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 第573章 推荐信件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第573章 推荐信件

作者:伟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09:21:55 来源:书海阁

即便在楚地曾出现了一些阻力,但也未影响大局,十万五千里外调派的兵员提前完成任务,再加上从关中招募的五万战士,总共二十万士兵如今已经出发前往岭南方向,抵达后将开始训练新的部队。但这事与秦长青的关联已不算太大,他在军队中的事务上并不能直接插手。某日,他像往常一样去到了尚书台办公室,达匆匆走过来行礼道:

“公子,收到了来自魏国的一封信。”

秦长青微微扬起眉毛,不置可否地说:“魏国么?”最近确实有不少这样的推荐信件,但他并未立即接受任何人。他明白许多士人逐渐认识到当前的政治风向标正在变化,并愿意此时加入,不过,秦长青对他们的了解有限,并不会轻易录用,毕竟这关系到未来的治理和发展。

达解释:

“确实来自魏国。公子以前曾经叮嘱过,只要有用纸笔写来的信必须送到您手中。”

听闻这句话,秦长青猛然睁大双眼,露出一丝惊喜之情。“是真的么?那封信真是用纸写的吗?”

“确切无疑。”

说完秦长青连忙起身催促:“赶紧拿来。”

达微低着头呈上那信件。长青细细审视后放声大笑,“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先前有了蒯彻以及李左车投奔而来,眼下还有陈平愿意出仕相助。有了这么多杰出之人才助阵,大秦的安定指日可待!”于是将这封信焚掉,以示决心。

这封正是魏国户牖地方的陈平发出,信的内容简单直白,就是表达了愿意效忠秦长青的愿望,虽然汉初三位大功臣中未见陈平的身影,但其贡献同样显着并且成为了丞相之一,如果不是后来陈平与周勃共同平定了吕后的叛乱,那么西汉的命运或将改写。因此,陈平主动归附的意义极其深远。

秦长青背着手在房间里缓缓移动,思考应该如何安排陈平的职务问题——重金求聘,这是不同于通过他人举荐的方式。对于一个如此有声誉和影响力的人物自愿来辅佐秦朝的信号,无疑会极大地提高人们对秦国的看法,那些曾经对秦国持有轻视态度的士人或许会重新评价现在的形势,发现秦国依然坚固如铁。这一消息传出,相信会激励更多的贤士选择支持大秦国,反之则减弱那些意图反对秦国的力量。然而,安排职位成了难题,毕竟尚书台的主要职务已经确定下来了;如何既不失体面又要顾及其他同事的感受,则是一个挑战,但无论如何不能因这点失误而失却士人们对秦国的信心和期望,否则会弄巧成拙。对于这个问题他也是一头雾水。

他并没有预料过会那么早就受到名流前来归顺。

### 246

原计划中,当他与始皇约定的半年期限一到,尚书司的政绩将会震动四方。届时,尚书司必将名声大噪,吸引大量人才的关注。接下来,他就可以有条不紊地扩展他的官署。

一方面巩固民心;另一方面提升自己的声望;第三则是吸纳各地的人才,确保官署内部能够保持稳定。

陈平突然的来信打破了秦长青的既定计划。他眉头紧锁道:

“朝歌那边是断然不能派陈平去。”

“现在最好的办法,便是先把陈平安排到咸阳来。”

“这段时间主动上书推荐自己的文书太多,可以让陈平负责这些事,并从中挑选有用之才。”

思虑片刻。

秦长青点头认同了自己的方案。

他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达。

说道:“我要写封信,你直接把信交给陈平,并亲自护送他来咸阳。告诉他,我对他会另有任用。”

听到这句话。

达心中微微一颤。

他很少见秦长青如此激动。

连忙应道:“下吏遵命。”

秦长青点了点头。

从竹筐中拿出一张空白的竹简,轻轻蘸了点墨汁后,开始奋笔疾书。

不多时。

信件就完成了。为了快速让墨汁干燥,他在炉火上稍微烤了一番。随后,封好信,用绳子扎牢,并未用封泥封固。

达恭敬地接过来。

躬身说道:

“下吏必定亲手将此信送到陈平手上。”

“请公子放心!”

秦长青提醒道:“一路注意安全。”

达回道:“下吏告退。”

他脚步缓缓地退出大厅。

秦长青重新坐在座席上,陷入了沉思。

他甚至设想了萧何与韩信前来投奔的情景。

然而,

他也明白目前形势:萧何与扶苏交情深厚,自己虽然有一定优势,但尚未真正占据主动,短期内萧何不可能转向自己。

至于韩信,

可能还在四处漂泊。

若能得到萧何和韩信这样的辅佐,一人主内,一人主外,内外结合。哪怕六国残余势力多么猖獗,也难以撼动大秦江山一分一毫。

……

另一边,在豪华府邸的书房里,

殷通正在背着手来回踱步,神情阴晴不定。

不久,

他转身看向自己的弟弟殷越。问道:

“你如何看待项梁的提议?”

殷越声音低沉地说:

“兄长,我觉得有些危险。”

“据项梁来信提到,楚地的景氏、昭氏和屈氏不断打压项氏,意图瓜分其领土。项氏不得不先下手,以除去威胁。但他们忘了之前兄长明确表示不再介入他们的纷争。此时介入岂不是言行不一致?”

“更何况兄长你也应当看得出来,”

“大秦国势依旧稳健,新政策已经渐次平稳,只要朝廷不再倒行逆施,那么六国贵族难以掀起多大的浪潮。随着日子流逝,六国贵族处境将会更加困难,万一将来事情暴露,兄长恐会遭受连带影响。”

“所以,我不认为兄长应插手此事。”

殷通点头同意。

说道:

“事实上,我与你的观点相同。”

“但我们之前已和项氏建立了联系,为稳定会稽,我们不能完全置之不理。自从景氏、昭氏和屈氏从咸阳逃回后,不断试图收复失去的地盘,与其他贵族发生冲突,导致矛盾不断升级。三大氏族的态度傲慢,地方 ** 也对他们不感兴趣。”

“目前看起来这只是针对项氏一家的问题,实则可能是整个楚地豪族共同面临的问题。”

“楚民苦三大氏族之害已久。”

殷越不解地问道:

“兄长,你是何意?”

殷通冷笑一声。

说道:

“既然大家都对他们反感,我何不做个顺水人情?毕竟这三大氏族是从咸阳逃出去的,本身就遭到朝廷通缉。如果我呈奏,肯定不会遇到反对意见。再加上这两年间,这些氏族已经占据了很多田产,这对我们的家族也大有助益。”

“你的担忧我知道。”

“但是我们也别逼迫项氏走上极端道路。若是项氏走上绝境,后果很难预料。”

“项氏贪婪得很,想分得三大家一半的领地。但他们败家已久,有何资格开如此狮子大口。”

“但我估计我们家能够接受的是分一半的限度。过多地占取会激怒地方官府及其背后的势力。那时候必然会引发内部斗争。来日不多人识的人也不多,被那些官僚缠上,只会徒增困扰。”

“所以我殷氏只能拿走一

“我对楚系三氏并没有恶意,无奈他们自身得罪太多人,我不过是借势而行,顺便取些应得的好处罢了。”

“我在咸阳已有段时间了,也该在朝堂上有所作为。”

长青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好大的口气!”

嬴政闻言,勃然大怒。整个大殿顿时寂静无声。嬴政冷冷地看向殷通,问道:“既然你听到楚地传闻,那你就告诉朕,楚国这所谓的三户到底是哪三家?当年数十万楚军都不是秦国的对手,何以如今如此嚣张。”

殷通从座位上站起。

沉声答道:“陛下,楚地流传的这句话,臣最近调查过,据说这谶语出自 ** 之际的楚南公,三户分别是屈、昭、景三大家族。而在这 ** 之时,这三家已被陛下迁徙到了咸阳。”

“然而一年多前,陛下身体不适,给六国余孽留下机会。他们借机逃离咸阳。据臣探听到的情况,这三家现在都留在寿春,那是楚国旧都。这三大家族聚集此处,怕是仍有复辟之心。”

“其次,”

“这三大家族本是朝廷逃犯,现在却在寿春公然现身,却没有一个官吏去捉拿。臣担心这些官吏已与这三家族暗中勾结。”

“臣以为,这事不可大意。”

“这帮六国余孽一心想要恢复昔日旧国。如果放任不管,久而久之,必将引发混乱。因此臣恳请陛下立即派人抓捕这三个家族,并捉拿所有通敌的地方官吏,确保楚地安宁。”

“此乃臣忠告!”

殷通一脸正气。

嬴政凝视了一番殷通,继而望向众大臣,问了一句:“你们对于殷通所说的六国余孽和官僚暗通曲款之事有什么看法?”

百官互相看了几眼,无人敢先行发表意见。秦长青扫视了一下殷通,眼里闪过一丝疑虑。

他觉得这事有些诡异。

屈、昭、景三大家族乃是楚地的老牌家族,历史悠久达数百多年,在楚地的影响不可忽视。自从楚国 ** 后,三大家族一直遭到严格监管,即便有勾结当地官员的行为,也不可能如此嚣张。

喜欢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