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157章 姑塘水师基地

晚清第一枭雄 第157章 姑塘水师基地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长江流域水网纵横,湖、河、浜、汊星罗棋布,长江更一条贯通东西的交通大动脉。

太平军攻克金陵、西征,全靠水营掌握制江权,以快速运兵、运送辎重、配合陆营机动。

太平军水营战船虽系民船,但战船数量多。清军绿营水师怯敌如虎,数量又少。故这一时期,太平军水营占上风,西征军长驱直入,从江西一直打到湖北、湘北。

1853年初,在湖南湘乡老家守孝的曾国藩开始办理团练。所谓团练,是正规军之外的民间武装。曾国藩眼光老辣,仿戚家军创制新军,是为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湘军。

自筹建湘军之初,曾国藩便十分重视水师建设,也非常重视水战。他认为,与太平军作战,“必以焚贼船为第一要着”。

湘军大将罗泽南则认为:“长江数千里,一帆可以上下,故东南征战,必恃水陆兼济。”

曾国藩从广东召募熟练工匠,购买洋铁炮,创制适合长江作战的长龙、快蟹、三版等新式战船。又召来杨载福、彭玉麟两员水师大将,日夜操练水师。

史载,到1854年4月,曾国藩已练成水师十营五千人,战船五百艘,辎重船百余艘,洋炮五百余门。湘军水师操演得法,战船适合长江水情,战斗力相当强。

反观太平军这边,洪秀全、杨秀清都不重视水师建设。太平军水师仅为陆军附庸,沦为陆军的运输队。

因为男女别营制度,水营将士离心离德,不断叛逃。北殿大将张子朋虐待水营将士,激起水营哗变,只是其中一个缩影。

建设水师的重任,落在了吴捷身上。他将珍贵的右二军番号授予水师,把水师拔高到与陆军平起平坐的地位。

右二军目前有近两百艘木船,其中有十一艘西式战船,由洋人商船改造而成,三艘为风帆、混合动力,八艘为风帆动力。这十一艘新式战船,是右二军主力战舰,以“振兴舰”为旗舰,归右二军一师,主水战。

右二军二师主要装备洞庭湖民船,有一百来艘,都是华夏传统河湖帆船,载重在二十吨以下,主登陆作战。

右二军三师主要装备大运河漕船,载重二十吨至五十吨不等,船只笨重,抗风浪差,航速缓慢,数量不到五十艘,主航运。另有两艘红单船,主护航。

除了一师稍可对抗湘军水师,二师、三师都不是湘军水师的对手。

水师不同于陆军,底子薄,专业复杂,危险系数大,造船成本高。

然而,水师又是对敌作战的关键,必须加紧操练水师,加紧修造战船。

右二军的水师基地不在九江,而在九江东南二十里外的姑塘。姑塘位于鄱阳湖西北岸,扼守鄱阳湖水道,距鄱阳湖入江口仅十里远,地理位置紧要。

太平进据天京后,咸丰帝认为水师重要,令湖南、湖北、四川、江西等省设立船厂,修造战船,供清军作战。这几省盛产巨木,又得长江水利之便,可以修船战船。

江西的造船厂便设在姑塘,江西巡抚接到上谕后便开始日夜赶造战船。除此之外,江西腹地的商品大多通过鄱阳湖转运长江。清朝在姑塘设有钞关,对来往船只查验收税。

姑塘有造船厂,设施完善,鄱阳湖水深湖大,是一处理想的水师基地。这里离长江不近不远,既便于掩人耳目,遇事也可以迅速的调兵遣将。

1853年12月初,复兴会改革军制初步成效,立即从九江出兵。

左七军一师南下,占据南康府,截断姑塘清军陆上退路。右二军一师从长江绕湖口进入鄱阳湖,堵住清军水上陆路。

清军在姑塘只驻有一营绿营,另有一营水师,都不成体系,总人数在千人左右。绿营稍作抵抗,便作鸟兽散。

放在以往时,太平军往往合围不严,任其逃窜。但此次左七军与右二军配合紧密,进军神速,绿营大部都被包围,逃也逃不得,只好投降了事。清军造船厂的工匠更是大部全部被俘。

史潘西遴选绿营中的精壮力量,将其补入军队,其余遣往城门山铁矿做工。造船厂工匠则全部留用。

拿下姑塘后,吴捷故伎重演,与美法中兴公司签订合同,在此设立造船厂,挂牌美法中兴公司姑塘造船厂。

姑塘造船厂,实际上是右二军水师基地。这里除了造船厂,还有修船厂、水师学堂等其他机构。

造船厂相当一部分投资来自南康府的富绅。复兴会在土改中免征其农业生产资料以外的财产,令其投入工厂做股份。

吴捷视察完城门山铁矿后没多久,便走陆路前往姑塘,视察水师基地。

站在姑塘,可以望见十五里外的湖口城。右二军军长史潘西叹道:

“湖口地处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处,又在九江腹背。要是咱们能拿下湖口,就能与九江连成一体,该有多好。只可惜,湖口守将周庭森是个草包。他守湖口,恐怕难以担此大任,咱们可得提前预作谋划。”

吴捷叹口气道:“能拿下湖口,这样最好。但九江、湖口太过重要,杨秀清不会把这两座城交给同一个人。周庭森守湖口,从另一个方面讲,对我们利大于弊。”史潘西面露疑惑,连忙讨教吴捷,却听他说道:

“周庭森是草包不假,他是草包,就方便我们上下其手。早年他担任我部将时,我派许渊辅佐周庭森,又派数员小将潜伏在周庭森军中,担任中级军官。如今,许渊已做到军帅,周庭森对他言听计从。

“若换一个精明的人,譬如原湖口守将黄文金,我们哪有机会在黄文金军中安插心腹?恐怕我们不仅不能在他军中安插心腹,还要被他猜忌,把我们的事情密报给洪秀全、杨秀全。”

史潘西恍然大悟。他既而向吴捷介绍,说水师学堂征用姑塘地主宅园作校园,即将开班,主设水战、驾驶、管轮、造船四科。师生主要来自水师官兵、造船厂工人、本地知识分子。

吴捷十分感兴趣,本地知识分子也愿意到水师学堂学习。窥一斑而知全豹,人心向背已知矣。

众人来到造船厂。清军造船厂只能生产传统老式木帆船,显然达不到吴捷和史潘西的期望。但美法中兴公司又刚刚起步,无力生产蒸汽轮机。

主持姑塘造船厂工作的人是李善兰,他是浙江海宁人,四十多岁。李善兰是徐寿在上海墨海书馆的同事,被徐寿邀请过来经理造船厂。

除了李善兰,二十出头的华蘅芳也来了姑塘。华蘅芳是徐寿的忘年交,也是徐寿同乡,江苏无锡人,曾和徐寿一起结伴前往上海墨海书馆学习西学。

上海墨海书馆的几个华人学者,都已成为复兴会员,且已担当大任。王瀚地位地尊,是执委会教育部长、****。徐寿是美法中兴公司总经理。李善兰是中兴公司下属姑塘造船厂经理,华蘅芳是姑塘造船厂副总工程师。

这几个人在华夏近代史上赫赫有名,或为思想家,或为科学家,或为教育家。如今,吴捷将他们招揽进复兴会,让他们在中兴公司担任要职,他们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就。

姑塘造船厂总工程师名叫裴修德,是米国人,造船专家。

吴捷关心战船修造问题,问裴修德:“目前咱们建造蒸汽机船,存在什么问题?”

裴修德说:“主要是蒸汽机问题。以我们现有的能力,还靠不出蒸汽机。前面,我们在上海采购了二十台船用蒸汽机,动力在两百马力左右,可以安装在一千吨战船上。

“之前大军攻下姑塘,俘虏了十余艘已完工的大木船,二十来艘未完工的木船。其中有一艘大拖罟船,原本是用来作水师旗舰的,载重五百吨。我们试装了蒸汽机、明轮,前些日已经下水,这些天还在试航。”

吴捷大感兴趣,请李善兰下令拖罟船出航。

一员传令兵挥动令旗。很快的,拖罟船鸣笛示意,准备出航。蒸汽机起动慢,吴捷趁着船只起航的空当,把李善兰拉到一边,问起李善兰造船问题。

李善兰坦承,自己在造船方面并不精通,技术方面都倚重裴修德。好在裴修德与史潘西、唐约翰等相善,造船技术精湛,人品也好。自己更多的是把方向,落实吴捷指示。

比如,裴修德主张修大船,使用新式螺旋桨。李善兰觉得右二军平时都在长江上水战,敌人战船弱小,大船成本太高,不值得修。新式螺旋桨技术还不成熟,传动效率不如明轮,因此仍使用明轮驱动。

吴捷点点头,说道:“竟芳兄做得很好,就是这么个理。华夏要复兴,要自强,不能总靠外国人。他们技术精湛,经验丰富,技术方面是要听他们的。但也不能都由着他们,毕竟这土地是咱们华夏的,工厂也是咱们复兴会的。

“办事要求真务实,要结合华夏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咱们现在要倚重洋人,也要抓紧培养自己的工程师、工人,把洋人的本领学到手里。只要咱们一步一个脚印,一心为公,咱们的造船厂必能蒸蒸日上,造出能与洋舰媲美的战舰。”

竞芳是李善兰的字,他已经四十多岁,故吴捷敬称他为竞芳兄。

这时,拖罟船驶离码头,向鄱阳湖冲去。两只大明轮拨动着水面,激起朵朵水花。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