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 > 第271章 太子府属官,齐泰与黄子澄!

但凡朱标能够真心为蓝昭考虑一次,他就不会介入朝廷之事,更不会成为今日的陕甘巡抚。

一切的根源,皆是来自于朱家的压力。

蓝玉案在前,杀朱桂在后,蓝昭不得已而沉浮宦海。

若依照他凉国公世子的身份,这辈子都能在应天府过的逍遥快活。

二人在分别的时候,朱樉缓缓开口,诚心提醒道:“小昭,你要小心太子,他比燕王好不到哪里去。”

“知道了。”

蓝昭微微点头,随后直接走出秦王府。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这也象征着朱家皇子间的争斗,秦王朱樉率先败下阵来。

次日,蓝昭调派军卫,将其带出秦王府,押送京师。

与此同时,身在山西太原的李进,也在着手安排晋王朱棡进京待审的事宜。

二王案看似就要落下帷幕。

但蓝昭并不知道的是,朱标重新以考察迁都事宜的名义,再一次进入北平府的地界。

燕王朱棣得知消息,与北平众多官僚及燕王府属官,来到城垣外进行跪拜迎接。

在看到朱标从车驾上走下来时,他的眼睛里布满泪花。

感情牌,终究还是要打一打的。

不管现在的关系怎么样,至少在孩童时的感情基础无法磨灭。

自从上一次离开北平后,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朱标对朱棣其实有些不满。

所以,面对朱棣的泪水,心里没有半点动容。

“老四,你也是当爹的人了,为何动不动就是涕泪纵横?”

朱棣有条不紊地解释道:“已有许久没能见到大哥,心情实在控制不住,还请大哥见谅!”

“称太子!”

“是……太子殿下!”

朱标的态度就表明,他这次来到北平府,绝对是来者不善。

西北两省闹得腥风血雨,实在是没心情和朱棣装作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

身后的朱允炆毕恭毕敬地行礼:“侄儿拜见四叔。”

“臣拜见皇孙!”

朱允炆尚未册封,但从礼制上讲,也是属于“君”的存在。

朱棣始终没有逾越规矩。

看似,他比任何人都要谨小慎微!

进入北平府之后,朱标淡漠道:“燕王,北平战事在即,孤此次前来巡视,你就无需进行作陪,还是要以战事为主。”

“明白,臣弟这就告退!”

朱棣根本不会在朱标身边死赖着。

做好了场面上的事情,他马不停蹄回到燕王府。

这时,道衍拿来了几份文书。

“殿下,西北两省有新的情况。”

“秦、晋二王被发往京师待审,蓝昭与李进两位巡抚完全掌控军政大权。”

“军粮的事情,被查了个底朝天,太子这次说是巡视迁都事宜,但实际上是冲着您来的。”

朱标亲自坐镇北平,根本不是为了迁都。

整个过程,就好像是是临时起意。

朱棣已经不在乎这些了。

“太子殿下想怎么查都可以。”

“不管如何,蓝玉都必须要死,而且本王也不打算放过老二和老三。”

“而且,太子和朱允炆都在北平,主动权仍然在我们自己手上!”

朱棣眼眸中有着一股阴厉。

兄友弟恭,只是想装装样子而已。

道衍微微点头,赞同道:“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燕王好决断!”

“先生,按照原先的计划稳步推进,现在局势对我们有利。”

“这次太子来到北平,还没带着蓝昭,本王也没什么好忌惮的了。”

“他敢来,就休想安然无恙地回到应天!”

在朱棣原先的规划当中,其实是把朱标排除在外的。

奈何,朱元璋有了一瞬间的心慈手软。

朱元璋察觉到兄弟阋墙的迹象,可他没有以雷霆手段进行处置,反而是想以调和手段来解决矛盾。

潜意识里,他仍然认为,朱标在一众兄弟当中,还是有着极大威望。

可自从十一年前,朱棣从应天府来到北平府就藩后,就一直都在暗中发展自己的势力。

威望,在他眼里什么都不是。

道衍突然问道:“燕王殿下,那个小皇孙怎么处理?”

“吕妃生出来的孩子,能有什么好货色?”

“如果是朱允熥的话,本王兴许还会忌惮一二。”

“朱允炆……呵呵。”

朱标眸中满是轻蔑,道衍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身在北平藩司衙门的朱标,一直都在调阅军粮文书档案,他想要从中找到关于朱棣的罪证。

奈何,没有半点收获。

朱标略显苦恼,喃喃自语道:“北平的军粮用度情况都很正常,从购入到支出,每一笔都有详细记录。”

“之前从陕西购入的七万石军粮,仍然还在军粮库当中,可以说没有半点漏洞。”

“想要逼迫老四就范,怕是没那么简单。”

为此,朱标还秘密调集了北平的锦衣卫暗卫,将近期朱棣的情况摸了个清清楚楚。

和其他藩王进行对比,朱棣简直是最老实的那一个。

十年下来,没做过任何伤天害理的事情!

论起德行,比起自己这位太子,可以说是丝毫不差。

要换做以前的话,朱标会为朱棣感到欣慰,但现在情况实在不同往日。

蓝家父子以前就说过,朱棣可能有反心。

这一点,朱标心有提防,随即看向身前的齐德和黄子澄。

此二人都是太子府属官,另外在礼部当中也兼任着职务,也都是五年前的科举进士。

历史上,他们俩可很有名。

黄子澄无需多说,后世只要稍微了解明史,就知道这个臭酸儒做过什么事。

至于齐德,也就是与其并列的齐泰。

这个名字,史书上的记载也很有意思。

说是因为齐德入仕过后,在朝中为官九年,未曾做过任何错事。

有一次,紫禁城的三大殿遭到雷击,朱元璋以为是上天的怪罪,便在朝中选中一个毫无过错的臣子陪同祭祀,便是齐德。

事后,朱元璋的心理得到极大安慰。

一高兴,就给齐德赐了个“泰”字。

这对臣子来说,那便是无上殊荣,齐泰也在太子朱标死后,正式活跃在大明的朝堂上。

眼下还是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就对他们极为器重。

这两个人,与燕王朱棣的第一次交锋要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