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考场之中

天唐锦绣 第一千九百六十章 考场之中

作者:公子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3:25:58 来源:书海阁

春秋、战国乃至于秦汉之时,儒家不过“诸子百家”之中区区一脉,虽然出类拔萃却远未有今日之大势,可那时的儒家圣贤辈出、派系林立,各种思想震古烁今。

汉武帝何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除去儒家之核心“仁义礼智信”之类更为适合统治天下,也因儒学之影响太过深远,儒家之经义普世皆知。

然而自从汉武帝将儒家推上“天下第一”的宝座,儒家就开始只顾着维系这个地位了,再无开拓创新之事,每况愈下,时至今日,只知如何迎合君王、如何稳定社会、如何愚弄百姓……

所谓的“大儒”,不过是遵循前人之故智,能将以往儒家之学说搜集、编撰,便可自鸣得意的自称一声“儒者之师”,何其愚昧、何其荒谬?

听到房俊那句未来的儒家有可能为何迎合统治者、确保一家独大之地位而“自我阉割”,孔颖达毛骨悚然、汗流浃背。

他太清楚儒学之核心思想了,深知房俊之言绝非危言耸听,那等景况是极有可能出现的。

到了那时,恐怕儒家再不会作为“诸子百家”当中的第一显学,受到无数人的敬仰崇拜进而投身其中,而是会成为华夏之耻辱,遭受厌恶、唾弃。

孔颖达捧着茶杯,心情忐忑、面色凝重:“不知二郎何以教我?”

房俊笑道:“孔师这是要折煞我吗?您乃当今大儒、举世之师,若这句话传扬出去,我将受世人之唾弃也!”

孔颖达不苟言笑:“此间你我四人,这些话语又岂会传扬出去?”

房俊喝着茶水,笑呵呵的看着许敬宗。

许敬宗:“……”

孔颖达不理会他幽怨的眼神,目光灼灼的看着房俊。

房俊放下茶杯,淡然道:“其实很简单,给自己树立一个敌人不就行了?学说之演化、社会之进步,无不在竞争之中蜕变。唯有竞争,才是不断进步之动力,一家独大只会故步自封。”

孔颖达若有所思,片刻后道:“竞争者……莫不是你所谓之‘科学’?”

“正是!”

房俊兴致勃勃,试图蛊惑这位当世大儒:“儒学与科学,看似两条并不交集的平行线,实则一内一外,相辅相成。儒学注重自身之修为,以‘仁义礼智信’作为核心,讲究的是‘忠孝’,科学则在宇宙之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宇宙运行,探索天地规律,讲的是‘自然’!两者之间无交集,但又能内外协同、天人合一,若能并肩携手、共同进步,何愁帝国不盛、天下不昌?”

孔颖达沉思片刻,反应过来,无奈笑道:“谁不知你房二乃是当今天下‘科学’第一人?你这般蛊惑于我,让我亲手扶持‘科学’更进一步成为与儒学并肩之对手,难道真以为我老眼昏花、老糊涂了?”

房俊也笑,轻拍一下桌子,道:“您就说‘科学’是否需要进步,一旦进步是否对帝国有利、是否对天下人有益?”

“那自然是有的。”

孔颖达人品高洁,做不出睁眼说瞎话的事儿:“那岂不是更说明‘科学’之前景远大?万一有朝一日儒学被科学干翻了,老夫岂不是成为儒学之罪人?”

亲手扶持一个竞争对手、使得儒学自身舍弃“舒适区”,在竞争之中不断进化、演变,这是好事。

可若是儒学被扶持起来的竞争对手干掉了,那就不是好事了……

说到底,孔颖达愿意见到儒学进化,而不是在进化的路途之中自取灭亡。

他想成为儒学之功臣,而不是儒学之罪人……

“孔师多虑了!”

房俊收起笑容,正色道:“儒学发展至今,已然吸取释家、道家之精髓,深刻融入华夏之骨血,成为华夏文明之脊梁,岂是外敌可以攻陷?儒学的敌人从来不在外边,而在自己内部!不是释家,不是道家,更不会是科学,而是故步自封、不思进取、自我阉割!就算是科学再发展、再进步,发现并且证明太阳是个球、月亮也是个球、甚至大地都是个球,可谁会认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不对?谁会说‘民为贵,君为轻’不对?谁会说‘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不对?”

儒学不是糟粕,而是华夏民族之菁华。

儒家圣贤早已勘破人性、读懂宇宙之间的规则,他们虽不讲科学,却将人性与天道和谐共处,以自我去遵循天地运转之规律。

人性之本质,早已看透。

后世之儒者为了迎合君王之统治,确保自家之利益,却又不能推陈出新、站在先贤之高度,便只能另辟蹊径、自我阉割,走出一条“存天理、灭人欲”之歪路。

事实上,“存天理、灭人欲”也并不错,错的那些曲解其义、误入歧途之辈……

孔颖达面容纠结,思虑良久,才缓缓吐出一口气:“兹事体大,老夫需要好生考虑,也要与旁人讨论、商议。”

他是认可“科学”的。

《数学》《物理》《化学》当中的那些知识他都有所研读、领悟,深刻明白那些才是治理帝国之良策,儒学可以治人,却很难治世。修筑道路、水利,测量山川、江河,建造火枪、火炮、船舰,育化良种、耕作黍米……这些事,《论语》不行,《周易》不行,《尚书》不行,《左传》也不行……唯有“科学”才行。

那是一套与儒学完全不同之体系,固然说不上南辕北辙,却也是井水不犯河水,不会对儒学之根基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科学”再是昌盛,那也只是外在,每一个人都需要儒学来修养己身。

树立起一个并不会对己身造成致命创伤之敌人,来促使自己奋发图强、演化进步,这或许当真是一个好主意……

……

饭后消食。

今日气温甚高,行走于衙署之内,见各处辟为考场的官廨之内考生挥汗如雨,李安期道:“是否可以提供一些冰块、凉水,为考生降温?此等炎热之环境难免心浮气躁,影响发挥啊,甚至有一些身体虚弱的考生因此晕厥都说不定。”

房俊摇头:“断然不可,相比于考生不能正常发挥、甚至生病,严格杜绝舞弊才是首要之务。”

现在敢放人进出,马上就会有神通广大之辈借此机会作弊,古往今来,做正事或者难如登天,但徇私舞弊这一套却是一山更比一山高,但凡有一丝缝隙,便会有人钻营,防不胜防。

李安期顿时醒悟,后怕道:“是下官疏忽了!”

考生晕厥,是考生自身之问题,与他这个副考官无关,可一旦发生舞弊事件,孔颖达、房俊、许敬宗乃至于他都难辞其咎,那三位根基深厚、深得陛下信任,或许小惩大诫,可他这个万年县令或许就要背黑锅,被推出去杀一儆百……

孔颖达面色忧虑:“这才六月,气温便如此之高,搞不好今年要大旱一场。”

路过一间官廨门口,房俊从开着的窗子往里看了一眼,几个考生正聚精会神奋力答题,其中一人大抵是不太会做试卷中的数学题,急的抓耳挠腮……

房俊笑笑,心情大悦,随口道:“孔师不必担忧,这些年关中兴修水利、疏浚沟渠,架起大量水车,对于旱灾之抵抗堪称古之未有,即便大旱亦能予以缓解,总不能吾等数年之辛劳、无数钱帛之投入,都做了无用功吧?”

孔颖达也笑起来,目光巡视各处考场,心底担忧稍减:“若说以往或许有官员心系水利、、艰苦建设、不比当今逊色,可若说投入之巨大,的确古未有之!”

道路、水利、城防……此等基础设施之建设固然需要举国上下之重视,也需要官员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可最重要还是在于真金白银的投入。

铺设一条道路、兴修一段水利,需要政发大量劳役,这些民夫住在工地,吃、住都需要朝廷负责,吃不好就没力气干活,吃得好又要耗费大量粮肉,工期动辄数月、甚至数年,国家哪里耗得起?

但大唐国库之充足,远超历朝历代。

连年丰收且不说,单只是对于商税之收缴,便堪称历史之罪。偏偏如此繁重之商税并非竭泽而渔、敲骨吸髓,而是在大力发展商业之基础上所得来,如今不仅国内商业极其繁荣,海贸更是冠绝千古,物资之充沛、税收之丰盈,使得大唐有底气投入前所未有之钱帛,掀起基础设施建设之**。

谁人不知路修得好、水利建得好,便可富国强民?

但国家得有钱去投资,还不能因此损害百姓日常之生活……

煌煌盛世啊。

许敬宗道:“以往之官员不仅耻于言利,且动辄‘天下财富恒定,国家多取一分、百姓则少一分’的那一套谬论,待到今年年底,吾当上书陛下,着令民部在全国范围之内做一次详细之调查,统计一下民间财富之多寡、国库钱帛之数量!”

喜欢天唐锦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天唐锦绣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