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四百五十六章:朱庚微观经济学初步

打发完话本这边的人,高翰文才来到自己弟子的办公室。塱

一眼看,四个人,沈一贯、朱庚、刘君墨、兰陵王世子朱勤煥,怎么少一个人?

由于缺少印象,高翰文也没管怎么少了一个人,只是难得来检查进度,自然是要过问一下学问了。至于少那个新来的,反正也没怎么安排活儿,影响不大。

因为之前宗人府说过保密,所以公开场合,高翰文也没跟这个王爷世子客气。

一进门就直说:“怎么样,赵巡抚去年底提的建议,可有眉目了?”

仁义指数的改进,高翰文是心里有数的。因为放在后世,恩格尔系数与基尼系数也是国家机密,不敢乱公布的。

仁义指数如果只停留在这个阶段,那就只能做内参使用,要想做一个普遍的指标就太难了。毕竟讲分配越讲矛盾越大,讲奉献则越讲境界越高。

赵贞吉是一个慧眼如炬的,一眼就看出当前仁义指数的问题,只是毕竟新事物朝堂上好些人也没反应过来。而且毕竟才试点,坏处还没显现。塱

按照高翰文年初的规划,那就是仁义指数后面就打包放进原儒的旗下,谁不信原儒谁就是反孔反儒,而新指标则放到新学旗下,成为新学区别于以往学问的根本。

新指标需得是仁义的基础,但又不会像仁义一般直接激化矛盾。这就有些伤脑筋了。

好在年初,高翰文借着空闲过来给普及了好些经济学概念,价值、价格、效用、收入、成本、利润、投入、产出、供给、需求。

要不怎么说自己是遇到牛人弟子了,凭借这十个最基本的概念。

眼前这三人愣是把经济学的雏形给推导了出来。

多余的那个,主要负责给三位师兄吹彩虹屁。

“老师,这是我们最近半月的进度”塱

高翰文接过,沈一贯交上来的三本署名作业,逐一翻阅,很明显三人各有侧重。

选择价格、价值、供给、需求,朱庚基本是已经完成了亚当斯密等系列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就连价格缠绕价值上下波动的图形都出现了,而且由于先前在演绎逻辑的功底,朱庚所画的价值也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波动稍缓的曲线。

这一点是相当另高翰文惊喜的。后世国内推广的一直是价值是条直线,甚至多数时候就是一条水平线。这就导致很多人一开始就机械地理解了价值的概念,然后指着说经济学不行什么的。

很多人把经济学当成儒学的翻版,以为会有一个固定的套路让大家套用到方方面面遵守,如果没有,则会自动简化出一条捷径。当捷径出问题时,就是理论不行了。

就连高翰文原本自己准备的都是直线版价值的图片。

当地的供需关系决定价格,全社会的供需关系决定价值。工业作坊的本质是满足需求,商业铺面的本质则是弥合地区与社会的价格价值差异。工商联合体往往是最大化主体的利益。价格是市场信号的表现形式。塱

这些结论看似简单,朱庚亲笔手写的推演与示例却是满满的一大叠。

更难能可贵的是对信息的确定性、人的理性与市场竞争这三大前提假设进行了强调。

主动为自己的理论设限,而不是凡提出什么就要求应用到万事万物上,这份谦虚真的是难得。朱庚可是传统儒生。能有这意识,而不是找到什么理论就奉为圭臬,循着什么方法就要万试万灵贪图捷径,这表明朱庚是真的脱离儒学体系的思维惰性了。

这种人,哪怕是后世经历过文化改造也不算多见的。

对于这种逆天的学生,高翰文只能恨之前约定的最高分只有一百分了。

对推导过程进行验算后,一一打钩代表了高翰文的认可。把价值曲线的末尾添加一笔向下的趋势线。到最后写下“工商主体、资产与负债、产权”三组词汇作为后续研究的题眼布置下去。至于朱庚先研究哪个,便是随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