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七百零四章:先秦诸子百家之法家

法家在先秦是一个很特殊的门派,因为其几乎从未表示过自己的思想性,往往是突出自己的实用性。即不管什么理论主义,能帮到君主打理国家迅速变法图强就行。

所以法家一开始的体系特别的混乱,管仲等都一度归入法家。

法家的发端于道家,自然很多东西都看似相同。比如君主无为。但内里却是有不小的差异。

道家无为是以愚君带动愚民,大家一起无为。而法家的无为则是对道家认识论中,上善若水的进一步贯彻。由于皇室的学习能力自然是赶不上更多人数的士人,只有君主无为才能专司评价,从而让更厉害的谋士来放开作为。

尽管法家没有明说,但可以推测其逻辑前提就是评价比作为更简单。君主退而求其次确实要更保险一点,谁也不能保证每一代都是明君。同时,不可预知的最让人恐惧,恐惧是最好的统治基础,人人自危之下就没什么人去专注于那些突破君主评价能力的事物,好让一切尽在君主掌握之中。

所以法家的方法是一堵一疏。堵百姓的认识,同时疏通利用谋士的智谋。好让君主处于不败之地。

其逻辑的根源还在于坚信矛盾斗争的残酷性。

韩非子中两则故事更是显示的淋漓尽致。一个是农夫妻子每日只向佛祖祈祷多赚一百文。问则答曰怕多了丈夫在外抛妻弃子。一个是楚成王因宠幸妃子,改立该妃子的幼子为太子,被嫡长子知道后直接弑君登位。

万事万物的矛盾冲突是天生的,正如妻子的算计,皇帝爱年轻宠妃的幼子。所以必须要尽可能去预防解决。

要维护君权就必须要做到明赏罚,让百姓根据赏罚自动统一立场与君主一致。常用的策略就是法、术、势三门。从而在人心与制度上保证皇权。

所以从世界观上,法家是开放的,从认识论上法家是相信人具有认识能力的。只是法家是对其世界观认识论的逆用。正因为相信开放所以矛盾是无穷无尽的,必须要严加提防。正因为相信百姓也有认识能力,所以才要恐怖统治,避免百姓脱离君主掌控。因为逃出去的百姓万一助长别人怎么办?万一真过得很好,回来呼朋引伴侵蚀税基怎么办?

综上,法家是一门右上的学问,无论是世界观还是认识论都是非常之高。但也是一门高到绝望的学问。

因为其知道当下的朝廷制度无法应对开放的世界,而百姓随时有可能脱离掌控。绝望的法家门徒在春秋战国那个朝廷体系下,只能奋力地螳臂当车,做一些延缓罢了。正如长远看来都死了。只要不死在这一代就行。法家也正印证了乾卦中的亢龙有悔。知道了全部之后的无力才是真的绝望。

这一章节末尾同样有天涯知道阁的提问:“战国之后的朝廷体系与之前有什么不同,有突破到支撑百姓更大范围的认识世界而不脱离掌控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