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楼从庶子开始 > 第442章 叠翠故人

红楼从庶子开始 第442章 叠翠故人

作者:陈证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5:28:41 来源:书海阁

本来嘛,作为一名哥儿,即便出门去花天酒地也不是什么紧要事,没必要事事报备的,譬如原着中的贾宝玉也经常溜出府去,有一次更是偷偷出城去祭奠金钏儿了,连袭人等也没告知,回来后只是随便扯了个谎,说是北静王的一个小妾没了,自己去陪伴安慰一下,王夫人竟也没追问,宽容得很!

然而,此时周瑞家的故意把贾环拎出来说,那性质就不一样了,倒显得贾环对王夫人这个嫡母大不敬似的,关键贾环还没满十五岁,未算成年,出门前向王夫人报备也是情理之中。

一时间,屋内都安静下来。

贾母的脸色微沉,似有不悦,恰在此时,却有仆妇进来禀报道:“平儿来了。”

贾母沉声道:“来得倒是正好,让她进来吧。”

不一会,平儿走了进来,分别向贾母、王夫人和薛姨妈见礼。贾母板着脸道:“平儿,环哥儿今日可是出门会友去了?”

平儿见贾母面色不对劲,便小心翼翼地答道:“正为了此事来回老太太和太太,今儿早上,三爷的同年好友突然来访,三爷便匆匆去了,不久前倒是派了小厮回来,说今晚在城外的叠翠书院住一宿,与好友们切磋学问,明日方回,让婢子禀知老太太和太太。”

贾母闻言神色稍缓道:“既是同年好友,那定也是举人了,去的也是书院这种正经地方,倒是无妨,只是做学问虽为好事,但出门前得先告知他母亲去,以后切莫如此了。平儿你以往也是个伶俐的,如今在环哥儿身边伺候,他若有不对,或有疏漏的地方,你得提醒他,莫要由着他性子来。”

平儿连忙道:“婢子明白。”

“嗯,去吧!”贾母挥了挥手,把平儿打发了出去。

周瑞家的郁闷极了,她本欲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攻击贾环对嫡母不敬的,岂料平儿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倒是让环老三逃过一劫,就好像今日白天的时候,自己正想整治那曼达琳,岂料这洋婢竟被王妃娘娘叫去了,岂有此理,难道跟环老三沾上边的运气都这么好?

薛宝钗却是暗暗松了口气,贾母此举无疑是轻拿轻放,可见环兄弟如今在她老人家心中的份量着实变重了,不过……姨妈与环弟兄之间的矛盾似乎没有缓解迹象,只怕是化解不了吧。

念及此,薛宝钗的心头竟莫名多了一丝烦闷,偏偏贾宝玉却情绪兴奋地在跟前滔滔不绝,她只能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着。

王夫人见状只以为薛宝钗旅途劳累了,便道:“妹妹一家子舟车劳顿,还是先回去收拾下榻吧,大家明日再聚话。”

薛姨妈年纪大了,此刻确实又累又困,便起身告辞,带着宝钗和宝琴离开,她本人和薛蟠还住梨香园,而宝琴则随宝钗住进园子的蘅芜院。

贾母似乎十分喜欢薛宝琴,待薛姨妈一家子离开后,便忍不住问王夫人:“政儿媳妇,你觉得琴丫头如何?”

王夫人心中一动,微笑道:“好是好,不过早许了人家了,是翰林修撰梅家的长子,只待三年孝期一满就完婚,倒是正好赶上及笄之年。”

所谓的及笄之年,即是指女子满十五周岁时结发,用笄贯之,代表成年,可以出嫁了。

贾母听闻薛宝琴竟许了人家,便也不再多言。

…………

时间倒退回今日早上,贾环与卢象升乘坐马车出了城西,又行了约莫数里地,终于抵达了一座书院的山门前。

贾环抬头一看,只见那山门上写着四个苍劲有力的古篆,不由脱口念了出来:“叠翠书院?”

卢象升笑问道:“子升没想到吧?”

“确实没想到!”贾环点了点头,心里却是颇有感触,想起了当年的一些人和事。

记得当初参加完院试,取得了秀才功名后,自己答应了柳毅和张芝龙加入叠翠书院,结果从通州回到贾府时却惊闻噩耗,然后便带着平儿匆匆扶灵南下了,叠翠书院自然也就没去成

时光荏苒,一晃眼便是三年多了,倒不知柳毅和张芝龙如今通过乡试了没,抑或已经金榜题名,入朝为官了。

“子明快走,这会只怕已经开讲了。”卢象升一边催促,一边快步向着书院内走去。

贾环见到山门外停了不少车马,看样子这次来的人不少,便好奇地问:“莫非今日有大儒在叠翠书院讲学?”

卢象升点头道:“子明果然话头晓尾,今日在此讲学者乃翰林学士赵德晦,明诚先生治《春秋》,今日正是主讲春秋,巧得很,《春秋》正是子明的本经,听一听必然大有裨益。”

在此有必要解释一下,在科举考试当中,四书是必须滚瓜烂熟的,但五经却泛读即可,然后择其一精读,是为本经,譬如贾环选的本经是《春秋》,在科举考试中遇到五经题,他只选做《春秋》的题目即可。这就有点像以前的高考3 X,语英数是必考的,然后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这些选一科来主修,目的便是为了减轻学习负担,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若每一门都精学,肯定是办不到的。言归正传,且说贾环听到赵明诚这个名字时,不由心一动,这位可是东林一系的首脑之一啊,与东林书院的山长顾献成乃莫逆之交,如今这两人一个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另一个则在民间利用读书人控制舆论,配合得可谓是如鱼得水。

记得当初在扬州时便听林师说过,这几年东林书院名下的东林诗社风头很劲,自成立以来,入社者甚众,上至朝堂公卿,下至五湖四海的读书人,借以诗会友之名,行议政参政之实,甚至不少朝官也经常参社开坛讲学,针砭时弊,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足以左右朝政的实施。

可以说,这些年乾盛帝在与太上皇康平帝的权力斗争中逐步占据上风,东林诗社功不可没。掌握了东林诗社的乾盛帝等于掌控了舆论,譬如这次的扬州私盐窝案,正是东林一系摇旗呐喊,口诸笔伐,先从名声上搞臭了义忠亲王,使其遭受万民唾骂,然后三法司会审时,太上皇一系的人逼于舆论压力,自然就不敢明着徇私了,也没人敢求情,最后倒霉的义忠亲王被满朝抄斩,老百姓都拍手称快,感恩皇上英明,大义灭亲,诛除了帝国的一大害虫。

再说贾环和卢象升走进了叠翠书院的山门,却被几名书生拦住了,估计是书院负责当值的学生,客气地道:“两位同学来迟了,赵学士已经开讲,现在禁止入场,请回吧!”

卢象升急忙道:“我们是特意从城中赶来的,同学能不能行个方便?”

为首那名书生笑道:“今日来此听讲的,绝大部份都是从城中赶来的,甚至有人天未亮便驱车百里远道而来,两位同学既然想听赵学士讲学,为何却姗姗来迟?”

卢象升尴尬地道:“我们确实是来迟了少许,还请同学通融一二。”

那书生笑容一收,摇头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讲学既然已经开始了,便不能再放人入场了,以免干扰到别人,所以二位还是请回吧。”

卢象升只能拱了拱手,对着贾环无奈道:“这次白跑一趟了。”

贾环微笑道:“无妨,权作出城郊游了。”

二人正打算离开,却见一骑绝尘而来,径直奔至山门前,将缰绳往树身一系,便直闯山门而入,那些值守的学生竟也不拦阻。

卢象升见状皱眉道:“那位仁兄为何能进?”

“那是我们书院的教习。”值守的学生连忙解释道。

这时,刚才闯门而入的那人却突然停住脚步,转身快步走了回来,上上下下地打量贾环,片刻才试探地问:“你是……贾案首?”

贾环此时也是一脸惊疑,反问道:“兄台是柳守正?”

那人眼前一亮,激动地道:“果然是贾同学,几年不见,长高太多,在下一时竟不敢相认。”

“守正兄也变了很多!”贾环感慨地道。

确实,此刻的柳毅束了胡子,不修边幅,油头垢面的,跟当年白白净净的帅哥相比,简直判若两人,虽然依旧沉稳,但却给一种忧郁沧桑之感,这几年也不知经历了什么,变化竟如此之大。

柳毅似乎不愿意多谈,转移话题道:“贾案首这次是来听赵学士讲学的吧?”

贾环点了点头道:“可惜来迟了!”

柳毅二话不说,拉着贾环便往里走,卢象升连忙跟上,那些值守的书院学生倒没有再阻拦。

贾环好奇地问:“守正兄如今真作了书院的教习?”

柳毅点了点头道:“此事说来话长,咱们先去听讲,然后再聚话。”

柳毅轻车熟路地带着贾环和卢象升到了明伦堂,只见偌大的讲堂已经坐满了人,却是静得落针可闻,一名中年文士正在中央的高台上讲学。

喜欢红楼从庶子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红楼从庶子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