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149章 招募矿工

晚清第一枭雄 第149章 招募矿工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当天傍晚,左七军船队靠近天京东郊栖霞江面。为了掩人耳目,尽快通过天京江面,吴捷下令鼓帆急进,水手不间断摇橹。

幸好晚上顺风,全军顺利通过天京。吴捷心中长舒一口气,他原本担心洪杨垂涎他的战船。如今看来,都是杞人忧天。

杨秀清不重视水营,不曾系统性地规划水营建设问题。水营主帅唐正才职位仅是殿左五指挥,官职甚至低于吴捷。

不久前,北殿大将张子朋虐杀水营将士,水营差点哗变。为了安抚唐正才,杨秀清封赏唐正才为“恩赏丞相”。

大军抵达铜陵,在此停留一天,收拢船队。他们已在江上航行五天,此时行程刚好过半。

吴捷提前派人到铜陵召唤程险峰。

年初,吴捷、罗大纲率军路过铜陵,程险峰过来投奔。考虑到他出身于铜矿世家,吴捷把他留在铜陵,馈以巨资,委托他仔细调查皖南矿藏,串联矿工。

铜陵已被西征军洗劫过一遍,城池残破,附近也没有驻扎清军。铜陵知县献城投降。

程险峰早已侯在江边码头,置酒一席,招待吴捷一行。

徐寿、卢波克上岸随行,和程险峰探讨开发矿藏的可能性。

一见面寒暄过后,程险峰便向吴捷汇报起工作情况。他说:

“皖南一带的矿藏,铜矿、铁矿、煤矿品质很好,埋藏浅,易于开采。道光以前,朝廷担心开矿聚民,影响社会稳定,导致农业荒废,严格限制民间开发矿藏。

“道光、咸丰以来,清廷财政拮据,开始鼓励民间开采金、银、铜、铅等重金属矿,希望解决货币供应问题。铜陵铜、煤丰富,这些年来开采力度很大。

“清廷的政策是官督民采,官府从中抽取四成,剩下的都是矿主的。矿藏开采几乎稳赚不赔,吸引到很多缙绅富户争相过来开矿。

“但对矿工们来说,官府、矿主层层盘剥之下,他们累死累活,反而所得无几,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矿工通过天地会秘密结社,互帮互助。我家在铜陵根植已久,在矿工中间很有威望。

“皖南一带开采矿藏,仍然采用传统手工业模式,效率低下,作业环境差。开采的铜大多用来铸造钱币,开采的铁矿只能炼成生铁,杂质含量较高。

“会长之前说过,希望采用西式方法开采矿藏,开设工厂,恐怕一时之间都难以实现。太平军西征军几个月前一路攻占芜湖、铜陵、池州,随占随弃,似乎并无持久经营皖南的打算。”

说到这,程险峰停了下来。他并不了解西征军的战略意图,不便在吴捷面前妄加猜测。

历史上,太平军虽然占有过大片领土,却并未有针对性地建设行政系统。

石达开主持西征期间,以安庆为大本营,试图在安徽建立政权,成效显着。杨秀清见石达开上马能打仗,下马能安民,十分猜忌,动不动就把石达开召回天京。

西征军始终未能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胡以晄、秦日纲、韦昌辉、罗大纲等都做过西征军大帅。

后期,李秀成脱颖而出,大力经营江浙,建立苏福省,以苏州为省会,还算有模有样。但江浙地处长江下游,战略上处于劣势,苏福省很快被李鸿章、左宗棠攻占。

同样的,皖南虽然矿藏丰富,地处江西通江南交通要道,却并未引起太平军的重视。他们并未大力经营皖南,也就不能顺利开采皖南的矿藏,从而改善军械。

吴捷镇守九江,离皖南相距不远。若有机会,他还是要试一试的。他说:

“西征军不准备持久经营皖南,也就不能保证矿藏的安全。西式采矿法投入较大,见效较慢,工序复杂。假若咱们不能牢牢地掌握皖南,也就不能采用西式采矿法。

“此番我前去镇守九江,还是有把握守好九江的。皖南的矿藏开发,恐怕要往后推一推。咱们先集中力量,在九江开采矿藏,开办新式工厂。险峰兄,你可知道九江有什么矿产吗?”

程险峰出身铜矿世家,对江南一带矿产如数家珍。他不假思索,说道:“九江城门山有铁矿,铁矿是露天的,含铁量高,具有一千多年开采历史。明代时,铁矿开采频繁,挖掘加深,发现铁矿下面还有铜矿。”

吴捷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复合矿吗?事实上,直至今天,城门山铜矿仍是华夏重要铜工业基地。他连忙问道:“城门山位于九江哪里?”

程险峰答道:“城门山位于九江城西南二十里处,濒临赛城湖,赛城湖离长江仅二里远,有水道沟通长江、赛湖。”

吴捷大喜,说道:“如此甚妙。既能开采铜、铁,又得水利之便,真是天助我也。”

“不错”,程险峰答道:“九江附近多煤矿,可以方便地取得燃煤。煤、铁、船都已俱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矣!”

卢波克插话道:“大帅镇守九江,可以与上海的仁和洋行签订合同,一起合资办厂。只要把我们洋人拉下水,就算清军过来阻挠我们,也会投鼠忌器,不敢横加干涉。”华夏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大败,满朝官员谈“夷”色变,畏“洋”如虎。卢波克提议让洋人出面站台,保护工厂,不失为一条妙计。

吴捷赞道:“卢老兄说得不错。依老兄看,咱们投资开设工厂,首要开采铁矿,办炼钢厂,继而制成枪炮,这大概需要多久时间?”

卢波克掐指算了算,说道:“办厂需要筹集经费,需要引进机器,招募工匠,开建厂房,试生产。依我看,至少需要三年时间才能见成效。”

三年?三年之后就是1856年10月了。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

在天京事变之前,吴捷必须练精兵马,修造枪炮。要不然,怎么在各路太平军中脱颖而出?怎么在天京事变中夺权?

三年还是太久了。

吴捷大失所望,转而问徐寿。

徐寿说:“假如不受干扰,假如人才、资金、机器一切齐备,一年半到两年时间,应该足够了。”

见卢波克有些不服气,徐寿解释道:“卢先生,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吃苦耐劳、聪明能干的民族,表面逆来顺受,像一群沉默的羔羊。一旦我们被组织起来,将会迸发惊人的力量,创造出别人想象不到的奇迹。”

卢波克有些难以置信。考虑到九江一穷二白,又受到战火威胁,他所给出的三年时间,已经是相当简短了。

徐寿的话令吴捷备感亲切。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早亡,曾经一边务农一边自学算术。

难能可贵的是,徐寿自小便对科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年轻时并不热衷科举,结婚后曾自费前往上海墨海书馆学习西学。

他对华夏时弊、国民性格一清二楚,既有科学探索精神,又有求真务实的实干作风。

吴捷对徐寿刮目相看。此人天资聪颖,踏实肯干,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历史上,是曾国藩赏识提拔了他。现在,吴捷抢在曾国藩之前得到徐寿,应该大加重用才是。若在九江采矿办厂,非徐寿出面主持不可。

吴捷问程险峰,说道:“我率军到了九江,就会着手开展开矿办厂。老兄这边有不少矿工兄弟,不知能否调拨一些好手去九江?”

程险峰想了一下,说道:“如今兵荒马乱,不少矿工衣衣食无着。大帅既然立志要在九江开矿办厂,程某也应当效犬马之劳。我这边,可以带过去一千矿工。”

吴捷大喜。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