熜低头看着案上的舆图,这图自然不甚详细。

如今开平就是最北线,北面除了一两百里阔、东北西南斜向分布的锡林郭勒草原,再去往原先的汗帐所在,中间还有一片被称为大沙窝的沙漠。

现在俺答缩去了更远的地方,那已经有了隐隐以大沙窝为界的意思。

若大明的胃口仅止于此,那么他在广武镇那里囤驻一个大部族,还能隐隐控制住大沙窝北面和东北面原先的汗帐所在那片肥美的草原。

更北面,胪朐河、斡难河之间,捕鱼儿海一带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也足可休养生息。

而大明若要继续北进袭击汗庭主力,大沙窝是第一道坎、哈剌莽来是第二道。若俺答继续北退,还有胪朐河,有肯特汗山。

他往东、往西、往北,都有纵深。

这大沙窝和广武镇之间,就是缓冲地带了。

行殿里还在争吵不绝,朱厚熜开了口:“好了。这马芳实乃汉民,不忘出身,一心南投,朕相信他。”

已经听了许多重臣觉得他十分可疑,正担心不已的马芳顿时热泪盈眶。

皇帝相信他,那还有什么话说?

但朱厚熜也说道:“俺答一退千里之外,就算雪化了,只怕也无法决胜了。此人果决不已,如今河套虽复,大明兵锋进逼至此,俺答却得到了他想要的结果。河套胜得太快,想一举绝北患之计,并不容易。”

张璧和陈九畴等长舒一口气。

大明要消化的地方太多了,而旷日持久却收效甚微的北征,对大明来说是太大的负担。

“然北征大军既已到此,该为将来做打算了。”朱厚熜又说道,“二月后开拔。大同将卒,西往答鲁城、砂井;宣府、蓟州将卒,北进至应昌一带。京营将卒,涉大沙窝,进抵玄石坡、赛汗山。”

郭勋和李全礼怅然若失。

现在这样的决定,那就是难有大战了。俺答已经跑了那么远,皇帝这样安排,就是重新划界而已。

应昌一度做过北元王庭,后来设过应昌卫,这是恢复旧时疆界。玄石坡是太宗数次北征出发地之一,算是一个进窥草原的桥头堡。而砂井、答鲁城,更只是阴山东麓去往大同、宣府的前沿哨堡而已。

朱厚熜看着他们笑了起来:“控制这一带,自无需主力过去。三月,三路主力同赴广武镇,直逼汗庭。俺答若仍要避战,至少让他今年没那个福气享受南边的草场,让他带着汗帐屁滚尿流、威信大失。他战与不战,都要在成吉思汗的王兴之地做个记号!”

“陛下圣明!”这下,郭勋和李全礼又高兴了。

毕竟是要去饮马河走一遭,至少像昔年的太宗、蓝玉一样,到了那一带。

张璧和陈九畴他们对此也无异议,只要不是冒然想去端掉北虏的老巢、缓缓推进一次,那是没什么问题的。

而这也算是阳谋,以后,就只用春夏时做出点动作,让鞑子都没法安心在水草更肥美的南面草场休养生息便行。

从长计议的话,必须解决大明骑兵不够多、不够精锐的问题。

怎么来解决?

群牧监,朵颜三部,还有即将到来的衮必里克。

但朱厚熜清楚,还要有一个擅长率领骑兵作战的将领。

“百户?”郭勋意外地看着皇帝,“陛下,这马芳所说属实与否,还要辨明……”

“该去访查的,就去访查,不耽误。”朱厚熜意味深长地看着他,“你一边看着,一边用着,让他在三千营的骑兵里先效命,这点小事你能办好吧?俺答都能封他一个百户,朕也愿意给他一个机会。”

“……臣明白了。”

朱厚熜决定还是集结主力去俺答汗庭走一遭,既是北征大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是要给一点马芳脱颖而出的机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从蒙古南投,他必须有机会证明自己。这样,朱厚熜才能给他尽量高一些的起点,让他成为未来驻守于这一带的一员勇将。

至于严春生……他风头太劲了,只能再另做安排,或者留待将来真正有机会决战北虏时再用。

马芳就这么开始了他在大明从军的生涯,可以说,这个起点已经比另一个故事中的他好多了,冒头的时间也早多了。

郭勋渐渐回味过来,这马芳只怕就是自己的机缘。

让皇帝另眼相看的人物,从来没有简单的。

在考较了一番马芳的骑射本领之后,郭勋更加相信了这一点——想在明军中立足,以百户身份领一小队骑兵,马芳也必须获得同袍的认同。

这都是北征大营里的小插曲了。

北征大营里现在既等待着二月的开拔,也期待着月底即将到来的献俘大典。

那既是这次御驾亲征功劳的夸耀,也是北征大军继续北进的誓师。

张璧这个领礼交部事的国务大臣主持筹办着一切,朵颜三部的族长也必须悉数到来。

朱厚熜却在行殿中审阅着张孚敬他们从京城呈送过来的方略。

河套重回大明怀抱,宣大、以北的大片土地被收复,套虏的俘虏还有朵颜三部,都必须得到妥善的安排。

按张孚敬和夏言的建议,大同宜重新纳入山西省的范围,从此从边区的体系中退出。

黄河以南的河套河套区域与宁夏、甘肃,还有被衮必里克收缩回兵力了的青海,现在得重新考虑了。国务殿和军务会议的建议,甘肃、青海改为青甘边区,而宁夏及黄河北的后套、前套,则改为河套边区,黄河以南的河套归由陕西省管辖。

至于宣府及张北、凉城、官厅、砂井、开平、应昌这一大块区域,则是新的前线,可设宣宁边区,蓟州防线北移应昌一带。

与此相关,那就是朵颜三部的处置问题了。

军务会议的意思,应昌北的原察哈尔驻牧地及宣宁边区的牧场都可允他们放牧。但是,朵颜三部要改一改。仍旧放牧、设骑兵的,改为游卫,直接受宣宁边区节制。而留在原先大宁一带的,则划出三州之地,给他们一个世袭土官过渡。

朱厚熜现在考虑着这个问题。大明缺骑兵,朵颜三部其实有一些骑兵,但是战力实在一般般。

现在嘛,就是让他们愿意安居乐业、享受富贵的,就暂时做个土官,羁縻在边区。仍更愿意放牧的,就在宣宁边区内外放牧、游走为三卫,但必须受大明调遣。

时间还不太长,朵颜三部还不可能都被大明同化,确实需要过渡。

只是这样一来,辽东边市就不是针对朵颜三部了,宣交使也如此。

这回是要朵颜三部直接成为大明的臣子。

最大的难题还是数目庞大的鄂尔多斯万户俘虏。

毫无疑问,是必须打散的。北京那边呈送过来的建议,群牧监收纳一部分,迁一部分到黄河以南。河套边区管着一部分蓄养战马,还要把青壮都迁到宣宁边区来,让建设局、转运行管着他们筑堡、修路、应役。

还有一项大计划,迁民实边——刚好前些年清丈田土人丁,有太多大明百姓可以鼓励他们到河套、宣宁了。

除了配套政策之外,最主要的是大明今非昔比,攻守易形,边区可不一定那么危险了。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在河套、宣宁边区采取什么样的边民尤其是鞑民政策?

其实没什么心理障碍——形态更落后的草原部族,现在以战败和俘虏身份,为奴为仆都是他们很习惯、很适应的。

朱厚熜揉了揉眉心:要消弭仇恨、同化一些,除了足够的时间,那还需要让俺答无法再成为指望,还需要让边区的生活能比以前更好。

甚至连衮必里克这个人,他的结局如何,也会成为那些蒙古俘虏心里的风向。

要让他们老实下来接受现状而不至于人人自危,衮必里克还得有个看得过去的结局——这是张孚敬和夏言共同的建议,封他做个王公。

他们甚至建议朱厚熜在赶跑俺答一次之后,自己也加个汗号,用更温和的政策进一步分化草原部族,用河套和宣宁边区更好的生活吸引更多人南投。

这不是说从此就接受了大明与汗庭南北对峙的局面,只是要消除将来再次绝灭北患时境内那么多蒙古人可能会带来的隐患,也让北征时有更多带路党。为此,应该接受镇安伯严春生的建议,纳鄂尔多斯部一女为妃。

朱厚熜心里琢磨着,这样的做法,好像唐太宗有过,后来的清朝皇帝也有过。

归根结底还是生产力的问题,管控庞大疆域所需要的交通、通信手段的问题。对于游牧不定的草原部族,有这种“归顺”就仿佛顶峰了,再加上联姻、时不时的敲打。

朱厚熜觉得,在俺答还没被彻底赶走甚至消灭之前,就这么办吧。张孚敬他们是更了解这个时代的,大不了等将来真的扫灭了还存在的统一汗庭之后再做调整。

严春生与衮必里克渐渐接近开平,这一次北征已经进入垃圾时间。

朱厚熜已经看到结局:俺答那么聪明的人,应该还是会抵抗一下的,但是将一举两得,既让各部族直接感受到大明如今的强大,又削弱一下仍旧不算特别忠诚的部族力量。

强大的外敌有助于他凝聚内部力量。

决胜之局不在这次了。

正月底,看见严春生坐在马上昂扬地出现在视线里,朱厚熜的眼神复杂。

这是自己冒出来的、自己并不曾有印象的人物,谁能想到竟猛到这种程度,甚至盖过了唐顺之、俞大猷的风头?

只能说,这片土地从来不缺豪杰,只是需要历史给他们机会。

从这一次开始,朱厚熜大概不需要亲征来激励什么士气了,只要他给机会,就会有更多人冒出来,完成他的命令。

数月来的忧愁一扫而空。

俺答又做了一次正确的选择,那又怎样?丧家之犬而已,草原版本已经大更新了。

呆到天气暖和,该回京了。

把精力花在发展那些让将来的俺答能歌善舞的技术上。

本章完

喜欢靖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靖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