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271章 橡胶、兰芳共和国、自动机枪

晚清第一枭雄 第271章 橡胶、兰芳共和国、自动机枪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晚清时,城市防御多靠城墙。

普通城市多用夯土制作城墙。为加固夯土,可在夯土表面覆盖砖块,强度高于普通夯土城墙。

像天京、燕京这样地位紧要的大城市,城墙更加坚固,综合采用条石、片石、城砖作材料。黏合剂则为特制的糯米、熟石灰、石灰岩混合桨,其硬度堪比水泥。

二战时,日寇侵华,北平附近宛平县城墙能够经受日本大口径野战炮的轰击。面对南京城墙,日寇更是望城兴叹,不得不调来240mm超大口径野战炮,才总算轰塌了中山门附近的城墙。

中兴公司新研制了105mm榴弹炮,加上穿甲弹,不足以轰破天京城墙。但对付南昌城墙,它还是绰绰有余的。

吴捷非常高兴,来到实验炮前面,对它爱不释手。这门105mm榴弹炮与现代火炮已经相当类似,配有高低机、方向机、反后座装置、大架、下架等。

美中不足的是,火炮非常笨重,采用铁轮作轮子,重量高达四吨,要使用八匹骡马拖拽。

吴捷也清楚,中兴公司没有橡胶技术,不能制作橡胶轮子。这势必影响105mm火炮的机动性,不利于其发挥火力。

二战时,日本受到盟国封锁,橡胶非常紧缺。日本陆军的火炮多采用铁轮或木轮,以畜力拖拽。

橡胶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工业领域。1820年,世界上第一个橡胶工厂在英国哥拉斯格建立。

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CharlesGoodyear)发明了橡胶的硫化法,解决了生胶变粘发脆问题,使橡胶具有较高的弹性和韧性。橡胶技术进入工业实用阶段。至今,美系汽车也多用固特异牌轮胎。

吴捷问道:“火炮过于笨重,又使用了铁轮,机动性太差。若用橡胶作轮子,就轻便多了。咱们可曾开始着手研究橡胶技术?”

在一旁的德崔柏答道:“咱们地处华夏内陆,与橡胶产地太过遥远。放眼世界,橡胶技术也没有得到大规模商用。咱们精力有限,像自动机枪、船用轮机等都没能攻关成功,无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

德崔柏说的是实情,徐寿也插话道:“好在咱们地处长江流域,水系发达,河湖港汊遍布。咱们可以用小火轮运载火炮,上岸后再用骡马拖拽。”

吴捷显然是不满意的。作为一名领导者,他知道必要的压力可以鞭策属下更好地完成任务。他说:

“诸位心里要清楚,我们复兴会不可能永远呆在长江流域。未来,我们要占领整个华夏,要深入西北、西南,巩固边疆;要深入东北,开发东北黑土地;要进军蒙古,获得宝贵的战马。

“北方缺少大江大河,没有水运之便。橡胶是一种新材料,必将具备广阔的应用场景。咱们中兴公司要立志做世界第一流的公司,要立志掌握最先进的科技,必须提前谋划橡胶技术。

“为此,我觉得,咱们可以在以下两个方面用力。一是可与米国洋行合作,争取得到米国固特异公司的相关技术转让。

“二是引入南洋背景的资本,提前掌控橡胶资源。南洋盛产橡胶,华人聚集。广东天地会在南洋建有兰芳共和国,咱们或许可与之合作。”

兰芳共和国全称是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建于南洋婆罗洲,即现在的加里曼丹岛,存在于1776年至1888年。

乾隆年间,广东天地会谋划起义,事泄,天地会党逃至婆罗洲。他们组织当地华人,成立公司,后世称之为兰芳共和国。

当时,婆罗洲是荷兰人的殖民地。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荷兰人趁机入侵兰芳共和国。1888年,兰芳共和国正式覆亡。

说个冷知识,满清虽然落后,但体量巨大。尤其是,满清打败太平军后,短暂中兴,颇出洋人意料。在当时列强眼里,满清仍是东亚第一大国。

这一根深蒂固的印象,直至甲午战争后才开始发生转变。

荷兰人消灭了兰芳共和国,却生怕引起清朝过激反应,一直不敢公开宣布。直到1912年清朝灭亡,荷兰人才公开宣布占领了兰芳地区。

容闳故乡在广东香山。那里靠近香港,风气开明,很多人都去南洋冒险。对于兰芳共和国,容闳十分熟悉。他说:

“兰芳共和国虽然孤悬南洋,但对华夏还是深有感情的。自二十年代起,荷兰东印度公司便开始加紧渗透婆罗洲,不断与兰芳共和国发生摩擦。我们若与兰芳共和国合作,可以向其出售军火。

“兰芳共和国元首称总制,与其说是国家,不如说它是一个类似于东印度公司的政治实体。其国内很多金矿,婆罗洲多产橡胶。咱们可以用军火交换他们的金子、橡胶。”

东印度公司有很多个。当时欧洲列强开展殖民,多以股份公司的形式募集资金,招募冒险家。政府、王室对其冠之以“东印度公司”的名号,授予其殖民特权。

吴捷笑了笑,说道:“容闳啊,你这个总经理当得不错,一把账算得是门儿清。咱们中兴公司有你当家,指定是稳赚不赔。”大家轰然大笑。

吴捷又说:“做生意是一方面。咱们也要和兰芳共和国展开更深层次的合作。我听说,兰芳共和国内部内斗得很厉害。经验表明,没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是绝对干不成大事业的。

“荷兰人一直对兰芳共和国虎视眈眈,企图吞并兰芳。咱们要与兰芳国内的天地会党合作,支持天地会党巩固权力,支持兰芳共和国对波罗洲兰芳地区的统治。

“我一直对复兴会的事业抱有必胜的信心。假以时日,我们将统一华夏,将走出国门。波罗洲华人云集,兰芳共和国也将成为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

众人备受鼓舞。

接着,吴捷等人又参观了自动机枪实验室。说是实验室,其实只是一间稍为宽敞的屋子。

自动机枪是对付敌军骑兵、步兵冲锋的有效武器。九江之战时,吴捷亲临前线,深知自动机枪的重要性。尽管枪炮厂还未研制成功自动机枪,吴捷还是执意来到实验室,查看研制进度。

按照吴捷的设想,枪炮厂应该一步到位,直接研制马克沁式水冷机枪。

中兴公司向他反映,说这种水冷机枪难度太大。按照吴捷的标准,机枪要使用子弹残余燃气完成自动装弹、抛壳,射速要达到100发/分钟的标准。

工程师们设计出了供弹袋,但却无力设计出如此先进的自动机枪。这也难怪,历史上的马克沁式水冷机枪,直到1884年才诞生。

既然马克沁式水冷机枪有难度,吴捷退而求其次,要求枪炮厂设计加特林式机枪。按照吴捷的设想,这个加特林式机枪配有六个枪管,每分钟可以发射300发子弹,采用摇把式设计。

机枪手摇动摇把,带动枪管转动,摇把转动一周,便可发射6发子弹。

加特林机枪比马克沁机枪结构简单多了,诞生于1861年。1874年,华夏便引进了加特林机枪,称之为“格林快炮”。甲午战争中,淮军将之用于平壤防卫,给日寇以大量杀伤。

但在历史上,加特林机枪射速太高,枪管材料不过关,未能大规模应用。直至近代以后,在现代科技的加持下,加特林机枪才开始枯木逢春,在米军中大量装备。

尽管这样,枪炮厂还是未能研制成功加特林式机枪。

吴捷看得出来,工程师们并不看好这种机枪,积极性并不高。

德崔柏说:“会长,这种机枪假若能够研制成功,消耗子弹太过惊人。以1854式步枪为例,其枪管寿命大约为5000发子弹,熟练射手每分钟可击发10发子弹。

“以最极端的情况看,该步枪枪管可使用500分钟。以当前战争烈度来看,一把枪使用一年是足够的。若换了机枪,以枪管寿命为发子弹计,每分钟打50发子弹,每个枪管只有200分钟的寿命。

“按照用途来看,机枪必将用在战斗最激烈的地方。我估计,战事紧急时,一个月的功夫,枪管就要报废了。而且,射速太高,射手来不及瞄准,精度必将降低,浪费子弹呀!”

马克沁发明水冷式机枪后,曾邀请各国名流现场参观。当时李鸿章也在现场,看了直摇头,认为这玩意太消耗子弹,大清国装备不起。

直到1893年,一支50余人的英国部队仅凭4挺马克沁重机枪,打退了5000多非洲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打死了3000多人。

马克沁机枪一战成名,各国纷纷开始研制自动机枪。

实际上,早在康熙年间,军工奇才戴梓便发明了“二十八连珠火铳”,堪称世界上第一支机关枪。

以华人之聪明,配以洋人工程师的枪械设计技术,何愁设计不出来自动机枪。

为了引起枪炮厂的重视,调动工程师们的积极性,吴捷说道:

“机枪是今后枪械发展的一大趋势,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这样,咱们也弄个有奖竞争,谁先设计出实用的自动机枪,谁可得到一千两白银作奖金,并且可以自主命名。”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