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102章 出征

晚清第一枭雄 第102章 出征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3月28日,吴捷、罗大纲率军东征镇江、扬州。

林凤祥的北伐军带走了全军精锐,杨秀清还要留兵防守金陵,东征兵力仅有一万人。

吴捷、吴如孝征镇江,吴捷为主帅,吴如孝副之。罗大纲、曾立昌征扬州,罗大纲为主帅,曾立昌副之。

吴如孝和曾立昌都是东殿骨干,杨秀清派二人参加东征,用意不言自明,就是要二人监视罗、吴,挖罗、吴的墙角。

吴捷这边,东征镇江的总兵力约为五千,以左七军和后二军为主力。

后二军以周庭森、康可铨的部属为班底,约有八百人,吴如孝带来四百亲兵,另有一千新兵,共有两千多人。

大军走水路,当晚到达仪征县。仪征城防空虚,吴、罗大军泊船仪征江面,分兵进占仪征县城。

按计划,吴捷、罗大纲次日便要分开行动,吴捷进攻镇江,罗大纲进攻扬州。吴捷令吴如孝留守江面,自己带着一众复兴会骨干来到仪征县衙,商讨下步打算。

罗、吴决定留罗大纲族弟罗琼树镇守仪征,代吴、罗联络天京。为保证这次复兴会会议顺利召开,罗琼树在仪征县衙严加戒备。

吴捷等人等候多时,罗大纲姗姗来迟。一见面,便递来一封密信,给吴捷等人传阅。

原来,扬州城里以漕运总督杨殿邦官职最尊。咸丰帝早就三令五申,要他加强扬州城防,确保江北漕运畅通。

杨殿邦年老昏聩,又不懂军事,竟默许扬州官绅“献银赎城”,即向太平军献银二十万两,请太平军勿要骚扰扬州。

十多年前,第一片鸦片战争时,不列颠舰队自吴淞口溯江而上,攻占镇江,直逼金陵。扬州与镇江隔江而望,当时扬州城内官绅向不列颠人献银二十万两,求不列颠人不要攻占扬州。

不列颠舰队人少,本就不打算攻占扬州。他们欣然接受了二十万两白银,没有攻打扬州。

扬州官绅却洋洋自得,自以为得计。此次太平军直逼镇江、扬州,他们又故伎重施,派出使者-邑人江寿民,到天京秘密活动,请求“献银赎城”。

杨秀清对扬州来的使者虚与委蛇,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在给罗大纲的密信中,却要罗大纲不予理睬,照常进攻扬州。

罗大纲得意地说:“那使者真以为我们放弃扬州了,巴巴得送上十万两银子,又说事成之后再送上尾款。我假戏真做,说现在物价贵了,问他要三十万两。他又讨价还价,还到二十五万两,真是笑死我了。”

众人哄然大笑。

吴捷说:“扬州是漕运重镇,客商云集,盐商甲于天下。他们妄想以二十五万两银子打发我们,真把我们当成叫花子了。”

康可铨也说:“罗大帅此举,既得了银子,又让清军疏于防备,可谓一举两得。清军昏聩如此,扬州必将唾手可得。”

邹世安接上话茬,说道:“常言道,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讲的是打仗极其耗费钱财。咱们倒好,还没开始打仗呢,各路牛鬼蛇神自己跑来送银子了。”

除了扬州士绅送银子,杨秀清也送给东征军五十万两银子,要罗大纲、吴捷选派得力干将,到苏南、苏北、魔都刺探情报。

史载,太平军进入金陵时,存银一千八百万两,两三个月内便花掉一千万两,主要用于情报工作。杨秀清非常重视情报工作,金陵克定后,立即选派大量斥候四处侦察,在燕京、天津、魔都等重镇长期潜伏。

得益于拜上帝会、“圣库”等制度,太平军并不需要发军饷,财政一直都很充足。直至天京陷落时,城内仍有大量存银。只是后来清军严密封锁,太平军虽有钱而无粮,有钱而买不到粮。

吴捷说:“既然杨秀清派给咱们五十万两经费,咱们也得好好利用起来。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咱们此次东征镇江的最大任务。”

吴捷说得这样郑重,大家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吴捷。金田起义以来,太平军被清军围追堵截,屡陷绝境。多亏情报工作得力,太平军总能绝处逢生,成就大胜。

譬如,金陵之战还在进行时,杨秀清便派出大量间谍潜入燕京,在燕京白云观内潜伏下来,还在京城内捐官、探听消息。

可要说东征的最大任务是间谍工作,众将多少难以理解。却听吴捷继续说道:

“我这样说,主要是魔都太过重要。虽说洋人在魔都圈占土地,强行在华夏土地上建设租界,却也带来了工厂、学校、医院等现代设施。日后咱们复兴会要想振兴华夏,非得学习洋人、借助洋人的力量不可。

“镇江靠近魔都,可谓近水楼台。咱们得提前做工作,在魔都组建复兴会支部。说小一点,是在魔都搞间谍工作,说大一点,便是在魔都创立支部,建立秘密据点。此事至关重要,远的不说,以后咱们购买武器、药品、书籍,寻求洋人技术援助,都得从魔都这里想办法。”

雷振邦叹口气,说道:“魔都明明是华夏的领土,却任由在那洋人撒野。朝廷可真够无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吴捷笑笑,说道:“洋人在魔都建租界,对于华夏也未尝不是件好事。这警示我们,要开眼看世界,要打开国门迎接新事物。洋人在魔都带来新风气、新风尚,客观上也能促进华夏的进步。”

徐琛跃跃欲试,说道:“干脆,咱们派兵拿下魔都?”

这事吴捷也考虑过,却不具有可行性。历史上,小刀会于1853年9月在魔都发动起义,占据魔都县城,终因寡不敌众,于1855年2月被清军镇压。

这种未来的事,吴捷当然不好向他们解释。他说:

“咱们兵力太单薄,即便咱们攻得下魔都,也守不住。第一,守卫天京关键在上游,不在下游。此次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伐,凶多吉少。不久之后,向荣、琦善的大军都会追来,试图围困天京。

“杨秀清为守卫天京,必会力争上游,把全军重心投向到西征战场上。咱们虽然受命镇守镇江,十有**也会被他调往西征战场。

“第二,魔都有江海关,税收丰厚。镇江扼守大运河,关系漕运畅通。魔都、镇江二城关系满清经济命脉,敌军必会倾尽全力争夺。我方兵力单薄,恐怕不好抵挡。

“第三,魔都华洋混杂,洋人众多。要想守住魔都,必须得和洋人搞好关系。以洪秀全对待基督教的态度,以杨秀清高傲排外的性格,二人必会引起洋人反感。咱们如果夺下魔都,被洪杨这对搅屎棍掺和,反而会在洋人中间四处树敌,无益于我们的复兴大业。”

众人纷纷点头,被吴捷的论断所折服。

康可铨反应最快,问道:“会长的意思是,日后,咱们连镇江也要放弃?”

吴捷毫不犹豫地点点头。

众将纷纷不解,说道:

“难道,咱们好不容易打下镇江,就拱手让给吴如孝这小子?”

“镇江地位重要,可不能轻易放弃呀。”

……

吴捷止住大家的议论,说道:“咱们是否要镇江,实质是,能否以镇江作为复兴会的根据地。而镇江,是绝对不适合作根据地的。第一,镇江离天京太近,洪杨耳目众多,咱们不好在他们眼皮地下搞小动作。

“第二,镇江关系满清经济命运,清军必会全力争夺。这是四战之地,工作重心在军事战争,咱们根本不能集中精力搞建设。九江虽然不如镇江富庶,但离天京远,作根据地最是恰当。”

吴捷的论断无疑是正确的。既要攻占镇江,又要弃守镇江,大家未免有些沮丧。最后,还是罗大纲打破了沉默,问道:

“既然要弃守镇江、扬州,咱们还有必要在镇江、扬州搞建设吗?比如,复兴会里主张的举办教育、平分土地之类的事业?”

吴捷说:“有必要。除了平分土地动静太大,不好开展外,其他诸如举办教育、建设工厂等,都可以尝试着搞。有了经验,日后到了九江,咱们就能更快地开展建设。”

不知谁嘟囔了一声:“什么时候能到九江呢?”

吴江笑笑,说:“短则半年一年,长则两年三年,咱们必会到九江。”

看着众人疑惑的神情,吴捷解释说:“杨秀清好大喜功,等咱们打下镇江、扬州,必会派人西征。北伐军带走了东殿精锐,他又要防备翼王、北王二人,必会重用我、胡以晄、秦日纲、罗大哥这些人。

“我们这些人并非北殿、翼殿嫡系,在诸王之间相对中立。因此,西征战场上少不了我们这些人。杨秀清派吴如孝跟着来镇江,恐怕就有留他镇守镇江的意思。到时候,让周庭森到周娘娘跟前再做做工作,咱们不难从镇江、扬州抽出身来。”

众人恍然大悟。

吴捷继续说道:“所以,我说东征最紧要的事乃是在魔都开创复兴会支部,大家理解了吧。这个魔都支部的负责人得对复兴会忠诚可靠,又要灵活机变,谨慎小心。大家有中意的人选吗?”

邹世安试着问:“李珊元怎么样?”

李珊元是邹世安的老部下,在天地会时便开始追随邹世安。论忠诚度,李珊元倒是没话说的,只是做事有些讨巧,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说难听点,有些像历史上的酷吏、特务头子。

对于这样的人,还是把他放在身边放心。假如让他在魔都独当一面,此人野心一长,将来恐怕不好控制。

想到这,吴捷断然拒绝,说道:“李珊元是左七军大将,不能随意让他弃武从文。换个人吧。”

康可铨说:“要不就让霍恩去魔都吧。”

吴捷也有意让霍恩去。此人做过县衙的门子,见多识广,为人灵活机变,倒是个合适的人选。

于是,吴捷欣然同意。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