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156章 美法中兴公司

晚清第一枭雄 第156章 美法中兴公司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城门山铁矿位于九江城西二十里、瑞昌城东十五里,矿址逼近赛城湖。赛城湖是个大湖,通过一条二里长的水道与长江相连,交通、取水十分方便。

这是一座复合矿,铁矿位于矿区表面。铁矿之下是储量更加丰富的铜矿,以及金、银等伴生矿。

城门山铁矿东南二十里、九江城西南十八里有一座狮子山煤矿。狮子山煤矿离沙河不远,船只可以通过沙河进入八里湖,再经过八里湖、赛城湖,运抵城门山铁矿。

有矿,有煤,有湖,有水道。城门山铁矿位置得天独厚,是一座理想的工业基地。

吴捷进入九江后不久,便开始委派程险峰勘察城门山铁矿,预备在此建设钢铁厂。

两个月后,美法中兴公司在城门山铁矿挂牌成立,开始试运行。美法中兴公司背后的大股东为米商仁和洋行、“法商”大兴公司,另有若干股东来自九江富绅。

仁和洋行归米商唐约翰,他也是复兴会上海支部的二把手。

大兴公司表面是一家高卢洋行,法人代表也为高卢人崔莱斯,实际由复兴会上海支部负责人霍恩掌控,为复兴会上海支部开展活动提供掩护。

崔莱斯本是仁和洋行的雇员,和老板唐约翰一样喜欢华夏文化,同情华夏人民。他是复兴会员,也是霍恩、唐约翰的得力助手。

其他股东来自九江富绅,这些富绅思想相对开明。他们被土改工作队剥夺田产后,或愿意,或被迫,投资成为中兴公司股东。

一方面,富绅们有钱,有能力投资中兴公司。另一方面,此举也能将富绅们与复兴会的事业捆绑起来。

虽说有些人心里不愿意,但复兴会毕竟没有强夺他们的财产。投资矿产,也算是为国兴利。时间长了,吴捷会让他们吃到甜头的。

根据美法中兴公司章程,仁和洋行占四成股份,大兴公司占三成股份,其余归九江富绅。这样一来,美法中兴公司就成了一家外资公司,清军、太平军都不敢对它轻举妄动。

在外界看来,由于美法中兴公司在左七军防区内成立,与吴捷签订有土地租赁、矿产开发协议,所以左七军得以与美法中兴公司保持紧密关系。

实际上,仁和洋行、大兴公司都接受复兴会的领导,美法中兴公司已是复兴会的私产。

这天,吴捷乘船前往城门山铁矿,视察美法中兴公司运行情况。

还在船上时,吴捷便用望远镜看到一片灰褐色的矿区,在满眼苍翠中格外扎眼。这便是矿区了,紧邻赛城湖西南湖岸,已经开采了近千年。

由于古代开采技术有限,铜门山铁矿开采是有限,只是挖掘了矿山的表层,并未往地下深挖。

矿坑右侧不远,是钢铁厂。厂内已经竖起了两座小高炉,正是为了冶炼钢铁而设。数百个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机器、整治厂房。

下了船,吴捷直奔高炉而去。美法中兴公司由复兴会执委会科技部长徐寿具体负责,一期预备先成立钢铁厂、枪炮厂、弹药厂三家工厂。

仁和洋行唐约翰高价招募来十来名洋人工程师,领头的名叫德崔柏,是军工方面的专家,担任公司总工程师。

在徐寿和德崔柏陪同下,吴捷近距离观察了高炉。这两座高炉约一米五高,带有实验性质。一座用于冶炼生铁,名叫生铁炉。另一座以生铁为原料,用于炼钢,可以翻转,是为转炉。

炼钢法采用为钢铁工业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碱性转炉炼钢法。这种炼钢法发明于1856年,成熟于1879年,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

幸而吴捷涉猎甚广,了解这种炼钢方法。在他的坚持下,徐寿首先建造两座高炉,试炼钢铁。

钢铁是现代工业是基础。现代工业意义上的炼钢法,最早是由英国工程师贝赛麦于1856年发明的酸性转炉炼钢法。

贝赛麦采用形如梨状的炉子,用黏土作为炉衬,从炉底向炉内的铁水吹入空气来进行炼钢,称为底吹空气酸性转炉炼钢法。

这种炼钢法有个弊端,由于采用酸性酸性炉衬,因而不能进行脱磷和脱硫,只能冶炼含硫、磷量低的铁矿石。

1879年,英国人S.G.Thomas发明了碱性空气底吹转炉炼钢法,使用镁砂或白云石等碱性材料作高炉内衬,成功在冶炼过程中脱硫,解决了冶炼高磷生铁的问题。

华夏铁矿品质不高,含硫、含磷量高,非使用碱性空气底吹转炉法炼钢不可。

其方法为:先在第一个高炉中冶炼出生铁。从炉顶倒入铁矿石、焦炭、溶剂(石灰石、白云石、萤石等),点燃焦炭,从炉底不断鼓入空气,促进铁矿石、焦炭、溶剂剧烈反应,形成高温环境。

反应过程中,铁矿石中的杂质将被燃烧,形成炉渣,生成高温铁水。

第二座高炉可以翻转,也叫转炉。先将铁水倒入转炉内,使用鼓风机吹进空气。从倒入铁水起,在鼓风机作用下,铁水温度很快将达到1600摄氏度。在这种高温下,铁水中的锰和硅氧化,形成褐色烟雾逸出,铁水中的碳也被氧化成二氧化碳,进而消除生铁中的杂质,使铁水变为钢水。

由于转炉使用碱性炉衬,在炉内加入生石灰,使炉内反应在碱性高温条件下进行。生铁中的磷在高温条件下被氧化,与石灰结合起来,残留于渣内而不返回钢内,脱磷问题因此得以解决。

因此,这种碱性转炉炼钢法可以冶炼城门山铁矿中的含磷铁矿石。

这是一种生产率高、成本低的炼钢方法,成为冶金史上的一大创举。

时至今日,各国仍使用这种原理冶炼钢铁。今日的高炉更大,使用纯氧代替空气,自动化程度更高,但原理仍与百年前相同。

总工程师德崔柏本对这种炼钢方法心存疑虑。吴捷极力劝说徐寿和德崔柏,要求他们采用这种创新办法。

如今小高炉已经建成,只等炼出第一炉钢水。吴捷特地来到现场,观摩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铁矿石、焦炭、溶剂已经加入生铁炉内,鼓风机已经待命。

德崔柏一声令下,生铁炉内生火,鼓风机轰隆隆地把空气吹入炉内。

众人离生铁炉约五六米远,才过一刻钟,就感到热浪袭来。

高炉炼钢法古已有之,华夏历史上也使用高炉炼铁。时至1853年,各国也都使用高炉炼铁,只不过只能冶炼生铁,产生杂质较高。

众人并不稀奇。吴捷地问徐寿道:“如果此次炼钢成功,多久可以投产?多久可以生产枪炮?”

徐寿想了想,说道:“这两座高炉都是实验炉,容量有限。若这种方法果真有效,就要加建大高炉,安装调试,确定温度、原料比例,至少要四个月时间。因此,生产出第一块钢坯,最早也要在1854年4月底。

“有了钢坯,才能制造枪炮的原料。我们一边加盖厂房,调试机器,一边培训工人,组织生产。至少还得再有四个月,到8月底才能生产出来样枪、样炮。

“有了样枪、样炮,要对其进行试验、改进,至少又要三个月时间。至于金属定装弹、无烟火药,我们正在组织研究。但工程师不够,熟练工人不多,得等上海方面加派人手。”

吴捷颇有些焦躁,11月底才能生产出来第一批枪炮。虽说这已经够快了,但还是难令他满意。

历史上,湘军是1854年12月初开始进攻九江的。以枪炮厂的生产能力,即使试制枪炮成功,恐怕也难大批量生产。部队也将没有足够的时间训练新枪械。

虽说他有信心打败湘军,可他可不想花费太大的代价。例如美法中兴公司、姑塘造船厂,都是复兴会的宝贵资产。若在战火中被湘军损毁,可就不妙了。

吴捷勉励他说:“这段时间你辛苦了。上海方面,我再催催,看他们能不能招来更多工程师。对了,有个名叫容闳的留学生,听说回到了上海。我准备邀请他过来帮办公司事务,给你找个助手。”

容闳是华夏第一个米国留学生,毕业于米国耶鲁大学,是华夏近代着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

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容闳都曾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最为后人称道的成就是:促成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组织幼童官费赴美留学。

徐寿眼前一亮,说道:“这太好了。容闳喝过洋墨水,足以主持公司大局。我真想抛开公司总经理一职,专心致志搞研究。”

吴捷对他肃然起敬。美法中兴公司董事长是唐约翰,远在上海,公司大小事务都由徐寿主持。可以说,他大权在握,每天经手的银子成百上千两。

徐寿心向科学,主动提出让出手中大权,真是难能可贵。

吴捷叹道:“先生高风亮节,不尚虚荣,不揽权力,一心只为科学。吴某敬佩不已。”

这时,第一座高炉内的生铁水炼好了。工人往第二座转炉内加入生石灰,将转炉转平,小心打开生铁炉的阀门,将生铁水引入转炉内。

紧接着,工人再将转炉竖直,将空气鼓入炉内。仅过十五分钟,吴捷下令停止鼓风,放出钢水。

在众人注目之下,钢水逐渐冷却,露出精钢特有的银白色。

吴捷主张的碱性转炉炼钢法,成功了!

众人兴奋得手舞足蹈。

仅用十五分钟,仅用空气,就能把生铁水炼成钢水,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创举!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