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288章 伏击王錱

晚清第一枭雄 第288章 伏击王錱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傍晚时分,数十个骑兵一路风驰电掣,抢在城门关闭前,来到茶陵州东门。

茶陵州位于湖南与江西交界处。最近赣西战局焦灼,茶陵州知州也格外紧张,要求守城的绿营、团练加强警惕,一到时间就准时关闭城门。下午十八时过后,除非有紧急军务,一概不准开门。

那些个骑兵正是左七军的骑兵,却扮成了湘军模样。守城的绿营一见来了骑兵,顿时紧张起来,攥紧了手里的火枪、弓箭,收起了东门外的吊桥,关闭了城门。

本在城门口等待盘查的来往客商、旅人,见到军爷驾临,也纷纷让出了一条道。胆大的站在一边围观,胆小的早就找了家城外的旅店住下,准备次日再入城。

打头的骑兵是个地地道道的湖南人,是左七军复兴委员邹世安的老部下。他下马来到吊桥前,用一口地道的湖南话,对把门的绿营兵说道:

“我是江西吉安府黄冕黄老爷麾下的湘勇,归曾国荃老爷指挥。前番黄老爷作战不利,派我等回湘接济弹药。今晚路过宝地,准备在此歇息,请各位兄弟行个方便。这是黄老爷的关防文书。”

把门的绿营官兵将信将疑。

黄冕是湖南数一数二的大富豪,精于理财、铸炮、水利、对弈,在湖南官绅中名声甚响。

听说是黄冕的部下,绿营不敢怠慢,从城头伸下一个吊篮,以此查验骑兵的关防文书。

此事亦惊动了城里的绿营最高军官—一个正七品的把总。把总亲自查验过文书,确定出自黄冕之手,当即下令放下吊桥、打开城门。

文书上的印信确实是黄冕的。只是,黄冕已经投降复兴会了!

左七军骑兵不动声色,相约通过吊桥,进了城门。绿营把总亲自过来迎接,正要和带头的骑兵打招呼,却被一发冷枪结束了性命。

骑兵们掏出了最喜欢的左轮手枪,向守城绿营射击。左轮手枪射速快、威力大,非常适合近距离交战。

绿营本就纪律废弛,兵不习战阵,官不懂指挥。把总一死,敢于抵抗的绿营官兵还未来得及反击,就被手枪一一毙命。

剩下的绿营一哄而散,左七军轻易赚开茶陵州城门,接应城外大军入城。本以为固若金汤的茶陵州,就这样被左七军轻易袭得。

当晚,左七军完全控制各处城门、衙门,连夜清剿残余绿营、团练。

第二天上午,当王錱率湘军赶到茶陵州城下的时候,左七军已经完全控制了州城。

湘军缺少重武器,王錱却急于攻下茶陵州。左七军已经攻陷了湖南的城池,已经打到湘军的老家了。

王錱这支湘军,一向被曾国藩冷落,被骆秉章留作保卫湖南用。如今,左七军攻入了湖南,攻陷了茶陵州,岂不是王錱的失职?

对于吴捷来说,进入湖南作战,最怕的就是攻不下城池,找不到休整、补充粮草的地方。否则,若像流寇那样流窜作战,即便武器再先进,迟早也有粮草被切断,也有弹药匮乏的一天。

据有了茶陵州,左七军得以补充了一批粮草。部队长途急行军,官兵也有时间休整。吴捷一面在茶陵州开仓济民,宣传复兴会的政策,一面开始筹划破敌之策。

暂时来说,粮草可从茶陵州得到补充,关键是弹药。左七军虽然武器先进,但弹药负担很大。8mm步枪弹、8mm手枪弹口径太大,子弹太重。每人每枪需携带五十发子弹,这对士兵而言,负担很重。

江西与湖南有武功山、井冈山等山脉相隔,不通河流,没有水利之便。左七军要想获得弹药补给,只能走陆路,翻山越岭运过来。

为此,吴捷不得不专门留下两千人专门运送弹药辎重。

深入敌境作战,最大的威胁来自王錱的湘军。王錱军挡在茶陵州东侧,江西方面就不方便向吴捷输送弹药。

不管怎么样,都必须消灭王錱这部湘军。吴捷准备再走一步险棋:留少部人守卫茶陵州,率主力进攻攸县。

攸县位于茶陵县西北方向,洣河下游。从茶陵县进攻攸县,可以乘坐民船,沿洣河顺流而下。一旦攻下攸县,则可经洣河进入湘江,直接威胁衡州、湘潭两处重镇,进而动摇湖南大局。

众将皆认为此棋过于冒险。

一师师长徐琛反对尤其激烈。他说:

“大帅,咱们的兵力太分散了,几乎已是强弩之末,不可再分兵了。一个月前,咱们有一万五千兵马,分来分去,分到现在,咱们只剩三千人了!

“以三千孤军深入敌境,已经相当危险了。还要再分兵,还要再深入敌境,岂不更加危险。您不是说过要依托根据地作战吗?要集中优势兵力作战吗?”

吴捷笑笑,说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咱们分散兵力,深入敌境,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只有这样,才能换取主动,才能改善赣西冯桂芳的处境。此次进攻攸县,我们只是做做样子,并不打算真的强攻攸县。

“只要我们进攻攸县,王錱一定会率领湘军主力上前堵截。一来,我们的后勤兵就能从吉安府送来弹药补给。二来,咱们到时候杀个回马枪,再次伏击湘军。”徐琛狐疑道:“王錱一向精明强干。他已经中过一次伏了,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吗?”

吴捷笑道:“王錱自起兵以来,只打过一次败仗。两年前,太平军西征军攻入湖南,曾国藩率领湘军正式出师。王錱以孤军守岳州,太平军老将曾天养数万人攻打岳州,王錱不敌。此为其第一次兵败。

“前几天,咱们在菖蒲镇伏击王开化,击毙王錱军四五百人。王錱一向自负得很,肯定不会甘心失败。咱们陪他在茶陵州多耗几天,磨一磨他的锐气,让他焦躁不堪,主动求战。”

接连数日,左七军都坚守茶陵州不出,只派出小队人马到城外收集民船。茶陵州地处洣水河、茶水河两条大河交汇处,来往商船较多。左七军软硬兼施,在三天之内筹得五十余条商船。

3月底,吴捷亲自率领两千左七军,乘坐商船,沿洣水顺流而下,摆出一副进攻攸县的架势。他以五百人守城,五百人防御洣水,防止湘军走水路追击。

攸县甚为重要,关系衡州、湘潭安危。王錱不敢怠慢,留刘松山一营五百人监视茶陵州之敌,自己亲率两千主力,走陆路追击左七军。

从茶陵至攸县有一条官道,一出城都是崇山峻岭,便于左七军设伏。王錱知道左七军都走水路进攻攸县,却还是小心谨慎,派出人马上山搜索,不敢放开速度追击。

一路都无敌人,走至黄石村时,前面豁然开朗,山脉不再,尽是水网稻田。王錱一颗悬着的心放松下来,传下军令,准备加快行军速度,赶在左七军之前到达攸县。

谁知道,又是一场炮响,无数迫击炮弹飞向湘军,炸得湘军人仰马翻。

原来,左七军坐船行军,中途靠岸,在黄石村一带设伏。这里都是水网稻田,官兵要么伏在田埂上,要么浸在水田里。好在如今已是3月底,天气转暖。士兵泡在水田里,尚能忍受得住。

这并不是一处理想的设伏地,却能出敌不意。而且,在此设伏,有一个绝佳的优势:湘军将被堵在山谷里,要么后撤,要么前冲。

后撤的话,山谷狭窄,湘军必会自相践踏,必不能救援攸县。前冲的话,或许牺牲上几百个人,或能冲得过去,从而守住攸县。

以王錱的性格,自然要一往无前了。眼前都是水网稻田,左七军虽有伏兵,却都是步兵,没有骑兵。历来两军交战,骑兵可凭借快速机动性冲垮步兵。在王錱看来,左七军仅以步兵伏击湘军,未免太目中无人了。

王錱当即下令,要求沿着驿道向前冲锋。只要能冲到前沿,和左七军纠缠在一起,敌军就不能发挥火器优势,湘军就有胜算。

若是遇到太平军,狭路相逢勇者胜。以王錱军的英勇,自然是湘军胜,太平军败。

可左七军有1854-1式步枪,有1854式转轮手枪,有1855式迫击炮。在先进的火器面前,勇气还值得一提吗?

王錱骑一匹雪白骏马,率领骑兵拼命前冲,步兵则跟在骑兵后面。一阵弹雨过后,骑兵死伤惨重。在亲兵护卫下,王錱没有受伤。

他冒着枪林弹雨,率领残余百名骑兵向前冲锋。没想到,等在前面的还有地雷、堑壕……。

骑兵伤亡惨重,前路受阻,只得进入稻田逃命。稻田里到处都是左七军的伏兵,他们躲在暗处打冷枪。湘军骑兵还没来得及与敌人交手,就丢了性命。

这一次,吴捷也下定了决心,要死死咬住湘军,与之硬碰硬。

湘军骑兵、步兵都很英勇,死战不退。左七军亦毫不退缩,凭借火器优势大量杀伤敌人。

战至最后,吴捷放出命令,要求左七军不必吝惜子弹,务必全歼这股湘军。左七军更加奋勇,伏兵尽起,杀得湘军毫无还手之力。

威震三湘的王錱、王开化兄弟,凋零在左七军枪口之下。两千湘军大部与之陪葬,少部经山谷逃回茶陵州,汇入刘松山营中。

此战之后,世上再无“老湘营”,也无“王老虎”。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