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 第574章 彻底灭绝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 第574章 彻底灭绝

作者:伟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09:21:55 来源:书海阁

此外,历史上这三大家族后来几乎消失,到了后来的楚汉争霸时期已经不见踪影。

秦长青深思了片刻。

恐怕历史上三大家族便是因此遭遇不幸,导致彻底灭绝。

无论怎样,始皇都不容忍他们的叛乱意图。

不过,秦长青心中清楚,

即使秦灭掉了屈、昭、景三大家族,仍未能彻底解决根本问题。因为这三家族已经丧失了过去的势力,再也无法复兴。

他们是极其保守的力量。

客观地说,

秦长青不愿如此早铲除三大家族,当初是他主张让这些楚国大家族返回家乡,为的就是挑起内部纷争。但是殷通的上奏似乎反而在帮助楚地残党。

秦长青微微闭眼,冷冷地看着殷通,眸中寒芒一闪。

他低声道:“殷通?”

“名字好像有些耳熟。”

秦长青低声嘀咕了一会儿,然后猛然想起殷通的身份。

他冷笑了一下。

按照历史记载,殷通并未升任御史大夫,而是担任会稽郡守,在战乱时期并没有效忠大秦,反而第一时间反叛。

然而,令殷通意想不到的是,表面上答应他的项梁等人在他真正倒戈后将其斩杀,以此安定民心,并招募士卒。

殷通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目前来看,

殷通与项氏仍有往来,否则不可能如此草率地提出打击三大姓氏的提议,而这对自己无任何好处。

甚至可

秦长青深知土地兼并的危害之大。但目前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时机。如果朝廷追究楚地三大宗族的责任,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将宗族的田地充公,二是分配给无地的百姓。然而,这两种做法一旦发酵,都将引发广泛的社会动荡,甚至加剧六国旧贵族的联合对抗。

无论如何处理殷通掀起的这个局面都是棘手之极。秦长青假装毫无所知,静静地等待着发展。此刻,蒙毅挺身而出:

“皇上。”

“臣认为对楚地残余势力必须有所警惕。”蒙毅说道,“时下,谣传频发,其中必定另有意图。早在一统之前,民间就有秦或楚统一的说法。这让楚地的一些世族对大秦统一只能口服而心不服,并一直寻找机会复兴。”

“他们的意图仍未改变——复楚之心不死!近年来楚地不安定因素众多,诸如民间乱祭、地主吞田和 ** 勾结等问题比六地中其他任何地方都严重。这可能就是那些楚国残余者的作为。”

“如今知道楚屈、昭、景三家的存在,应迅速行动,把所有叛逆一并抓获,以警示众人。”

“唯有严厉处罚才能安抚百姓的心声。”

“唯有严厉处罚才能修复民心之伤痕。”

“唯有严厉处罚才能保持国家尊严。”

“唯有严厉处罚方能使那些违法乱纪之人知耻后勇。”

“唯有严厉惩罚才能强化法纪权威。”

“请求陛下派遣官员深入追查寿春,并依法惩办所有叛逆分子及暗中助纣为虐的官员!”

“臣蒙毅愿担当重任!”

语气坚定而强烈,朝中诸位大臣纷纷赞同:

“我赞成。”

“我也支持。”

……

看到这样的反应,嬴政微笑着点了点头:“确实如你们所言,我们必须警惕楚地那些不肯降服的世家。既然各位一致同意蒙大人处理。”

转向蒙毅,“奉旨!”

蒙毅恭敬站了出来,回答道:“蒙毅领命。”

嬴政接着宣布:“从今日起由廷尉府左监蒙大人带领去寿春处理这件事。必须彻底查明情况,缉捕到屈、昭、景三家的相关人物,并严惩当地 ** 官员,不得手软。”

蒙毅应诺:“臣明白。”

“蒙某绝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

众文武齐呼:“圣上有明断。”

秦长青同样应和着。在他一旁,殷通则低头掩藏心中的狡猾笑意——他的算盘已然成功。事实上,从始至终他都不愿亲自介入这场旋涡;事情是他揭发的,如果楚三大世家得知实情很可能对自己不利。其次,参与其中可能招致更多麻烦。最好只是抛出议题,并让别人来承担后续。

而最重要的是……作为关中人,蒙毅对南方不熟悉,因此不可能在那里中饱私囊。据他所了解的情况判断,尽管蒙毅会公事公办,但考虑到与长公子的关系问题,在楚地上仍会选择适当限度内行事——如此一来地契契约仍然能回到自己手上。

利益唾手可得!

他满意计算起来,如何确保自身得到最大收益,既然跟当地官员并无关系即使被追究责任也没有任何遗憾。

此时嬴政环顾四周,目光停留在秦长青身上:

“嬴斯年。”

秦长青心中顿时升起一股不安,他出列:“儿臣听令。”

“鉴于这次关于楚地的传言至关重要,为确认大秦对该地区的控制,你应当一同前去,代表朕考察楚地实况。”

尽管不愿,秦长青只能答道:

“可是父王,儿臣尚未成年并未深入过楚地域,恐怕对此地法律及情形缺乏充分理解……可能会妨碍蒙大人任务完成。”但是嬴政斩钉截铁地拒绝:

“一切听命于父王决定!”

秦长青满脸阴郁地低下头,

恭身说道:

“遵旨。儿臣尽力协助。”

“感激皇父恩宠栽培之德”。

嬴政冷冷地看着秦长青,冰冷地说:“楚地历来与大秦貌合神离,不满之心甚众,以致各种谣言四处流传。你们此行的目的就是要彻底肃清楚地的谣言,严惩所有散布谣言的不法之徒。”

“从今以后,朕不希望再听到任何有关 ** 大秦的言论。”

秦长青连忙回答道:

“儿臣

“楚地残 ** 复辟之心一直未停息,这次所流传的谶言很可能是楚地残 ** 宣示。微臣认为楚地的情况远比看上去复杂,如果蒙左监清查了楚地三族,微臣担心这些残党会铤勇向险,对十公子下手,甚至楚地的官僚系统或许也存在问题。”

“在如此复杂情况下,微臣并不建议让十公子赴楚。”

同一时间。

沉倧、崔仲牟、韩成等也纷纷进言劝阻。

一时之间,

从关中的世族到六国系统的官员们,几乎一致反对秦长青前去楚地。这是少见的和谐局面。

戚鳃等人确实不敢尝试。

楚地与朝廷的联系极为紧密,若是秦长青在那里出了意外或是发现了什么不利之事,局面很容易无法收拾。此外,十公子的存在一直是不稳定因素,他会给楚地带去很大变数。假如秦长青坚持调查楚地的问题并炮制一些 ** ,那么他们恐难以自辩。

因此他们实在不愿冒这个风险,让秦长青进入楚地。

更何况,

楚国的旧贵族依旧存在。

如果蒙毅采取铁腕手段。

当这些人走投无路时,难免会铤而走险,万一刺杀了秦长青还好说,倘若未能成功,将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后果。

他们无法承担这样的风险,故而只好劝阻秦长青前往楚地。

秦长青静静站在一边,偷偷瞄了一眼始皇的脸色,心里不由得萌生了几丝希望。

然而,

他也清楚。

众大臣的意见无济于事。

如今廷议已经形同虚设,朝政早就是始皇一人决断。无论大臣们如何力陈己见,只要始皇做出决定,改变之艰难可想而知。

李斯、顿弱等人则端坐不动,

对于周围的一切声音充耳不闻。

多年的宦海生涯让他们清楚始皇的心思。以前始皇要询问时,并不会明确表态,而是由大臣猜测其心意,逐个试探;而现在始皇点名派遣十公子前往楚地恐怕已经决定了事情的走向,不可更改。

大臣们的进谏不过是白费力气。

李斯微闭双眸,心中满是疑云:始皇为何偏偏让这位身份特殊的十公子去楚地?

尽管未曾明示,但朝臣皆明白,长公子与十公子之间的争夺已然形成。始皇不会不了解这一点,既然如此,为何仍然将十公子派遣至如此危险的地方?

毕竟,楚地不同于其他五国之地,楚人生性骄傲,一直不服于秦国,屡战屡败却又不死心。因此统一天下后,楚人对秦政权尤为抵触,这也是当初派遣嬴腾驻守南郡的目的——安抚民心,预防大规模叛乱。

随殷通进言的推进,楚地的局势必将更加紧张。屈、昭、景三大族未必毫无反抗之力,一旦引发事端,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李斯眉宇间透露出深深忧虑。

一侧,

嬴腾面色复杂。

他仔细打量着杨端和等人,又看向崔意如这些御医。略一思考之后,他仿佛有所领悟。

也许始皇没有过多的深意,

只是一心锤炼十公子。

玉石不琢不饰物,才士不历不明理。尽管十公子已有所历练,但却多是在安全环境中的事务。相比之下,楚地的情况纷繁复杂,涉及诸多利益集团和官员网络,是真正的考验所在。如果在复杂的环境中仍能处理得宜,才真正彰显他的能力。

而且……

始皇既然敢遣他赴楚,恐怕早已有完备计划应对一切可能的情况。之前的鲁县之变就是一个警示,足以引起始皇的高度警惕,不会再让类似的风险重现。

但……

尽管如此,嬴腾心中仍旧有些困惑。楚地的情势太过复杂,任何一个细节牵动全局。

喜欢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四合院:开局秦淮如送上门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