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天龙缘法记 > 第232章 或无来去

天龙缘法记 第232章 或无来去

作者:涅一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5-14 10:48:55 来源:书海阁

翠屏山下,西来寺前,重游故地。

弱冠少年,沧桑汉子,天涯沦落人。

法相庄严,千年古刹,话从染血中秋。

十载后,岁月如歌,缘法轮转依旧。

始拜恩师,广交友朋,平定山水阁忧。

假虢北铁,展武怀德,九鼎二争峰。

间伏中霄,对酒卯阳,乱世复断离愁。

现如今,笑谈因果,何论神魔。

——永遇乐·会明增师

山门清幽,门外石阶上连一片枯叶也无,打扫得十分干净。这让叶晨不免心中一震,莫非,明增大师有天眼通之方便,居然又知道了自己今日要来敬香?

叶晨和明增大师有着特殊的交情,本不必通报。正好阶下有名扫地僧人,僧袍颜色尚新,头上六根清净异常。叶晨不知何因便止住李瀚,向那扫地僧人见礼,想烦劳通禀一声。

叶晨上前合十,恭敬说到:“这位师傅,我等特来拜会明增师傅,不知可否...”话没说完,叶晨楞在原地,这位师傅,居然与王为远长了十二分的相像!

那师傅抬眼看了叶晨,一手扶住扫把,一手合十回礼:“贫僧义岩,施主有理,师祖就在寺中,两位请便,贫僧的地,还没扫完。”

这就奇了,义岩师傅连说话的声音,都与王为远有十二分的相像。大家以礼相待,对方也说得明白,叶晨也并不为难,恭敬作礼,领着李瀚登阶入寺。身后,还是那扫把的哗哗声,照此扫法,门口这片青石地面,岂有不净的道理。

前往方丈的半路上,叶晨问李瀚,可曾见过门口那位义岩师傅。李瀚摇摇头,并未多说什么。看那僧外表,僧衣色新,头上也剃得干净,又是义字辈的,决计是刚刚出家不久。再辩样貌和声音,除了王为远,他还会是谁。

一时之间,有两件事叶晨是怎么也想不通的。王为远难道因为人生大起大落,竟然看破凡尘悟了?说到大起大落,叶崇案被牵连的许许多官员,哪个不是大起大落。再说了,自己经历的起落,可一点儿也不比王为远少。

第二个不明白的,是大嫂对杀夫之仇的处置态度。叶晨攻入弘远之后,王为远已成了阶下囚,叶晨本来可以随意处置。因为刘氏乃李永孝发妻,叶晨便征询了刘氏的意见。此时的刘氏,自然也知道叶晨是李永孝的结义兄弟。刘氏并没有自居女流而放弃处置王为远的权利,非但接受了叶晨的意见征询,更做出了十分肯定的回复。不知算不算妇人之仁,刘氏的表态,是让叶晨不必执着于仇恨。叶晨本来还在纠结要不要让王为远去得不那么痛快,或许是受了刘氏的影响,叶晨似乎获得了释然,又似乎并无所得。或许贺亦君,也能理解叶晨的抉择吧。方才叶晨还替王为远担心,怕李瀚突然暴起,自己来不及阻止。但事实是,李瀚从杀父仇人面前走过,也如路人一般。

总之,叶晨的确遵从了刘氏的意见,放了王为远。却不知是何机缘,这厮跑西来寺出家来了。

转眼到了当年叶崇教训龙尉的那进院子,明增已立在阶上,慈眉善目,松风鹤骨。和上次一样,案上放了两副茶盏,壶嘴处尚有热气往外冒出。叶晨在阶下站定,拜了六拜,前三拜是替叶老怪拜的,后三拜是自己的,这让旁边的年轻人很是尴尬。

李瀚或许不知道,义岩与自己有杀父之仇,但明增肯定知道,寺里每一个僧人的来历,如义岩一样的特例,就更没有理由不知道了。李瀚不在场的情况下,叶晨当然会提出疑问,明增还是那么爱说话,让叶晨瞬间找到了老朋友的感觉。

十年前那个不平静的中秋,叶晨和孔信到了西来寺之后,寺中当夜就派了明光前往弘远。一来震住了王为远,防止其一错再错,二来安顿了李府。家里的孩子,只道父亲因公殉职,甚至不知道父亲是被人所杀。

今日,得明增亲口解惑,叶晨不得不佩服西来寺“明”字辈这些老僧的智慧。本来出家人不打诳语,实不应破戒,但从结果来看,事无绝对。明光的处置可能并不“圆满”,但已然是最接近圆满的存在。刘氏也很配合的对孩子们撒了谎,却是真正的保全了孩子。若所有人都对孩子以实相告,娃的心理出问题不好说,若恶果现前,又种恶种于心,终又复收恶果,正所谓冤冤相报。

明光的处置,对错并无定论,但叶晨未来在西来寺的日子,不断的论证了其合理性。往昔叶晨于中霄光华寺闻法,知般若有五。于西来寺翻阅经典时发现,般若实有二、三、五、六之分,比起先前的五种般若,又多出个“方便般若”。明光大师的处理方式,恰有方便般若之慧,这也间接实现了,王为远不再继续对李永孝兄弟的家眷进行打击的事实。试想,若李瀚整日想着找王为远报仇,又势单力孤,结果大概率是仇报不了,还要赔上自己的性命,甚至还会牵连很多本来毫无相干的人。再往后看,王为远皈依门下,也正是受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影响,打打杀杀的嗔恚之种坏灭,看破、放下的定慧之种萌芽,缘何不是美事。此番入寺之前,叶晨本是想着能与明增论法,以证所学所悟。待真见了明增,便知此相虚妄。叶晨入寺后,明增又给了武功典籍,叶晨统统谢而不受。是故,明增又从经阁取出《圆觉经》一部,叶晨受而读之。

起初,是觉得经中阐述“无明”甚妙,才读至“本起因地”便一发不可收拾。巧得是,寺中亦有大德修读所注释和心要的副本,叶晨得了方便,怎肯懈怠。一遍堪堪读完,只觉文辞华绝,叙义深邃,爱不释卷,复又读之。如此数遍,似得其妙,某日僧人早课一过,叶晨也出现在寺门之外,与王为远一样,于山门前打扫起落叶。自那日起,便再无中断。

时,天已渐寒,落叶日少,但这两个家伙,却依旧自扫。一僧一俗,互无言语,互不相扰,却又互乐于此。明增看了只作未见,心中却明白,这二人于无上正觉颇有灵感,扫地便是他们的方便,更不去打扰。李瀚则完全不同,索性问叶晨是否打算出家,叶晨做出了明确的否定,然后继续扫该扫的地,看想看的书,思考该思考的问题。

此经末章,记其名称,只因一名不足涵盖其内容,故用了五个名字,足见其高深。这一日,叶晨扫地归来,近几日似有沉浸于经中“奢摩他”之像,明增劝其不可执着贪爱,只是不听。正入定间,寺门口进来一个龙尉,规规矩矩拜见了明增,又往叶晨客宿所在寻来。

叶晨那张老脸,大西哪个龙尉不识,想来此龙尉对叶晨仰慕已久,待进了客宿,便朗声拜见。名号是报了,叶晨不但没记下,差点吓得三魂不聚、七魄飞散。若换了以前,叶晨跳起来至少得怒骂几句,现在修行少有所悟,心性已平和许多,只当小渡一劫,心中反而安慰。

既然大老远来人传话,叶晨觉识不动,便知这西来寺,怕是呆不了多久了。“一切诸行无常”乃三法印之一,随着每日读书和思考,叶晨似乎正逐渐明白其道理。无论叶晨多么想留在某个地方,无论叶晨多么留恋某一事物,无论叶晨多么想过平静的日子,终是镜花水月,求而不得,得而得幻。

问明了龙尉所传何事,叶晨从座而起,便开始收拾东西。不到一盏茶的时间,便收拾停当,得了明增大师首肯,又往经阁借了几册抄本的经文,便与龙尉行。至于李瀚,则被叫上,顺路带回弘远。有叶晨的老脸照拂,这年轻人要寻个有些历练的差事,又有何难。

在弘远别了李瀚,折而东行。如今大西统了天下,出卯阳只需一路往东,走原来容国的官道,不至庆都向南,便可至北霄。叶晨一路走,一路看,凡民生有所起色,皆欣慰不已。虞喆果然是有一套的,虞昊传下来的大好局面,到了他手里,得到了更加亮眼的发挥。

新政推行得很顺利,其中很很重要的一点,是国家可以用极低的税收标准,给人民足够的恢复时间。而税收标准可以定得很低,与大西相邻环境又有着很大的关系。天龙陆西面和南面临海,在航海还属于经验而不是技术的时代,海洋的意义,无非盐和海产,再者,就是屏障。天龙陆东面和北面,是无尽的山,几百年的战争,除了避难的百姓,谁又愿意放弃相对稳定的农牧生活,而去山野和野兽争地盘,像曾在甄国北山遇到的阿花和阿山那样。

北方的寒冷,似乎让叶晨想起点儿什么。今年的冬天还算好,去年冬天可是冷到夸张了的,就算是常年定居北方的百姓,也几乎从未遇到过如此寒冷的冬天。或许正是那个异常寒冷的冬天,为北地带来了新的旅人。

据身边这名龙尉所说,那些被带到中霄的人,有的人头发是灰色,有的人头发是褐色,棕色的眼睛,鼻梁很高,毛发卷而浓密,说着听不懂的言语。

整个大西,都没人见过这样的人,就连万言斋也完全没有相关的记载。虞喆特地传旨让叶晨返回中霄,或许是对来自中土的叶晨,抱有一些希望。

喜欢天龙缘法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天龙缘法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