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163章 公学

晚清第一枭雄 第163章 公学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吴捷和朱启明结伴返回九江。

这些天来,他先后视察了城门山铁矿、姑塘水师基地、农业讲习所、白鹿镇,对各方面的工作总体满意。

虽说一师在南康府的土改打了折扣,却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能过分责备他们。

倒是教育问题,利在千秋,令吴捷一直放心不下。

四所学堂是复兴会重点建设的,由总部主抓,期望尽快培养出实用人才,总体进展顺利。

水师学堂刚刚筹建,挂在姑塘造船厂名下,尚未开课,好在报名情况良好,师资也可以。

陆军学堂以原左七军教导队为底子,由左七军军长冯桂芳亲自主抓,开展得有色有色。

复兴学堂以培训复兴会干部为主要目的,为此投入大量财力物力。李珊元具体筹建复兴学堂,精力过人,复兴学堂初具雏形。

实务学堂主要培养各类实务人才,挂在美法中兴公司(简称中兴公司)名下,学科最多,规模最大。中兴公司财力雄厚,人才济济,对实务学堂投入很大。

事实上,很多中兴公司工程师便是实务学堂的教师。很多公司员工便是学堂学生。

四所学堂均采用军事化管理,是复兴会的大学学校,由复兴会总部直接管理。

除了四所学堂,便是散布在各村、镇、县城的公学。

这些公学的教学质量,就难以保证了。公学由民兵营统一管理,民兵连具体落实。很多地方尚未完成土改,民兵连尚未建立起来,这些地方的公学也就无从谈起。

从白鹿镇公学的情况看,不少公学组织潦草,效果不尽人意。由白鹿镇一地,可见各地公学之现状。

这也不能急于求成。四所大学是复兴会总部亲自抓建的,各地公学则主要由民兵营抓建。民兵营搞土改还忙不完呢,哪有多余的精力搞教育呢?

朱启明提醒吴捷,教育部长王瀚在九江城外狮子山附近建了个模范公学,不妨过去参观参观。

吴捷来了兴趣,便打发人回报九江城,告诉云娘自己先去狮子山模范公学,预计明天才能回九江城。

于是,一行人在白鹿镇吃过午饭,又骑马向狮子山开去。

白鹿镇位于鄱阳湖西岸、庐山东侧,狮子山位于庐山西侧。从白鹿镇到狮子山,需要绕过庐山。

吴捷大病初愈,也不着急骑快马,晃晃悠悠地骑向庐山。他们先向北走,在庐山北麓抄近道绕过庐山,直往狮子山而去。

等到了狮子山模范公学,时间已是傍晚。公学晚上有夜校课程,来了不少过来听课的人。

果然是模范公学,看学生听课的盛况,可见这所公学还是很受欢迎的。

校长得信,过来迎接吴捷等人,招待他们吃了碗面。

他自我介绍,说自己原是九江县的“训导”。

在清朝,设有学官系统,主管一省教育、科举等事务。省一级,学官叫“学政”,又称“学台”。县一级,学官叫“教谕”,“训导”是“教谕”的副手。

学官自成系统,是不折不扣的清水衙门,日子过得相当清苦。

那校长四十来岁,脑袋还算灵光,言行举止十分得体。

他介绍说,狮子山模范公学主要招收猴子山煤矿矿工子弟。因为有煤矿补贴公学,所以学校经费倒还充足。

学校的老师主要来自县官学里精通文墨的学生。另外,左七军的将士、煤矿里的工程师都会定期过来上课。

部队过来讲课,主要是宣传复兴会的政策,从师生中发现优秀苗子。

煤矿工程师过来授课,主要是讲授医学常识、煤炭生产常识等拓展知识。

公学分为小学、中学,小学学制五年,中学学制两年。

小学为义务教育,由民兵连筹建、管理。主要教授语文、算术、体育等基础基础课程,传统四书五经全部废除,改用教育部编写的新式教材。所有七至十二岁的幼童,不分男女,都必须上学,家长不得阻拦。

为鼓励幼儿过来上课,学校提供一顿免费午餐。

在当时,能上得起私塾的幼童少之又少,造成很高的文盲率。为扫除文盲,教育部特意规定,七至十八岁的青少年均可过来上课。

中学为升级教育,学制两年,由民兵营筹建、管理。除继续学习语文、算术外,学校还将开设医学、英语、农业、物理、化学、军事等其他实用学科。

升级教育顾名思义,乃是义务教育的升级。只有在前五年学习中的佼佼者,才能经过小学毕业考试,升入中学。

小学、中学均要接受军事训练,以队列、体育为主,着重培养孩子的纪律意识,健强青少年体魄。

完成两年升级教育后,其中的成绩优异者,可以通过中学毕业考试,进入复兴学堂、陆军学堂、水师学堂、实务学堂四所大学。

学生从四所大学毕业后,可进入复兴会各级军政部门工作。

通过小学、中学,考入大学,进而成为复兴会干部,这将是复兴会选用人才的重要依据。复兴会还从部队、工厂中选拔苗子,送入大学培训。

吴捷希望通过公学-大学教育,颠覆传统的科举教育,将教育权抓到复兴会手里。

复兴会将通过普及义务教育,扫除文盲,从思想教育上抓起,得到百姓的衷心拥护。

至于升级教育和大学教育,将注重从民间选拔优秀人才,为复兴会各级组织输送干部。

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村里只设置小学,乡镇、县城可以设置中学。

狮子山模范公学由煤矿资助兴建,具有其特殊性,集小学、中学于一体。

那校长又拿来一份狮子山模范公学章程,交给吴捷过目。

吴捷认真阅读章程,觉得王瀚办事十分得力。模范公学的章程,与教育部的公学试行方案契合严整,总体上没有打折扣。

按照章程上所讲,教育部、军政府会派出督察专员,不定期对公学教学情况进行督察。

根据吴捷的建议,各公学还将引入评价机制。公学毕业考试成绩、中学升入大学的人数多寡,将成为评价公学好坏的重要根据。

赏优罚劣,老师的升迁、薪水都将与教学质量挂钩。

教师是关系教学质量的最关键因素,遴选教师是办理公学的重要环节。

按照公学试行方案,校长需由复兴会员担任,教师主要来自本地知识分子,首先要拥护复兴会,其次要有真才学。

公学校长由军政府遴选、任命,公学教师则由民兵营任命。民兵营对校长、民兵连对教师拥有举荐权。

不过,本地知识分子多致身于科举应试,注重学习四书五经,很少有学习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的人。

复兴会的科学、教学人才都集中在四所大学里,各中学极其缺乏教授物理、化学的教师。

王瀚的解决方案是,在实务学堂里开设师范速成班,以一月为一期,培训各公学老师。

培训以树立复兴会的信仰、传授教学知识为主要目的。另外,根据学员在培训班中的表现,及时剔除其中的不合格者,确保教师队伍的纯洁性。

教育事业处于草创阶段,一切因陋就简。教育部想方设法,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下,办成公学-大学教育体系,王瀚功劳不小。

当然,这也与吴捷重视教育不无关系。办教育虽然不像练兵、办厂那样成效显着,但却关系长远,是复兴华夏的重要基础。

章程里有一点特别引起吴捷注意,说外地学生需转入模范公学者,需持民兵营开具的凭证。

校长解释说,模范公学才开办不久,在附近已经名声雀起,不少人慕名过来,想把小孩送入模范公学上学。

但狮子山模范公学容量有限,主要以煤矿子弟为学生。因此,校长请示过王瀚,便在公学章程上加了这条规定。

这也无可厚非。

天已经大黑了,公学里还有几间教室灯火通明。吴捷过去参观。这所公学征用了本地地主家的宅院,面积倒还宽广,教室也都够用。

一间教室稍小,里面坐了二十多个青年。校长介绍,他们模仿实务学堂的师范速成班,也在搞教学培训,主要是集中研习物理、化学、算术等学科。

另一间教室很大,里面挤了百十号人,男女老幼都有。民兵营借教室组织诉苦大会,进一步巩固土改成果,争取群众拥护。

还有一间教室,借给煤矿作夜校,煤矿自己派人上识字课,为矿工扫盲。除了矿工,还有其他人过来蹭课,学校都不禁止。

吴捷对狮子山模范公学表示满意,当晚在学校里歇息。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