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红楼从庶子开始 > 第443章 操控舆论现场版

红楼从庶子开始 第443章 操控舆论现场版

作者:陈证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5:28:41 来源:书海阁

此刻的叠翠书院明伦堂内座无虚席,柳毅皱着眉头四处张望了片刻,显然没有找到空位,竟直接带着贾环和卢象升二人穿过了走道,来到讲坛跟前席地坐下,瞬时引来了无数白眼。

幸好,台上的中年文士还的激情演讲,并没有被打断,要不然估计有人要口吐芬芳了。

贾环和卢象升都尴尬得脸红耳赤,柳毅却淡定自若,置若罔闻,而且坐姿也十分随性,并不像其他人那般盘膝正襟危坐。

贾环见状更加好奇了,当年的柳守正可是一名彬彬有礼的温厚君子,这几年也不知经历了什么,竟变得如此率性放浪,咳……颇有魏晋名士之风。

这时台上那中年文士还在侃侃而谈,所讲的内容正是五经之一的《春秋》。

贾环心想:“此人定是东林一系的首脑人物,翰林大学士,赐南书房行走的赵明诚,赵德晦了。”

南书房是乾盛帝单独设立的,目的是要削弱内阁的作用,属于皇帝的私人顾问机构,能进入南书房行走的,自然都是天子近臣,皇帝的心腹。

约莫大半个时辰之后,赵明诚终于讲完了,四下掌声如潮,喝彩声一浪接一浪,不过贾环听完后却觉得水平不如林如海,当然,赵明诚的演讲口才确实相当厉害,这点估计比林师强一些。

“子明!”卢象升忽然用胳膊轻撞了一下贾环,并示意他往右侧看。

贾环转首望去,却见不远处盘坐着一人,赫然正是孙承宗,后者穿着一身普通文人长衫,十分低调地混在听众之中,此刻估计也看到贾环和卢象升了,只是微微点头示意。

贾环和卢象升忙欲起身上前见礼,柳毅却道:“莫急,讲学还没结束,等结束了再见礼也不迟。”

与此同时,孙承宗也抬手示意他们坐下,贾环和卢象升只好重新坐下。

这时又有一人登上了讲坛,约莫五六十岁许,头发花白,长须飘飘,气质儒雅。柳毅介绍道:“此人乃东林书院的山长,亦系东林书院的创办人顾献成,表字献之。”

贾环闻言心中一动,如此说来,东林一系的两大首脑今日都现身了,目的恐怕不仅仅是为了讲学那么简单吧?

另外,让贾环感到困惑的是,他明明记得明朝东林书院的创始叫顾宪成,表字叔时,可这个红楼世界的东林书院创始人却叫顾献成,表字献之。

此外,明末有个辽东经略叫熊廷弼,而大晋如今担任辽东经略的人却叫熊廷百,名字略有差异,可是孙承宗、卢象升、努尔哈赤等人物的名字却又一致,看来这个红楼世界还是挺错乱的,并不能完全将晚明代入其中。

念及此,贾环不由警惕起来,因为这就意味着,自己若按照晚明的历史预测局势走向,很有可能会掉沟里去,所以还是得看实际情况见机行事啊!

正当贾环思索之时,登台的东林书院山长顾献成笑吟吟地道:“乾盛七年,腊月初一,雪后初晴,顾某十分荣幸受到叠翠书院山长的邀请,在此为大家讲一讲《周易》,不过赵学士刚讲完了《春秋》,想必大家也有些疲了,所以老夫暂且先不开讲,与诸位探讨一下近日朝中所发生的一件大事。”

此言一出,全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前文便提到过,大晋的风气还是比较开明的,允许民间议论朝政,特别是乾盛帝即位以后,重文轻武,文人的地位越来越高,而民间议政的风潮也越演越盛,其中便以各界文人,还有士绅阶层为主力,而普通老百姓都忙着养家糊口呢,哪有这种闲功夫指点江山。

东林书院便是在这种时机下应运而生的,而作为创始人的顾献成,显然是个操控舆论的高手,借讲学之名传播政治理念是他的惯用手段,譬如现在,趁着讲学的间隙,又开始讨论时政了。

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封建社会,读书人这个群体,特别是年轻的读书人,最是关心家国命运,也最是热血,同样也是最容易被煽动的一群人。

所以东林书院每每开讲议论政事,那些年轻书生都趋之若鹜,以至奔走相告,大声疾呼。刚开始时,一些遭到贬谪的朝官心怀不愤,为了发泄,纷纷加入到东林书院,借讲学之机发表自己的政治见解,同时表达对朝廷的不满和诉求,而当东林书院的影响力上来之后,部份在朝任职的官员也想借东林书院传播自己的政治理念,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所以也乐意参加此类的讲学活动。

如此一来,东林书院便慢慢形成了一个影响力巨大的交流平台,譬如现在的某博,一些问题曝光到上面,很快就会得到处理,比走官方途径还要管用。言归正传,且说台上的顾献成一句话便挑起了全场的气氛,只听他继续慨然地道:“近日扬州私盐窝已经尘埃落定,作为幕后主犯的义忠亲王满门抄斩,削去爵位废为庶民,当真大快人心。”

顾献成顿了顿,又朝皇城的方向抱拳道:“皇上圣明,大义灭亲,实乃当世贤主也,圣人临朝,吾国幸甚,百姓幸甚啊!”现场的学生纷纷激动地高呼:“皇上圣明!”

其中还夹杂了几声“太上皇垂帘听政,恋栈权力,理应隐退,彻底还政于圣上”之类的喊叫,甚至有人喊出“老而不死而为贼”。

贾环不由暗暗咋舌,果然初生牛犊不畏虎,若康平帝在此听到,会不会直接气晕过去,又或者一怒之下血洗现场?啧啧,实在太疯狂了!

台上的顾献成却仿佛没有听到那些杂音似的,继续慷慨激昂地道:“如今义忠亲王虽然伏诛了,但是回顾此案,依旧令人触目惊心,想必大家都看过邸报了,涉案赃银竟然高达千万两之巨,要知道我朝一年的税银收入不过区区四千万两,义忠亲王府竟然通过官商勾结贩卖私盐获利超千万两,足足占了国库一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大家说可不可恨?”

“可恨之极!”

“百死莫赎!”

“凌迟处死!”

在场的书生纷纷愤愤填膺地大声疾呼。

台上的顾献成此时也是须发皆张,情绪给得很到位,只听他又继续高声道:“一千万两只是贩卖私盐所得,另外有百余万两却是通过转卖盐引窝本牟取的不法利益。

同学们,开中法是我大晋太祖皇帝立下的,也是充实边防的利器,开中法规定,盐商只有将粮食运送到边疆才能换取盐引,然而义忠亲王却以权谋私,向户部索要大量的盐引窝本,转卖给盐商牟取暴利,朝中的权贵勋戚也纷纷效仿。

如此一来,盐商都不愿意再运送粮食到边关了,转而向朝中的权贵行贿,以低价购买他们手中的盐引窝本,如今开中法已形同虚设,边关将士和百姓得不到充足的粮食供应,纷纷逃离边地,长此以往,我大晋边境必频频告急,则国祚危矣!!!”

“彻查盐引!”

“严惩占窝!”

“户部官员虚开盐引,私相受授,与权贵沆瀣一气,理应全部革职查办,杀一儆百!”

也不知是哪个带的头,现场的学生群情激昂,纷纷站起来高呼口号,不约而同地将矛头指向勋贵集团,以及户部的官员。

贾环不禁暗暗心惊,以前在网上铺天盖地的舆论都是文字,冲击力弱得多,而现在却是实打打实的现场版,其冲击力何止百倍千倍,即便舆论的矛头不是针对自己,同样震撼人心,就更别说舆论矛头所指的对象了,啧啧,今日之后,只怕满朝的勋贵,还有户部那些官员恐怕都要睡不着觉了。

等等,顾献成带节奏攻击勋贵集团可以理解,因为勋贵集团基本都是旧皇派,但是攻击户部作甚?难道户部的官员也是旧皇派?

贾环猜得不错,如今户部尚书和左右侍郎均是太上皇一系的人,牢牢地控制着国家财政,这让乾盛帝如梗在喉,正好借着这次的盐引事件向户部开刀,将财政大权夺过来。

不过户部也一点不冤,因为每年的盐引都是户部开具的,勋贵们想要获得盐引,必须走户部的路子。事实上,自太皇上一朝以来,朝中权贵向户部索取盐引已经是屡见不鲜的事了,甚至有时候,就连康平帝和乾盛帝自己也会用盐引来奖励身边亲信,直接以口谕的方式命令户部开具盐引。

如此一来,大晋立国之初实行的“开中法”便慢慢的名存实亡了,盐商们不再愿意费时费力,将粮食等运往边地,之前在边境地区开发的“商屯”也日渐丢荒。

边镇经济一旦凋蔽,恶果便日渐显露了,边民开始内迁,守边将士纷纷出逃,兵备废弛,防守形虚设,一旦敌国打过,那就完蛋了。

所以说,顾献成这番讲话倒不是危言耸听,但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营造舆论,协助乾盛帝夺取户部财政大权。

喜欢红楼从庶子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红楼从庶子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