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靖明 > 第419章 开门,东方贸易

靖明 第419章 开门,东方贸易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8:41:32 来源:书海阁

“你国君臣相忌,臣民不直王上久矣?”

一眨眼便已是腊月底。养心殿内,朱厚熜对李发出了诛心疑问。朱载墌好奇地看着李,张居正则陪站在太子身旁,目不斜视。

御书房之中,徐阶、高拱、李开先则心头剧震,不知道皇帝为什么要对朝鲜国主之子提出这样的问题。

李是最懵的。

大明皇帝召见,他当然要来。

结果不仅见到了大明天子,还见到大明太子。皇帝嘘寒问暖关心了一下他这几个月在京城的生活后,突然问出这么一句来。

“外臣惶恐……这些流言蜚语,陛下怎能当真?”

李自不能附和说“确实如此”,他陡然陷入巨大的恐惧。

朱厚熜哑然失笑:“又是奏请你留在大明进学,又奏请朕派遣大儒去朝鲜讲学,再有李怿赐死庶长子之事。朕能稳稳做这个大明天子,难道看不透?没想到,大明竟被李怿和朝鲜各派当做了工具。你求活,他们争权,有什么不能明说的?谢表既来,朕过问了,田汝成又岂敢不说?”

李的腿一软,当即跪了下来:“陛下恕罪……”

“家丑不宜外扬,朕理解伱的难处。”朱厚熜叹息了一声,“此恩朝鲜,本为宗藩之亲。岂料遴选留学士子,朝鲜朝堂闹出偌大动静。龚用卿奏回到朕这里来,朕看了便好生感慨。派遣大儒去朝鲜讲学,那就不必了,莫让天下人以为朕有心插手朝鲜内政。便是你,既然身系朝鲜王储之争,朕也不便对你另眼相看,不然终归是有助你之意。”

李还跪在地上,闻言心头一凉,情不自禁地恳求道:“陛下……”

朱厚熜抬起了手打断他想说的话:“朕亲率将士大破北虏,军威大盛。又处置了交趾纷争,分设南北两宣尉司,皆册封国主。派遣海师驱走西洋夷贼,助满剌加王室后人复国,设南洋都护府。万寿圣节时,诸藩来贺,朕阅兵封赏,可不是为了磨刀霍霍。”

停顿了一下之后,朱厚熜才缓缓说道:“当此之时,诸藩惶惶不安,都担忧大明兵锋向外,有开疆并土之意,这却不是朕办那万寿大典的用意了。”

徐阶缓缓地低下了头:皇帝说的比做的好听,大明难道不是在磨刀霍霍吗?接下来这几年只是先裁练精兵,正是磨刀。

李想着金祺对他说的话,不由得惶恐不安,不知说什么好。

大明天子为什么要这么直白地对他说这些话?

“朝鲜这谢表所奏请之事,皆因朕当日见你谈吐不凡,一念兴起留了你下来。在朕心目中,边贸是互惠互利的,这事很重要。你为王子,若深悉大明边贸之策,归国后可助朝鲜与大明多通有无。”

朱厚熜无奈地摇了摇头:“既已立储多年,你又是庶次子,朝鲜君臣何以仍旧心思难定?倒显得朕是想煽风点火了。故此,这次你父亲奏请两事皆不允。朝鲜恭顺大明多年,朕虽欣赏你,却不能因此坏了宗藩之谊。”

李这下彻底浑身冰冷:这么说,他必须要归国了。

朱厚熜果然接着说道:“在京城再过个年,等天气暖和了,把朕的劝告带回去转奏你父王吧:朕只希望朝鲜安定,不希望朝鲜乱了起来,以致边贸不通、往来断绝。朕更不希望,他将来的子嗣又要再来一遍反正,同室操戈。”

李发着抖,这样的话,他如何敢当着李怿的面转奏?

然而朱厚熜却对他说道:“这是朕对他私下里的劝告。你为人子,当谨守忠孝,襄助王世子,劝谏你父亲。朕今日让太子过来旁听,就是要你知道,朕岂会阴助你夺王储之位?朕这么做,岂非让朕的儿子们将来也心思不定?你若表明了心迹,一心助你父王、助你弟弟,在大明这几个月便不会白费。”

朱载墌眨了眨眼睛:是因为这吗?

李失魂落魄地离开了紫禁城,他一时无法深想:如果大明皇帝只是想表明态度,驳了李怿的奏请,再让龚用卿大义凛然地表述缘由和立场就行了,何必要对他来一个这样的推心置腹?

万寿大典诸藩来贺,主题除了阅兵封赏,确实便是大开边市、互通有无。

可他如果回去转奏大明皇帝的劝告,说自己绝无意王储之位,要忠于王上、忠于王世子,还有活路吗?

父亲和世子派,那么大的矛盾,岂是自己表明心迹、良言劝谏就能化解的?

养心殿内,朱厚熜已经让徐阶他们离开。

见一见李,是今天最后一件事了。

今天之后,徐阶他们就放假了,马上过年。

只有张居正还陪着朱载墌留在这里。

考较什么的,自然只是走个过场。张居正虽然虚岁才九岁,但记忆力、表达能力乃至于知书达理的小大人气质,在这个年龄都是很罕见的。

张家这些年的经历,朱厚熜自然也听张居正说了,自然明白他是因为自小家贫因而更加发奋。

满意之余,这回给他赐名居正的事就由朱厚熜做了,又是一份恩典。蒙皇帝改名、赐字的,前有张璁,现在是总理国务大臣;后有张居正,如今只是一区区太子伴读。

但这太子伴读如今寄居于辽王府,寻常都和还没成年袭封辽王之位、过继给辽王妃毛氏做儿子的辽嗣王一同入宫,而后便陪着太子一起在御学上学,眼看着就要从小在陛下眼皮底下长大了。

太子伴读还有四个,但陆炳寻来的另四人,则是“两文两武”,可称为两个小书童和两个小护卫。只有张居正,可称为“首席”伴读。

现在两个小不点都到了养心殿的后院,皇后带着四皇子朱载墀也来了。

整个大明最硬核的家宴,张居正也有份参加。

虽然只是寻常晚膳。

“不必拘礼,你也吃完了,再回辽王府。”

张居正还没变声,但压低着声音拘谨地回答道:“小子不敢。”

“那便当做是朕赐的恩典。”朱厚熜笑着招了招手,“有你在一旁督促,太子的学业朕也能放心一些。”

“……谢陛下隆恩。”

这做梦一般的日子,张居正已经过了一个多月。

他万万没想到,皇帝平时这么不拘小节,和蔼可亲,竟有点把他也当做儿子般地疼爱。

养心殿里的饭桌是最随便的,孙茗也习惯了,她甚至不理解地开口问话:“见朝鲜外臣,带着载墌做什么?”

“现在还不懂没关系,将来想得起来有过这回事便好。”朱厚熜看了看儿子,“去年也监国过,旁听了不知多少回国策会议。今天让他听听,对他也没坏处,这样的经历是越多越好的。”

“……父皇,朝鲜王把他的儿子赐死了?”朱载墌内心是很震撼的。

在他眼中,父亲虽然也有严厉认真的时候,但对待孩子们都是慈爱的。

朱载墌也知道,皇家总有许多惨事。虽然他年纪还小,母亲或者其他人都不会对他多提这些,但学的历史里也有许多这样的事。

但今天亲耳听闻正在发生的事,亲眼目睹了那个朝鲜王的儿子惶恐不安、脸色煞白的样子,朱载墌才切身体会到一些东西。

“是有这回事,也不全是因为朝鲜国主心狠。”朱厚熜又看了一眼张居正,“朝鲜的事,内情很多。臣强君弱,李怿自己也是个没大志、没才干的,这才有了这样的惨事。”

“……陛下,别吓着孩子了。”孙茗瞪了朱载墌一眼,而后又奇怪皇帝为什么瞟了一眼张居正这孩子才说后半句。

张居正自然是心头一凛,低头干饭,就当没听到。

他要敏锐得多。皇帝对他有显而易见的看重,张居正知道自己已经有了另一种命途,如今只能先懵懂地走下去。

毫无疑问,他伴读太子只是一部分,皇帝是连他一起教的。

朱厚熜对孙茗回以微笑,然后就对朱载墌说道:“朝鲜接下来发生的事,你可以多问问张璧。他领着礼交部,那里都有最新的消息。把这个当做一件长期的事关心着,将来是能引以为鉴的。”

“儿臣记住了。”

朱载墌点了点头,小小的心灵上笼着一层阴霾。

父皇说的,只怕就是同室操戈的事吧?还有君臣之间的争斗……

做太子,没有以前小时候轻松了。

如今定下了东宫属官,就更不轻松。

但这就是朱载墌必须承受的。他若学不好,将来只怕连父皇的一半都做不到。

等晚膳吃完,张居正离开,朱厚熜则带着孙茗和两个儿子去往御花园的方向踱步。

放松时间,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在前面追闹玩雪。

孙茗看着被太监、宫女们护着的两个孩子,又是欢喜又是担忧。

皇帝对太子的培养如此用心,她自然是开心的。可让太子关心朝鲜的事,难道以陛下的能耐,他还是担心将来大明也有同室操戈的隐忧吗?

夫妻这么多年了,朱厚熜轻易就能看穿孙茗。

他牵起了孙茗的手,低声缓道:“别多想了。朝鲜国小,但诸事自成一统。大明的将来,自然比朝鲜更加纷繁复杂。小中见大,朕以朝鲜为例,花上数年时间,载墌多少能懂一些关键之处。他们父子的惨剧,李怿的性情很关键,臣下的争权夺利更关键。朕的儿子们,朕首先得把他们的性情培养好,将来再有一番布置,你就放心吧,别往坏处想。朝鲜之事,只是一个学习素材。”

皇帝如今不跑步了,改为练拳脚强身健体。而散步之时,他若能牵着后妃的手,便是极显情意温存的一件事。

孙茗顿时安心很多,然后说道:“那朝鲜王,自不能与陛下相提并论。”

“是前一段时间朕想选些太子伴读,你也听了些闲言碎语吧?”朱厚熜知道许多事自有因果,“你得明白,凡事越往坏处想,越容易把事情真的变坏。朕立了太子,准了东宫开府建衙,你就定下心。孩子们还小,让他们兄弟友爱,多在一起有机会呆一呆,才是好事。现在哪里能就开始多讲尊卑、少讲情谊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臣妾记住了。”孙茗抿了抿嘴,“今年除夕夜,陛下有何打算?”

朱厚熜笑了笑:“该备的都在备,是问守岁吗?去年在漠北,朕可是没陪你们和孩子。明天传下去吧,届时到乾清宫一起同迎新春。”

皇帝呆在紫禁城,这皇宫中的众人才安心。

去年的除夕夜,虽然已有河套大捷等好消息传来,但谁能真正放心?

现在,皇宫进入了喜迎新春的气氛。

天气寒冷,朱厚熜和孙茗只走了一小圈,就从日精门那边转往东面,先去蒋太后那里说了会话。

等回到了养心殿,被召来的穆婉和王青茵已经在暖被窝。

说起来,这还是她们去年伴驾北征时养出来的习惯。天寒地冻的,皇帝当然要照顾暖和,也没人会去说皇帝这是纵欲享乐。

他是很勤勉的皇帝,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后宫妃嫔虽多,但这些年也没闹出什么大事,朝臣们也不会拿这些来惹朱厚熜不开心。

而后宫之中,朱厚熜除了最开始放纵过与卡萝丽娜和曲梅一同享受,对其他妃嫔,却从不会这样。

现在有了穆婉和王青茵这两个例外,毕竟习惯了。

两个也都被封了婕妤。

朱厚熜纵享欢愉后,一时还睡不着。温香软玉间,他却想起嘉靖十三年的一些安排。

朝鲜那边的事完全不用着急,李被他这一拉一甩,回去之后,朝鲜明确了没有大明这个“外患”之后,自会斗得更加欢腾。

他们其实另有外患,那就是女真。

同为大明藩属,如今大明势大,女真人自然是不敢惹大明的。但朵颜三部臣服后就会在大明的庇护下安心繁衍,这自然会压缩关系更远一点的女真人的生存空间。而俺答去年劫了一次女真,将来自然年年能如此。

这些年,朝鲜“上诉”女真人劫掠他们的次数也不少。

让他们先斗吧。

以如今的生产力和技术水平,大明实则控制不住那么大的实土。

要在许多年以后仍旧实现周边的安宁,舍却逐渐的文化同化和经济捆绑外,别无它途。

但是海洋的时代正在到来,有些关键的出海口,是必须图谋的。

赵俊现在恐怕才刚刚接到旨意启程还朝,明年,其他诸军都要裁练,唯有海师要增员。

考虑到远洋航行的风险,朱厚熜微微叹了一口气:明年还是多花时间搞原始蒸汽机吧,至少把方向趟出来。

把原型先跑通了,以后找到橡胶,有了更好的钢材,就是不断改进。

大同已经安全,缓冲地带的蒙古高原也有煤……

听到皇帝叹气,穆婉轻声问道:“陛下,可是臣妾们服侍得不周到?”

朱厚熜愣了一下,随后双手微微用力抚了抚:“朕思虑国事呢。”

“……陛下,怎的都这会了,您还思虑国事?”王青茵娇声嗔怪一般,“大明如今盛世一般,陛下仍叹气?”

到了宫里,她们就知道自己这一对属于比较特别的了。曾有那么长时间夜夜相对,她们也不再如当初那般谨慎小心。

朱厚熜轻笑一声:“什么盛世啊……”

也就是他、也就是权贵官绅和富商们,在这样的夜里享受着饱暖、温存。

大明的家家户户,不知有多少正为年关而愁。

就像张居正一般,在今年之前,他家里的每一个年关,都只是暂时搁却烦恼罢了。

不过,因为朱厚熜,他们家的今年会不同。

想到这里,朱厚熜也暂时搁却烦恼。

毕竟他正在一点一点地改变。

在眼下这颗星球的绝大部分角落,今年跟过去相比,都没有多大的变化,甚至数百、上千年来就是如此。

而此刻,葡萄牙的王室迎来了剧变。

远征的舰队回来了,出现在里斯本的港口。

但他们居然没有到王宫里来觐见,而是让人送来了一封信。

写信的人,也不是恩里克,是阿方索。

他说:他早已是东方帝国大明皇朝的伯爵,他的女儿是东方皇帝的皇妃。葡萄牙的远征舰队已经全军覆没,现在回来的,是已经忠于他的俘虏。

他们共同属于葡萄牙东印度公司,和胡安总督一起带来了东方皇帝的旨意。

葡萄牙需要有诚恳的态度,为进犯大明付出代价。击败远征舰队,是让葡萄牙国王清醒的必要举动。

如果想要和大明建立真正的和平、实现更大规模的通商贸易,大明需要葡萄牙国王的请降国书、战败赔偿,以及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主持葡萄牙的海军力量和海上贸易。

若不然,则大明伯爵阿方索将带走这支舰队,彻底控制住葡萄牙在本土之外通往东方的所有殖民地。

如果葡萄牙国王仍然不清醒,或者想要纠集西班牙等国试图重新控制通往东方的航路、把触角继续伸向大明的属国,那么从葡萄牙开始,欧罗巴将再次体验东方大军征服过来的噩梦。

上一次是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从陆地上过来。这一次是击败了成吉思汗子孙们的大明,从陆地和海上一起过来。

现在,明明就是葡萄牙人的阿方索代表大明,真的从海上过来了,在葡萄牙的门口“咚咚咚”。

“开什么玩笑!”

里斯本这里正是将近黄昏时,若昂三世难以置信地摔掉那封信:“港口那里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切正常,我尊敬的陛下。”他的宠臣惶恐地说道,“但是他们暂时控制了整个港口,对外说出的消息是,远征舰队从东方满载而归,所有的货物要等候国王陛下亲自去查看,再决定怎么处置。”

“跟恩里克一起去的那些商船呢?他们也不向他们的投资人报告吗?”

“陛下,他们也和阿方索一起,说那些货物都是战利品,不是买来的,所以要等候陛下亲自过去做决定?”

若昂三世满脸阴晴不定:“就是要我亲自过去?”

“陛下,舰队和那些商人都听他的吩咐,这已经是事实了。”那个宠臣仍旧是满脸惊骇,“但现在他们对外的说法和这封信里不一样,应该是想和陛下谈判。时间紧迫,派出远征舰队之后,现在其他的战舰都派往新大陆和其他殖民地了,里斯本十分空虚,只有您最忠诚的卫队和不到十艘战舰停泊在军港啊。”

“竟然敢这样,竟然……”

看若昂三世震怒异常的模样,那人连忙劝说:“陛下,千万不能在里斯本打起来,千万不能啊!如果在里斯本发生了战斗,消息就一定会传出去。葡萄牙的远征舰队全军覆没,接下来西班牙会怎么做,您一定要明白啊!”

“东方帝国索要的赔偿,是天文数量的白银!天文数量!”

“您一定要克制愤怒,请务必!陛下,现在,他们一定也已经在暗中和那些投资人、大家族一起商量。如果拥有这样的实力,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就算是宫廷政变也有可能啊!除了您之外,哈布斯堡家族的人也一直渴望着葡萄牙王位啊!”

冬天还没过去,就算这里斯本在地中海西北面和大西洋东岸一带,气候比更北面的不列颠及法兰西那里更暖和一些,若昂三世仍然感觉透骨冰凉。

现在他既后悔,更痛恨恩里克那个蠢货。

“你先去问问,那该死的阿方索到底要什么!他用不一样的说法,究竟想从葡萄牙得到什么!”

而后,则是另外一个命令:不管怎么样,先把恩里克的家族都先控制起来,包括他们家族的财富。

港口那边,阿方索看着久违的里斯本,心里头感慨不已,也畅快不已。

在这样的形势面前,自诩雄才大略、骄傲的若昂国王,应该也要低下高贵的头颅,亲自来到这里吧?

“一定要记住,我的朋友们。”阿方索开心地叮嘱着,“我们仍然是忠于尊贵的若昂陛下的,如果我能得到公爵的身份、总理国务大臣的官职,你们能成为海军元帅和将领的话。我们仍然是葡萄牙忠诚的大臣,为葡萄牙的利益而奋斗,谁让我们带回了彻底打通整个东方商路的机会呢?”

“您说得对!”

港口这里欢声笑语,妓女们是允许进来的,士兵们已经在船上呆了很久。

但他们这些尊贵的人物,在一路上已经很清楚了他们拥有怎样的话语权,也清楚了在他们面前的是怎样一份庞大的利益。

和过去只能从印度和香料群岛带回货物不同,这一回,是真正彻底建立东方最主要商路的利益。

源源不断的瓷器、茶叶、丝绸!

本章完

喜欢靖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靖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