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六百七十四章:君子兰不君子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六百七十四章:君子兰不君子

作者:雪泥鸿爪a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2:21:42 来源:23小说

一直快到晚上戌时,整个罗天大醮才算结束。

水坝对面,灯光璀璨,熠熠生辉,一片大明梦华录的景象。

水坝南面黑灯瞎火,一群群的百姓还簇拥在一起,没什么灯光,却胜在人多热闹。

“出来了,出来了”

先是嘉靖的华盖御驾车出法坛,南北两岸基本都跪得服服帖帖的。

等嘉靖的车马走了,后续各色贵人才陆续退场,贵人们退场却不愿意离开,而是等后续的三教**师们出来改个运势。

跟先前那指望炒君子兰发家一样,好些贵人在上半年这场君子兰豪赌中同样亏得掉裤衩。

别看这京城离杭州远,但架不住杭州过来的东西那是又多又贵啊。

好多当了几辈子安稳老财主的门面士绅,前面一年下来,又是琉璃又是绸缎,还有各色玩意摆件吃食,这花销是相当的肉疼。

没办法,既没有像山东士绅那样逼得极度苛待佃户,也不至于去操持什么走辽东贩私货的风险买卖,就只能借势风雅,一起炒一波君子兰了。

至于一开始谁把君子兰价格带起来的已经无从考证了。反正现在基本上除了王公贵人或一二品大员,或多或少从上到下起码两三成的人都沾点君子兰了。

主要是去年薄荷的发财梦太刺激了。几乎是一月翻十倍,硬是涨了半年才停下来,最高峰一两薄荷都顶得上半两银子了。

但薄荷是锦衣卫操持的生意,没人敢去虎口夺食。君子兰则不同,这本来就是士绅的标配。士绅炒君子兰名正言顺的。因此这东西从春节公开价格翻三番后大家都知道值钱了。

结局就是,凡是开春入行的,几乎全被套得死死的。

这什么君子兰啊,一点都不君子,简直是赔钱货了。只是毕竟高价买的,真要发火扔掉还是肉疼。又气又舍不得,怎么不让人焦躁。

只是这里面官员和底层一般是炒君子兰植株,这东西贵还不易保存,因此往往也就几株十几株的,倒不至于伤筋动骨。

真正已经濒临破家灭族的其实是原本京城的一些大商人。这些人本来就是官僚的白手套,替各自的主子当钱袋子而已。

这一次不仅参合了进来,还串掇主家买了君子兰的种子。

这东西,植株是有数的,一时半会儿多也不会太多,但种子要增加起来却就太容易了。眼看就要到八月君子兰种子的成熟季节了。这会儿还没脱手的,几乎是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谁能想得到,原本八月成熟,只需要在七月高价卖出就行了,结果现在六月种子的价格已经跌到泥里了,就十文钱一粒。相比于之前高位的十两银子一粒,简直是不给人活路。

关键是门阀之家七月都会结算一次半年功劳,这要是被主家发现,随便一句话,还不得要人身败名裂。

几个头戴方巾身穿绸缎,有模有样的京城大商贾挤在一起,私底下托人联络了蓝道行,打算看能不能直接捐钱给嘉靖修道观法坛什么的,好免了灾祸。只是左望望右望望,出门的都是些三教弟子,大头领压根没见出来呢。

虽是弟子出来,却也引得一阵人潮涌动。

大坝上还挤掉永定河里好几人。好在今年少雨,水位不高。堤坝也不高。岸上有道士调整了上清紫府仙雷法器,照得河面灯火通明。几个人能来看热闹也是胆大有力气的,没几下就自己扑腾到岸边了。

那铺兵在两岸干着急,都是普通的兵丁,哪儿敢在夜里下水啊,何况是救些泥腿子,就更不值当了。好在水里的都是有膀子力气的,看到扑腾到靠近两岸,这些铺兵才伸出竹棒去接应。虽然都没怎么尽力,但也没闹出什么人命官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