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九百四四章 胆大包天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四四章 胆大包天

作者:公子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3:25:58 来源:书海阁

因科举考试之施行,江南士族对于中枢可谓愤懑怒视、怨声载道,此等情况之下难保没有人铤而走险,试图破坏科举考试,即便萧瑀愿意站出来号召江南士族确保科举考试顺利实施,亦是力有未逮。

或许明面上都遵奉其号召,私下却未必。

若是出点意外差错,人人皆有嫌疑,连追究都很难,届时他这个“江南士族之领袖”怕是无法收场……

高侃饮了一口清茶,淡然道:“末将知宋国公之顾虑,不过不必对此有所担忧,末将所需只是宋国公之承诺而已,只要您忠于陛下、忠于帝国,即便局势有所起伏,亦与您无关。”

萧瑀了然,朝廷要的是他的态度,更是他的立场。

江南是江南士族的江南,但更是帝国的江南,科举考试是瓦解江南士族掌控江南之利刃,但是在江南士族之江南至帝国之江南这一过程之中,需要一个转圜之阶段,而他若答允,便是这个转圜阶段之中尤为重要的关键。

而这意味着,兰陵萧氏将被动选择自身之立场。

没有思考许久,萧瑀便做出决断:“老夫于隋末乱世之时入唐,立志于平息天下、造福万民,所幸得三代帝王之青睐,位极人臣、备受荣宠,此身许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他知高侃非陛下之心腹,之所以能够率军坐镇金陵、威慑江南,皆因房俊之提携、信重,某种程度上来说,双方算是“自己人”,此刻能够当面直言不讳让自己表态、站队,必然是因为对方已经察觉到了一些事,为了避免因突发事件而导致双方丧失信任,这才有今日之见面。

果然,高侃颔首,低声道:“若局势有变,需宋国公振臂一呼之时,还望勿要自误。”

萧瑀赶紧问道:“可是有事发生?”

高侃喝口茶水,放下茶杯,淡然道:“总有一些人看不清世势,陷在以往的荣光中不可自拔,虚妄的认为以一己之力可对抗天威,殊不知帝国利益岂容任何人侵犯?”

由一介兵卒成长为一卫之帅,早已非是吴下阿蒙,此刻淡然处之,却已有凛凛杀气满溢而出,凛然不可触犯。

萧瑀头痛:“不知是哪一家?”

江南士族并非铁板一块,一部分是两汉、三国以来发展起来的吴郡世家,以“吴中四姓”顾、陆、朱、张为首,另外一部分则是东晋末年南渡之侨姓,以王、谢、袁、萧为主,双方一个是本土门阀、一个是外来世家,数百年来于江南之地繁衍生息,既相互对抗,又彼此联结、同气连枝。

利益纠葛、牵涉颇深。

一家有事,攀扯之下,不知多少家将会卷入其中……

高侃笑道:“沙窝里的虫豸,谁又能看得清有多少呢?只能谁冒出头,就揪住谁。”

萧瑀吁了一口气,颔首道:“杀一儆百,还好还好。”

虽然他不会轻视高侃之能力,此君亦是出自渤海高氏之旁支,勉强算是世家子弟,但自幼困苦未能精心学业,又是从一介小卒披坚执锐杀出一条青云之路,难免杀气横溢,万一戾气太甚、私心太重,试图以江南士族之尸骸铺就其向上之路,则江南之地将会遭遇血雨腥风。

以右威卫之数万精锐,水师舰船沿着遍布江南的水道沿途补给,极有可能横扫江南、锐不可当……

不过显然高侃非是暴戾之辈,手握大军却不鲁莽,身负威慑江南之重任,却也知晓不可凭恃兵威之盛而大开杀戒,而是选择他这个江南士族之领袖,威逼利诱、打开缺口。

是个人物。

窗外一阵脚步急促,两人循声望去,一锦袍青年正从竹林之间的甬路疾步而来,行至前院之时见到两人都看向他,立足躬身施礼,而后稳重一些,快步进了屋内:“祖父有礼,高将军有礼……”

萧瑀蹙眉:“慌慌张张,成何体统?”

对于萧守规这个嫡长孙,可谓爱之深、责之切,虽然长子萧锐另有数子,年龄都长于此子,但嫡庶不可废,兰陵萧氏将来之家业总归是要落在他身上。

但萧守规固然才具非凡、文采斐然,性子却轻浮跳脱,怎么看都难以承担家族之重。

可萧守规不仅是他的嫡长孙,更是太宗皇帝长女襄城公主之子,血统高贵、地位超然……

必须寄予厚望。

萧守规忙道:“非是孙儿不知轻重,而是尚书省那边考场出了大事,有学子终止考试,于考场之上诋毁数学,更当众号召其余学子罢考,以示抗议!”

萧瑀看向高侃。

高侃安坐如山,执壶给两人面前的茶杯斟满茶水,而后拈杯喝了一口,沉声道:“不急,既然迫不及待跳了出来,不妨让他张狂片刻,看看有无同谋。”

萧瑀沉吟少许,担忧道:“若有同谋,只当以同罪论处,可若是无心之人受其煽动,未免冤枉。”

高侃眉毛一挑,不以为然:“若非意志不坚、立场不定,自可分辨是非对错,又岂会受其煽动?”

萧瑀蹙眉:“既是杀一儆百,何必徒增混乱?”高侃道:“对首恶之贼严厉惩处,对协从之犯既往不咎,宽严相济、恩威并施,方能杀一儆百、以儆效尤。”

萧瑀喟然一叹:“后生可畏。”

乱世出枭雄,治世出能臣。

开国名臣垂垂老朽,贞观勋臣尚未衰退,年青一代已经在仁和朝涌现,大唐帝国必然在这些能臣治理之下愈发强盛兴旺。

时势者,百事之长也。

势在中枢,江南士族妄图以一隅之力抗衡中枢,逆势而为,焉能不败?

一旁,萧守规见这两人安坐不动、面不改色,顿时有些懵然,忙道:“戒严全城之军队已经开始向台城集结,不知此事要如何处置?”

那可是扰乱考场、试图终止科举考试,天大的罪过!

怎能八风不动、置若罔闻呢?

高侃看了急不可耐的萧守规一眼,冲萧瑀笑笑,意味深长。

萧瑀叹气,看向自家嫡孙:“你有否参与其中?”

萧守规一愣,略显慌乱,迟疑之下摇头否认:“与孙儿无关,是陆焉远那几人!”

高侃眉毛一挑:“吴郡陆氏?”

“正是。”

“呵呵,”高侃眼神深邃:“当年大帅还是心慈手软了,杀得不干净啊。”

萧守规只觉一股杀气扑面而来,有若实质,顿时脊背发凉、心惊胆颤。

他自是知晓房俊与吴郡陆氏之恩怨,吴郡陆氏虽然枝繁叶茂、颇多支脉,但上上下下皆与房俊血海深仇,此番吴郡陆氏子弟扰乱科举、诋毁数学,等于公然向制定科举改革的房俊发起挑战。

而作为房俊麾下鹰犬、率军镇守金陵的高侃,会否举起屠刀挥向吴郡陆氏,将当年房俊未曾杀光的陆氏子弟统统杀光?

萧瑀已经起身,整理一下衣冠,沉声道:“先过去看看吧,若闹得太凶,也不得不采取严厉手段。”

萧守规愈发害怕,将头垂得低低的,不敢言语。

……

司马睿南渡建康,建立东晋。

晋成帝时,建康宫室在苏峻之乱中被毁。战乱平息之后的咸和五年九月,晋成帝命令尚书右仆射王彬在苑城旧址上营建新的宫城,次年十一月新宫建成,命名为建康宫、又名显阳宫。

“台“指当时以尚书台为主体的中枢官署,因尚书台位于宫城之内,因此宫城又被称作“台城“。

隋开皇九年,隋军攻入台城灭亡陈朝,将建康的宫苑荡平为耕地,唯有以尚书省为主的区域保存下来,此亦是台城之核心。

只是隋唐以来,中枢对于江南猜忌、压制,昔年战乱之中几乎夷为平地的金陵固然予以重建,却远逊六朝之繁盛,台城亦荒凉多时,此番作为科举考试之考场,略作修缮,但墙垣房舍之间依旧可见杂草处处、破败倾颓。

向北进了正阳门,便见到昔日宏伟阔大、华美轩昂的太极殿墙倒屋塌、斑驳破败,废墟掩映于草木繁盛之间,自东侧云龙门而出,拾阶而上,驻足向南,便可见台城全貌。

此处虽然早已荒废,却仍可见房舍连绵、屋脊高耸,外围有一队队顶盔掼甲的兵卒戒严封锁、严禁出入,绕过朝堂、至尚书省官廨后门,可以看见两侧官廨围拢而成的宽大院落当中人头攒动,鼓噪喧嚣。

两侧官廨设置的考场之内,不时有考生探头探脑。

萧瑀、高侃快步而至,随行的亲兵已经冲上前去,大声呵斥,将混乱的人群驱散、制止骚乱。

萧瑀安步当车、面容平静,似乎与己无关、冷眼漠视。

高侃则手摁腰间横刀,高声问道:“考场重地,恣意聚集、鼓噪生事,都不想考试了吗?”

有考生大声道:“试题偏颇、考试不公,吾等宁愿不考,亦要拨乱反正、宁折不弯!”

兵卒便要上前将其拿下,高侃摆摆手予以制止,几步上前与那考生对立,见其左右尚有数人并肩,皆一脸正气、义愤填膺模样……

真是胆大包天。

喜欢天唐锦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天唐锦绣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