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九十章:被改造的杨金水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九十章:被改造的杨金水

作者:雪泥鸿爪a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2:21:42 来源:23小说

当天晚上,杨金水合着其干儿子把设计到的织机改进的文章圈好了重点。第二天就让送给织造局的大匠看看可不可以以此改进评价了。

到杭州就任两届镇守太监,干的一直都是吃吃喝喝试探人心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没想到快离任了,还能货真价实干一次正事,让杨金水晚上睡觉都特别踏实。早上起来,甚至生出了舍不得离开的错觉。

曾经杨金水跟那些老太监是有代沟的。因为大明朝正德朝传下来的老太监好些都是有政治情怀的。因为内官监学的也是儒学,自然也向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至少在太监看来,这个理想不会因为有没有那玩意而改变的。

但这个伟大目标,除了三保太监七下西洋换来万邦来朝,后续的基本都失败了。

虽然史书记载失败了,但在大多老太监看来,完全怪不得太监。首先是备受内廷太监与外廷推崇的王振,土木堡战神英宗朱祁镇的张印太监。这位虽然失败,但知道现在文武太监依然有人对其充满同情。普遍看来,问题不在王振而在于王振轻信了底层上报的军队战力水平,文官的筹粮水平,以至于一鼓作气却全员葬送。

第二位有争议的就是正德朝的大太监刘瑾。刘瑾正是看出了文武官员不可信,因此才提出要严格考成,但这事基本就是捅了马蜂窝。就这样,被跟着另外七个太监败类一起凑了“八虎”。到现在内官监里好些老师,老太监都不认为刘瑾有打错。如果按照太祖大诰贪污受贿也算错,那外廷就不应该有几个活人了。

这两位干的事情本该文臣来干。但文臣都坐视朝局糜烂,糜烂到两位本不该出手的太监都看不过眼才出手的。没成功,所有的屎盆子都扣到两位太监与司礼监上。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虽然说儒学都很教条,也就是说说让别人信就好。但从来不缺要论证太监作用,为前辈翻案的儒学太监。

这些东西,杨金水以前是觉得迂腐的。太监就是替皇帝干活的,怎么能有自己的思想底线。如果底线不够灵活,自己脖子上的脑袋估计就该很灵活了。这两位太监,很明显不是在干皇帝的事情,而是在想干自己的理想了。这种太监不死,谁该死呢。

但就在昨晚熬夜干了一晚上正事,多少让他也涌起了一股读书人的家伙豪情。

就在这么一瞬间,他明白了自己的内官监老师以前在课堂讲授的儒学价值。

就在这一瞬间,杨金水咂摸出了儒学与西学在用途的分野来。儒学最根本的作用就应该是“正心诚意”。有了这个再学其他干其他事情,同时在学其他干其他的过程中贯彻与修正“正心诚意”。这个循环大概就算得上是知行合一。

有了这个觉悟,一下子,让杨金水心情颇为畅快。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在思想境界上也能达到三保太监、王振、刘瑾那种程度。

人一旦有了理想与激情,就很难抑制。特别是有权的情况下,总想去实现一下。九死尤未悔,大概如是。

想到这里,杨金水瞬间觉得脖子凉凉的。因为很明显,自己还远远赶不上王振的水平。

--

多谢多谢书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