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285章 劝降黄冕

晚清第一枭雄 第285章 劝降黄冕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黄冕已经六十一岁,大风大浪都经历过了。他自幼聪颖好学,二十岁时便担任两淮盐运大使。名臣陶澍非常欣赏黄冕,在黄冕的襄助下,始改大运河漕运为海运。

年少得志,年轻的黄冕尤其善于兴建水利。他在元和县主持疏通刘河入海口数百里工程;在上海,主持修理蒲江塘工程;在常州主持修浚孟河,建筑芙蓉圩,得良田十万余亩。

在当时的华夏,黄冕绝对是个不可多得的水利人才。

只可惜,第一次鸦片战争时,黄冕被两江总督裕谦引为幕僚。英军攻陷镇海,裕谦投水自尽。黄冕没了靠山,奉调至浙江防堵英军。

他率部在余姚海口击沉敌船,活捉敌军头目安突德等。在当时清军一败涂地的背景下,黄冕的战绩尤为亮眼。

战后,主和派当道,主战派被罚。黄冕与林则徐一起被罚戍新疆,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新疆,黄冕辅佐林则徐兴修水利,平复叛乱,功劳甚大。

但黄冕的仕途也深受影响,至此不再畅通。回到湖南老家后,他善于理财,成为长沙首富。又极富才干,被湖南巡抚骆秉章、湘军统帅曾国藩倚为左膀右臂。

他为湘军筹饷有方,深得曾国藩仰仗。曾国藩投桃报李,保荐黄冕为江西吉安府知府。当时的华夏,人人以做官为荣。黄冕也未能免俗,不顾年迈体弱,赶到吉安赴任。

二十多年前,黄冕就是镇江、常州知府了。因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站错队,黄冕仕途受挫。过了二十多年,他兜兜转转,却还是个知府。

谁知道,吉安知府位子还没坐稳,左七军就来了。好不容易和曾国荃凑起一支新军,刚夺下吉安,又被左七军夺了。

更可气的是,黄冕本人还被敌人生俘。回想自己一身奇才,满腔抱负,却一世坎坷,仕途不顺。自己好歹也是长沙首富,早知如此,自己死也不会出山。躲在长沙老家享清福,该有多好!

现在可好,自己被长毛俘虏,受辱不说,还有损自己死后的名声。

黄冕越想越恼,恨不得一死了之。可他知道复兴会善待俘虏,对此抱有一丝希望。大不了,让家里花上十万两银子,把自己赎回去就是了。

傍晚时分,左七军押着黄冕,来到城外大营里。

黄冕久不走路,此时走得又累又渴,满面尘土。

中军账内端座着一员年轻的统帅,正是吴捷本尊。见到黄冕,吴捷迎了过来,一脸不悦地责备起一旁的左七军军官:

“黄老不比一般人,怎么能五花大绑呢?赶紧松绑,赐座,热水,毛巾!”

黄冕不知道吴捷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也不客气,坦然洗脸、落座、喝茶。

吴捷靠近黄冕,就像主帅对待僚属那样,客气地说道:“黄老,在下是复兴会会长吴捷。久仰黄老大名,今日得见,多有得罪,还请黄老见谅。”

黄冕甚是意外,敌意打消了大半,说道:“会长少年英雄,今日得见,黄某三生有幸。之前,黄某便留心收集《振兴报》,经常拜读会长的文章。今日得见会长本人,真是慷慨万千。”

吴捷微微一笑,觉得黄冕还好相处,开局倒也融洽。

正是晚饭时间,亲兵送来饭菜。吴捷让亲兵添加一副碗筷,又让炊事班增加了两样小菜。

黄冕再三推辞,说道:“老夫败军之将。会长饶恕老夫一命,老夫已经感激不尽,怎敢不顾体面,和会长一起吃饭?”

吴捷却拉着他的手,说道:“老前辈功勋卓着,年轻时在镇江府、常州府兴利除弊,修复延陵书院,疏浚孟河,建筑芙蓉圩,我们江南人至今感恩戴德。

“鸦片战争期间,您战功卓着,击沉敌船,活捉敌酋。战后,清帝迁怒于您和林文忠公,把你们谪戍伊犁。您辅佐林文忠公,在新疆伊犁开垦良田四十余万亩,在甘肃武威平定叛乱。

“这都是造福千秋的丰功伟业呀。我请您吃顿便饭,只有四五个小菜,不成敬意,请您不要再推辞了。”

听过吴捷的恭维,黄冕十分受用。他肚子饿得咕咕叫,便半推半就地坐了下来,和吴捷一起吃起饭来。

面对面吃饭,气氛就融洽多了。吴捷本就想收降黄冕,请他主持水利事业。他逐渐把话题引到水利方面,说道:

“老前辈,我是常州府无锡县人。三十年前,您做常州府知府,也算是我的父母官。您在常州府治理芙蓉湖,修筑芙蓉圩。此举既革除了水患,又开垦出良田十万亩。

“我们常州人至今都感念您的恩德。我一向听说,您是个全才,善理财,会铸炮,精对弈,更是个不可多得的水利奇才。江西多水系,急需您这样的人才一展抱负呀!”

这是在劝降自己呀,黄冕颇为心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升任督抚,或者河道总督,最不济也要做个布政使,为一省兴修水利,造福千秋万代。

但官场险恶,甚于战场。黄冕费尽心机,到头来宛如一场虚幻的梦。他已经老了,想担任督抚,无异于痴人说梦。如果加盟复兴会,黄冕有望走上一条捷径,实现自己大兴水利的梦想。

可想想长沙的万贯家财、妻妾儿女,想想曾国藩、左宗棠、林则徐、陶澍等平生知己,黄冕还是不甘心投降。儒士要注重名节,岂能投降太平军这种异端?

几经斟酌,黄冕说道:“敝人年纪大了,恐怕没什么用处了。兴修水利这种事,还是让年轻人干吧。”

吴捷略有不喜。复兴会人才济济,自然不缺水利方面的专家。只是,他虽然已经收复了李瀚章、蒋益澧等湘军大员,却都不如黄冕有份量。

黄冕此人,可是左宗棠、曾国藩等人的知己,可是林则除、陶澍等先辈的至交。若能得到黄冕,吴捷将得到一个与曾国藩、左宗棠直接对话的渠道,继而打入经世派官员圈子。

吴捷向亲兵使个眼色。亲兵会意,离帐。

不多时,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走了进来,正是降将李瀚章。

李瀚章之前为曾国藩办理粮台,黄冕为曾国藩筹集饷银,两人经常接触,是老熟人了。见面之后,两人颇有些尴尬。

吴捷开始劝降黄冕。

李瀚章也不避讳,直接开始劝黄冕投降。他又是说复兴会善待人才,即便是降将也能委以重任。又说复兴会神通广大,把自己的妻儿都接到了九江。最后,李瀚章说道:

“黄老,朝廷规矩,知府有守城之责。黄老在短短半年内两失吉安,朝廷必将问罪。今日之战,您也看到了,湘军决非复兴会的对手。

“湘军纪律败坏,恐不足恃。涤生不被清帝信任,处境尴尬。你我依靠湘军,难有大为。日后能够问鼎天下者,非复兴会莫属。黄老早日从龙,以您的大才,必得重用。”

黄冕知道,李瀚章精明强干。若复兴会没有前途,他必不会甘心投顺复兴会。他犹豫了一番,问吴捷道:“复兴会人才济济,想必也不乏水利方面的专家。老朽老矣,恐怕难堪大任呀。”

吴捷见黄冕口气松动,说道:

“实不相瞒,复兴会虽有水利专家,却是个洋人。非我族类,甚心必异。我听说黄老在上海时,有洋船入境,煽动愚民。黄老不甘屈服,当场烧其洋书,逐洋船出海。

“我华夏内忧外患,列强环伺,是我华夏心腹之患。复兴会以厚利招募洋人,并不会真正放权给洋人。而其他华人专家又太年轻,不能担当大任。

“水利方面,黄老经验丰富,还得请您出面当家。至于您的妻儿财产,我们都能想办法接来九江,请您务必放心。”

黄冕犹豫片刻,转移话题,说道:“今日黄某在城头,看到贵军中有一种小炮,着实厉害。不知会长能否赏脸给我看一下吗?”

吴捷笑笑,派人拿来一尊1855式迫击炮。

不多久,四个炮兵分别背着迫击炮的炮身、炮架、底板、瞄准具走进大帐。

黄冕惊呆了。一门威力巨大的迫击炮,居然仅用四个人就背了进来。它是如此的娇小,与它的威力、射速丝毫不成正比。

黄冕也是造炮专家,为湘军设计、制造了新式劈山炮。他抚摸着迫击炮的炮身,惊问道:“会长,此炮可是用熟铁铸造?怎么表面如此平滑?膛线如此齐整?”

这问题问得倒有水平,不愧是个军械专家。

吴捷笑道:“老先生,我们这叫迫击炮,所用材料并非熟铁,而是钢铁。此炮并非铸造而成,老前辈设计劈山炮,铁水注入模具,冷却后便得到劈山炮。

“此炮原理大不相同。它先用钢水注入空心圆模具中,得到一个实心圆柱形钢坯。经过锻打、淬火等多道程序后,再以整个圆形钢坯作原料,用机器钻床从中间硬生生钻出内膛。

“炮身、膛线都要用专门的机器加工,非人力所能为。您要是有兴趣,可以到九江枪炮厂参观参观。”

黄冕目瞪口呆,顿生坐井观天之感。降与不降,他心中已有了答案。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