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148章 红帮大佬

晚清第一枭雄 第148章 红帮大佬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道光末年,京杭大运河淤塞严重,河运成本居高不下。当时,燕京每年需输粮四百万石,但南方各省粮道收粮在一千四百万石以上。

这就意味着,朝廷只得到四百万石粮,各级贪官污吏、漕丁却贪到一千万石粮。

漕运改走海路势在必行,但阻力很大:数十万漕丁依赖河运作生计:沿线经济重镇依赖漕运:漕运系统亦有成百上千名官吏无法安置:海运风险大,清廷难以控制……

太平军攻占镇江、扬州,彻底截断京杭大运河,推动漕运改走海路。海运船载量更大,沿途损耗少,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但是,因为漕粮改行海运,大量漕船闲置,聚集在上海。不少漕丁生计无着,改行做码头工人,替洋人装卸货物。

随着上海开埠,码头工人数量逐渐增加。青红帮趁机而起,在码头工人中培养帮会成员。

青帮由漕丁发展而来,主要目的是保护漕运,站在清朝一边。红帮由洪门(即天地会)发展而来,主要目的是反清复明,站在清廷对立面。

本来,两大帮会本来是水火不容的。

但青帮在两淮地区贩卖私盐,要装船运往长江流域红帮势力所在的码头。同样,红帮走私鸦片,运往沿海各个码头也要借助于青帮的势力。

原本水火不容的两帮,也开始为了经济利益而整合。

历史上,到了二十世纪初期,青红帮正式合流,成为左右华夏历史的重要力量。

例如,辛亥革命前,同盟会元老陈其美刻意结交青红帮,成为青帮“大”字辈头目。武昌起义打响后,陈其美立即率兵响应,在青红帮支持下,如愿成为沪军都督。

陈其美的弟子蒋志清有样学样,也认了青帮大佬黄金荣作师父。蒋志清即为蒋介石,日后率军北伐,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也是收编了青帮作反革命先锋。

吴捷认为,复兴华夏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既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

早在镇守镇江期间,他已经开始和当地的青红帮头目称兄道弟。

霍恩前往上海创办复兴会支部时,吴捷便告诫他要注意团结青红帮,必要时,可以吸收帮会成员作复兴会员。

听说周秀英带队归顺,又带来漕船,吴捷十分高兴。尤其是红帮大佬萧亚光,令吴捷十分期待。

据霍恩的密信称,此人才识过人,是上海红帮第三号人物,堪当大任,已成为复兴会上海支部会员。

第二天中午,船队进抵仪征江面。周秀英的船队追上左七军,正式加入左七军序列。

出乎意料的是,王瀚也来了。王瀚即后世的王韬,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教育家、报人。

三个月前,他曾随同唐约翰、麦都思等人访问镇江,吴捷当时便想把王瀚招致麾下。但王瀚有顾虑,只肯帮吴捷设计新式教育,编写新式教育教材。

吴捷喜出望外,当即邀请王瀚、周秀英、萧亚光三人登上“昌兴舰”。

一见面,吴捷便握住王瀚的手,说道:“兰瀛兄,没想到你终究来了。”

王瀚笑道:“惭愧惭愧。敝人应该早日追随大帅,为左七军效犬马之劳。”

王瀚思想开明,涉猎甚广。有王瀚加盟左七军,日后教育、宣传、新闻事业便都能托付给他了。

吴捷想起镇江格致公学的事,说道:“我们在镇江试办了一所格致公学,教授新式学科,效果极好。此次移防九江,有数十个学生心甘情愿追随左七军。

“待咱们到了九江,就要大兴教育,大办学校,这方面,非要兰瀛兄帮忙不可。前面我拜托兰瀛兄设计一整套教育体系,编写相关教材,不知道现在进展得怎样了?”

为了这,吴捷曾付给王瀚三千两银子。

王瀚有备而来,说道:“教育方面,我参考了普鲁士的做法,准备分为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大学教育。七到十三岁为义务教育,主要以国语、算术两门课为主,辅之以物理、化学、地理、体育等课程。

“义务教育结束后,其佼佼者可接受职业教育,特别优秀者,则可选拔进入大学。义务教育的教材,我刚刚全部编好国语、算术两门课。其他课程的教材尚未开始编写。”

王瀚的教育理念已经相当超前,可惜不合实际,难以全部实行。若复兴会已得天下,王瀚的教育理念倒是不错,可在全国试行。

但九江地处西征战场,吴捷在九江大办教育,也得服从军事斗争大局。

按照他的设想,义务教育势在必行,但王瀚设计的时间太长,应当压缩至六年,最多七年。义务教育之外,只能再设置会务、陆军、海军、实务四所学堂。

不过,教育乃百年大计,需要从长计议。吴捷不便打击王瀚的积极性,只是勉励他抓紧编写教材。待到了九江,体会到战场的严峻形势,吴捷再劝他收缩教育阵地。

至于周秀英,吴捷前天才见过她,当时便劝她弃守青浦,加入左七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大军扬帆起航时,吴捷见上海小刀会并没来人,当时稍有遗憾。幸好,周秀英终究还是来了。

史载小刀会周秀英父女最终战死。周秀英前来投靠左七军,也算为革命保留火种。

吴捷问她:“令尊没来吗?”

周秀英眼含热泪,说道:“我父亲安土重迁,部下都是青浦、嘉定老乡,不愿轻易离开家乡。父亲只好留在青浦,预备和清妖血战到底。他认为太平军兵强马壮,大帅志向远大,让小女特来投奔大帅。”

周秀英之父名叫周立春,原是青浦县地保,在家乡素有威望。他联合刘丽川发动起义,带领乡民占据青浦、嘉定县城。

按照刘丽川的计划,他们准备接受太平天国年号,坚守城池,等待太平天国派出援军。

然而,太平天国自顾不暇,无兵可派。刘丽川举措失当,只得熬一天是一天,祈盼出现奇迹。

周立春不想让女儿留在嘉定等死,派他投奔吴捷,以图东山再起。

吴捷感慨不已,说道:“刘丽川遇事犹豫不决,不能约束部下。令尊忠义之士,不应跟着刘丽川,一条死胡同走到底。”

周秀英只是说:“父亲甚是倔强,耻于抛弃同袍,不肯离开上海。我再三劝说也无用,只得祈求上天保佑。”

吴捷无语以对,安慰周秀英一番,把目光投向萧亚光。

萧亚光时年四十岁,已经加入复兴会。此次前来,是想从此追随吴捷,到左七军开展实际工作。

他本是宝山人,出身纺织主家庭。上海开埠以后,洋货大量输入,大量纺织工人失业。萧家的事业受到冲击,难以为继,官府的盘剥却日甚一日。

清朝官府对内横征暴敛,对外懦弱无能。官逼民反,为了自保,萧亚光只得加入上海红帮寻求庇护。

上海红帮本是天地会的分支,因纺织工人、漕丁大量失业,红帮不断壮大。萧亚光精明强干,饱读诗书,逐渐在红帮中脱颖而出,成为上海红帮第三号头目。

然而,红帮托言“反清复明”,却从事走私鸦片、组织卖淫等勾当,与青帮逐渐同流合污。

萧亚光大失所望,碰巧接触到复兴会,大受触动,成为复兴会上海支部的骨干成员。

吴捷对萧亚光期望很高,希望他留在上海。他说:

“革命有分工,样样都光荣。不是我不想接纳萧大哥,萧大哥呆在红帮,更有利于我们的事业。上海华洋混杂,地位特殊,官府管不到租界,各国洋人也鬼胎。

“官府和洋人中间,存在着权力真空,红帮正可乘虚而入。萧大哥可以利用自己在帮会中的特殊地位,暗中保护、支持复兴会上海支部。复兴会也将支持萧大哥,提升萧大哥的帮会地位。

“上海是华夏明珠,也是洋人在华夏最大的落脚点。复兴会欲争天下,必须努力经营上海,在上海采购军械、联络洋人、办理报纸……请萧大哥考虑一下我的意见,为了复兴会的大业,请留在上海。”

按照复兴会的章程,下级需无条件服从上级。吴捷是会长,萧亚光当然要服从他的指示。他说:

“萧某谨遵大帅指示,情愿留在红帮,暗中支持上海支部的工作。”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