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277章 打响南昌之战

晚清第一枭雄 第277章 打响南昌之战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1856年1月初,左七军占领了江西南安府、赣州府。中兴公司随即跟随左七军进入赣州,着手开发赣州境内的稀土矿。

至此,整个江西只剩赣南的宁都州、抚州府、建昌府还完全掌握在清军手里。临江府、南昌府为两军争战之地,其余各府都已完全掌握在左七军手里。

天京方面,杨秀清已经密令吴捷,要他赶到年底之前攻占南昌。吴捷审时度势,决定发动新的攻势,攻占南昌。

此时,形势对左七军十分有利。

首先,从大环境看,太平军总体处于上风,九江根据地较为稳固,没有战争威胁。

皖南方面,太平军罗大纲得到吴捷的鼎力支持,已经站稳了脚跟,先后收复了池州、铜陵、繁昌等地,正在反攻芜湖。

皖北方面,庐州城内奸宄乘太平军守军不备,接应清军入城。城内五千守军全部壮烈牺牲。虽然失去了庐州重镇,却从中抽出了近两万生力军。

东王杨秀清干脆战略放弃皖北,将皖北的陈玉成、李秀成、涂镇兴等两万多老兵调回天京,酝酿打破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

这两万多老兵连年征战,战斗力较强,是一支令人生畏的生力军。清军原本判断杨秀清会派他们争夺庐州。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这支太平军最终返回了天京,前往解救天京。

此时,清军正在加紧围攻天京。这支生力军的到来,有效地缓解了天京面临的军事压力。

湖北方面,太平军石达开、韦俊仍在武汉与清军对峙,渐渐占据上风。因湖南境内爆发天地会起义,湘军后院起火,不得不分兵镇压天地会。

九江周围没有大的战事,附近各地都控制在复兴会或太平军手里。吴捷可以放心调兵南下,争夺南昌。

其次,江西境内的敌军较为孤立,无法得到外部支援。

太平军罗大纲在皖南攻势较猛,正在反攻芜湖,威胁江南大营粮台重地宁国。江南大营的向荣无力分兵增援江西。

赣东方面,左七军参谋长卢波克率领步兵第四师,已经攻占了广信府,与饶州府根据地连成一片。饶州府东与安徽皖南相接,广信府东与浙江相接。

这样一来,左七军完全占领整个赣东,隔断了江西清军与浙江、皖南的联系。清军江南大营不能派兵增援江西,来自浙江的饷源、粮草也不能进入江西。

赣西方面,左七军已经占领了整个赣西,并占据了湖北大冶、兴国、通山三座重镇,将湖南湘军刘长佑部、湖北湘军罗泽南部与江西湘军周凤山部完全分隔开来。

罗泽南部湘军深陷武昌战场。刘长佑部湘军则忙着在湖南文东、临武等地清剿天地会起义军。周凤山有勇无谋,不足以统带塔齐布的旧部。

整个赣北、赣西、赣东已被左七军占领,清军只能困守南昌孤城,只剩赣南的宁都州、建昌府、抚州府两府一州与外界沟通联系。

这是一条相对狭长的通道。江西绿营、湘军周凤山部没有水师,根本就不能通过这条通道快速撤退。

最后,湘军统帅曾国藩与江西官场关系恶化,彼此难以合作。

不管是朝廷,还是曾国藩,都认为江西战局关系东南大局。尽管湘军在九江大败,曾国藩还是执意留在江西,摆出一副死守江西的高姿态。这确实赢得了朝野上下一致好评。

然而,曾国藩却与江西官场交恶,使湘军在江西的处境更加艰难。江西巡抚陈启迈与曾国藩是同科进士,又是湖南老乡,本来是好朋友。

因曾国藩在江西设置厘金局,侵夺江西地方财权。陈启迈又插手湘军指挥大权,两人势同水火。

九江之战时,陈启迈在南昌,曾国藩在九江,两人尚能维持表面的和气。九江之战后,曾国藩困守南昌,与陈启迈同处一城,两人矛盾急剧激化。

7月底,曾国藩忍无可忍,上书参劾陈启迈,说他“颠倒黑白”、“多方掣肘,动以不肯给饷为词”,威胁咸丰“恐误大局”。陈启迈亦不甘示弱,纠集部下上书参劾曾国藩。

咸丰帝还要指望湘军打仗,只得让步,将江西巡抚陈启迈、按察使恽光宸革职。耐人寻味的是,咸丰帝并未升曾国藩为巡抚,而是调湖北布政使文俊担任江西巡抚。

这一场闹剧,以曾国藩、陈启迈的两败俱伤而告终。从此之后,江西官场对曾国藩更是敬而远之,表面顺从,暗地里刁难。

除此之外,曾国藩的幕僚们也纷纷离他而去。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江西战局已是死局,再不撤军止损,恐怕又要重蹈九江之败。

就连曾国藩的心腹幕僚、好友刘榕也要向他告辞。当时,湖南士人圈子里有三个公认的大才,都可比肩诸葛亮,是为老亮罗泽南、小亮刘蓉、今亮左宗棠。

刘蓉日后亦跻身督抚,太平军翼王石达开便死于刘蓉之手。曾国藩惊闻刘蓉也要离他而去,送了首歪诗给刘蓉:

“虾。豆芽。芝麻粑。饭菜不差。爹妈笑哈哈。新媳妇回娘家。亲朋围桌齐坐下。姑爷一看肺都气炸。众人不解转身齐望他。原来驼背细颈满脸坑洼。”刘蓉看罢,只好哈哈大笑,留了下来。

危难之际,常州人周腾虎前来南昌投靠曾国藩,令曾国藩感动不已。周腾虎又向曾国藩推荐了自己的小舅子赵烈文,说服曾国藩厚币招揽赵烈文入幕。

趁局势有利,吴捷调兵遣将,开始谋划进攻南昌:

一、吴捷带领司令部南下,亲自指挥前线战事。

复兴会政工部长李云负责留守工作,总理一切军政事务。左七军复兴委员邹世安辅助李云,主持日常大小事务。

左七军第三师抽调兵力渡江南下,负责保卫九江复兴会总部、中兴公司、姑塘造船厂、九江实务学堂等要地。具体防御事宜,由第三师师长雷振邦负责。

第三师一直据守在湖北黄梅,为九江城防扩大防御纵深,也为复兴会在江北打下一个牢固的立足点。遇有大的战事,吴捷照例要从第三师抽兵,负责九江城防。

二、调湖口太平军黄文金部、彭泽太平军周庭森部沿鄱阳湖东岸南下,参与南昌之战。

赣东方面的太平军,由左七军参谋长卢波克统一指挥,担任助攻任务。其中,太平军黄文金部、周庭森部绕道赣南,进攻抚州、建昌两府,从南翼围攻南昌。

吴捷特意指示卢波克,要他率领左七军从广饶州进入南昌府,对抗湘军李元度部。

李元度是湖南平江人,也是曾国藩的得意弟子。九江之战后没多久,曾国藩便派李元度回湖南招募新兵。李元度募得三千名平江勇,趁左七军没有攻占赣西,率军赶到南昌。

对于困守南昌的曾国藩来说,李元度的三千平江勇无异于雪中送炭。

后来,左七军经略赣东,进攻广信府。因为广信府是浙江粮饷进入江西的重要通道,曾国藩特派李元度前去求援。

李元度不敌,退守东乡、进贤,阻止左七军西进。

历史上,李元度在湘军中也算一号人物。他曾救过曾国藩,也被曾国藩委以重任。但此人太不争气,屡坏大局,被曾国藩弹劾,两人反目成仇,李元度更是试图投靠曾国藩的政敌何桂清。他日后只担任了布政使一职,未能荣膺督抚。

曾国藩晚年觉得愧对李元度,和李元度结为亲家。

三、令左七军军长冯桂芳指挥赣西部队,执行多重任务,即守卫萍乡、义宁等赣西重镇,阻止湘军刘长佑部从湖南进入江西;接应广东天地会起义军入赣;保障萍乡煤矿、赣州稀土矿的安全。

五、最后,吴捷共调集一万五千名机动兵力,用于南昌之战。其中,左七军一万名、右二军五千名。

南昌之战,首先在樟树镇打响了。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