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四百二十八章:没想到,裕王还是个二极管

送走高翰文及一众功臣,裕王才赶紧让吕芳出去巡视并关上门,拉着谭伦仔细讨论起来。

“什么,这是高仕林的献策?”

高翰文字仕林,其实谭伦之前也就跟高翰文只是点头之交,只是这次南下一路上所见所感,好不羡慕。毕竟谭伦可是正统儒家士大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还是有的。

以前只觉得必须忍辱负重,等登上高位才能以一人之力扭转乾坤。

但听完高翰文的士绅自主申报耕地策论,谭伦是真的彻底佩服了,连带着称呼都亲切了很多。

“是啊,当时说完,吕芳就觉得妙不可言,寡人也觉得妙不可言,只是觉得其中还有玄机,没有完全吃透。”裕王一幅大脑严重过载的样子。

作为一个从小就被儒家那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洗脑的君主,让其理解却是有些困难,何况裕王却是脑袋不够聪明的样子。

“王爷,其中之妙就是新学与贤良文学最大的不同啊。其不再假定心善论,也不再要求官员必须有圣贤之心。从此之后,一般人也能够做官了啊。这才是他高仕林开天辟地的功德啊。有此一项,比肩阳明,未来直追孟荀都是指日可待。”

到这里虽然意识到自己说话有些夸张,但转念又觉得真不算夸张,谭伦也没有纠正。

比肩王阳明,直追孟子荀子,这可是要进孔庙的人物了啊。

之前只觉得精妙,但完全没感受到有这么精妙啊。

好在裕王忍住了没把那句“我怎么没感觉到这么厉害”说出来,而是以一种单纯的求知欲眼神望着谭伦等其解惑。

谭伦说了大话,也有些心虚,但看着裕王没有反驳,那也壮着胆子讲了起来。

首先,传统儒学,将就修生齐家治国平天下,修生齐家是首要的。

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官员都是修齐治平的人物了,那还需要提防官员吗?朝廷的很多政策都是默认有一大批修齐治平的官员来帮忙实施的。因此,好多政策从朝廷立法的那一刻就显得天真且稚嫩。

但事实上,朝廷有那么多修齐治平的君子型官员吗?或者经过儒学培养的官员都达到了修齐治平的君子标准吗?

能达标的,都是少之又少。自己能想到的,恐怕就是之前被自己坑去淳安县的海瑞海刚峰了。人就怕对比。以前谭伦觉得自己也算。但一对比,就发现自己也不算了。

一份毫无防备的天真政策,指着一群不修身,不齐家的儒学混子,甚至小人去执行。怎么可能不歪嘴和尚念歪经。

他们只会躲在朝廷的政策下鱼肉乡里,损公肥私。

而高仕林的方案,虽说看似简单的驱狼吞虎,其真正精妙之处在于不以君子为前提的。哪怕不是君子,也不会让朝廷的政策荒腔走板,以后对于大明,对于皇上,对于王爷,则是凭空扩大了忠臣能臣的羽翼啊。以后哪怕有臣子不是君子,王爷也可以放心调遣了。

“这不是君子怎么行呢?那不是满朝小人了?”裕王一听不是君子,本能的有些接受不了。这跟自己的传统道德太背离了。连带着看谭伦的眼神都怪怪的了。

颇有一种,别把自己教坏了的既视感。

“王爷,君子虽与小人对立,但君子与小人之间还有很多人,比如庸人,比如俗人,比如痴人,比如怪人,而且哪怕是小人,也未必都是坏人、恶人”

没办法,谭伦只好又给裕王科普了一遍人的分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