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125章 大敌当前

晚清第一枭雄 第125章 大敌当前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清军江南大营在天京城外顿兵已久。向荣指挥部下连战多月,师老无功。

向荣是汉人,出身行伍,既非科甲正途,也不是汉军八旗,手中却握有五万大军,是当今兵权最重者。咸丰皇上对他很不信任,屡屡下旨切责,催促他早日攻下天京。

天京为太平军老巢,向荣疲弱之卒,哪能攻得下天京?接连几个月,向荣指挥江南大营进攻天京。仗着人多,清军攻破太平军在天京城东的营垒,从东面逼近天京城墙。

但向荣也就到此为止了,再也不能前进一步。他把大营扎在孝陵卫,企图长期围困天京。

咸丰皇上对他十分失望,可也没有办法。因为向荣是唯一一个敢于抵近天京的清将,比琦善之流强多了。

向荣久攻天京不下,与咸丰不肯放权也有莫大关系。他虽任命向荣为钦差大臣,却不让他节制辖区督抚。

江南大营的钱粮供给,都要靠督抚们筹措。向荣节制不了督抚,也就不能保证充足的粮饷。绿营将士缺钱缺粮,谁还肯卖命呢?

这也是咸丰的帝王术,他故意为之,防止向荣军权膨胀。日后湘军崛起,咸丰以同样手段驾驭曾国藩,气得曾国藩干脆撂挑子不干了。

向荣打不下天京,又被咸丰骂得狗血淋头,只好打起镇江的主意。他上书咸丰,请求先拿下镇江,剪除天京羽翼,再集中兵力进攻天京。

咸丰毫无办法,也没有良将代替向荣,只好同意了向荣的主张,令江南提督邓绍良主持镇江战事。

邓绍良是向荣麾下的悍将,作战很是勇猛。向荣是江南大营主帅,对邓绍良很支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勉励他务必夺下镇江。

6月,邓绍良集结了一万大军,气势汹汹地扑向镇江。

吴捷手下只有四千男军、两千女军,兵力上处于弱势。好在全军上下士气很高,众将纷纷请战,要求在城外阻击邓绍良,给他一个下马威。

敌众我寡。若与清军硬拼,恐怕不仅得不到好处,还将损兵折将。

罗大纲已经离开扬州去西征战场了。只要吴捷能够打赢这次镇江之战,他就有希望离开镇江。

反正镇江迟早都是吴如孝的,自己早晚都要走。既然要走,就要想办法保存实力,打一场“巧战”,既能打败清军,也尽量减少自己的伤亡。

吴捷打定主意,决定收缩战线,示弱于敌。他令吴如孝自城外诸点撤回,集中后二军兵力,在离城不远的釜鼎山扎营,建立据点。

邓绍良见状,蠢蠢欲动。6日,清军移营官塘桥,与京口副都统文艺会师。文艺本是后二军的手下败将。几个月前,太平军进攻镇江,后二军监军康可铨率军大败文艺,歼敌八百。

文艺有邓绍良一万大军为后盾,急于报仇血恨。7日,清军先锋进抵甘棠桥,在此筑营防守,离镇江城仅十里。

吴捷派徐琛前往甘棠桥挑战清军。

文艺自恃兵力雄厚,率手下旗兵应战。

两军在观音山下交仗。

徐琛假装不敌,率部逃往镇江城。

文艺不知是计,派兵追击,一直追到镇江城下。

此时,驻守在釜鼎山的太平军吴如孝部率军出击,绕至旗兵侧后,乘虚偷袭。徐琛亦反身回击旗兵,与吴如孝前后夹击,歼灭旗兵三百。

邓绍良派大军来救。

吴捷鸣金收兵,令徐琛撤回城内,令吴如孝回防釜鼎山。

首战获胜,太平军士气大震。原以为清军人多势众,原来还是些不中用的酒囊饭袋。

再看邓绍良的部署,他虽有一万之众,却顿兵在镇江城外,少部围困釜鼎山,大部部署在城外交通要道上。看样子,邓绍良是想长期围困镇江,并不敢强攻镇江城。

镇江北临长江,假如清军不能封锁江面,就不能真正困住吴捷。

不出所料,清军总兵和春受命指挥水师,从水面进攻镇江。和春纠集了三百余艘战船,包括五艘从洋人处雇佣的武装商船。

和春敢于率水师进攻镇江,全靠洋人的武装商船。他们自丹徒溯江而上,到达焦山。

左七军水营主帅史潘西早已严阵以待。他将“振兴号”、“福兴号”、“昌兴号”三艘战舰配置在焦山上游,派小船过去诱敌。

清军水师看见太平军小船,纷纷哈哈大笑,集中炮火打沉数十艘太平军小船,然后大摇大摆进入焦山江面。

焦山吸江楼上升起一面红旗,正是敌军进入火炮射程的信号。

史潘西当即立断,率领三艘主力战舰扬帆起航,顺水扑向下游。同时,焦山炮台开炮,配合主力战舰轰击清军水师。

清军猝不及防,雇佣的洋舰不听招呼,抢先逃往下游。和春不能节制。清军水师本就是拼凑而来的,既有江南水师,又有广东水师,还有雇佣的洋舰。洋舰一逃,水师大乱,纷纷向下游四散奔逃。

史潘西率领战船拼命追赶,一直追到丹徒江面,打沉八艘清军战船,打伤无算。

太平军水师大获全胜。18日,清军总兵音德布率领两千援军抵达镇江。邓绍良胆子大壮,派音德布向城东进军。

吴捷见清军兵势浩大,只得进一步收缩兵力,令城外守军悉数进城,只留吴如孝京釜鼎山,留雷振邦守京砚山。

邓绍良洋洋得意,以为太平军怕了他,将釜鼎山、京砚山团团包围,又从西、南、东三个方面围住镇江。

吴捷也沉得住气,坚守城池,并不出战。

一连几日,帅府内都没动静,吴捷也不传令部署工作。

徐琛首先沉不住气,带着几个同袍闯入帅府。一打听,吴捷正在和冯桂芳、卢波克研究眼药水呢!

徐琛哭笑不得,执意要见吴捷。一见面,行礼已毕,徐琛小心问道:“大帅,咱们坚守不出,清妖整天在城下挑战。不知情的,还以为咱们不敢应战呢!”

吴捷知道徐琛求战心切。他扫了眼随行的人,发现有李珊元、姜铖、高恬、周洋、郑光聪等人,便招呼大家坐下。趁着亲兵上茶的功夫,吴捷让人把斥候总管倪云鹏叫了过来来。

吴捷问倪云鹏:“城内人心如何?”

倪云鹏说:“军人这块,有急于求战的,也有静待军令的,只是没有怯战的人。老百姓这块,民心稳定,商铺照常营业,学生照常上学。全赖大帅平时爱民,战时军民一心,城防坚固。”

吴捷又问徐琛:“老徐,之前咱们去扬州,帮助罗大帅守城。进了扬州城,城防如何?”

徐琛想了想,说:“罗大帅守扬州时,军心不稳。太平军人少,清妖数倍于己,军人怯战。老百姓更是趁机作乱,不时便有内应,试图骗开城门,接应城外清军。因此,罗大帅守扬州,不如大帅守镇江。”

吴捷笑笑,说道:“我没让你做比较。镇江城防坚固,老弟无需担忧。如今敌强我弱,敌人不敢进攻镇江,而是企图长期围困我军。既然要围困我军,却只围西、东、南三面,不围北面,可知其并无战心。

“当初,吴如孝劝我在城北加筑城墙,把北固山也包进城墙。我嫌劳民伤财,不肯筑城。这次清军来攻,我就怕他在北面围城,隔断我们陆军与水军的联系。如今,邓绍良不围北面,又不掘壕封控,可知其无能为力。我们只需静待其变。”

徐琛心有不甘,说:“大帅,吴如孝和雷振邦孤悬城外,被清妖团团围住,粮饷供应不上,我担心他们支撑不住呀。”

吴捷胸有成竹地说道:“怕什么,我们供应不上粮饷,清妖也供应不上。当初两人守城外,我已让他们准备一月的口粮。一个月后,天气转热,清军粮草供应不上,便是我们破敌之时。”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